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赫斯
前德国纳粹党领袖
鲁道夫·沃尔特·理查德·赫斯(德语:Rudolf Walter Richard Heß)(1894年4月26日—1987年8月17日),曾担任阿道夫·希特勒的副手和纳粹党的副领导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赫斯以步兵身份加入德意志帝国陆军。他在战争期间多次受伤,并于1915年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战争结束前不久,赫斯报名参加飞行员训练,但他没有参加该职位。1918年12月,他以预备役中尉的军衔退役。1919年,赫斯进入慕尼黑大学学习,在卡尔·豪斯霍弗的指导下学习地缘政治学。豪斯霍弗是“生存空间”概念的倡导者,这一概念后来成为纳粹意识形态的支柱之一。1920年7月1日,赫斯加入纳粹党,并于1923年11月8日在阿道夫·希特勒身边参加了啤酒馆政变,这是纳粹企图夺取巴伐利亚州州政府控制权的一次失败尝试。在因这次政变而服刑期间,他协助希特勒撰写了《我的奋斗》,该书后来成为纳粹党政治纲领的基础。1933年被任命为阿道夫·希特勒的副元首,一直担任该职位直到1941年,当时他独自飞往苏格兰,试图通过谈判让英国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他被英国逮捕并被判犯有危害和平罪,最终判处无期徒刑。
1987年8月17日,赫斯在柏林施潘道军事监狱内的小别墅中去世,享年93岁。他是关押时间最长,级别最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战犯。
学界对于赫斯飞往伦敦的目的,以及赫斯最后是否死于自杀仍有争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沃尔特·理查德·鲁道夫·赫斯1894年4月26日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赫斯是一名商人之子。14 岁之前一直和家人一起在北非国家长大。1908年起,赫斯进入巴特戈德斯贝格的一所新教寄宿学校学习。随后,他在瑞士纳沙泰尔州完成了中学学业,获得了中学毕业证书。随后,赫斯应父亲的要求在汉堡包开始商业学徒生涯。
参军入伍
1914年8月,赫斯如惠以偿报名参加了巴伐利亚州第七步兵团,因表现英勇而被晋升为少尉4年后,当上飞行员的赫斯,在勒希费尔德兵营的第四飞行员学校里结识了曼海姆兰茨飞机厂的经理--马克斯·埃·霍夫韦伯尔少尉。霍夫韦伯尔对赫斯的帮助颇大,他把赫斯引荐给幕尼黑大学教授卡尔·豪斯霍夫尔(Karl Haushoer)。在当时,豪斯霍夫尔是地缘政治学说的权威,豪斯霍夫尔的“生存空间”影响了赫斯的,并在日后辅佐阿道夫·希特勒的政治生涯中派上了用场。
家族没落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赫斯被遣返回家。父亲在亚历山大城的贸易公司也被英国怀疑是德国的产业,而予以没收。仕途的失意和家族的没落,使赫斯感到了前途的渺茫,此时,他的好友霍夫韦伯尔介绍他去了幕尼黑的一家室内装潢用品公司。这位一直对从商有抵触心理的年轻人,不得不做起了推销工作。在那里,赫斯参加了当地的非军事反革命组织“图勒学会”。
人生转折
1920年是赫斯的一个转折点,这年他同保健军医的女儿伊尔莎·普勒尔开始了交往。5月,在德意志工人党的一次集会上,赫斯结识了阿道夫·阿道夫·希特勒。希特勒富有逻辑性和煽动性的言论,打动并折服了赫斯。从此以后,他们成了亲密无间的知己。同年8月,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成立,简称纳党(NSDAP)。赫斯自然成了创始人之一。
1923年11月9日,贝格劳凯勒啤酒馆政变失败后,希特勒被捕,而他忠实的伙伴赫斯却回到慕尼黑自首,表示愿意和希特勒一起去兰茨贝格监狱服刑。服刑中的赫斯并不消极,他主动帮助希特勒炮制了《我的奋斗》一书,主张德国应该与英国结盟对付苏联,消灭共产主义。出狱后,赫斯被阿道夫·希特勒聘为私人秘书,随着纳粹集团的壮大,赫斯的职位也在逐步提升。1927年,赫斯与伊尔莎·普勒尔结婚,豪斯霍夫尔教授和希特勒还特地赶来担当证婚人。1932年,赫斯被希特勒任命为纳粹党中央政治委员主席,随后,被选为德国国会议员,晋升为党卫军上将。1933年,他先后担任纳粹党的副元首、部长等要职。
单刀赴会
1939年8月,赫斯被升为德国国防委员会委员,与此同时,被希特勒指定为继赫尔曼·戈林(Hermann Göring)之后的元首继承人。1940年5月10日,温斯顿·温斯顿·丘吉尔接替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估计到不久德国将对英国发起入侵。几个月后,一个被命名为“海狮”行动的对英作战方案才被临时拼凑出来。由于德国制定的“海狮”计划和不列颠战役并未实现目标,德国的海军被迫转入守势。
1940年的深秋,赫斯找到他的挚友—飞机设计师维利·梅塞施米特教授,请求其帮助自己改装一架飞机,并为飞机配备一台能够接收远距离雷达波束的收音机装置。赫斯的好友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使得赫斯得以如医地在1941年5月10日驱车来到改装飞机停靠的奥格斯堡市机场。神秘兮兮的赫斯换上空军尉官制服,轻松地逃脱了德军岗哨的例行侦查。起飞前,赫斯留给副官一封信,并叮嘱他倘若自己离开后4个小时之内仍未能折返的话,立即将信函交予阿道夫·希特勒。当晚23点09分,赫斯驾乘飞机来到英国汉密尔顿公爵住宅区所在的格拉斯哥附近、用降落伞着陆。当地的农场总管戴维·麦克莱恩发现了身负轻伤的赫斯。赫斯告诉农场总管,他是德国人。名叫霍思。来此执行特殊使命,求见汉密尔顿公爵。尽管戴维·麦克莱恩与赫斯素未谋面,但是,却深感事情紧迫,于是连忙将眼前的这个陌生人送往附近的陆军医院接受救治。
翌日,赫斯终于和汉密尔顿公爵上校相见,此时的公爵担任皇家空军某歼击航空兵群司令,赫斯直到此时才公开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告诉公爵,元首并不想征服英国,而是希望德英两国共同对付苏联苏联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公爵先生有感事情重大,立刻吩咐手下,紧急拜见温斯顿·丘吉尔首相。公爵一见首相便称,他单独会见了一个德国俘虏,那个俘虏自称是鲁道夫·赫斯。丘吉尔听完公爵的汇报后认为,在没有确定赫斯来英国的真正意图之前最好采取稳安、审慎的方式处理。丘吉尔还认为不能把“赫斯先生”置于内政部管辖之下,只能将其他当作一名俘虏看待置于陆军部管辖之下,还要将其定位于一名战犯,以便为战后对赫斯提起战争控诉留有适当的余地。丘吉尔还要求部下一定要尊重赫斯的人格,要保证他的健康,为他提供食物、书籍、文具和娱乐等生活必需品。除非外交部另有规定外,严禁他和外界或访问者有任何接触,不准其看报、收听无线电,阻止他去掌握外界的情况。最后,温斯顿·丘吉尔决定将赫斯严格地与外界隔离开来,想方设法地去研究他的心理状态,以便从他那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情况。
监狱关押
遵照丘吉尔的吩咐,5月16日晚,赫斯被秘密关进了伦敦塔。这座早已不被作为监所用的白色建筑,又恢复其昔日的功用。只不过这次关押的是纳粹战犯,伦敦塔居然也成为了和平、正义的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赫斯被押送到德国组伦堡国际军事法庭接受审判。1946年10月1日,赫斯被法庭判决犯为危害和平罪,处其无期徒刑。随后,林斯被押往位于柏林西部地区的施潘道监狱。
自杀身亡
2012年3月17日,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说,近日女王陛下政府刚刚解密的一份历史文件公开了大量赫斯自杀现场的照片以及一封所谓的遗书。据文件记载,1947年7月,赫斯被转移到了西柏林的施潘道盟国军事监狱,并被编为第7号囚犯。看守者特别为赫斯在监狱的花园里盖了一间避暑小屋,里面的陈设十分简单。这间小屋由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各指派一名监狱长共同管理,并各组织30名卫兵轮流看守。1987年8月17日,93岁的赫斯在吃完午饭后告诉卫兵自己想独自去小屋外的花园散散步,但不久后狱卒就发现他脖子上缠着电线、吊在窗户把手上“自尽”了。尽管随后赶来的医护人员对赫斯进行了紧急抢救,但他最终还是不治身亡。文件还记述,监狱官员在赫斯的口袋中找到了一封他死前匆匆写好的遗书,内容提及自己曾于1969年患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而且入狱多年来所有能够重获自由的可能均已化为泡影,他害怕自己会因旧疾复发而痛苦不堪,因此选择了自杀。
相关争议
飞英之谜
赫斯在狱中度过他 90岁生日之际,他的儿子沃尔夫·赫斯出版了《我的父亲鲁道夫·赫斯》一书,他的解释是:其父亲确是携带了一份详细的“和平计划”飞英的。阿道夫·希特勒对赫斯说,一旦“和平计划”失败,柏林就宣布赫斯犯了神经错乱症。这场闹剧既然是希特勒亲自导演的,作为忠实门徒的赫斯当然要逼真地演下去。在长达217天的纽伦堡国际法庭审判过程中,赫斯时而假装丧失记忆,时而装疯卖傻,甚至和赫尔曼·戈林等昔日的纳粹战友面对面时,他也坚持说不认识他们。盟国组织十名医生共同对他进行检查,得出结论:“没有正当理由说他精神错乱。”因此纽伦堡国际法庭说,“如果不能受审,他可能再也不能到法庭来,而且很快与其他被告分开。”赫斯大吃一惊,站起来说道:“庭长先生,从今以后,我的记忆力对外界将恢复正常。”他承认自己有意愚弄了律师和医生们。而赫斯的妻子伊尔沙·赫斯认为丈夫的行为纯粹是自主行事,“可以肯定的是…我知道我的丈夫有清醒的头脑,自由的意向,没有被委派或事先请示过希特勒。他是自愿做出牺牲的,他那失去平静的思想中除了和平外别无其他。”德国两位历史学家亨里克·艾伯勒和马蒂亚斯·乌尔根据苏联对希特勒的私人副官和贴身男仆的审讯记录写出的新书《希特勒秘密档案》中,也认为希特勒对赫斯出走一事事先一无所知。近年的一些研究认为,赫斯的出走是中了英国人的“圈套”。由于包括阿道夫·希特勒在内的纳粹高官一直对占星术、玄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赫斯对占星术更是深信不疑所以英国反间谍机关伦敦警察厅决定通过占星术对赫斯施加影响,并最终促成了他的出走。苏格兰场早已掌握了赫斯想通过汉密尔顿公爵影响英国国王,使两国缔结和约的企图。他们密切关注着赫斯的老师兼占星家豪斯霍夫尔、赫斯的“神秘和占星事务顾问”施特拉特豪斯等人的动态,并预测赫斯在听取占星师的预言后,将要采取什么行动。不久,苏格兰场开始抛出一些赫斯应该与汉密尔顿取得联系的含含糊糊的暗示他们相信,赫斯的占星师也许能够感觉到这一信息。苏格兰场的占星师依照德国占星家的预测方法得出结论:1941年5月10日,6颗行星将在金牛星座与月球相,这次罕见的行星会合,将是达成一切愿望的“黄道吉日”。果然,赫斯钻人了英国人的圈套。1946年,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裁定赫斯犯有“准备和进行侵略战争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尽管上述说法似乎都有确凿的证据,但也都存在不少难以自圆其说的漏洞,人们要想知道此事的真相,还要等到2017年,那时英国才会解密有关赫斯的历史档案。
2011年6月24日《中国青年》22版关于他去英国出来一篇题为《纳粹巨头“单刀赴会”之谜》 的文章。1941年5月10日傍晚5点,赫斯飞往英国。 一说是意欲同英国媾和,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赫斯初次结识了英国王室成员、苏格兰的汉米尔顿公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直坚持对苏联“动刀”的赫斯早就有意促成英德之间的和解,以便让柏林集中力量对付东方的强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赫斯实施了那次惊险而又突如其来的伞降。仅仅43天后,德国就对苏开战了。从天而降的赫斯的目的地正是汉米尔顿公爵在苏格兰的领地,希望与后者展开秘密会谈。他摸黑找到一户农家,主人一面热情地将他迎进家门,一面暗中通知了英国安全部门。很快,大群军警赶来将赫斯逮捕。在狱中,赫斯居然真见到了汉米尔顿公爵,滔滔不绝地向后者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坚称英德和解是可以为双方带来极大战略利益的一步。然而,非但女王陛下政府的立场没有丝毫改变,连向来对德国抱有好感的汉米尔顿公爵本人也没有被打动。就这样,赫斯被继续囚禁在英国人的牢房里,直至战争结束后被送交纽伦堡军事法庭。 消息传开,在各交战国引起了多重反应。阿道夫·希特勒一口咬定这是赫斯的个人行为,他之前根本没有与其进行商量,是“一件愚蠢至极的事情”。意大利方面则开始怀疑柏林意欲背叛盟友,与反法西斯同盟勾勾搭搭。莫斯科则相信德国确实有意同英国单独媾和,然后调转枪口进攻苏联。伦敦的态度自然是矢口否认,温斯顿·丘吉尔首相等高层人士大都对此极力回避。今年5月,德国历史学家马蒂阿斯·乌尔在对俄罗斯国家档案馆的一份材料进行研究后指出,希特勒对赫斯此行知情的可能性“极高”。根据俄罗斯《独立报》的报道,这份材料来自于一位名叫品奇的德国军官的供词,此人曾是赫斯的副手,后来被苏联红军俘虏。在1948年写就的供词中,品奇明确表示,赫斯的飞行和空降是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英德秘密谈判的一部分,他的使命就是竭尽全力促使英国同意与德国结成联盟关系。即使无法做到这一点,也要确保伦敦在德国对苏开战时袖手旁观。  就此,马蒂阿斯·乌尔相信,尽管事后百般否认,阿道夫·希特勒一定早就知道了赫斯的秘密飞行。另一个被乌尔视为间接证据的事实是,希特勒在痛批赫斯的同时,却对其留在德国的妻子予以悉心照顾。而且,在这次神秘事件之前,希特勒对自己的“亲密战友”十分看重并严加保护,甚至出于安全起见一直禁止其乘坐飞机,直到赫斯踏上前往苏格兰的航程。
 除了希特勒是否知情这一点,赫斯的神秘之旅还留下了另一个悬念——英国人是否从赫斯口中提前得知了德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直到今天,当事各方对此都没有明确的解释;然而,围绕这个谜团发生的种种后续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外界的怀疑。俄罗斯《自由媒体》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赫斯本来被安排交待那次神秘飞行的目的,他也同意将事实和盘托出。但是,主持那场审判的英国检察长居然在赫斯即将交代事实前一刻宣布暂时休庭,将其重新押回监牢。休庭期间,英国情报部门的代表面见了赫斯。重新开庭后,他的态度便急转直下,坚称自己已经丝毫不记得当年的事件细节。英国情报部门的这次探视自然成为所有问题的焦点,而根据英国相关部门的说法,围绕赫斯及其秘密飞行的档案要到2017年才会解密,有关英国情报人员在赫斯于纽伦堡法庭受审期间对其进行探视的材料,公开时间则被设定为2040年。很显然,这次会面成为“密中之密”,英国人绝不希望外界过早知道其中的真相。
 从宏观角度看,赫斯这次不成功的秘密媾和,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此之前,约瑟夫·斯大林就怀疑英国国内存在一股主张与德国和解、共抗苏联的势力,人民内务委员会(即后来的克格勃)提交的一份报告曾着重提到了有关情况。斯大林对此予以高度警惕,所以在得知赫斯的“单刀赴会”之后,立即向苏联西部防线增添了7个师的兵力。  有趣的是,事件发生后没几天,苏联《真理报》便突然刊发了一则消息:“1941年5月10日夜,一架飞机在英国苏格兰地区坠毁,飞行员被成功营救。他自称鲁道夫·赫斯。”这篇简短的报道仅仅陈述了事实,没有做任何评价和分析。毫无疑问,这是克里姆林宫的策略,意在告诉英国人:“我们对赫斯的事情了如指掌。”在许多分析者看来,这也是导致伦敦不敢与德国人走近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关于此次事件,英国方面后来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了回应。温斯顿·丘吉尔曾在回忆录中写道:“约瑟夫·斯大林一直对赫斯的秘密飞行十分感兴趣,曾在1944年向我询问此事……我回答,英国国内确实有些人想让纳粹侵略的矛头指向苏联,所以与德国进行了一些沟通,但没有任何结果。”1945年,丘吉尔在另一次谈话中“偶然”提到,“俄国人对赫斯的那次飞行紧抓不放,斯大林和我曾就此事展开长谈。”他隐晦地表示,是英国情报部门秘密邀请赫斯来访的,“如果这些事情统统真相大白,对英国恐怕极为不利。”在史学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英国情报部门确实曾试图与赫斯取得联系。此外,还有一个事实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赫斯驾机飞抵苏格兰上空时,燃料已基本耗尽。按照操作规程,他应该将插件的辅助油箱抛弃,以免出现安全隐患。但赫斯没有这么做,合乎情理的解释是:他希望为降落后加满油返回德国留下一点机会。问题在于,如果他真有这种打算,事先多半已经同英国当局达成了某种默契。无论如何,随着这桩“公案”的亲历者陆续撒手人寰,许多猜测都变成了捕风捉影。时至今日,要想揭开“赫斯飞英”的全部真相,唯有等待2040年相关档案的彻底解密了。
 死亡之谜
赫斯于1987年8月17日在柏林西部地区斯潘道监狱突然死去。然而他的死亡却成了人们不得其解的谜:西欧国家围绕赫斯之死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是假赫斯还是真赫斯的问题曾引起很大的争论。英国前军医、历史学家休·托马斯在1989年出版的新书《赫斯:两起谋杀案的故事》中披露,赫斯是因同一起推翻温斯顿·丘吉尔首相的阴谋有牵连而被暗杀的。赫斯之子沃尔夫·吕迪格尔·赫斯于1988年5月则说他的父亲是被害的。1987年8月17日,英国驻柏林西部地区军事当局宣布,鲁道夫·赫斯当日下午在西柏林的英国陆军军医院死去。据说那一天赫斯被扶到院里凉亭中休息,后来监护人因事离去,等他们过了一会儿回来时,发现赫斯脖子上缠着一段电线。赫斯当即被送往医院抢救,但已经死去。英国陆军医院解剖了赫斯的尸体,确定赫斯是窒息而死。后来有消息说发现了他留给家人的条子,从而证明赫斯是自杀。不过有人对此提出疑问。事后,赫斯儿子、律师赛德尔说英国有人在掩盖赫斯之死的真相。验尸时赛德尔在场。他认为有充分证据证明赫斯是他杀,因为被人勒死和自尽缢死的痕迹是完全不同的。托马斯则提出了更加扑朔迷离的说法,说这次的死者是冒名顶替的假赫斯,真赫斯早在1941年5月到英国履行其所谓的秘密和平使命途中就被暗杀了。他的《赫斯:两起谋杀案的故事》中的第一起谋杀案写的就是谋杀赫斯的情况。赫斯被暗杀后,海因里希·希姆莱选派了一个和赫斯长得极像的人,英国当局便把他当做真赫斯关押起来。托马斯说,1987年死的正是这个赫斯。
赫斯的儿子沃尔夫·吕迪格尔·赫斯却不同意托马斯的说法,他说1987年死去的赫斯是他的父亲,而且是他杀。所谓父亲给他留的条子是伪造的。盟国的一个外交官把托马斯的说法斥之为“纯属胡说八道”。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西方盟国一直要求释放赫斯,但苏联认为赫斯罪恶累累,应该终生监禁。据说,苏联于1987年曾表示不反对释放赫斯,于是有人害怕他说出在英国的一些上层联络人,进而暴露一起试图推翻温斯顿·丘吉尔首相的阴谋。所以策划了暗杀计划,用电线勒死他。
针对2012年英国公开的一系列内幕文件,历史学家们也找出了赫斯之死案件中的几个疑点。首先,赫斯早在20年前妻儿首次来监狱探望时就表达过对秘书弗莱贝格的忏悔之情了,他在多年不见后还于死前提及此事,实属蹊跷。同时,赫斯在遗书中对于他钟爱的孙子们只字未提也令人觉得十分不可思议。因此,遗书很有可能是事后被放置在死者口袋中的。其次,考虑到赫斯临终前的身体情况,轮岗看管他的卫兵允许如此高龄的犯人独自离开牢房和监控范围其实是并不合理的。而且,卫兵岗哨距离小屋仅有10米远,如果赫斯真的是上吊自杀,那么卫兵不可能没有听到一点动静。第三,根据文件中所附的自杀现场照片来看,赫斯上吊使用的塑料外皮电线长约2.75米,而他捆绑电线的后窗把手距地面仅有1.4米高,这样的高度是不可能吊死一个成年人的。最后,尽管这份解密文件详细地记载了赫斯自杀前后的种种调查取证细节,但其中竟然没有包含任何一个目击证人的证词。而且,文件称由于赫斯死后出入现场的人数众多、来源混杂,调查人员并没有在现场进行指纹采集,据此就匆匆下结论说现场没有谋杀行为的痕迹是站不住脚的。根据上述疑点,历史学家们认为,虽然这些证据还不足以说明赫斯的死是谋杀所致,但至少表明了当时涉及该案的一些国家和官员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在企图掩盖一些事实,事情的真相还有待人们不断地去挖掘和考证。
家庭关系
人物性格
赫斯对阿道夫·希特勒十分忠诚,1934年2月25日,赫斯在慕尼黑皇宫广场的一次现场讲话中说道:“思想上的忠诚意味着绝对服从。绝对服从就是不问命令的动机和原因,仅仅为了应该服从而服从。”由此可见,赫斯对希特勒忠诚简直达到痴狂的程度,这种痴狂伴随着他的后半生,即使到了后来的纽伦堡审判期间,他仍然坚持认为,希特勒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而接受希特勒的领导则是自己一生的荣耀。不仅如此,赫斯的政治信仰异常坚定,他从不利用职权谋求个人私利,生活作风朴实严谨。但就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严于律已的铁杆纳粹却做下了一件至今为世人不解的事情。
相关书籍
相关影视
电影《利益区域》讲述的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霍斯和他的妻子海德薇格在集中营旁的一所房子里和花园中为他们的家庭打造梦想生活的故事。
参考资料
鲁道夫·赫斯.IMDb.2024-10-04
鲁道夫·赫斯.中国日报网.2024-10-04
鲁道夫·赫斯.数字博物馆.2024-08-13
利益区域.豆瓣.2024-08-1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参军入伍
家族没落
人生转折
单刀赴会
监狱关押
自杀身亡
相关争议
飞英之谜
 死亡之谜
家庭关系
人物性格
相关书籍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