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街道是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下辖街道,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地处珠江三角洲东南部,南边紧靠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边与
深圳市接壤。全街道总面积83平方千米,其中,建设用地规模49.5平方千米,工业用地规模3.3平方千米,商业用地规模3.3平方千米。淡水街道下辖22个社区居委会和8个村委会,截至2023年,常住人口约35万人。淡水街道方圆50千米内有惠州机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和
惠州港可供使用,且有
深圳—汕头高速公路及
厦深铁路、惠大高速等道路贯穿淡水街道。
淡水街道相传在宋末是个小墟,叫“上墟”。据《惠阳县志》记载:“相传宋末年,这里是个小墟,叫‘上墟’,后改名锅笃墟。”在明朝时期,这里设立了淡水卫,并与大鹏所(今深圳市内)、东莞守御千户所一起扼守珠江口。
清代时期,淡水街道发展成多功能
集镇,并设立“司署”和盐大使。民国后,淡水街道成立了东江解放区第一个
抗日民主政权,成为抗日战争时期香港至内地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解放后,淡水街道作为惠阳县政府驻地,成为惠州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6年,
惠阳区淡水镇举行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挂牌仪式。
有“千年圩市”之称、“依河而生,因渔盐而盛”的淡水街道,曾是
东江流域最繁华的商贸集镇之一。淡水街道文化遗存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涌现了“铁笔
御史”
邓承修、“众将之将”
邓仲元等历史名人。淡水街道还保留有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街巷和建筑群等,同时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5处、区级3处,历史建筑102栋、传统商业街道和生活巷道72条,并于2014年获评
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沿革
淡水街道相传在宋末是个小墟,叫“上墟”。
明代为警卫海疆﹐在此设淡水卫,以保卫
大亚湾沿海区域。
清乾隆初年已形成较大的
集镇,改为淡水墟,并设有司署等行政管理机构。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成立人民区政权﹐是
东江纵队时期最早建立的一个新政权。
1949年11月至1950年7月,改为淡水市,是当时惠阳人民政府驻地。
1958年,成立淡水人民公社。
1977年,改镇。
2006年4月28日,
惠阳区淡水镇举行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挂牌仪式。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淡水街道,位于惠阳区东南部,面积83平方公里。南临
大亚湾,东至
惠东县平山街道37公里,南距澳头港12公里,经澳头港至香港中港码头47
海里,西与深圳接壤,离惠阳区60公里,北至
惠城区37公里。
地形地貌
淡水街道地势为东南高、
西北低,属
丘陵地带。淡水河横贯全境。
气候
淡水街道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843.7毫米。年均气温21.7℃,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零下1.9℃。全年无霜期达360~364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淡水街道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蕴藏有金、银、铝、锌、锡、铁、锰、硫铁、
磁铁矿、白钒土以及其他稀有金属矿;还有大量的石灰石,含钙量达49%,含镁量不超过2%。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淡水街道下辖20个社区和8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
广东省惠阳区南门西街29号。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淡水街道有
户籍人口159112人,常住人口约23万人。
经济
2019年,淡水街道完成174.65亿元,增幅9.5%;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增幅24.1%;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增幅21.2%;
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投资)增幅9.1%;社会消费口零售额完成96.76亿元,增幅8.9%;工商税收14.99亿元,增幅6.3%;1-11月出口总额36.23亿元,增幅13.4%。总的来说淡水经济运行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出口平稳增长。
文化
地名由来
淡水街道是历史悠久的古老集镇。相传宋末年,这里是个小墟,叫“上墟”,后改名锅笃墟。明朝为警卫海疆,设淡水卫城,以保
大亚湾沿海区域。到
清代乾隆初,这里已形成较大的集镇,改为淡水墟,并设有“司署”等行政管理机构。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该地成为
惠阳区和
香港特别行政区贸易进出口之地,商业贸易发展较快,并形成“大鱼街”、“猪行街”、“灯笼街”和“米街”等商品交易专业街道。
文物古迹
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北起东门街,南至崇雅学校,西起淡水桥头市场,东至白云五路,面积约41.2公顷。
淡水老城区至今仍保持着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建设格局与风貌特征,以传统商业街道和生活巷道为主。其中,50米以上的历史街巷有68条,传统商业功能延续至今。现存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庙、邓仲元故居、淡水祖庙遗址、邓承修故居———壶园),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魁星楼、广义会馆、淡水城墙遗址、两秀新居、珍合楼),2处不可移动文物(邓氏宗祠、崇雅书院),以及104处历史建筑。
从淡水桥头市场旁的淡水古城墙往里走,就是淡水老街,有正义街、灯笼街、米街、水巷街、德胜街等,这些街道多以经营的商品命名,如米街是卖米的、灯笼街是卖灯笼的、水巷街是人们挑水途经的街。
客家文化
淡水镇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客家人生活居住的地方,明末清初的时候,受清兵南下的影响,居住于
梅州市一带的部分客家人向东、南、西迁移,有的客家人就到了
惠阳区这些地方,这时候迁移至惠阳、
惠东县一带定居的客家人世世代代一直讲
梅州市区(
梅江区、
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州客家话。数百年来,客家话凭着自己优势影响着邻近方言,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又受邻近方言,尤其是受
粤语的影响,接受这些方言的某些因素,逐步形成与梅州话稍有差异的惠阳客家话。
交通
淡水城区各大小道路纵横交错,
深圳—汕头高速公路及
厦深铁路、惠大高速等贯穿其中。
社会
招商引资
2018年,淡水街道的重点项目有5项,总投资额为23.59亿元,民生项目2项。完成产业项目亿元以上新签约2宗,达产后预计营业收益均可达100亿元以上。在谈2宗。
社会保障
2018年,淡水街道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25户,惠及377人,
五保户10人,城镇三无人员13人;现有优抚对象424人;已办理残疾人证共有88人,已办理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有363人。
文化事业
2018年,淡水街道综合文化站和辖区村社区图书室藏书5万多册。举办百姓欢乐舞台活动50多场。
基础设施
淡水区域优势明显,是靠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深圳特区最近的城镇之一,与深圳市区相距50公里,至国家一类口岸惠州深水良港仅12公里,离惠州城区37公里,是参与港深产业分工,接受
大亚湾大项目辐射的最直接地区。淡水交通发达,深汕、平龙、惠澳等公路干线贯穿其中,经
惠州港至香港中港城码头仅47
海里,方圆五十公里内有惠州机场、深圳黄田国际机场可供使用;电力供应充足,建有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输
变电站各一座以及10万千瓦燃油发电厂,并使用
大亚湾核电站电网供电;城市供水采用
西枝江引水,日供水量达20万吨,可保证50万城市人口用水需要,邮电通讯与国际同步发展,电话装机容量10万门,已开通4.6万门
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文教、卫生、金融、服务、海关货检、治安管理体系均已建立并日臻完善,保证了淡水迈向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
经历
改革开放十多年的淡水街道办事处,已建立起高效能的有利投资办实业的管理机制,相继制订出一系列支持发展工商业的优惠互利政策,从资金到项目审批,到用地用水用电,人才招聘以及减轻企业负担等各个方面都作了倾斜和规定,淡水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工商人士共同参与建设的新兴城镇。
美国、
日本、港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包括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联想集团等二百多家外资企业相继在淡水扎根发展,使淡水城镇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目前全镇已创办工商企业1200多家,从业人数10万多人,建成工业厂房100余万平方米,工业拥有食品、服装、机械、电子等24个行业,上了一批投资超千万元的工业项目,70%以上产品实现外销,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并举,外引内联一起上的多层次、多模式、多元化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淡水,这片极具开发潜力的宝地,随着全镇83平方公里现代化滨海城市规划的加紧实施,必将以她独有的风姿吸引着更多的投资者前来创业圆梦,在二十一世纪的
大亚湾畔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社会民生
近年来,淡水坚持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
惠州市建设“惠民之州”的总体要求,从打造惠民街道着手,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街道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并实施惠民富民的新路子、新办法、新举措,努力构建了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淡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镇”发展战略,全力发展教育事业,使全淡水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一个从幼教到成教、从普教到职教的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并于2005年,顺利通过
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的评估验收,成为
惠州市第一个省“教育强镇”。近年来,淡水以创建
全国文明城市和
惠阳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为契机,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校园校貌有了很大改变,大量增加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信息化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整体实力大幅提升。
全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注重加大文化设施投入,不断完善街道、村和社区文化设施。辖区内相继建成了文化体育公园、体育会展中心、市政广场、人民公园、大剧院、图书馆、棕榈岛高尔夫球场等多个大型的文化娱乐场所。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挖掘人才,完善文化队伍建设。坚持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文化艺术“三下乡”工作,坚持开展淡水人民公园免费放电影和送戏下乡入厂进校活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节日文化,和谐文化氛围逐渐浓厚。同时,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突出抓好市民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公民讲文明话、干文明事、做文明人,倡导文明、节约的生活方式,人民文化素养日渐提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多年来,淡水街道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农村道路、水电、通讯、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实现美化亮化,社会风气得到显著改善,村民的饮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各项支农惠农补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三农”工作稳步推进。通过不断调整农业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市场占有量大、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的收入。深入开展“村企共建”活动,促进了资金、技术、人才不断注入农村,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008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6907元,与1978年的人均收入73元相比,增长了94.6倍。
旅游
综述
淡水街道境内主要有淡水老城墙、邓仲元故居、新桥革命烈士纪念碑、新桥革命烈士纪念碑等。
淡水老城墙
淡水老城墙,建于清
咸丰初年,环围淡水城镇,成为淡水城防护的重要工事。东、南、北三处均筑城门,为
淡水区城内与外界进出的交通要道。由于商贸发展及其他多方面人为因素,如今成残墙断壁,现仅东门、南门、北门附近仍残留着断断续续的一小截城墙,每段长度最长不过300米,最高不过3米。旧址为淡水街道办所辖,自然人为损毁较为严重。
2010年7月,淡水老城墙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邓仲元故居
邓仲元故居建于清末,面宽31米,进深21米,高6.5米,为二进四合院
黏土结构瓦房。
邓仲元在这里度过了10多个
春秋,接受了许多进步思想的熏陶。
邓仲元故居自始建以来,历经百年沧桑,建筑物虽有些陈旧,但原貌未改,至今依然屹立于世,并于2015年12月挂牌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