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诚
北宋末年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
赵明诚(1081年—1129年),字德甫,也作德父、德夫,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北宋末年官员、学者,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
赵明诚是右仆射赵挺之的第三子,早年随父迁居京都汴京,后入太学学习。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赵明诚与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结婚。崇宁二年(1103年),赵明诚进入仕途,崇宁四年(1105年)十月担任鸿胪少卿。大观元年(1107年),父亲赵挺之去世,赵明诚遭权臣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也因此受到株连;此后,赵明诚夫妇避居青州市乡里十三年。宣和年间,赵明诚先后出任莱州市淄州知州赵构建炎元年(1127年),赵明诚升任江宁府知府,次年又出任建康府知府。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赵明诚奉召出任湖州市知州,独身一人赴任,途中罹病,不久病逝,终年四十八岁。
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幼时喜好,终生不渝。在避居青州与出任莱州、淄州时期,赵明诚与李清照共同研究学问,这也是赵明诚金石事业最有成就的时期。在大观二年(1108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赵明诚四游仰天山,三访灵岩寺,一登泰山,获取了大量碑文资料。在李清照的帮助下,经过多年的资料收集,赵明诚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金石录》所藏金石拓片,上起三代下至隋唐五代,共2000种,是一部继欧阳修《集古录》之后,规模更大、更有价值的金石研究著作。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赵顼元丰四年(1081年),赵明诚出生于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官宦世家。其父赵挺之(1040-1107),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赵明诚是第三子,另外有兄长赵存成、赵思成。赵家良好的教育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了赵明诚日后从事金石所具备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鉴赏能力。
赵明诚至小喜爱金石碑刻。赵明诚幼时读了欧阳修的《集古录》,他很敬佩欧阳修的治学精神,这也坚定了赵明诚投身金石研究的决心。赵挺之还在徐州市为官的时候,他就从当地收集了两块古代碑刻,当时他年仅九岁。十七八九岁的时候,他已经因为藏物丰富、鉴赏眼光独到而在开封市的文物收藏圈享有一定声名了。他的姨父,著名诗人陈师道在外地为官的时候,都不忘为这个外甥搜罗藏物。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赵明诚和李清照结婚。李清照,是礼部侍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自幼聪慧过人,少时便有诗名在外,她也喜好金石文学。两人婚后共同研习赵明诚从相国寺带回来的碑文。就这样,赵明诚夫妇成了金石、书画收藏和研究事业、志趣相投,情投意合的伙伴。
初入仕途
崇宁二年(1103年),赵明诚结束太学求学生活,出仕入官。赵明诚是通过“三舍法”遴选入官还是依靠“门荫”制度为官,史料没有记载,但是在宋朝,宰辅地位尊崇,朝廷有系列优崇宰辅的措施,因此学者诸葛忆兵认为赵明诚依靠“门荫”制度为官的可能性要大。赵明诚的两个哥哥都是进士,赵明诚受其父亲恩荫得以在京城为官,不过其初始官职已不可考。赵明诚和李清照婚后,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赵明诚为官之后,家里有了收入来源,夫妻俩节衣缩食,家中钱财都拿去购买了金石字画。有时遇到昂贵的、夫妻俩也没有足够多钱财买下的字画或者碑文,都只能遗憾的放弃。崇宁年间,有人拿了一幅南唐名画家徐熙的《牡丹图》出卖,不过卖的人要20万钱,这对于赵明诚夫妇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钱财,夫妇俩对这幅画爱不释手,最终因为付不起钱只得放弃。
随着赵挺之步步高升,赵明诚在仕途上也一帆风顺,崇宁四年(1105年)三月,赵挺之拜相,六月,赵挺之称病罢相。关于赵挺之拜相时赵明诚的官职不可考。唯有罢相时宋徽宗以“以挺之之子存诚为卫尉卿、思诚为秘书少监、明诚为鸿胪少卿。挺之辞不敢当,乞收回成命,诏答不允。”得益于宰辅之子的身份,赵明诚出仕后短短几年就官拜六品鸿胪寺少卿,他的的晋升速度是非常快的。
被诬夺官
北宋赵煦元祐(公元1086-1094年)以后党政争斗就没有间断过,新旧两党交替执政,社会矛盾愈加尖锐。徽宗为了挽回这种趋势,企图恢复赵顼年间王安石推行的新法,特意改元崇宁,任用蔡京为相。赵家属于蔡京阵营,而李克非出于苏门,自然就和蔡京站在了对立面上。赵、李两家在激烈的党争中下,实际成了完全对立的两派。
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宋徽宗大赦天下,毁元佑党人碑,党争得以缓和,但是赵挺之和蔡京的矛盾上升了。到了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蔡京再度拜相,两个月后,赵挺之被迫称病离开宰相位置。赵挺之心力憔悴,在家闲居不久便郁郁去世。赵挺之去世仅仅三天,蔡京就唆使其党徒收集赵挺之的黑料,诬陷赵挺之结交富人,收受贿赂,贪赃腐败。同年七月,赵挺之死后被罢免官职。在蔡京的指使下,大兴刑狱。在此之前,赵挺之老家已经从密州迁往青州市。此时,东京汴梁与青州两地开始逮捕赵挺之的亲戚、子弟,赵明诚兄弟铛入狱。所幸关于赵挺之的指控没有获得事实依据,但蔡京指使党羽攻击赵挺之在元祐年间被元佑大臣所用,在宰相位置上庇护元党人。宋徽宗稀里糊涂的认可了蔡京给赵挺之组织的罪名,将赵挺之的三个儿子罢免官职,赶回老家闲居。
避居青州
大观元年(1107年)赵明诚携妻李清照返回青州老家,在此屏居。虽然是被迫回家居住,但是赵明诚和妻子李清照爱好乐趣与旁人不同。夫妇俩将青州市的日常居所取名为“归来堂”,李清照还将自己的居所取名为“易安室”,都取之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在这期间,赵明诚夫妇倾尽全力收集整理金石书画,他们的日常生活极其简朴,李清照说自己“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赵明诚曾经出仕,手中积蓄足以支撑夫妻俩的生活。这时候赵明诚集中精力搜集金石书画,李清照协助整理校勘,“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摩玩舒卷,指摘病”。白天时间不够,晚上继续工作,常以“夜尽一烛为率”。
在这期间,他们曾收藏北宋书法家蔡襄的《进谢御赐诗卷》、南唐徐铉的《小篆千字文》真迹。此外,赵明诚还登上泰山,摹下《唐登封纪号文》两碑。收集多了,便在归来堂上设置书库大橱,将一篇篇金文、石刻汇编成册,簿为甲乙,有秩序地放在里面。十年之间,所收金石书画、文物古籍,竟达十余屋之多。平日整理号图书,夫妇二人便饮茶逗趣,或诗词唱和。李清照记录这期间的生活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再次出仕
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赵挺之夫人人郭氏奏请朝廷恢复已故丈夫被罢免的观文殿大学士之职,宋徽宗同意了。赵挺之的三个儿子也陆续恢复官职。赵明诚何时离开青州市不得知,只知道此时他依然呆在青州。直到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赵明诚结束十余年屏居青州的生活,再次出仕。这年秋天,赵明诚出任莱州市(今山东莱州市)郡守。在莱州安顿下来后,赵明诚闲暇之余,任然从事文物的收集整理。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赵明诚在《欧阳修\u003c集古录\u003e跋尾四》题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赵明诚作《唐富平尉颜乔卿碣跋尾》。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赵明诚守淄州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到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这三年史赵明诚官场最得意的三年。初到莱州,这里民风彪悍、地痞流氓鱼肉乡里,当地官吏也充当恶势力的保护伞。赵明诚到任之后先拿吏治开刀,严惩贪官污吏。这期间他还多次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体察民情,还破获多起大案。由于赵明诚的勤政,莱州市的吏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肃清,民风归于淳朴。赵明诚自认在莱州的这几年实现了他“牛刀小试”的梦想。
莱州的吏治风情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在去往开封市述职的途中,赵明诚以为自己可以得到升迁,但最终只是由莱州平调淄州,赵明诚在官场上的热情也退却了。
英年早逝
赵构建炎年间,金朝多次渡江南侵,南方兵乱四起,烧杀劫掠,民不聊生。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亡国前后,赵明诚和李清照还在淄洲。赵明诚接到家训母亲郭氏在江宁府(今江苏升南京市)病逝,赵明诚匆忙赶回去奔丧。在赵明诚奔赴江宁区的路上,江宁发生了骚乱。江宁守臣傲慢放荡引起了军校周德不满。周德发动叛乱控制了江宁府,但是动乱很快平息了。赵明诚刚到江宁不久就接到了朝廷的敕令。任命他为朝散大夫、直龙图阁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虽然担任了大郡郡守,但是战火随时可能波及到江宁,赵明诚任然把时间放在兴趣爱好上。赵明诚在江宁的稳定生活非常短暂。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二月,建康城中发生了御营统制官王亦发动的兵变。赵明诚即将改任湖州市知府,但是听闻此消息的赵明诚没有组织反抗而是和通判毋丘、观察推官汤允恭半夜城逃走。事后母丘绛和汤允恭都受到了处分,赵明诚因此罢官。但是到了建炎三年五月,高宗任然任命赵明诚为湖州知府,这时候赵明诚在池阳(今安徽贵池)。从靖康国难以来,赵明诚一直以来,劳心劳力,没有片刻的喘息时间。从开封市陷落,国破家亡到母亲病逝,千里奔丧。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赵明诚东奔西走,心力憔悴。建炎三年夏,赵明诚在奔赴建康的途中感染疟疾,自此一病不起。赵明诚性急,得了疟疾会浑身发烫,为了尽快好起来。赵明诚服用了凉药北柴胡黄芩等。错误用药导致赵明诚病情加重,生命垂危。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取笔墨作绝笔诗。诗成之后,撒手人寰,享年49岁。
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悲痛不已,以骈文得到形式写了一篇祭文。祭文有云:“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人物成就
著作《金石录》
赵挺之开始,赵家就收藏了不少金石以及拓文,赵明诚在崇宁政和年间专注此事,收录更多。在青州市的时候,赵明诚将他的收藏品连同他考据的成果汇聚起来,编成书。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赵明诚完成《金石录》初稿。关于编书的缘由,赵明诚在《金石录》序言中解释道:历史在传录过程中,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多有失实,金石碑刻事当时的人立下的,可信度高。整理考究金石的意义在于订正历史、褒善抑恶。
《金石录》记录的碑刻内容,从时间上看,上至夏商周三代,下至五代十国;从空间上看,内至京师,外至远邦;从字体上上看,文言文奇字、大篆小篆、楷书行草,有的都记录了下来;从金石的材料上看,乐器钟,礼器鼎、方形、圆形、盛酒的樽、盛食的敦、烹的、煮饭的鬲、浅的盘、深的盂,都是收录的对象;内容上,铭、诗、赋、颂、碑、志、叙记,名卿行状,贤士功德,佛道经文,凡是古器物上刻有文字的,即使文字有残缺,但是只要能辨识,也毫无遗漏。《金石录》成书后分为三十卷,前十卷事目录,按时间顺序排列。全书共收录各种金石两千件,赵明诚在五百多件后面题跋。
金石录》对前代金石进行了归纳、校正,填补了一些史料的空白,纠正个别史料失实的缺憾。中原地区古代的典籍记录的都是重大事件,对于细节的部分往往着墨简略,而碑刻往往会详细的记录墓主的生平履历。《金石录》中存录的内容不常见于史料,但是它是真实的、原始的,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二,历代史料典籍,无论是官修还是私人修撰,由于各种原因,会存在史料缺失或者疏于考证等,难免会存在一些差错。碑刻的内容和史料记载不用,将这些有差异的内容对勘,有助于判断正误。其三,典籍的注释主要依靠学者的学士和其他文献,由于时代的局限,难免有不完备的地方,那么碑刻所记载的内容就可以作为新的补充。其四,碑刻中记载的与通行古籍不同的说法可以作为备用参考。《金石录》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除了真实的碑刻内容记载,《金石录》内容丰富,考据详实,为后人启发了一种学问的途径。
书籍收藏
除了《金石录》的撰写,赵明诚夫妇在书记收藏上也颇有建树。赵明诚与李清照都是官宦世家,夫妻俩的藏书其一来自于家传,其二是大量购买,北宋中原地区雕版刻书的黄金时代,赵明诚夫妇经常购书回家;其三是传写和征集。
赵明诚夫妇藏书数量巨大,据李清照在《金石录》中的描写,赵明诚去世之后两人的藏书还有两万多卷;夫妇俩藏书种类丰富,其中金石拓本两千卷,从李清照给赵明诚用药判断,两人的藏书似乎还有不少的医书,此外还有不少的书帖绘画;对于这些数量浩瀚的藏书,夫妇设置库目,登记造册,装补勘误,都做了许多的工作;其次,赵明诚与李清照的藏书尚且备有大量副本。其收藏和准备的工作量无疑是巨大的,然而,可惜的是这些书没有保存下来,金兵南侵,大量书籍在战火中丢失。李清照历经千辛保存的藏书后续也散失了。
思想主张
赵明诚在长期金石证史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他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秉承无神论的历史思想,反对谶纬符命,抵制异端邪说,重人事而轻天命,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就。同时,他还借用历史事件针砭时弊,形成了经世致用的历史学思想。此外,他还注重史德,主张力传信史,反对史书编写的猥并脱漏,认为史书语音应当言简意赅,这一切都体现了他求真务实的治史原则。
家族成员
历史评价
学者陈扬认为:《金石录》是金石研究一部里程式的著作,它在继承《集古录》的同时。弥补了“其尚有遗漏,有无岁月先后之次”的不足,对三代以来的金石器物进行考证,也影响了后世的史学以及考古学,是金石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赵明诚作为一个金石学家,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粮食。
济南府志》中明确指出:“明诚所作《金石录》,考据精确,补充了很多正史所缺失的东西,李清照也帮助了赵明诚完成了此著作。”
南宋藏书家陈振孙评价《金石录》说:“本朝诸家蓄故古器款识,其考订详洽⋯⋯大抵好附会古人名字。⋯⋯唯其附会之过 ,并与 其洽者皆不足取信矣。唯此书跋尾独不然,好古之通人也 。明诚 ,宰相挺之之子。其妻易安居士李姓为作《后序》,颇可观。”
清朝学者李慈铭说:“赵明诚引用碑刻内容以证历史,其考据精确谨慎,远远高于《集古录》,尤其是唐朝,订正了新旧唐书的过失。”
清代学者卢见曾评《金石录》中政论、史论:“它关于政治、历史的评论,见识卓越,有的能给人深刻的启发。”
人物争议
关于赵明诚生前是否纳妾,后世有争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祖美在其《李清照评传》中对李清照内心隐秘挖掘,对其诗词进行了新的阐述。他对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分香卖履”典故,李清照诗词中“武陵人”“秦楼”“长宫门”“汉皋结佩”相关典故和诗词的基调进行推解,加上南宋洪始在《隶释》中说赵明诚和李清照没有子嗣,这在当时那个封建时代,似乎是不可能的,这进一步佐证了赵明诚“纳妾”。这个观点在当时形成了一个争论的小高潮,也有很多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姚玉光就在郑州大学学报上公开发表论文反对了这一观点,认为赵明诚是否纳妾这个问题在没有充分史料的佐证下,只能是一种推测。
关于赵明诚和李清照感情是否不和,后世也有争论。学者王长印认为虽然赵明诚夫妇志趣相投,学识相配,但赵明诚父亲赵挺之和李清照父亲李克非分属于不同的政治阵营,这样的关系会刺激夫妇俩的感情,且二人无嗣,赵明诚有可能纳妾,再加上二人家国理念不同,赵明诚在建康弃城而逃引起李清照不满。这些都是二人感情不和的佐证。学者周桂锋认为,夫妻之间有不愉快很正常,如果仅仅史用诗词中李清照表现出来的愁绪来证明两人感情不和太过武断。如果说是纳妾引发的感情不和,也有不合理之处,北宋期间纳妾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李清照不会因为这个和赵明诚感情不和,另外一个子嗣的问题,从当前资料查证不出赵明诚的子嗣,即便赵明诚纳妾也没有子嗣记载,那说明不是李清照的原因。而《金石录》后续中,在李清照的描绘中,能看到古代上层社会中夫妻和乐的景象。用低估赵明诚的道德修养来解析李清照诗词的意思,似乎是对李清照的痛苦想的过于严重了。
轶事典故
赌书泼茶
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喜欢读书、收藏。李清照的记忆力很好,他们在饭后用比赛的方式问某某典故出自某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答中的就先喝茶。可是赢了的人往往太开心反而将茶水泼了一身。此故事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琴瑟和鸣、恩爱如昔。
典衣治学
赵明诚和李清照酷爱金石学,因为治家勤俭,夫妻俩只好节衣缩食来买金石,有一次李清照上街,碰到珍贵的碑石资料出售,因为身上钱不够,就脱下衣服典当购买。
爱情趣事
赵明诚和李清照的初相识,在文学作品中都表现的唯美又浪漫,更有传言说赵明诚幼时做梦,醒来后只记得:“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几句,赵挺之解释说:“第一句是词,第二是女,芝芙草拔是之夫,你以后要娶一个女词人。”虽然有杜撰的嫌疑,但是两人的婚姻一直被视为典范。
《醉花阴》背后
李清照写完《醉花阴》把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赵明诚看后自愧不如,他废寝忘食写了五十首《醉花阴》,然后让陆德夫来评鉴,陆德夫看完说只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最好。自此,赵明诚拍案叫绝,对妻子的才学更加佩服了。
《才学不及妻》
一次,赵明诚出外未归,李清照曾作《醉花阴》一词寄给丈夫告知自己的心情,赵明诚读后,赞叹不已。却又想胜之,便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最后得词50首,中夹杂李清照的词。叫人评鉴,友人陆德夫品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陆德夫回答后,赵明诚不禁哑然。原来正是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由此更钦佩妻子的才学。
相关文物
2001年11月,在青州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文殊寺里出土了一块宋代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的题名刻石。题刻全文共计楷书26字,并且字迹清晰完好。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清风明月佳人 (2020).豆瓣电影.2023-08-31
李清照(越剧).豆瓣电影.2023-08-31
李清照 (1988).豆瓣电影.2023-08-3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初入仕途
被诬夺官
避居青州
再次出仕
英年早逝
人物成就
著作《金石录》
书籍收藏
思想主张
家族成员
历史评价
人物争议
轶事典故
赌书泼茶
典衣治学
爱情趣事
《醉花阴》背后
《才学不及妻》
相关文物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