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柱,男,
汉族,1936年5月5日生于
辽宁省北镇市,
中国共产党党员,
石油地质学家、石油
钻探家、石油发展战略家、油气勘探大师。1956年9月至1960年7月,康玉柱在
吉林大学地质普查系学习,获
学士。1980年1月至1997年12月,康玉柱在地矿部西北石油地质局工作(期间任西北石油局高咨组长(副厅级))。
人物经历
康玉柱,男,汉族,1936年5月5日生于辽宁省北镇县,中共党员,西北石油地质局副总工程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顾问团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于1956年9月至1960年7月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普查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60年9月,康玉柱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7月至1962年10月,康玉柱任地质部第一普查勘探大队组长。
1962年11月至1979年12月,康玉柱任地质部石油地质综合大队分队长。
1977年来疆工作。1979年在新选
塔里木盆地探区中,提出向塔北沙雅隆起转移战略;
1980年率先提出雅克拉构造上打沙参二井并获高产油气流,实现了我国
古生代海相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在“七五”塔北
钻探连获“突破”、“八五”塔西南勘探实现两个导向性重大突破和探明超亿吨级塔河大油田等成就中起主导作用;建立我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并丰富了地质力学找油等理论。
1993年获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1项、
一等奖2项,并记
一等功1次。撰写论文、专著等约500万字。
2001年5月至2007年3月,康玉柱任
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副经理、专家组副组长。
先进事迹
2005年12月,从自治区科技厅传来消息: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专家组副组长、自治区专家顾问团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康玉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该区继
吴明珠、
刘守仁之后的又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称号和最高荣誉称号,每两年增选一次。康玉柱现年70岁,在40多年石油天然气勘查生涯中,他走遍了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中南、华东、华南、西南等22个省的40多个盆地,进行过艰苦卓绝的石油地质勘查工作。在新疆的30多年间,他在
塔里木盆地主持勘查发现了10个油气田和1个大油田,为中国和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突出贡献。
石油之梦
源于塔里木
康玉柱的“石油梦”源起于塔里木。
60年代,当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江汉平原、
鄂尔多斯盆地、
四川盆地相继发现油气时,远在西陲的塔里木盆地却依然显得那么沉寂。但是,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却指出,塔里木盆地的石油远景不是没有希望的。他指示地质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队到塔里木盆地进行侦察和初步评价工作。
于是,康玉柱,这位笃信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的
吉林大学的毕业生,第一次带领地质部石油局综合研究队西北分队来到了茫茫
塔里木盆地。
当时的塔里木条件艰苦。在野外跑剖面,一跑就是一天,吃不好,睡不好是常事。有一次,康玉柱和他的同事从和田到
莎车县,已经下午两点了,想早日开始工作,就继续往和什拉甫赶。结果,天黑路不清,转弯时,乘坐的斯63整个扣过来了,做饭和吃饭的家伙、行李和人全扣到下面,人被砸得头破血流。简单治疗后,第二天他们又接着到野外工作了。
提出方案
经过近半年的细致勘测和艰苦探寻后,康玉柱郑重提出: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而且是个多油气藏型油气盆地!1977年5月17日,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柯1
井喷出了高产工业油气流,它打破了中国西部的油气沉寂,也第一次证实了康玉柱的科学论断。柯1井出油后三个月,自国家地质总局的安排部署下,康玉柱率领了塔里木筹备组的一支先遣队相继在茫茫
戈壁工作了四个多月之后拿出了《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普查的初步设计方案》。依据这一方案,1978年10月,国家地质总局将1000多人的第一普查
钻探大队整建制调入新疆,至此,地矿部门在塔里木的油气资源普查勘探大规模展开。
重大建议
不久,康玉柱也说服了跟他东搬西迁好几次,把全部家务承担起来的老伴,自愿请缨,调到新疆,来到他魂牵梦萦的
塔里木盆地。
再一次来到塔里木,康玉柱运用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经过缜密的分析研究提出:寻油大部队向塔北转移的建议,同时提出在跃进1号重力高上打参数井的建议。
不久,康玉柱的建议被采纳,油气普查勘探重点向北转移,这一重大转移也成就了中国石油地质里程碑的重大转折。
1984年9月22日是个历史性的日子,在塔北的
沙参2井打到5391.18
米时,沉睡了几亿年的原油喷薄而出。初喷
日产汽车公司原油1000多方,天然气200万方。沙参2井的出油实现了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首次重大突破,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也是我国石油地质理论上的新一页。
继续探索
重大的理论发现并没有让康玉柱停止对
塔里木盆地大面积寻油之路的探索。
沙参2井出油后,地矿部决定立即加强塔里木地区油气普查工作。然而,当时仍然有人担心只有一个沙参2井,只有一个雅克拉,不会有多大的远景,但康玉柱的信心却始终不移。
1986年4月,雅克拉构造上的沙7井、沙4井相继在寒武系、震旦系试获工业油气流,它证实了康玉柱的推论,也使雅克拉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古生界海相油气田,塔里木盆地找油工作产生了又一个新的转折。此后,如乘风破浪,地矿队伍的
钻探工作连连获胜,到1990年11月,地矿部队在
沙雅县隆起上已经打完了18口井,其中12口获得工业油气流,6口是高产井。美苏等国在油气普查阶段一般的出油率只有26—30%,最高不过35%,而当时我们的出油率却达到了66%。
个人生活
人生态度
面对自己奋斗一生取得的荣誉,康玉柱写下了这样一段淡白的文字:“应该说我获得院士这一荣誉称号是很高兴的。这都归功于党的培养和教育,因为我从中学起就享受党给的一等
助学金,所以我有今天都是党多年培养教育的结果。另外,
也归功于各级领导正确的领导和支持,归功于
西北石油局的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也感到很惭愧,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按照石油工业发展的要求也相差很远,我做得还很不够,我将把获得院士的称号作为新起点、新动力,为祖国的石油工业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人才培养
寄语学子
康玉柱院士:当代青年在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时,应该首先将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然后结合个人的兴趣来决定,将来用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国家干一番大事业。
学术报告
2018年1月14日上午,康玉柱在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科学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自主创新与塔河大油田的发现”的学术报告。
2008年10月13日晚,康玉柱在
长江大学12教405室为师生做“中国海相油气田发现的启示”讲座。康玉柱院士主要从古生代海相油气田发现的回顾及古生代海相油气田发现的启示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默默奉献
2012年,西北石油局将“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特大油田
钻探与开发”的成果,申报国家科技进步
一等奖,康玉柱是塔河大油田的主要发现者,理应在请奖报告中获奖者名单上排第一位,他主动提出不上请奖名单。他把这个国家大奖和荣誉让给了年轻人。
康玉柱经常嘱咐儿女们:"只有理想坚定,脚踏实地,才能不断地创造生活。"
个人作品
学术著作
获得荣誉
科技奖励
截至2018年1月,康玉柱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和省部级
特等奖四项、一等奖四项。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截至2016年5月,康玉柱在40多年石油天然气勘查生涯中走遍了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中南、华东、华南、西南等22个省的40多个盆地,进行过艰苦卓绝的石油地质勘查工作。康玉柱在新疆的30多年间,他在
塔里木盆地主持勘查发现了10个油气田和1个大油田。
康玉柱建立了
中原地区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等6个油气地质理论。
学术论文
截至2018年1月,康玉柱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
研究项目
在“八五”和“九五”期间,康玉柱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克项目和地矿部5个科研项目。
科技奖励
截至2018年1月,康玉柱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和省部级
特等奖四项、
一等奖四项。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康玉柱是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勘探的开拓者、中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的奠基人,他为中国石油勘探做了突出贡献;他作为石油勘探领域的领军人物,仍旧活跃在学科研究的第一线,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石油事业。(《吉林大学报》评)
康玉柱为中国和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突出贡献。(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评)
康玉柱提出的理论对世界级大油田新疆塔河油田的发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作为石油
钻探领域的领军人物,把最美的青春年华乃至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他为
胜利油田的发现和建设作出了贡献;他是享誉世界的
中原地区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的奠基人和油气勘探界大师。(《人民日报海外版》评)
康玉柱实现了古生代海相油气勘探的首次重大突破,甩掉了中国海相无油的帽子,真不容易,很了不起。(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评)
康玉柱为
塔里木油田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突出贡献。(《中国之窗》评)
康玉柱为国家和
有关部门油气发展战略及
钻探部署做出了贡献。(
濮阳市科学技术协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