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唇鲨(学名:Triakis scyllium)是一种鲨鱼,属于
皱唇鲨科、
皱唇鲨属。它体长约1米,体侧有约13条暗褐色横纹。皱唇鲨是温水性小型鲨鱼,栖息于近岸浅海一带,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包括
中原地区的
东海、
黄海和
渤海。它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以游泳生物为主要食物,如
蓝点马鲛、
锤氏小沙丁鱼、
黄鲫、
长蛸、
日本枪乌贼、
对虾属、
鹰爪虾、
鲽科鱼、底栖
多毛纲和蟹类。皱唇鲨为
卵胎生,
雌性怀孕期为9-10个月,每胎可产下约20尾幼鱼。它是夜行性动物,主要在夜间活动,并且通常独居。皱唇鲨对人类无危险,并且适应能力强,可以在囚禁环境中生存。尽管皱唇鲨在捕捞中作为副捕物被捕获,但其
种群数量并未减少,因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濒危物种。
刚出生的幼鲨体长113毫米。成年体长可达150厘米。体颇延长,前部较粗大,后部细小。头宽扁,头宽比头高为大,头长约为全长的1/5。尾细长,比头和躯干稍长,尾基上下方无凹洼。吻中长,背视弧形,前缘广圆,侧视钝尖。眼中大,椭圆形,瞬褶平横外露,外侧有一深沟,距吻端比距第一鳃孔稍近,眼径与鼻孔长约
相等。鼻孔宽大,几横行,距口端比距吻端近许多,鼻间隔中宽,比鼻孔大1.3-1.6倍;前鼻瓣似袋盖状突出,几盖没出水孔,后鼻瓣无半环状薄膜。口宽大,浅弧形,口宽大于口前吻长,小于鼻孔外侧之间的距离,口长等于口宽的1/4-2/7;下颌较短,口闭时上颌齿露出,下颌齿在缝合处稍露。唇褶发达,上唇褶宽扁而长,外侧具一深沟,向前直延,褶长等于上颌长的1/2强;下唇褶比上唇褶稍短小,后侧亦具1深沟,褶长等于下颌长的1/2强。齿细小而多,紧密地排列,多行在使用,每齿具一中齿头,向后或向外弯斜,每侧具1-2小齿头。喷水孔小,长椭圆形,位于眼后,与眼的距离约等于眼径的1/2。鳃孔5个,中大,中间3个较宽,最后1个较狭,最后2个距离较近,位于
胸鳍基底上方。
盾鳞具3棘突,中间1棘突较长大,具2纵嵴,侧嵴短,纵嵴有时不完全。
背鳍2个;第一背鳍距腹鳍比距胸鳍稍近,起点与胸鳍里角相对(幼小者)或稍后,上角圆钝,后缘凹入,下角延长尖突,几伸达腹鳍起点垂直线上方;第二背鳍与第一背鳍同型而稍小,起点前于臀鳍起点,基底长约与距尾基的距离
相等。
尾鳍中长,约为全长的2/9,上叶颇发达,下叶前部稍圆形突出,中部颇宽而短,中部与后部间有一凹缺,后部三角形突出,与上叶连接,尾端圆钝,后缘斜直。臀鳍比第二背鳍小许多,起点几与第二背鳍基底中部相对,外角钝圆,后缘凹入,下角延长尖突,伸越第二背鳍下角。腹鳍比第二背鳍稍小,近方形,位于背鳍间隔前半部下方,后缘斜直或微凹,外角和里角钝圆;
鳍脚宽扁,后端钝尖。
胸鳍比第一背鳍稍大,后缘稍凹,外角钝圆,里角广圆,鳍端伸达或伸越第一背鳍起点。
体灰褐带紫色,具暗褐色横纹13条;吻上1条(有时不显明),两眼间隔处1条(有时也不显明),第一背鳍前方3条,第一背鳍基底下方2条,背鳍间隔处2条,第二背鳍基底下方2条,第二背鳍后方2条(最后1条有时不显明);暗色的横纹上具不规则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最大的斑点可与眼径等大。腹面白色。各鳍褐色,有时也具黑色斑点。
皱唇鲨为
温带大陆架和岛架近海底栖鳖,通常生活在近海浅水区,更喜欢在河口、港湾浅水域,特别是有底藻覆盖的砂泥地,能忍受低盐度。主食小鱼、
甲壳亚门和底栖无脊椎动物,如食、青鳞、
黄鲫、
蓝点马鲛、
北梭鱼等鱼类。通常是孤独的,尽管有些可能聚集在底部的休息区。
雄鲨性成熟时长99-108厘米。
卵胎生,无卵黄囊
胎盘,怀卵7-23粒,产仔期5-6月份。每产10-24仔。它们从春季到夏季出生,根据位置的不同,皱唇鲨通常聚集在多岩石的地方。
1.卵生
受精卵外包卵壳产出,每次排卵数目极其有限。卵呈布袋状或螺旋状,通常产出后被固定于
珊瑚礁,
海底植物或石缝中。
2.卵胎生(非胎盘型胎生)受精卵于
子宫中发育,胎仔以卵黄囊或
卵巢所排入子宫的卵为营养,最后以胎仔形态产出。在子宫中并不形成胎盘。每胎产仔数目极其有限,除
鲸鲨每胎产仔可达300尾以上之外,其余种类每胎顶多数十尾,最少的是
狐形长尾鲨(
长尾鲨属)每胎只产下2尾。
3.胎生(
胎盘型胎生)受精卵于子宫中发育,胎仔成长所需的营养靠着胎盘及脐带直接出母体供应如哺乳类一般,每胎产仔顶多数十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