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生卒年不详),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将领,原为
武威郡军阀之一。
建安十六年,他与
马超、
韩遂联合起兵反抗
曹操,但在
渭南市战败后逃到安定。曹操兵围安定,杨秋最终降曹操,成为魏国名将。
曹丕称帝后,杨秋被任命为冠军将军、乡侯,并参与了征讨
郑甘、卢水、平定
渭河平原等战役。他官至讨寇将军,封临泾侯。尽管不知所终,但杨秋在
曹魏时期的军事事迹仍然被人们所铭记。
人物生平
合战潼关
在公元211年,即建安十六年的三月,曹操为了扩张势力,派遣钟繇和夏侯渊带领军队从长安出发,计划通过杨秋等
武威郡军阀的领地,进而进攻
汉中市的
张鲁。然而,杨秋和其他关西军阀对曹操的意图感到怀疑,担心曹操实际上是想要吞并凉州。
因此,杨秋联合了
马超、
韩遂等共十部势力,集结了大约十万大军,起兵反抗曹操。他们一路高歌猛进,直逼潼关。
到了七月,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西征,与联军在潼关形成了对峙的局面。曹操派遣
徐晃、
朱灵等人在夜间渡过蒲阪津,成功占领河西并设立了营寨。曹操本人则从潼关北面渡过
黄河,尽管在渡河过程中遭遇了马超的截击,险些丧命,但最终还是成功地渡过了黄河,并在
渭河上建立了甬道,抵达了
渭南市。
面对
曹操的军事行动,联军退守到渭口,并在那里集结兵力。曹操多次使用疑兵之计,利用船只秘密运送士兵,制造了浮桥的假象。在一个夜晚,曹操分兵在渭南建立了营地。联军试图趁夜偷袭这些营地,但曹操早已布下伏兵,成功击破了联军的偷袭。
在这场战斗之后,杨秋等人在渭南驻扎,并试图通过派遣信使,提出割让河西一带土地以求和谈。然而,曹操并没有接受他们的和谈请求。
这段历史展现了曹操在军事上的谋略和决断力,以及他在对抗关西军阀联盟时的坚定立场。通过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曹操巩固了自己的势力,并进一步扩大了在北方的控制范围。
在公元211年的九月,曹操的大军开始分批渡过
渭河,进一步向
渭河平原推进。面对曹操的军事行动,联军多次发起挑战,但曹操采取了谨慎的策略,没有轻易应战。在这种情况下,联军感到压力,开始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提出割让土地并送人质以求和。
曹操采纳了谋士
贾诩的计策,表面上同意了联军的和谈请求,但实际上是在策划进一步的
离间计。曹操在阵前与
韩遂进行了友好的交谈,表现得十分亲近,这种举动引起了联军内部的猜疑,怀疑韩遂可能与曹操有私下的勾结。此外,
曹操还故意写了一封涂改过的信给韩遂,信中的内容似乎是在招安韩遂,这进一步加剧了联军内部的不信任。
在经过一系列的小规模冲突和心理战后,曹操的军队在
渭南市与联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决战。由于联军内部的不团结,加上韩遂被怀疑,联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受到了严重影响,最终在决战中遭遇了惨败。战败后,杨秋逃往了安定地区。
到了十月,曹操的军队从
长安出发,向北继续征伐杨秋,并与
夏侯渊、
朱灵等将领在安定地区会合,对安定城进行了围攻。面对
曹操的强大军力,杨秋意识到自己无法抵抗,最终选择了投降。曹操接受了杨秋的投降,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同时命令他留在安定地区,以安抚当地的民众。
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策略运用,不仅展现了曹操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北方的统治地位。通过这些战役,曹操成功地削弱了
渭河平原的反对势力,为后续的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效忠曹魏
在公元220年,即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曹丕继承了王位。在这一时期,杨秋担任了冠军将军的职务,并在推动曹丕称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的名单中,杨秋的名字位列第八,这一位置显示了他在朝中的重要地位,甚至排在了曹休、曹真、张辽、张郃、徐晃、朱灵等名将之前。此外,杨秋还被封为乡侯,这进一步证明了他在魏国的显赫地位。
同年,
武威郡地区发生了
郑甘、卢水等人领导的山贼叛乱。为了平息叛乱,杨秋与张郃、
郭淮等将领一同出征,成功击败了叛军,确保了
渭河平原的稳定。这场胜利不仅平息了郑甘之乱,也为关中百姓带来了和平与安宁,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在
黄初年间,即公元220年至226年,杨秋的军事生涯继续发展,他被提升为讨寇将军,并被封为临泾侯。在他的晚年,杨秋得以享受他戎马生涯的成果,最终寿终正寝。
著名战役
合战潼关
建安十六年(公元 211 年),
曹操派遣
钟繇、
夏侯渊率军出
长安,试图经
武威郡军阀领地进攻汉中张鲁,杨秋等关西军阀怀疑曹操要吞并凉州,便与
马超、
韩遂等共十部势力,约十万人马起兵反抗曹操,直逼潼关。七月,曹操亲自西征,与联军夹关对峙,期间曹操虽遭遇马超截击差点丧命,但最终成功渡河,并在
渭南市与联军展开决战。联军战败后,杨秋逃往安定。
投降曹操
同年十月,曹操军从长安往北征伐杨秋,与夏侯渊、
朱灵在安定会合,兵围安定城。杨秋势单力薄无力抵抗,于是投降
曹操,曹操恢复杨秋爵位,让他留下安抚安定人民。
效忠曹魏
公元 220 年(
曹丕黄初元年),曹丕继承王位,杨秋此时为冠军将军,在劝进曹丕称帝时,《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排名第八位,地位较高,且为乡侯。同年,
武威郡郑甘、卢水等山贼作乱,杨秋奉命同
张郃、
郭淮等一起征讨,大获全胜,平定了郑甘之乱,使
渭河平原再次安定。
黄初年间(220 年 - 226 年),杨秋升任讨寇将军,封临泾侯,之后寿终正寝。
历史评价
•
陈琳:“近者关中诸将,复相合聚,续为叛乱,阻二华,据河渭,驱率羌胡,齐锋东向,气
高志远,似若无敌。”
•
卫觊:“西方诸将,皆竖夫屈起,无雄天下意,苟安乐目前而已。”
文学形象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杨秋的形象经历了一些变化。在
毛宗岗修改后的版本里,杨秋被描述为韩遂的部将之一,与马超、韩遂共同起兵反抗曹操。在这一历史小说的叙述中,杨秋曾被韩遂派遣作为使者前往曹营,试图通过割让土地来求和。
然而,曹操的谋士
贾诩巧妙地运用了反间计,使得马超对韩遂产生了怀疑。在随后的冲突中,杨秋与其他四名将领一起与马超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尽管他们勇敢地围攻马超,但最终未能取得胜利。在这场混战中,马超的勇猛使得两名将领被砍死,而杨秋则设法逃脱。
在逃离战场后,杨秋选择向曹操投降。曹操赏识他的武勇,封他为列侯,并让他驻守渭口。在《
三国演义》的后续章节中,杨秋的角色并未再被详细描写,他的故事就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