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山
元氏县(古常山郡所在地)六大名山之一
三公山在封龙山西十里。是汉代常山郡祭祀,乞雨的重要场所。是元氏县(古常山郡所在地)六大名山之一。在战国,秦,汉,三国时期元氏县(常山郡)的封龙山,三公山,白石山,灵山,无极山均为北方名山。
古常山郡
历史沿革
古时还因山而有灵山国,无极国。这一带石家庄市地区文化,政治中心。各山均有汉碑。现仅存《祀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对我国书法艺术有重要价值。
祀三公山碑是名垂书史的极有价值的碑刻之一。汉元初四年(117)刻,篆书,10行,行17—20字。现存于河北省元氏县封龙山上。
此碑全称
《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元贤《河朔访古记》云:“三公神庙,在元氏县西北二十里封龙山下,榜曰‘天台三公之庙’,庙有《汉三公山碑》一通。”即指此碑。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元氏县令王治岐重新访得,始有拓本行世。碑文起首云:“□初四年,‘常山相陇西县冯君到官,承饥衰之后,……”翁方纲考定为刘祜元初四年(《两汉金石记)。元氏县还曾有另一通隶书《三公山碑》,据《河朔访古记》云,在县西故城西门外八都神坛,即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所著录者。刘宏光和四年(181)立,晚于篆书《三公山碑》六十五年。此石久佚。
山碑字体
《祀三公山碑》的字体在篆隶之间,又称“缪篆”,与印玺文字有相同之处。汉印中多见之。笔画由秦篆的圆转,变为汉隶之方折,书风古劲而茂密。齐白石的篆刻深受此碑影响。翁方纲云:“碑凡十行,每行字数参差不齐,字势长短不一,错落古劲,是兼篆之古隶也。”(《两汉金石记》)方朔云:“作阅之有似《石鼓文》,有似《泰山》、《琅邪台刻石》,然结构有圆亦有方.有长行下垂,亦有斜直横拂。细阅之下,隶也,非篆也;亦非徒隶也,乃由篆而趋于隶之渐也。仅能作隶者,不能为此书也;仅能作篆也,亦不能为此书也;必两体兼通,乃能一家独擅 西安三公山
地理位置
华山主峰西南,海拔2000米,与华山主峰隔壑相望。因山上三个峰头矗立一长方形巨石,统观其形态如三位面华山主峰而立的老人,故名。明代湖广巡抚魏光绪《华游记》中记述,南峰绝顶,背临绝壑,壑外有三座峰头,与南峰等高,名三公山。三公山两则,千峰林立,如一片片青莲花瓣,拥护围绕着华山主峰。
介绍
三公山最西一座峰头的西北,有一块酷似金龟般的巨石紧紧贴伏在峰壁上,有时在风吹云动的映衬下,金龟的动感若朝拜之状,称金龟朝三公。
三公山北麓,有隐约可见的一条峡谷,如一柄青锋宝剑直指峰脚,古时风水先生叫它金线葫芦,说它是华山之命脉。
三公山山势险峻,危石林立,没有固定的攀登道路,很少有到达。古时也只有少数修炼的道士隐居在此。今峰顶留有两个石洞,一个叫燕公石室,一个叫焦公石室。
燕公石室是刘庄时道士戴孟的修身处。燕济,字仲微,传说传说他受仙人裴君指点,精研《玉佩金铛经》、《石精金光符》及《太微黄书》等,隐栖山洞,绝粒避谷,只食苍术黄精,还传说他的梳妆打扮也与众道不同,从不戴道士事发的混元巾,披头散发,不修边幅,人,只有农因的每月初一,才将散发束起来。
石室文化
燕济在石室中修身打坐,也鼓瑟弹琴,吟咏诗文。传说他居住珠地方,常有五色祥云在环周飘浮。据史料记述,燕济最初在三公山石室居住时,常有毒蛇猛兽侵扰,他只好下山住到华阴市县城附近的一座茅庵里。一天,有三位道士登门拜访戴孟,并把香的配方题写在洞的石壁上。燕济后来才知那位道长就是清灵真人裴元仁,所赐奇香名叫三神香,此香能开天门、启地户、通神灵,还能免除刀兵瘟疫灾祸等。燕济得到配方,后来果然修成神仙。
焦公石室是晋时道士焦先的隐居处。焦先,字孝然,常煮石为食。传说他煮的白石如熟芋,还经常邀贫苦人一同分享。又传说焦先喜砍柴,每每将柴担下山分与农人,但却从不与人交谈,就连太守去看望他,他也一言不发。焦先在崖下自造茅屋,无论酷暑寒冬,他都只穿一套单衣住在里面。一次,茅庵被野火燃着,他端坐其中,纹丝不动,直到大火把茅庵烧成灰烬,他才坦然站起,那件单衣依然穿在身上。又传说一年冬天,大风大雪,村里人赶到山上看望他,见茅庵被埋在雪下,以为他早被冻死,急忙刨雪拆庵寻找,只见他熟睡雪中,通身上下热气蒸腾,如同醉酒。大家认为他肯定是仙人,纷纷来投师学道,可他却说:"我什么也不知,什么也不会。"传说他的容貌忽老忽少,后来离开华山,不知去向。
诗词描写
古代描写三公山的诗文很多,王又旦有《三公山》诗:
三山如列豆,绝壁何嶙古峋。
传闻金天帝,设此觞百神。
万松奏瑶瑟,高归乐无垠。
我欲献新词,座上娱仙宾。
一弹云气合,逸响迥秋。
老翁垂绿发,携我游汉津。
此事颇茫昧,谁见罗八珍。
日夕隔大壑,远望还逡巡。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古常山郡
历史沿革
此碑全称
山碑字体
地理位置
介绍
石室文化
诗词描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