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碎米荠(学名:
碎米荠属 purpurascens)也称紫花弯蕊芥,为
十字花科碎米荠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其种加词“purpurascens”意为“有点紫色的”。
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
根状茎细长呈鞭状,匍匐生长。茎单一,不分枝。基部倾斜,上部直立,表面具沟棱,下部无毛,上部有少数柔毛。基生叶有长叶柄;小叶3-5对,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的形态和大小相似,长椭圆形,长1.5-5厘米,宽5-20毫米,顶端短尖,边缘具
钝齿蟳,基部呈楔形或阔楔形,无小叶柄,两面与边缘有少数短毛;茎生叶通常只有3枚,着生于茎的中、上部,有叶柄,长1-4厘米,小叶3-5对,与基生的相似,但较狭小。
总状花序有10几朵花,
花梗长10-15毫米;外轮萼片长圆形,内轮萼片长椭圆形,基部囊状,长5-7毫米,边缘白色膜质,外面带紫红色,有少数柔毛;花瓣紫红色或淡紫色,倒卵状楔形,长8-15毫米,顶端截形,基部渐狭成爪;花丝扁而扩大、花药狭卵形;
雌蕊柱状,无毛,花柱与子房近于等粗,柱头不显著。长角果线形,扁平,长3-3.5厘米,宽约2毫米,基部具长约1毫米的子房柄;果梗直立,长15-20毫米。种子长椭圆,长2.5-3毫米,宽约1毫米,
褐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本种与
大叶碎米荠C. macrophylla Willd. 在形态特征上是很相似的种,并且也有根同的分布区;不同之点在于茎生叶通常只有3 (4) 枚,着生于茎的中、上部,小叶3-5对,叶形较狭小,尤以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的标本较易区别。
紫花
粗毛碎米荠一般用种子繁殖,自然条件下,由于碎米荠种皮中含有抑制萌发的物质不易萌发。另外,温度过低(15℃以下)或高(30℃以上)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一般采用穴盘育苗,有利于温湿控制。种植前将种子在水中浸泡24小时,之后将种子冲洗并摊开放在阴凉处保持湿润。3天后播入穴盘,环境适宜5天种子逐渐萌发,1个月后即可移栽。
幼苗生长稍慢,管理无特殊要求,最好保持环境温度在15-25℃,防止虫害,露地栽植时气温不宜超过27℃。紫花碎米荠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在整地时多施优质腐熟肥和定量化肥,深翻后,整细耙平,土壤颗粒要细而均匀。紫花碎米荠移栽时要掌握植株间的距离,一般株距15厘米,行距20厘米,移栽后及时浇水以利于幼苗成活。紫花碎米荠属于耐冷性蔬菜,喜冷凉气候,因其生长期稍长,根系分布浅,故生长期间须保持肥水充足。可根据植株长势通过调控温度和水肥管理,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食用:紫花碎米荠新发的嫩叶及上部嫩茎叶均可食用,人们俗称石芥菜,采得后及时处理,不易久放,食用时在开水中略焯,可调配食用油、蒜、醋等凉拌,味略苦,口味淡的,可焯后在凉开水中浸泡略除苦味再食用。中国
天水市及周边地区群众每年在这个季节采摘食用,市面较少见,采摘食用一般持续1个月,新芽初发时开始采摘至抽茎现蕾期,在天水是一道季节性山味。鲜菜不耐贮藏,不便外运,采摘过夜便有烂叶现象,可在开水中略焯后,微沥水分,用保鲜袋包装,冷冻于冰箱,食用时取出在常温下待融化后食用。
观赏:紫花碎米荠在
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区一般在5月初开花,可作为观赏植物栽植于湿地公园、道路两旁绿化树下,成片栽植绿意盎然,花期紫花点缀,别有一番绿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