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
丰仪镇,西邻桑镇,北邻
赵村镇,南隔
渭河与
周至县富仁乡相望。
全镇面积3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万亩,人均耕地0.8亩。辖15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共8287户,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汤坊镇常住人口为23054人。
全镇参合(参保)率达到100%,转移农村劳动力7300余人,设初级中学2所,小学8所(含民办学校1所)。
行政区划
地形北高南低,境内中部有横贯全镇的小垣坡,坡之南为一级阶地,坡之北为二级阶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主产小麦、玉米,尤其是辣椒、大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纯正,驰名全国,远销国外,素有辣蒜之乡美誉。
1958年建立汤坊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汤坊乡人民政府,2011年撤乡建镇,改为汤坊镇人民政府。在现在的汤坊一中东边,198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一处两千多年前的遗址。该遗址南北约300米,东西约280米。遗址地势较高,表层为汤坊、许家、上新庄等村的耕地和公共墓地。遗址的南部有一处长约80米的断崖,为群众长年取土和汤坊砖厂烧窑取土所致,暴露的文化层厚约0.1~3米。下层出土器物以泥质红陶为主,第二层出土数量较多的是粗绳纹板瓦,上层采集到不少单线龙纹空心砖和
云纹瓦当、筒瓦等遗物。汤坊遗址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马融墓在遗址区最南部,于
延熹9年(166)葬埋于此,今墓碑已毁,墓冢尚在。
全镇分南、北、中三片,南片以大葱、
莲菜等滩涂产业为主,中片以现代粮食生产基地、大蒜、辣椒、生猪、蛋鸡等种养殖业为主,北片以猕猴桃、
果桑及苗木花卉等杂果为主的高效农业。全镇现有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有3 万亩省级现代粮食生产基地一处,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一处,市级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三家。全镇猪存栏3.5万头,出栏5.5万头,鸡存栏16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1.1亿元。2013年被省政府授予
陕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秦椒种植基地被评为陕西省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博轩养猪协会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协会。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累计培育五丰秦味香、秦龙制管厂、秦一、秦绿等规模企业4个,拥有西北最大的辣椒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8亿多元,同时依托王堡辣椒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以“秦一”、“秦绿”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013年全镇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3.3亿元。
城镇化建设亮点纷呈,完成镇域总体规划,投资建成汤坊镇邮政储蓄办公楼、汤坊镇便民服务大厅、标准化食品药品监督所,完成了上新庄村、
龙兴村——
兴平市五好村建设。南北全长5.7公里的东、西社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环境整治工作常抓不懈,全镇共设立暂储场15个,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计划生育各项指标执行良好,10个村级卫生室纳入医保门诊报销系统,村级文化站、农家书屋投入使用,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综治维稳不断创新,社会治安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积极打造阳光政府,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广泛听取和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强化工作责任制,狠抓工作落实,健全督查和奖惩机制,确保政令畅通,切实提高行政执行力,保持干净干事的工作作风和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截至2011年末,汤坊镇辖汤坊、许家、上辛庄、梁家、张家、前堡子、五丰、南安谷、北安谷、王堡、建坊、吴耳、龙兴、丁家堡、马家15个行政村;下设11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汤坊镇下辖13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汤坊村。
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汤坊镇常住人口为23054人。
截至2011年末,汤坊镇辖区总人口3473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2人,城镇化率2.4%。另有流动人口1725人。总人口中,男性18104人,占52.12%;女性16634人,占47.88%;14岁以下4635人,占13.34%;15—64岁26561人,占76.46%;65岁以上3542人,占10.2%。总人口以
汉族为主,达34695人,占99.8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90.9人。
截至2018年,汤坊镇户籍人口36941人 。
历史沿革
因镇人民政府驻汤坊村而得名。
1949年,
兴平市废除保甲制,设立9个区,归渭滩区(第八区)管辖,设置为富仁乡。
1958年9月,改为火箭公社,同年12月,改为汤坊公社。
1984年,改为汤坊乡。
2011年11月,改为汤坊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汤坊镇地处兴平市西南部。东与
丰仪镇接界,南隔
渭河与
周至县富仁镇相望,西与桑镇接壤,北与
赵村镇相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21千米 ,总面积约31.10平方千米。
汤坊镇政府
地形地貌
汤坊镇地处
渭河平原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境内中部有横贯镇境的小垣坡,坡之南为一级阶地,坡之北为二级阶地。海拔400—500米。
气候特征
汤坊镇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光照充足,春季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多雨,冬季寒冷。多年平均气温13.1℃,1月平均气温-1.3℃,7月平均气温26.9℃。无霜期年平均21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37小时,年总辐射119.2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598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7%以上。
水系水文
汤坊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
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渭河,
黄河第一大支流,由西向东贯穿南部,境内流长5.47千米。
自然灾害
汤坊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雨涝、冰雹、
霜冻等,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灾害发生在2011年9—10月,境内连续降雨使得全镇近100户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倒塌。
经济
综述
2011年,汤坊镇财政总收入3.5万元,与上年持平。2011年,汤坊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00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07.9万元。
2018年,汤坊镇有工业企业45个。其中,规上企业6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10个。
第一产业
2011年,汤坊镇农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5%。粮食作物以小麦、
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汤坊镇粮食生产18496吨,人均532.4
千克。其中小麦8875吨,玉米9621吨。经济作物以种植大蒜和辣椒为主。2011年,汤坊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7000多亩,主要品种有大蒜、辣椒、大葱、红薯、
阳芋及蔬菜。
反季节蔬菜种植已形成以上新庄为中心的大棚基地,辐射带动了五丰、南安谷、梁家、许家等村,共发展大棚115个,中棚120个,总面积达300余亩。在沿渭的建坊、龙兴、吴耳等村发展林木育苗300亩,苗木花卉种植100余亩。畜牧业以饲养生猪、鸡为主。2011年,汤坊镇生猪存栏40143头,鸡存栏10.9万羽。2011年,汤坊镇生产肉类0.62万吨;畜牧业总产值0.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9.6%。
第二产业
2011年,汤坊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39%。2011年,汤坊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15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44%。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汤坊镇商业网点178个,从业人员535人。2011年,汤坊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353万元,比上年增长18%。
交通运输
汤坊镇境内
西宝高速公路,铁路
陇海铁路穿过,距离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6千米。东西两条社路分别与县道交会,镇村道路全长72.6千米,全部已硬化,实现镇与村、村与村间连接。截至2011年末,汤坊镇镇区道路总长度2.5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7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汤坊镇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1个,各类图书15个,藏书3万余册,秧歌队和锣鼓队共计430人。截至2011年末,汤坊镇有线电视用户3506户,入户率47%。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汤坊镇幼儿园(所)32所,在园幼儿780人,专任教师56人;小学15所,在校生1300人,专任教师11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460人,专任教师12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汤坊镇镇村门诊所21个,专业卫生人员49人,其中执业医生12人,执业助理医生15人,注册护士22人。2011年,汤坊镇全面开放合疗报销卫生室3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
截至2011年末,汤坊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3户,入数911人,支出7.72万元,月人均85元,比上年增长23.5%;医疗救助8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23人次,共支18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6万元,供养农村五保12人,支出61266元。2011年,汤坊镇救济救灾654人,救灾支出144870元。新建社区服务中心2个。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237人,参保率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