1980年初,凭借曾拉过多年板车的经验,带领广大农民进城用板车搞转运,终于靠18部板车创建了一个拥有20台大型货车的农民运输公司,短短4年,获利737万余元。村里搞运输的158名农民,年收入超过4000元,率先富了起来。如何使全体村民富裕呢?他做好了车队成员的思想工作,从车队积存的73.7万余元中,先后拿出56万元为村里搞基本建设。
1985年,带领群众奋战3个月,用15万元架起了6公里的高压线;又用了一个秋天,修通了长达12公里的村组公路;苦战一个冬春,完成了用处山塘、水坝的改建任务,架起了880米空中渡槽,建成了3个电力排灌站。之后又耗资30万元,在3个山头垒起了蓄水量达2400立方的蓄水池,堆砌1.4万多方土石,构筑了10公里的
管道工程,从邻县清花河引水进村,实现了村灌溉及生活用水自流化。在完成水利建设后,村里制定了分批治山规划,他又带领群众,苦战构多天,整治了8个山头,在550亩的山坡上,做成了5700多个抽槽标准坑,分片栽上
刺槐、墨土哥柏、
柑橘等18种林水果树。到目前这8个山头已是“山顶刺槐戴帽,山中果树围腰,
山脚草皮爬坡”。其中100亩已被列为
联合国的示范林。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支部又作出了“以工兴村,以农稳村,以副治村”的奔富方案、促进工、农、林、副开发展。在此同时.还用了3.5万元重建了村小学,学生全部免费入学.还用了1万元作为奖学基金。由于这样,村里出现了集体联合体和个体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1988年工农业
总产值较1980年翻了4番多,人均纯收入1672元。昔日贫穷的工联村变成了今日的“文明建设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