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津市三大旅游地理标志之一,中国古代著名寺庙,九祖道场。又有“古以别于今诸大同”之说。两山北面,
澧水西来,浩浩荡荡,环山抱麓,南折而东,直泻
洞庭湖。寺周重峦叠嶂,青山滴翠,云气碌,古树荫,景色幽美。历史上被尊为第四十四福地。
古大同寺位于
湖南省津市市城区以南、新洲以北的大同山上,始建于
天宝咸通年间(公元860年—874年),
唐朝高僧广澄济祖取大同无我之意,直指人心,同归于一,命寺名为“大同”,并赋为为九祖道场。
古大同寺历来是九一带具有传戒资格的选贤十方丛林。曾有不少高僧驻锡,如唐朝的大同广澄禅师、大同济禅师。他们分别是马祖道一和
石头希迁的法嗣,与百丈清规的创立者百丈怀海禅师及
曹洞宗始祖药山惟俨禅师是师兄弟,因此古大同寺又被尊为九祖道场。这九祖是从禅宗初祖
达摩算起,历经
慧可;
僧璨;四祖
司马道信;
弘忍;
六祖慧能、神秀;七祖怀让、
行思等;八祖道一、希迁等;九祖大同广澄禅师与大同济禅师。这里还是大同济禅师与
唐朝著名居士
庞蕴论道之处。这些史事见录于《
景德传灯录》、《
五灯会元》等禅宗典籍。宋元明清以来,代有高僧,如香岚和尚,空了和尚,镇海和尚等。民国时有广福和尚,广豫和尚,有黄埔三期学生,曾任国民革命军某师师长的觉化和尚,还有在本寺受戒,跟随觉化和尚四年之久,任
湖北省佛教协会理事,沙市章华寺方丈的宽莲和尚。这里还办过佛教讲习所,是澧县佛教协会所在地。
千百年间,倏毁倏修,至明清,几经扩建,殿宇栉比,规模宏大,同时纳200余名僧人。山门书有“十方丛林”,庙门镌有“古大同寺”四个金字,前殿供
关羽神像,背立韦驮。
大雄宝殿供奉西天佛祖,佛祖头顶塑有殿翅
大鹏鸟,两厢排列
十八罗汉,佛祖背后供
千手观音。大殿左有斋堂,右有禅堂,后则有念佛堂、藏经楼及延寿堂等。四周山岳起伏,古木参天,气候宜人,为避暑佳境。古大同寺与关山烟树、中武当相望呼应,形成旅游小区。古大同寺森林风景区位于
湖南省津市澧水关山之西侧,由山门、正门、前殿、大殿、后殿、殿堂,左右是厢房、
耳房,藏经阁和延寿堂等组成。其山层峦迭嶂,古树荫翳,庙貌宏厂,绵延六七里。是以人文景观,融自然风光于一体的九澧一带知名风景旅游区。自
唐朝善信陈氏改宅为寺,供佛香火历千余年,在“文革”期间遭严重损毁,后几经扩建,殿宇栉比,规模宏大,逐步修缮如新,同时纳僧侣100余名。山门书有“十方丛林”,庙门镌有“古大同寺”四个金字,格外醒目,自唐以来有多少高僧在此弘扬佛学,普渡众生,大革命时期贺龙元帅每到津市必在此居住。现在的古大同寺,又吸引了四方游客,成为人们朝圣观光的热点,朝钟暮鼓,梵音袅袅,香雾不散,九澧福地重现了往日的风采。特别每逢佛节,有游人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来车往,声如烟,人如潮,一起融入仙境中。清风徐来,剪断一切烦恼,丢掉一切杂念,纷繁的思绪消融在缕缕梵意中,听其歌,人可以进入另一种境界,让人流连忘返。善男信女,每求必应。景区内气候宜人,为避暑佳境,其景色优美,并不逊色于“桃花源”、“
夹山寺”。
近年来,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津市市委于一九九一年正式作出决定,“修复和开放津市古大同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当年津市林场迁出,原有幸存僧人纷纷返寺,修复工作开始,在各级宗教部门的关怀下,九澧数万四众弟子群策群力,筹款捐资,逐渐修复了寺院山门,大殿及
观音殿,重塑诸佛菩萨金像,再现了九祖道场昔日的风与辉煌。如今正在新建的观音阁,用巨资请进全玉雕全身观音像,高约2米高,以全新的面目,迎接八方香客。古大同寺与关山烟树、中武当三个景点遥相望呼应,正逐步形成一个崭新旅游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