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楼街道(Flower Tower Street)是位于中国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的一条街道,又称后花楼正街。它的东北端连接江汉路步行街,西南端到达二盛村,全长1.1公里,宽约6米。花楼街与
民生路、民权路交汇。历史上,花楼街曾是武汉三镇中非常繁荣的商业街之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花楼街最初位于汉口镇市镇的末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汉口成为通商口岸,英国人在汉口镇市镇下游建立了汉口英租界。随后,华界的两条平行街道白布街和黄陂街向东北方向延伸,与租界相连,形成了两条连接华界和英租界的交通要道。许多富商在两旁兴建了华丽的楼房,于是将离
长江较近的黄陂街下段称为前花楼正街(今并入黄陂街),而将距离长江较远的白布街下段称为后花楼正街(即现在的花楼街)。英租界工部局在前后花楼街与生路(即江汉路)口设置了铁门,可以随意开关。不久之后,前后花楼街和歆生路都发展成为武汉三镇最繁荣的商业街之一,茶馆、酒楼、商铺和银楼林立。有一首汉口竹枝词这样描写花楼街:“前花楼(今黄陂街),后花楼(今花楼街),直出歆生大路(今江汉路)头,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
英国基督教伦敦会也在后花楼街上设立了花楼总堂和仁济医院(1928-1931年分别迁往云樵路和西满路)。
1940年代以前,后花楼正街从
民生路开始,一直延伸到江汉路。此后,后花楼正街与花布街(从二盛村到民权路)和白布街(从民权路到
民生路)一起被统称为花楼街。
简介
花楼街是一条多元文化交融荟萃的街区,位于
江汉区东南角,北以江汉路步行街为界,东临沿江大道武汉关,南接民生路,西抵中山大道水塔,全长1100米,面积约0.28平方公里,辖花楼街、黄陂街、交通路、交通巷、革新巷、小董家巷。
据《湖北地名趣谈》载,清朝末年,汉口辟为通商口岸。在紧邻租界的地区,商业兴盛,人口稠密。茶肆、酒楼、杂货铺、金号银楼林立。这条街上多半是砖木结构的楼房,屋檐和梁柱上涂绘彩色花饰,并将门窗雕镂成古香古色的图案,被称作花楼,这条街也就称为花楼街。
花楼街的来历:明朝末年,在武汉关、苗家码头一带的江滩边,已有小买小卖、打铁等营生者,在此集驻,久之形成一条街。其中有一个
张姓的孝子,死后,街坊们感其孝行,于街头修一过街楼,内供孝子的牌位,以彰其德。这座过街楼因修有雕花图案的栏杆,人们遂叫这条小街为花楼街。直到1851-1861年(清咸丰年间),北边又发展了一条与其平行的街道,当时沿花楼街之名,也叫做花楼街。市民为了不致混淆弄错起见,遂将前者冠个”前”字,将后者冠个”后”字,此后便有了前花楼与后花楼两个街名并列于市。
以后随着市政建设,将前花楼与
黎黄陂路连通,统称黎黄陂路。前花楼这一街名,逐渐淹没。后花楼延长至大兴路河边,统称为花楼街。但只有从江汉路至
民生路这一段,人们仍习惯称为后花楼。从“武汉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研讨会上获悉,
汉口龙王庙沿江片将打造传统民俗长廊明清古道花楼街,还原汉派传统文化。
花楼街入口位于
龙王庙公园与沿江一号MALL之间,与民权、民生和江汉路纵向交会,长约1公里。
历史沿革
记录花楼街最早的文字可追溯到1861年,有关资料在谈到江汉路的形成时说:1861年(咸丰十一年),太平街(江汉路)由土路改建成碎石路,向北延伸至花楼街口。说明此时后花楼已经诞生了。1911年
阳夏保卫战时,清军
冯国璋放火烧毁汉口,“所余者上仅桥口至遇字巷一带,下仅张美之巷(民生路)至花楼街一带而已。”因此,后花楼号称百年老街,应当是当之无愧了。
明末清初,汉口市镇兴起,江河沿岸逐渐成为码头街市。前花楼位于后花楼与
长江沿岸之间,楼房建筑与后花楼很相似。1934年将江汉路至民权路这段路称前花楼正街。此街兴旺时曾有八大行之称(盐、茶、药、杂货、油、粮、棉、水果)。在这条街开设有东生阳奶糕店(
前店后厂),万鹤龄参药店,裕源祥、刘海成海味号,广东蕉行,余洪泰、栾顺发水果店等。相传在此经营者多系黄陂、孝感人,结帮经营,相聚成街。1946年改名为黄陂街,一直延续下来。
后花楼在发展的过程中,正处于
帝国主义从经济、军事侵华阶段,当时也是国内无产阶级觉醒与奋斗的历史时期,因此后花楼在百年沧桑中,沉淀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史迹。就拿后花楼皮业巷9号来说,这里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劳工律师”、“二七”大罢工殉难者
施洋烈士的故居。军阀
吴佩孚、肖耀南便是从这里将他捕走的。解放以后,
金山主演的电影《
风暴》,曾到后花楼交通路口和皮业巷施洋故居实地拍摄,以增强真实感,重现先烈的风采。1900年,以
唐才常、
吴禄贞、
傅慈祥为首的革命党人,曾将推翻清王朝的
自立军总部设在后花楼宝顺里4号(现址不详)。有人说是在百子巷附近,为迷惑清政府,当时挂着“东方译文化”的招牌。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
陈潭秋、董必武主办的《
武汉星期评论》,其社址也在后花楼永进里1号(后迁武昌黄土坡)。
革命先驱在后花楼的活动,为工人运动抛头颅、洒鲜血,官僚统治者也要在这里营造他们的安乐宫、销金窟。当太平街发展成歆生路,后花楼与洋街(英租界)毗邻时,武汉警备司令部稽查处长刘友才集资在后花楼口修建汉口大饭店(又叫楼外楼),楼高五层,电梯上下,内部装修豪华,附设中西餐厅,弹子房等,是湖北督军
王占元等享乐之处。刘友才死后,改由商人赵典之、
周星棠等经营,改名为
长江大饭店。
自晚清以后,后花楼一直是繁荣的商业中心,名牌名店林立。例如扬子江饭店右邻的悦宾大酒楼,以
挂炉烤鸭、
红烧鲍鱼为特色招牌菜,与永康里口的
杏花楼、江汉路的吟雪楼鼎立江城,有餐馆“三鼎甲”之称。百年老店汪玉霞,从
汉正街天伦里口迁到后花楼熊家巷口以后,以节令食品芝麻绿豆糕独占头,尤以
中秋节推出的苏式月饼,与
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的
广式月饼在市场上平分秋色,各有半壁江山。
九如斋的
辣子油、
菌子油,十足湘江风味,独家经营,别无分店;金同仁中药号,位列汉口十大中药店之一;
老四季美号称汤包大王;邹协和金饰上上足赤;
胡开文翰墨飘香;恒太昌海味货真价实。还有后花楼东口的华华绸缎公司,西口的天真童装店,中段的四达瑞茶庄,莫不是名噪一时的名店。
繁荣的街区,人口密集,孩童需要读书,后花楼再也没有地方办个学校,于是人们设法在周边的小街小巷,开办学校。例如皮业巷的市立第二十七小学;合成里的市立第十六小学;笃安里的私立皮业小学;生成南里的私立春晖小学;苗家码头的私立敦仁小学;方正里的私立道生小学等。这些学校将后花楼包围起来,像是镶在一顶锦帽周边的粒粒珍珠,朗朗书声,给市井商场平添了几分书卷气息。
后花楼不仅商贸繁荣,在文化方面也有一段辉煌的历史。早在民国初年,后花楼笃安里天一茶园便举行过京、汉剧合演的活动。
京剧方面有由沪来汉的
赵如泉、王洪寿、(三麻子)
汪笑侬等。汉剧则有
余洪元、
李彩云等。汪笑侬以自己创编的《哭祖庙》剧本赠给余洪元,余则以汉剧剧本《
刀劈三关》还赠,开创了京、汉剧艺术交流的佳话。
20世纪40年代,后花楼牛皮公所被改建成长江大戏院,李彩云等曾在此上演汉剧,以后又有李树棠、董明艳等续演京剧。1945年后由
李青山将长江大戏院改建成
大华大戏院,上映首轮国产片。此处曾放映过
刘琼主演的《
国魂》,
白杨、
陶金主演的《
一江春水向东流》等。
梅兰芳主演的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生死恨》也是在此首映。1946年
石挥、李丽华主演的《
假凤虚凰》在这里首轮上映,因该片对理发工人有丑化讽刺的内容,所以海报一贴出便引起理发工人的不满。当上映之日,汉口
长生堂、炎记、德记等理发厅的师傅们,齐集后花楼大华电影院冲击售票大厅,撕毁海报,不准开映,与院方引起冲突,汉口警察七分局警察赶至现场,拘捕理发师傅多人,大华电影院暂停放映。汉口市民及工人们对警察局随意抓人不满,从舆论上都支持理发师傅。汉口市警察局长任建鹏,担心事态扩大引起连锁反应,决定释放被拘人员,建议汉口市党部宣传科重审影片,删去部分镜头,方告平息。
昔日风光
老汉口善堂
花楼街上段基本保持原来的格局,一些老建筑历历可见,还有一些街巷名,如棉花街、白布街、花布街、打扣巷、绣花街、袜子街、行街等,残存当年“街名一半店名呼”的景观。
从民生路走至花楼街口不远的182号,是武汉第六职业学校的所在地。一进校门,可见一块石碑,上刻“培心学校”四字,它是由“培心善堂”演变而来的。
据了解,武汉在明清时广建善堂,到1840年前后达50多个,分布三镇。培心善堂为1866年创办,后变成私塾,
辛亥革命前后改成学堂。这个善堂在当年的汉口规模最大,很有名,官府曾多次送匾,赞扬其“培养天和”。
培心善堂及周围的其他善堂部分遗迹还在。在洪益巷28号,我们寻找到三块石碑,都在原来的天井墙边。一块造型十分精巧,上有盘龙祥云,下面文字依稀可辨,有“功昭三界”、“光绪十三年九月初六”等字样。另两块碑上也记着房产的主人、年代等,它们都被包围在了搭盖的厨房里。
这家屋子的横柱上,还保留着文官坐轿、武官骑马、亭台楼阁、城门松林等雕刻,虽在文革时遭过凿毁,但其雕工精美,仍可见老汉口建筑文化的魅力。
商铺林立
花楼街中山大道一侧的现存部分,顶头一家335号靠人民饭店原为翠伦(音)旅社,系三层楼建筑,门面虽不大,内堂却广阔。旧时常常是轿子将客人抬入普德里后面,进入旅馆。除旅社外,还包办婚礼、酒席。
333号清末为民居,后日本人建
罂粟馆。20世纪20年代
蔡甸区人杨松山在此开荣生旅社,解放后改为凯旋饭店。
靠路口的321号永和豆浆店,原来也是邹协和金号,解放后先后改成茶叶铺、钟表行、副食店、餐馆等。
挨着老“邹协和”的那面墙上,还可以看到“品珍钻石珍珠宝店”八个蓝底白字,这是交通路14号的“顺香居”餐馆。原来这里是有名的“品珍”,老板是苏州人徐莲生。
花楼街当年店铺林立。在116号“严家粮油”商店一侧,还立着一块石碑,可知当年是“张孝友墙脚地界”。这一带过去叫严家湾,张孝友开的是“西北皮货店”,店内迎来送往的多是西北来的少数民族的人,建筑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
走进38号坚实的石门,很快感受到一股深宅大院的荫凉之气。这里是有名的“源昌丝绸号”,主人是单敏德。刮去门外墙的
生石灰,可以看出“单敏德堂墙脚地界”几个字来。
据老居民回忆,来自
浙江省的单家在此做丝绸生意,前厅收货打包,后房是仓库。每天都可看见工人从码头抬来货物,生意十分兴隆。
汉口从
清代早期的“盐、当、米、木、布、药”六大行当,发展至晚期的“银钱、
典当、铜铅、油蜡、绸缎布匹、杂货、药材、纸张”八大行当,消费水平提高,绸缎布匹行业仍长盛不衰。
江西会馆
在花楼街10号,可以看到一条石板路,它宽约三米,延伸约30多米,似乎通向一处壮观的所在。此处是当年安徽人办的太平
会馆旧址。当年的遗物,还有一面
佛龛似的墙和那两块碑,一块“太平义成会地界”碑倒在地上连同其他的石板被脚步踏平,一块“太平会馆”碑竖在大门对面墙角。
会馆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商业繁荣的产物。据1920年《夏口县志》统计,汉口的会馆约有200处。
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咏道:“一镇商人各省通,名帮会馆尽豪雄。石梁透白阳明院,瓷瓦描青
万寿宫。”
万寿宫即江西会馆,地处武汉七中。它于1722年(
康熙六十一年)由江西同乡会花10万余两白银建成,1852年(清咸丰二年),
太平军攻下汉口时,
杨秀清曾入驻万寿宫,将它作东王府。直到20世纪30年代它因连遭警方烧毁和
日寇轰炸,才走向凋敝。
靠近校门的右边墙角倒着两块巨大的
汉白玉龙凤
浮雕,其工艺堪称精美绝伦。校园里面还有一栋老屋,上面有“文光西照”的石额,据说此处原来是通向万寿里的过道。
其他遗物,能够看到的有一块写有“云”二字的汉白玉碑,其中一个字被足迹磨平;还有一棵一百五十年的
银杏苗木,被
白蚁蛀蚀得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