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炭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草莓的真菌病害。草莓炭疽病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
毛盘孢属草莓炭疽病菌真菌,有性阶段为
子囊菌门小丛壳属。草莓炭疽病病菌分为3种,分别为胶孢炭疽菌、尖孢炭疽菌、草莓炭疽菌。
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草莓的叶片、叶柄、
匍匐茎、
根状茎、花和果实上。侵染草莓叶部有2种
炭疽病病菌:一种是炭疽叶斑病,也叫
黑斑病,由草莓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引起;另一种是不规则叶斑病,由尖孢炭疽菌引起。草莓炭疽病是典型的高温高湿性病害,盛夏期高温多雨发病重。10~35℃范围内,
菌丝均可生长和产孢,适宜温度为25~30℃,但炭疽病菌孢子的生长必须有水或高湿(85%以上)。降雨是草莓炭疽病发生和流行必不可少的条件,病菌可借助风传播,侵染草莓叶片和叶柄。
从地理角度来看,炭疽病的流行已经影响了全世界的草莓栽培产区,但不同地区
病原菌种类有差异。草莓炭疽病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危害症状
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
匍匐茎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结果期很少发生。其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
托叶、花瓣、
花萼和果实。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草莓株叶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初始产生直径3~7毫米的黑色
纺锤形或椭圆形
溃疡状病斑,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
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易导致感病品种尤其是草莓秧苗成片萎蔫枯死;当母株叶基和短缩茎部位发病,初始1~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虽然不出现心叶矮化和黄化症状,但若取枯死病株
根冠部横切面观察,可见自外向内发生褐变,而
维管束未变色。
浆果受害,产生近圆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病原特征
草莓炭疽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毛盘孢属草莓炭疽病菌真菌,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草莓炭疽病病菌分为3种,分别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 Simmonds)、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agariae Brooks.)。
草莓炭疽菌:菌落呈地毯状,常有刚毛;分生孢子倒卵形,可形成粉红色至橙色的分生孢子团;无菌核;附着胞棒状、卵圆形,有时边缘裂叶状。
尖孢
炭疽杆菌:
菌落背面常为粉色、
橙色或淡紫色;
分生孢子顶端细、直立、梭形,可形成玫瑰色或橙色分生孢子团;少
刚毛;无菌核。常见的
宿主包括很多
双子叶植物纲如草莓、
苹果、
柑橘、橡胶和
核果植物。
胶孢炭疽菌:易产生
围小丛壳(Glomerella Sch);气生
菌丝均匀,呈毡状或絮状;分生孢子
柱状、两端钝圆,可形成浅粉色、白色或半透明的分生孢子团;附着胞球状、卵形或倒卵形,有时边缘裂叶状。胶孢炭疽菌分布最广,寄主最多,除危害草莓外,还可危害林木、果树、蔬菜等作物,据报道,胶孢炭疽菌还可侵染中国北方的苹果和南方的木瓜。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
毛盘孢属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agariae Brooks侵染所致,其有性阶段为
子囊菌门小丛壳属的Glomerella fragariae。病菌以
分生孢子在发病组织或落地病残体中越冬。在田间分生孢子借助雨水及带菌的操作工具、病叶、病果等进行传播。
病菌侵染最适气温为28~32℃,
相对湿度在90%以上,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菌。5月下旬后,当气温上升到25℃以上,草莓
匍匐茎或近地面的幼嫩组织易受病菌侵染,7~9月间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传播蔓延迅速。特别是连续阴雨或
阵雨2~5天或台风过后的草莓连作田、老残叶多、
氮肥过量、植株幼嫩及通风透光差的苗地发病严重,可在短时期内造成毁灭性的损失。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草莓连作地,给培育壮苗带来了严重障碍。
发病规律
致病菌属半知菌亚门,
毛盘孢属的草莓炭疽菌。病菌随被害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在7~9月份的高温季节产生
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浸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老残叶多、植株徒长、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时易发病。
流行规律
品种抗病性差异:不同草莓品种对不同炭疽病菌抗性存在差异。靳宝川等(2014)比较了11个草莓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草莓品种的炭疽病发病率差异明显,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抗性表现也不一致,除两个草莓品种炭疽病叶柄病情指数高于
匍匐茎和叶片外,其它品种均是匍匐茎病情指数最高。
适宜的环境条件:草莓炭疽病是典型的高温高湿性病害,盛夏期高温多雨发病重。10-35℃范围内,
菌丝均可生长和产孢,适宜温度为25-30℃,但草莓炭疽病菌孢子的生长必须有水或高湿(85%以上)。降雨是草莓炭疽病发生和流行必不可少的条件,病菌可借助风传播,侵染草莓叶片和叶柄。
适宜的栽培条件:草莓炭疽病发生广泛,连作田发病重,偏施
氮肥、定植过密、劈叶不及时造成行间不透导致植株生长柔嫩等,有利于病害发生。
土壤酸化有利于病菌生长,同时土壤粘性大、不通透、积水、EC值高、酸度过大(pH值小于6),对草莓的根系有破坏作用,不利于草莓生长,导致植株抵抗力下降,利于病害发生。
侵染循环
草莓炭疽病菌主要随病苗在发病组织越冬,也可以菌丝和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
菌丝体和拟菌核发育形成
分生孢子盘,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靠地面流水或雨水冲溅传播,侵染近地面幼嫩组织,完成初侵染。在病组织中潜伏的菌丝体,第2年直接侵染草莓引起发病,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导致病害扩大和流行。
防治要点
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对苗床土壤消毒,尽可能实行
轮作。三、速净70-100ml+
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
有机硅化物兑水30斤喷雾,3天喷施1次,连喷2-3次,控制后改为预防。四、是控制苗床繁育密度,不过量施用
氮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四是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叶、老叶和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减少传播。五、是从草莓苗
匍匐茎抽生期开始用药预防。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育苗地要严格进行土壤消毒,避免苗圃地多年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制。
③控制苗地繁育密度,氮肥不宜过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力。
④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叶及老叶以及带病残株,
并集中烧毁,减少传播。
⑤对易感病品种可采用搭棚避雨育苗,或夏季高温季节育苗地遮盖遮阳网,减轻此病的发生危害。
⑥速净50ml+
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
有机硅化物兑水30斤,定期喷雾。及时挖除病株,摘除病叶、病茎,并集中烧毁; 3万株以上苗地挖除老株,并可假植部分苗,以减低密度。
化学防治
不同草莓品种对药剂的敏感度不同,且各地草莓炭疽病菌的种类也不一样,因此同种药剂在不同地区的药效有差异,应经常轮换用药,以提高药效。
1.药剂选择:防治草莓炭疽病的药剂有
苯醚甲环唑、菌、吡唑嘧菌酯、
多抗霉素、
溴菌腈、
氟啶胺、
二氰蒽醌、
咪鲜胺、
克菌丹等,也可选用复配药剂,如咪鲜胺加嘧菌酯、吡唑嘧菌酯加苯醚甲环唑等。预防用药可选用已配制好的复配制剂,治疗用药最好选用单剂自行配制。
2.防治办法:定植前可用苗根蘸药剂预防草莓炭疽病,可兼顾预防草莓
根腐病和
线虫,蘸根药剂可用阿米西达(嘧菌酯)2500倍液加瑞苗清(甲霜
恶霉灵)3000倍液加1.8%
阿维菌素2500倍液;缓苗后可用药剂灌根预防草莓炭疽病,灌根药剂可用25%嘧菌酯1500倍液加亮盾(6.25%
精甲霜灵加咯菌)1500倍液,化学药剂灌根后15天,可用EM菌或
枯草芽孢杆菌类结合
腐植酸冲施、
滴灌或灌根;缓苗后至覆盖
地膜前,可选用25%
溴菌腈1500倍液、阿米西达1500倍液、22.7%二1000倍液、45%
咪鲜胺1000倍液加3%
多抗霉素800倍液防治。
3.用药方式与时间:喷药时,地面、匍匐茎、叶面、叶片背面均应喷到,药剂应浸润主茎接触的周围土壤。选择在雨前和雨后用药,一般7-10d天喷1次,封垄前15天连续喷药3次,劈叶、疏苗后立即用药。如发现病苗,应摘除病叶后立即喷药2-3遍,每次间隔3-5天。
研究学史
1931年Brooks首次报道为害草莓匍匐茎和叶柄的罪魁祸首为草莓炭疽病。1995年
法国Denoyes和Baudry(1995)报道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草莓炭疽病造成草莓减产最高可达80%。
病害区别
草莓炭疽病与草莓茎腐病、草莓红心
根腐病、草莓根腐病的区别:这些病害死亡病株根腐霉烂易拔起,而草莓炭疽病根系新鲜难拔起。
草莓炭疽病与草莓黄萎病的区别:草莓黄萎病新抽幼叶表现畸形,3片小叶中有1-2片变狭小,呈舟形,叶色变黄,表面粗糙无光泽,然后叶绿变褐向内凋萎枯死,根系变黑褐色,而草莓炭疽病幼叶正常,不变黄,无畸变。
草莓炭疽病与草莓青枯病的区别:草莓青枯病的病株横切根茎可见维管束环状褐变,并有白色混浊黏液溢出而草莓炭疽病根茎横切面可见自外而内的棕红色或黑褐色病斑。
分级标准
叶片病情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片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片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片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片面积的51%以上。
叶柄和
匍匐茎的病情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1级,发病部出现浅红色和褪色晕圈或红褐色斑点,病斑平均长度≤2.0毫米;3级,病斑沿叶柄或匍匐茎方向向两侧扩大呈梭形、黑褐色凹陷病痕,病斑平均长度为2.1-5.0毫米;5级,出现典型的纺锤型病斑,病斑平均长度为5.1-9.0毫米;7级,病斑扩大,其平均长度为9.1-15.0毫米;9级,叶柄或匍匐茎发病部呈黑色抽缩状,发病叶柄的叶片伴随出现萎蔫,病斑平均长度>15.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