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岩,1927年10月5日出生,原名寿安,字松岩,以字行。祖籍
抚宁区,1927年10月5日生于吉林永吉。
九一八事变后全家迁
天津市,后落户
北平市。著名画家,北京文史馆馆员。
刘松岩,中国长城学会、中国老年书画会、北京市书法家协会、
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三峡画院、中国铁道老年书画会、中国清风书画协会及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术顾问。他系统研究历代名家技法,传统功力深厚。
启功先生曾称道他的山水画“笔墨如繁弦密节,丝丝入扣。信可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者”。1934年2月入育英小学。1944年在育英
高中(
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改为八中)二年级辍学。1945年
日本投降后转入北平大同中学,次年毕业。同时在北平临时大学第八分班(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上学。临大结业后,考入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解放后考入
北京大学政治系,1951年毕业,由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地方局分配至
华北人民革命大学行政学院调干学习。1953年调到
海淀区人民政府民政科及政府办公室工作。1962年下放四季青公社西山大队,半年后转到冷泉农场。1963年调到海淀区农机局秘书室。1968年在西山五七干校劳动及写作,次年下放大兴县采育公社,三个月后到大白楼王国福事迹展览馆,参与筹备展览的美术工作。1972年调回海淀区农业局,这期间曾被借调到
军政大学、
中国科学院搞展览。后调到颐和园游园指挥部以及海淀区各中心工作办公室。这十多年的工作,可以算是“美杂工”。1975年,经过长期的申请和联系,终于调到景山街道文化站(后改为“少年之家”),1978年调到
东城区少年宫,直到1988年退休,做了十三年书画辅导员,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总算发挥了一点专长。退休后立即被
北京市老干部大学聘为教师,次年被聘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及
国铁集团老年大学教师。1994年2月1日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此外还参加了很多书画组织,包括
牡丹江市美术家协会、书协等。
国画方面的启蒙老师是贾羲民老先生,贾老执教细致认真,按部就班,就此奠定山水画入门基础,也为日后从事书画教育树立了榜样。在贾老年高多病之时,即转到溥松窗先生和
吴镜汀先生家学画。一度还和现在台湾的
孙家勤教授(其父
孙传芳将军)共同请
白雪石先生到西四帅府胡同家中授课。在“艺专”时受到
黄宾虹、
秦仲文、
胡佩衡、
田世光、李智超诸位先生的教导。又在雪庐画社和四友画社学山水、人物、花鸟、动物等。在艺专时,曾主办过“临大八班国画系一年级师生画展”,还连续三年在“八一五”日本投降纪念日在中山公园主办过画展,
于非闇先生曾写消息在报界宣传。参加者包括师兄
孙其峰和同班孙文秀等人。后来与孙文秀结婚,也是一起办展览结下的友谊。展览由
启功先生赠名“研社”(研同砚)。此外长期得到启功先生颇多教益,尤其“文革”期间,先生家中书籍都贴着封条,门前冷落之时,成为常客。启功先生虽不是老师却胜似老师,受其影响很大。
书法方面除在
济南育英中学时受吴兰第老师教导外,还先后和两位王老先生学篆、隶、魏碑、唐楷,以及在
爱新觉罗·溥伒、
徐宗浩先生启发下学行书。
1957年,写了有关重视
国画传统的文章,征求过启功、
吴镜汀、
徐燕孙、
王雪涛几位先生的意见,他们表示同意和支持,并受邀到
荣宝斋参加
陈半丁、徐燕孙等六位老画家发起的国画座谈会上去发言。当时是会上最年轻的后生小辈,初生牛犊不怕虎,痛陈传统不受重视,老画家受排挤等时弊。发言后
李苦禅、
杨仁恺二位先生主动过来握手并予鼓励。不久文化部
夏衍、
刘芝明二位副部长主持了国画座谈会,刘松岩虽不是美协会员,破例应邀参加大会发言,在会上可谓人微言轻,但放着胆子直言,还曾代表几位同学,以“艺专”最后一届同学的名义,对
中央美术学院取消国画系提出“抗议”。发言摘要发表在当月的《美术》上。
吴幻荪先生当场就说:“你替我们说了话。”虽然后来美院恢复了国画系,但这次发言给刘松岩带来的后果,就是后来在“反右”及“文革”中,多次受批判和写检查。那次会后
徐燕孙先生被打成“国画界封建把头”;
王雪涛、
启功先生被打成“右派分子”,刘松岩因不是美协成员,未被戴帽子,但在画会刊物中被点名,“荣幸”地成为徐燕孙、启功先生的“爪牙”。其实刘松岩的发言,完全是个人认识,没有任何人授意,这顶“桂冠”受之有愧。
在书画创作中曾探索创新之路,在东碰西撞之后,静下来研究历代画论,越学越觉得传统中有学不完的东西。现在有一种倾向,即传统理论和技法被歧视甚至被歪曲,在书画界坚持“百花齐放”,不能只靠“中西结合”,也不应听任出洋归来的“权威”或没学过传统的人(包括一些青年学生)反传统。还要有点甘居寂寞的牺牲精神,做点实事。虽然已年过七十,但仍不离教席,累计所教学员数以千计,还有上百的外国人,甘为传统书画教育献出最后的一点热。现在除授课外,就是读书、习字、练画。刘松岩尊重传统,但不吝于传统。虽曾向很多老师学书画,但不走任何一家路,既不“南宗”,也非“北宗”;既不复古,也不
前卫。坚持“字无体,画无派”的路子。
《少年书法入门》(
知识出版社出版,印刷七次以上。后由
新华出版社再版发行),指导学生重视正书,以及如何正确学习书法。
《国画知识与技法》(与
侯长春、刘黛琳合写)是中国书画函大教材。《国画学》应孔子学会之邀撰写,选入《国学通览》。
《
唐宋元十六家山水画技法图解》(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三次印刷共三万册,另一部《画长城学山水》正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之中。)
《画论释词》应
中国书画国际大学之邀撰写,目前已有40多篇在《书画函授报》上陆续发展,指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
国画。
撰写《传统国画,风雨百年》一文,因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出版了馆员作品集《
传统山水画选》、《传统花鸟画选》和《书法篆刻选集》,是有远见而且反时弊的大好事。此文章在《书画函授报》连载,
台北市《工笔画》专刊已摘要发表。
妻孙文秀与刘松岩在雪庐画社曾同学,后又在艺专同班。她是
徐燕孙、
田世光先生弟子,擅长工笔人物、花鸟。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美工组退休后,一直支持刘松岩的教学及社会活动。
画作《长城》参加“2000年
联合国世界和平美术大展”(为纪念联合国成立55周年而举办),获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