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笑声,男,1972年8月18日生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副教授。主讲课程为室内设计初步、设计表达二、设计表达三、
公共艺术设计等
近年在各类学术刊物中多次发表论文及设计作品,如“关于环境艺术教学的两点思考”、“室内设计中的‘面’效果”、“回归平常状态”、“当代室内设计‘泛审美’倾向分析”等,已有专著《设计手绘表达——思维与表现的互动》出版,另有系列教学光盘《设计师手绘快速表现系列》四套出版。
设计图像表达语言设计教育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设计实践的重要环节。设计(
设计)这个词来源于
意大利语“disegno”,其原意就是画图。在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
透视法、
几何学、数学、工程学的发展,掌握了绘图技巧(而非建造)的建筑师和设计师逐步摆脱工匠之列,或得较高的社会身份。设计脱离人们认识上的体力劳动而成为一种脑力劳动。可见,设计表达图像和现代意义的设计几乎是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90年代末期数字技术的应用大大刺激了设计图像的发展。在新形势下,设计图像表达发展既要继承传统优势,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是具有较强研究价值的学科。在数字技术的时代,设计图像与设计思维的关系呈现几个特征:
2、设计图像传达设计师的思想。设计在没有被实现之前,需要一种复杂而清晰的语言来表述设计概念,图像就是这样一种传达思想的方式,图像提供一种独立于实体之外的创造机会。
3、设计图像是非物质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手绘图像不但是设计实体的再现,同时它也成为设计的一部分,图像的形式和表述与设计有共通的可能。这时候,图像体验就与设计体验走的更近了,甚至,有许多设计师沉迷在图像体验之中,往往设计师更加主观,设计图像则变成他们追逐“梦想”的捷径。因为,在图像和设计之间,图像更接近观念,非物质属性较强,而设计却表现得比较“物质”。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图像成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之间的临界地带,它是通向设计师思想的途径,更多时候它被直接当作设计师思想看待。
当代设计图像的研究已超越技巧层面,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主要涉及设计历史、艺术历史、建筑历史、视觉文化、
符号学、
社会学、
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是具有挑战性和边缘性的交叉研究方向。
当代室内设计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本人另一个研究方向。在全球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中,当代
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文化的变化关系紧密。因此将研究视野集中在这个领域。本人博士论文研究既为“消费文化时代的室内设计研究”,开始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室内设计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内容涉及社会学、符号学、传媒学、
文化人类学等多门学科,多角度阐述室内设计在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的状态,基本形成本人目前关于室内设计与当代社会文化的研究方向。
在当前社会文化的语境中,室内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形态和装饰的层面,我国室内设计现状已经发展到十分重要的转折路口,唯形式的方向已经不能体现时代和社会文化的需求,新的设计思考和设计方法的探索势在必行,而这种方向的研究必然要项社会和人类学、环境生态学中寻找答案,关注
社会学中日常生活研究方向,结合消费文化的现象分析和背景研究,同时继续深研究设计社会学 和
现象学、类型学,力图从中寻找室内设计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