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寨镇(Fangzhai Zhen)是
馆陶县辖镇。位于馆陶县南部。面积44.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378人(2020年)。辖2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房寨村。1953年建房寨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南部。面积44.9平方公里,人口2.5万。
历史沿革
1953年建房寨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1997年,面积44.9平方千米。
2020年常住人口22378人。
行政区划
房寨镇下辖房寨南、房寨北、北拐渠东、北拐渠西、郝前街、郝后街、桥口、王寨、西浒演、东浒演、伴导、南韩庄、屯里、闫庄、罗徘徊头、王徘徊头、郭徘徊头、韩徘徊头、河寨一村、河寨二村、河寨三村、河寨四村、河寨五村、王庄、西孟良寨、中孟良寨、东孟良寨、孩寨28个行政村。
经济状况
第一产业
房寨镇-规模话养鸡场。该镇农业基础雄厚,农业总产值2.2亿元,水利设施完善,东西干渠可直引卫西干渠水浇灌全镇2万余亩耕地,盐碱地已有15眼深井灌溉;以优质
红富士、
早酥梨、美国黑、红提葡萄为主的果园 面积5000亩,年产鲜果180万公斤,日光温室大 棚1490个,花卉苗木面积1000亩;蛋鸡存栏190万只,
肉猪存栏3万头;兰狐、
梅花鹿等珍稀动物养成殖正在蓬勃兴起。
第二产业
全镇大小企业35家,年创总值3.9亿元,主要有铸造、果菜保鲜、服装加工、皮革加工等,其中
馆陶县超远农机铸造有限公司,年创产值上千万元;房寨酱菜厂是馆陶县一宝“
酱包瓜”的发源地,产品畅销周边十几个县 市区。其他各类摊点780家,大小集贸商场4个,其中房寨镇集贸市场,经投资扩建,已成为馆陶县南部最大的集贸中心,年贸易额上亿元。该镇有标准化初级中学2年,联合小学4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卫生、邮政、电视、电力等配套完备。该镇正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和民营企业为新经营济增长点,增加农民纯入,为实现新跨越,挤身全国百强乡镇之列而努力奋斗。
政治建设
房寨镇召开领导班子会进行了安排部署,把“继续解放思想,践行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高扬“抓发展、促和谐、建强县”主旋律,解决新问题,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基础。
1、认识活动意义: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更好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施科学发展的新实践,努力构建和谐馆陶、经济强县。
2、成立领导机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负责该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具体负责活动的策划、协调、安排、指导和宣传报道,真正把该项活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3、加强宣传造势:利用会议、黑板报、标语、广播等各种宣传手段,集中力量对这项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
4、实施统筹推进:把开展活动与当前的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借活动的深入开展创新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思路,推进当前工作,以当前工作的推进效果验证活动开展的效果,借当前工作的推进安排好活动,在推进工作中促进活动顺利开展。
经济建设
房寨镇在创建文明生态村、“人与自然”和谐互动活动中,积极引导,使文明生态村创建更具“特色”。房寨镇河寨村根据
穆桂英大破天门镇的传说,打造文化一条街,打响文化名牌。在展示上,坚持立体化。创建中,创建村力求做到街道硬化,两旁绿化,墙体色彩化,空中亮化,总体美化。该县277个村中,“村村通”的村达到224个,100多个村的街道实现了硬化。新建村文化广场4个,植树造林62万株。2008年以房寨镇为重点,搞好地栽
黑木耳、
平菇、香菇、
金针菇和
灵芝等食用菌和
苍山大蒜为主的地膜菜、间套菜优质葱蒜生产;以大蒜、大白菜等为重点,搞好夏季低成本加工增值生产。并抓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注重名、优、新、特品种的示范推广,搞好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创出拳头产品,体现品牌特色。创建文明生态村,在人们创造环境、改善环境的同时,环境也改造了人。他们大力发展发展沼气,把脏臭的鸡粪变成了上好的有机肥,架起了该县蛋鸡养殖、蔬菜种植两大产业的桥梁。
农业建设
一是建设蛋鸡生态养殖园。围绕蛋鸡产业提升转型,按照“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要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集中建设标准化生态养殖园。已建设伟仲禽业生态养殖基地、孟家娃原生态养殖基地等20个标准化生态养殖园,其中12家已通过省级无公害生产产地认定,高科技养殖区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园区生产的
无公害鸡蛋国家审定为“中国名优产品”。
二是建设蔬菜种植示范园。引进优质蔬菜品种,采用
寿光蔬菜种植技术,建设蔬菜示范园,实施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形成了以南徐村乡郭辛庄为重点的一批蔬菜示范园,目前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8万亩,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蔬菜面积达到了3万亩。
三是建设精品果园。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提高果品质量,大力培育精品果园,以形成了以房寨镇伴导村为重点的一批精品水果种植村,精品果园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余亩。
房寨镇被评为农业科技示范场,房寨镇推出的“营养卡”是土壤肥料站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开出的配方施肥“卡”,卡上详细写着植物名称、土壤类别、测土数据、配肥数据等内容。通过这张卡,使农民对种什么作物施什么肥、施多少都一目了然。
土肥站农技人员还常常来到田间地头,及早掌握农作物长势及土壤状况,帮助农民“寻病源、治病根”。房寨镇北拐渠村农民贾风臣2005年种植的小麦出现
杉木黄化病,3亩地只收获1000公斤。第二年一开春,技术人员便主动找上门来,为老贾耕种的土地进行“体检”,并且有针对性地开了“营养卡”:亩施二15公斤、45%复合肥35公斤、小麦配方微肥6公斤至7公斤。老贾严格按“药方”施肥,种植的3亩小麦收成颇丰。
据该县农技人员介绍,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后,不但能增强土壤的抗性,每亩地还可节约成本10元左右,产量可增加10%以上,2008年已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万亩。
招商引资
2007年,该县重点实施了黑龙港流域第六期、第七期农业开发工程,累计投入资金 268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207万元,省财政投入504万元,县财政配套47万元,农民自筹787万元。先后在寿山寺、王桥乡和房寨镇的 60多个行政村实施项目。在项目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开发效益上,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明显改善。全县累计改造中低产田面积 6.4 万亩,平整土地5万亩,开挖沟渠 40公里,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 360座,砂石路 631公里,植树28.7 万株,新增和
房寨镇
改善灌溉面积 6.4万亩,增加农田林网覆盖面积 6 万亩。
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通过项目带动,组织了一大批科研人员和农技专家走向田间地头,在项目区培训农民1.5万人次,示范推广了二十多项深受农民欢迎的先进、实用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使优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有效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据测算,项目区的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比开发前增加 1.8万吨,新增农业产值 1600万元。
三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县共投入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 1050 万元,扶持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7 家,金凤市场、民旺饲料、三绿公司等一大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农民增收。四是项目区农民收入明显提高。随着项目区水利、交通、市场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特别是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适应市场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显著提高。据调查,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非项目区相比净增200元左右,增幅达10%。
建设成果
一、畜牧业调强。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以蛋鸡产业为主导的畜牧养殖业发展。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饲养技术和硬件设施,提高蛋品质量,增加养殖效益,使标准化
生产率达到70%以上,蛋鸡存栏达到1900万只。加快推进蛋鸡产业提升转型,积极发展肉鸡养殖,出栏要达到1200万只。同时,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突出发展生猪、
奶牛养殖,引进新品种,对6家以上养猪场实施标准化建设;依托隆昌奶牛养殖厂,进一步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增加养殖户收入。
二、
种植业调优。大力推行订单种植、生态种植、无公害种植和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9万亩,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3万亩。以设施蔬菜种植为主,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以房寨镇为中心的万亩林果基地,发展10个标准化生产示范村、3000户示范户,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种植乡镇、村,进一步增加种植效益。
三、产业链调长。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围绕“向上做优、向下做深”的思路,立足蛋鸡、蔬菜、林业等主导产业和优势项目,做好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搞好产品包装,实施品牌带动,提高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重点引导金凤市场、伟仲生态养殖、民旺饲料、等一批龙头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发展上下游产品,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向深加工要增收。
四、新农村调高。以加快实施农村“八通”工程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再有50个示范村达到“八通”标准,培树发展16个中心村、样板村。同时,切实抓好“三个保障”、“三个入户”工程,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