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鹬(学名:
鹬属 stagnatilis)该物种的原始产地在
德国。叫声为重复的tu-ee-u。冬季常闻重复的kiu声,似
青脚鹬,但调高。主要栖息于河流岸边河滩或沼泽草地,以小型
脊椎动物为食。在中国为旅鸟,部分为
夏候鸟和冬候鸟。春季于4月初-5月初迁到东北繁殖,秋季于9-10月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飞翔时腰和尾部的白色与黑色的翅形成明显对比,细长的腿远远伸出于尾外,野外容易辨认。
泽鹬夏羽头顶、后颈淡灰白色,具暗色纵纹,上背沙灰包或沙褐色,具浓著的黑色中央纹。肩和三级飞羽灰褐色,微缀皮黄色,具黑色斑纹或横斑,下背和腰纯白色,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褐色斑纹或横斑。中央尾羽灰褐色,具黑褐色横斑,外侧尾羽纯白色或具黑褐色横斑。翅上覆羽灰褐色,大覆羽和中覆羽具灰白色羽缘。飞羽淡黑褐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羽轴白色,次级飞羽羽端近白色。眼先、颊、眼后和颈侧灰白色,具暗色纵纹或矢状斑,贯眼纹暗褐色。颏、喉白色。前颈和胸也是白色,具暗色纵纹。其余下体包括腋羽白色。两胁具黑褐色横斑或矢状斑。
大小量度:体重♂58-102克,♀55-120克;体长♂197-255毫米,♀197-254毫米;嘴峰♂39-43毫米,♀36-42毫米;翅♂130-143毫米,♀131-146毫米;尾♂53-66毫米,♀53-66毫米,跗♂43-54毫米,♀44-55毫米。(注:♂
雄性;♀
雌性)
泽鹬常单独或成小群在水边沙滩、泥地和浅水处活动和觅食,也常进到较深的水中活动。常边走边将它细长的嘴插入水边沙地或泥中探觅和啄取食物,有时也用它强而长的嘴在水中前后不停的摆动搜觅食物。性胆小而机警。声音尖细,似“唧-唧”声。主要以水生昆虫、
昆虫幼虫、
植物病原线虫、
软体动物门和
甲壳亚门为食。也吃小鱼和鱼苗。常单独觅食。有时也通过在水中前后晃动嘴取食。
泽鹬的繁殖期为5-7月。通常在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成对。雄鸟也开始进行求偶飞行。营巢于开阔平原和平原森林地带的湖泊、河流、水塘岸边及其附近沼泽与湿草地上。巢多置于水边或离水边不远的草丛中地上或沼泽和湿草地中的土丘上。巢为地上的一浅坑,内垫以枯草。每窝产卵4枚,偶尔少至3枚和多至5枚。卵的颜色为乳白色或淡黄色和绿色,被有褐色或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5-41×25-28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卵期间如有干扰者侵入,
亲鸟则从巢中飞出,不断地围绕干扰者飞翔和高声鸣叫,直至干扰者离开。
该物种的生存威胁是因为繁殖区由于农业集约化造成的草原
栖息地丧失,并且可能还因为采卵,已从东欧、
白俄罗斯、马尔多瓦和俄罗斯作为繁殖鸟类消失。它们也可能受到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物)的工业污染的威胁,其中
鸟卵被污染,不可持续的底栖动物捕捞和土地开垦,
黄海沿岸重要的迁徙集水区正在通过土地复垦而丧失。由于
黄河和
长江流入该地区的
沉积物量失原有的栖息地减少。该物种还受到越冬范围内栖息地丧失的威胁,因为
加纳的湿地正在通过海岸侵蚀和涉及排水和土地开垦的开发而退化。它们可能容易受到未来鸟类
肉毒杆菌病爆发的影响,部分原因在于其
栖息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