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镇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辖镇
徐家镇位居蓬安县县县城之北,距县城25公里,地处营、蓬、仪三县交界处,在省道仪华路的主干线上,是重庆市南充市、蓬安、营山县通往朱德故里的交通要道,省道203(S203)线横贯全境,交通四通八达,是国家级重点镇之一,四川省试点小集镇之一,四川省省级卫生镇之一,四川省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乡镇之一。全镇幅员面积55.63平方千米,辖26个行政村,1个街道社区居民居委会,251个村民小组,场镇面积2.3平方公里,场镇住户3079户。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徐家镇常住人口为34460人。
2019年10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南充市调整高坪区等7县(市、区)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7号):撤销茶亭乡诸家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徐家镇管辖,徐家镇人民政府驻政府街33号。
历史沿革
民国2年(1913)始设,民国14年(1925)改为平安乡,1933年成立徐家乡苏维埃,隶属徐家区苏维埃。1958年徐家与方广、黄坪2乡的部分村合并建立上游人民公社,1983年撤公社恢复徐家乡,隶属徐家区。1986年撤乡建徐家镇,隶属徐家区。1992年9月,徐家镇与方广乡和金龙村、檬垭村、方广村、染坊村共四个村,黄坪乡的周家沟村、陈家沟村、胡家沟村、石油坝村、太平村、小河口村、陈家拱桥共7个村,骑龙乡五童梁村、白鹤嘴村、白石包村、河半街村、母家坝村共5个村合并为徐家镇,1994年7月析出原骑龙乡的5个村,1997年4月划出黄坪乡的7个村,名称不变,2006年6月合并黄坪乡8个村。
自然资源
【地形】地处川东北,地势略为北南的倾向,地形分为平地、丘陵,海拔在423米~621米之间,主要山脉有凤凰山、铜鼓寨,境内最高峰凤凰山,位于金龙村、方广村和染坊村,海拔621米,最低点石岩田,位于小河口村海拔431米。
【气候】属中亚地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8℃。1月平均气温7℃,极端最低气温-4.3℃(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气温32℃;极端最高气温41.6℃(2006年8月12日)。生长期年平均260天,无霜期年平均295.5天,最长达320天,最短达27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14.13小时,年总辐射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0天(一般为12月20日~次年1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980.5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86天,最多达221天(1984年),最少为96天(1997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300毫米(1986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80.8毫米(1997年)。
【水文】境内河道属嘉陵江流域,流域面积20.36平方千米。小溪13条,长37.6,河网密度0.46千米/平方千米。年最大排涝量30.90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11.20立方米。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境内有制作页岩砖的页岩。有浅水层地下水资源180万立方米,有可利用养殖水面2128平方千米,年利用3190亩。
【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等。其中旱灾害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5月至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6年5至9月。夏旱连伏旱共98天,全镇13条小溪干裂,101口山坪塘干枯,13686亩庄稼,禾苗干死,21323人饮水困难,17328头牲畜无水喝,经济损失586万元。
人口民族
全镇幅员面积56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1个街道社区居民居委会,251个村民小组,场镇面积2.5平方公里。乡镇总户数13264户。
2011年末辖月光坪、圈尔井、梅子湾、白果湾、古井、唐家祠、梓橦、邓家祠、猫儿岩、大柏树、水对沟、华光、太阳、九龙垭、染坊、金龙、檬垭、方广、周家沟、陈家沟、胡家沟、柳溪桥、石油坝、太平、小河口镇、陈家拱桥26个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3.157万人,其中镇区常住人口9982人,城镇化率31.7%。另有流动人口3268人。总人口中,男性16745人,占53.1%;女性14825人,占46.9%;14岁以下4630人,占15%;15~64岁23086人,占72.8%;65岁以上3854人,占12.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1569人,占99.9%;有藏族彝族瑶族土家族佤族傣族朝鲜族羌族水族侗族等10个少数民族,共32人,占总人口的0.1%。2011年人口出生率7.8‰,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1.3‰。
2021年7月30日,根据蓬安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徐家镇常住人口为34460人。
辖区西起周家沟村,东止大柏树村,东西最大距离7.1千米;南起邓家祠村,北止金龙村,南北最大距离9.3千米;总面积56.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58人。
经济
全镇耕地面积23575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畜牧业以饲养猪、牛、家禽为主,水果以梨属柑橘属为主,有名优特农产品有九龙香梨,渔业以鱼塘养、稻田养、库养为主。
农业
耕地面积23575亩,其中水田11683亩,旱地11892亩,人均耕地0.75亩,林地面积22362亩。是以粮油生产为主的农业镇,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96.2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268.2万元,2011年达到9515万元,比上年增加8.6%,占GDP的比重为45%。
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4521吨,人均560千克,其中水稻6367吨,小麦2531吨,玉米232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2011年,油菜种植面积4952亩,产量793吨,花生种植面积4358亩,产量501吨,芝麻种植面积40亩,产量3吨。蔬菜种植面积10782亩,产量9524吨,主要品种有叶类菜、块根类、茄果类,其中叶类菜7838吨,块根类623吨。
畜牧业以饲养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6720头,年末存栏15310头;牛饲养量784头,年末存栏数743头;家禽年饲养量2003万羽,上市家禽1876万羽。畜牧业总产值310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
截止2011年末,累计造林22362亩,其中经济林6236亩,林木覆盖率38.2%,活立木蓄积量49829.2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603亩,产量905吨,主要品种有梨属柑橘属,其中梨子,产量398吨,柑桔,产量507吨。
渔业以鱼塘养、稻田养、库养为主,鱼塘、稻田养殖面积3000亩,产量3620千克。拥有各类捕捞渔船11艘,捕捞水产品505000千克;渔业总产值3030000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
2011年有农业机械156台(辆);名优特农产品有九龙香梨、相如香兔,农民人均纯收入800元。
工业
2011年有工业企业12家,职工346人,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5.6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225.6万元,2011年达到2865.2万元,比上年增加10.3%,占GDP的比重25%。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486家,职工1628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7689.3万元,比上年增加8.9%;集市贸易市场3个,年成交额4986.7万元。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512万元,比上年增加12%。是1949年的425.25倍,是比1978年增长40.5倍。人均财政收入162.18元,比上年增加8%,是1949年的411倍,比1978年增长23.65倍。
2011年金融机构3家;各类存款余额45935.63万元,比上年增加8%,是1978年的25.65倍;人均储蓄14550元,是1949年的410倍,比1978年增长23.6倍;各项贷款余额5418.49万元,比上年增加12%,是1978年的32.6倍。
社会
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6所,医院2所,车站1个,自来水厂1座,供电站1所。全镇实现光纤通迅,多种移动电话网络覆盖全镇;全镇实现了有线电视全覆盖,场镇及部分村组完成了数字电视转换工作;基本完成了农网改造工程,解决了农民用电难的问题;对自来水厂进行技改扩能,同时金谷引水工程也将在2015年10月全面完工,将全面解决辖区用水难题;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1000吨的污水处理厂1个,垃圾压缩站1个。
【文化艺术】2011年末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电影院(场)1座,座位486个,每千人拥有两座位12.5个;电影队1个,年放映54场次;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藏书6000册。有业余文化艺术团体1个,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徐家川剧。举办过6次文化中国艺术节。95%的农户实现了有线电视,可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台37套节目,有60%场镇居民和部分农村居民已完成数字电视转换工作;全镇基本完成了农网改造,解决了农民用电难的问题,扩建后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了1000吨,2013年建成污水处理厂1个,日处理污水能力1000吨。
【教育】2011年末有幼儿园(所)5所,在园幼儿1152人,专任教师26人;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生2137人,专任教师21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00人,专任教师8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8%;境内有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410人,专任教师113人。
2011年教育经费达170万元,占镇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3%,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科技】2011年末有各类科技人才826人,其中农业实用人才446人。
【医疗卫生】2011年末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个,门诊部(所)12个,农村有合作医疗站26个,床位172张,每千人拥有病床5.4张。专业卫生人员64名,其中:执业医师29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2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职业(助理)医师1.1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8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67879人次,住院手术373台次,出院病人5570人次。
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32/10万,全县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0988万人,参保率97.3%。孕产妇死亡率6/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3.6‰、4.3‰。
【体育】2011年末县体育场地14处,体育社团3个,体育指导员6个。100%的社区和60%的村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注意包括区中学的场地)
【广播电视】1970年5月开通镇有线广播站,镇到村300杆15000千米,村以下1326杆66300千米,现有广播喇叭186只,入户率100%,通响率100%,广播综合覆盖率98%。
有中央和省市的37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5637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
社会保障】2011年城镇户口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84户,人数382人,支出66.486万元,比上年增长6%,月人均145元,比上年增长58.6%;城市医疗救助44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51人次共支出65850元,比上年增长69.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98户,人数2030人,支出191.01万元,比上年增长117.2%,月人均940.8元,比上年增长4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8人,支出313100元,比上年增长296%;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68人,支出381360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医疗救助52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401人次,共支出70050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临时救济272人次,支出18.63万元,比上年增长10%。
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236人,紧急转移安置5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645亩,倒塌房屋26间,直接经济损失379.6万元,救灾支出82.9万元,比上年增长8%。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0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0.2万元,比上年增长8%。
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2.4万元,捐赠物资折款6.3万元,接收捐款衣被648件,使592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有17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6人,2011年末镇登记失业人数1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00%,全年共帮助32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2011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396人,比上年末增加231人,其中参保职工962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46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6人和32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188人,比上年末增加56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478人,比上年末增加162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20人,比上年末增加37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618人,比上年末增加201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40人,比上年末增加22人。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000元,比上年增加30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00元,比上年增加200元。
【环境保护】2011年本级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180万元,占财政支出的1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2%;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1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25.6%,全境林木绿化率达到42.6%。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公路有203省道,境内长10千米;有县乡或镇级公路1条,总长5千米。设汽车站1个,日均发送156辆客车,日客运量3900人次,年货运吞吐量1.6吨。
【邮政电信】2011年末有邮政网点1个,农村投递路线单程长度86千米,镇村通邮率100%。固定电话用户2730户,比上年减少164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35%,比上年降低4.6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18942户,比上年增加1931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60%,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互联网端口总数650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560个,宽带接入用户2326户,比上年增加216户。
名胜旅游
【旅游业概况】有梨园2000亩,成功举办六届梨花旅游节。2011年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84万余元,比上年增长20%。
【土特产品】境内土特产品主要有相如香兔、九龙香梨。
相如香兔始创于2005年,采用传统、现代的冷藏、调理、腌腊、熏烤、酱卤、烘烤、罐藏技术,口感好、营养丰富。“相如香兔”2008年被评为消费者喜爱商品,2009年被评定为“南充市知名商标”。
九龙香梨采用高规格的栽培技术,科学施肥、管理,生产出的九龙香梨皮薄、水份多、无公害、口感好、营养丰富。2011年6月已申请注册“九龙垭”商标。
重大事件
【大包梁战斗】1933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与盘踞在铜鼓寨的扇匪唐博安、杨发清率领的匪徒数百人,分三路向徐家苏区政府和游击队进犯。红军将兵力埋伏在大包梁、石梯子、碑垭口一带,扇匪进入伏击线后,红军指挥员下令开枪,众匪一片混乱,夺路溃逃。红军分路追击,将扇匪压回铜鼓寨。
镇区市政建设
【城市道路】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度9.36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94米;道路铺装面积149760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5平方米。
排水管】2011年末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3.8千米,生产能力1000吨/日,年工业用水480吨、生活用水520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24.2吨;排水管道23.6千米。
【供电】2011年末镇区拥有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4万伏安,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3000千米,用电负荷1460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5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99.8%。
【燃气】2011年末城区天然气管线12.3千米,供(加)气站1个,天然气用户1856户,其中工业用户2户,居民用户1854户,燃气普及率为46.2%,月天然气平均用量74240立方米。
【园林绿化】2011年末镇园林绿地面积25.05亩,其中公共绿地22.95亩,绿化覆盖率18.2%,人均绿地1.67平方米。
参考资料
蓬安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蓬安县人民政府.2021-07-3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经济
工业
社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