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脚鹬(拉丁学名:Tringa nebularia)是形目
鹬科的鸟类。体长30-35厘米,翼展53-60厘米,体重140-270克,寿命12年。上体灰黑色,有黑色轴斑和白色羽缘。下体白色,前颈和胸部有黑色纵斑。嘴微上翘,腿长近绿色。飞行时脚伸出尾端甚长。
栖息于
冻原森林和亚高山杨桦矮曲林地带的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带,以虾、蟹、小鱼、螺、水生昆虫和
昆虫幼虫为食。常单独或成对在水边浅水处涉水觅食,有时也进到齐腹深的深水中。
青脚鹬头顶至后颈灰褐色,羽缘白色。背、肩灰褐或黑褐色,具黑色羽干纹和窄的白色羽缘,下背、腰及尾上覆羽白色,长的尾上覆羽具少量灰褐色横斑;尾白色,具细窄的灰褐色横斑;外侧3对尾羽几纯白色,有的具不连续的灰褐色横斑。眼先、颊、颈侧和上胸白色而缀有黑褐色羽干纹。下胸、腹和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也是白色,具黑褐色斑点。翅上大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和小覆羽灰褐色。大覆羽和三级飞羽具白色锯齿状斑。初级飞羽黑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羽轴白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褐色,羽缘白色或棕白色。冬羽头、颈白色,微具暗灰色条纹。上体淡褐灰色,具白色羽缘;三级飞羽灰褐色,羽缘较暗,下体白色,在下颈和上胸两侧具淡灰色纵纹,其余似夏羽。幼鸟似成鸟冬羽,但较褐,具皮黄白色羽缘和暗色亚端斑。下体白色,颈和胸具细的褐色纵纹;两胁具淡褐色横斑。
大小量度:
雄性128-350克,
雌性160-205克;体长雄性298-342毫米,雌性291-344毫米;嘴峰雄性51-59毫米,雌性50-59毫米;翅雄性182-200毫米;雌性184-198毫米;尾雄性72-96毫米,雌性75-98毫米;跗雄性55-65毫米,雌性55-64毫米。
青脚鹬夏季主要栖息于泰加林、
冻原森林和亚高山杨桦矮曲林地带的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带,特别喜欢在有稀疏树木的湖泊和沼泽地带。也出入于无树高原的水域和附近湿地上。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河口和海岸地带,也到内陆淡水或盐水湖泊和沼泽地带。
青脚鹬在中国主要为旅鸟和冬候鸟。秋季迁来中国的时间在9-10月。在
东北地区最早于8月末即见有迁来,最晚于11月初还有个体未迁走。春季迁离中国的时间在4-5月。
多喜欢在河口沙洲、沿海沙滩和平坦的泥泞地和潮独或成对在水边浅水处涉水觅食,有时也进到齐腹深的深水中。能通过突然急速奔跑,冲向鱼群的方式巧妙的追捕涧地带活动和觅食。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多在水边或浅水处走走停停,步履矫健、轻盈,也能在地上急速奔跑和突然停止。
在中国为常见冬候鸟,迁徙时见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结大群在
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及
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越冬。分布于北京(
延庆区、
顺义区、
怀柔区、
密云区)、
天津市(
汉沽区、
塘沽区、大港、
静海区)、
河北省(
衡水市、昌黎、新安、
北戴河区、
石臼坨、
滦南县)、
山西省(
河津市)、
内蒙古自治区(
东胜区、
呼伦贝尔市、查干诺尔)、
辽宁省(
双台子区河口、大连、鸭绿江口)、吉林(安图)、
黑龙江省(爱辉、
兴凯湖、黑龙江流域)、
渤海海峡、山东(垦利、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三角洲、莱州)、河南(
三门峡市)、
陕西省(
汉中市、
佛坪县、
洋县)、
甘肃省(
兰州市)、
青海省(
西宁市、
共和县、
刚察县、
青海湖、
格尔木市)、新疆(
和田河、
民丰县、
莎车县、喀什、
阿克苏市、塔里木河、
天山、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准噶尔盆地、
乌伦古湖)、(旅鸟);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包括湖北、
湖南省(
长沙市、
岳阳市、
洞庭湖)、安徽(
合肥市、
石臼湖)、
江苏省(
泗洪县、
射阳县、
盐城市、东沙、
浦口区、
常熟市、
太湖)、
上海市(九段沙、长兴岛、
崇明区、
奉贤区、江湾)、
浙江省(
安吉县、临安、
杭州湾、宁波、县、舟山、象山、宁海、
台州湾、温州、江山)、福建(霞浦、宁德、福清、福州、长乐、惠安、泉州、晋江、
厦门市、同安、
龙海区、
漳州市),以及
四川省(
南充市、川西南)、
云南省(
昆明市、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师宗县、
通海县、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石屏县、
蒙自市、
景洪市、
剑川县、
洱源县、
盈江县、
腾冲市)、
西藏自治区(江孜、卡拉错、
羌塘高原)、贵州(威宁、金沙、清镇、平坝)、江西(玉山、婺源、弋阳、抚州、永修、南昌、
鄱阳湖)、广东(雷州、珠海、琪澳岛、番禺、深圳、肇庆、汕头、
汕尾市、
揭阳市、
陆丰市、
澄海区、三水)、
广西壮族自治区(
梧州市、
桂林市、
合浦县、
北海)、
海南省(
文昌市、
万宁市、
乐东黎族自治县、
临高县、崖县、陵水)、
南沙群岛(
太平岛)、台湾、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旅鸟,冬候鸟)。
青脚鹬的繁殖期为5-7月。雄鸟通常较
雌鸟早到达繁殖地。并在湖边和沼泽地带等待其从前的配偶和与之配对。常站在枯树顶端或枝上发出求偶叫声。营巢于林中或林缘地带的湖泊、溪流岸边和沼泽地上。尤其是有稀疏树木的森林沼泽和湖泊地带。也营巢于无树平原水域边的开阔
冻原草地上。巢多置于树椿或靠近枯树脚下和沼泽中的土丘上。巢系地上的一凹坑,内放少许
青苔和枯草。每窝产卵4枚,偶尔3枚和5枚。卵的颜色为灰色、淡皮黄色或红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6-54×31一36毫米。雌雄轮流孵卵,但以
雌鸟为主,雄鸟协助和负责警卫。常栖于巢附近树上,保卫着巢。孵化期24-25天。
早成雏早成性。雏鸟出壳后不久即能行走和奔跑,大约30天左右即能飞行。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