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商业街,西起
硚口区,东到集家嘴,全长三千多米。汉正街街区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口区,长江汉水交汇处,最东边是
江汉区的三民路、集家嘴,最西边是硚口区的
武胜路,南临汉口沿河大道,北至中山大道,街区由78条街巷构成,含有6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划,占地约为2.55平方千米。
汉正街是汉口最古老的道路与商业街。汉正街兴起于明
成化初年间(1467年),
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成为正街,而后经过一系列发展汉正街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到了清
宣统三年(1911年),
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十六年(1927年),
中原地区频频内战。民国二十年(1931年)武汉遭受特大水灾。经历了种种灾难,汉正街开始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汉正街进行扶持。
改革开放以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在中国率先恢复,成为中国第一个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小商品市场。随后,汉正街开始逐步复兴。20世纪80年代,汉正街模式成为中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2011年,汉正街整体搬迁改造启动,具有消防隐患突出的市场被关闭,数千家工厂、上万家商户外迁。2011年10月,武汉计划以汉正街为核心,建成“汉江十景”。武汉计划建设世界上最高的跨江摩天轮“汉江之眼”,但截至2023年,该规划仍未落地。2021年,汉正街正在进行改造升级工程。
汉正街的街巷古建有保寿硚、淮盐巷等,商贸市场有龙腾第一大道、武汉国际时尚中心、金正茂服装城、品牌服饰批发广场等,著名商铺有谦祥益绸布店、苏恒泰油纸伞店、叶开泰药店等。
20世纪80年代,汉正街获得了“天下第一街”的称号,2017年,武汉汉正街获“十大创新市场”称号。2018年,汉正街市场被评为2018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活力市场”。2020年,汉正街产业带入选“年度十大产业带”。
名称由来
汉正街始称“官街”。因为明清时期的官署亦多设置在此,如仁义巡检司署(在杨家河正街)、通判署(在今至公巷)、淮盐局(在今武胜路口)、行台署(在遇字巷)等。
汉正街也始称“正街”。自明中期(1436-1566年),汉口镇形成,汉正街境域一直隶属汉阳县、汉阳府管辖。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湖广总督
张之洞向清廷奏准,实行汉阳与汉口分治,新置夏口厅,其行政地位与汉阳县等同,辖汉水北岸涢口至
滠口街道地区,隶属汉阳府。民国元年(1912年),改夏口厅为夏口县,当时汉正街还是分段而称,由西而东有玉带门正街、杨家河正街、武圣庙正街、石码头正街、五彩正街、永宁巷正街、沈家庙正街。民国15年(1926年),改夏口县为汉口市后,统称汉正街。1967年改称兴无街,1972年恢复原名。
历史沿革
兴建期
汉正街兴起于明
成化初年间(1467年),嘉靖年间(1522-1566年)码头渡口初具规模,1662年巡检司迁至北岸汉正街处,汉正街因此成为正街。明崇祯八年(1635年),袁公堤建成,消除了后湖水患,促进了商贸市场的发展,汉口镇迅速崛起。
清代时期(1616-1912年),官署如仁义巡检司署、通判署、淮盐局、行台署等多设置在汉正街。清乾隆四年(1739年),汉正街铺设条石路面。
爱新觉罗·旻宁八年至十二年(1828—1832年),汉正街沿河陆续修筑码头,逐渐成为汉口早期的商业中心,汉正街推动了汉口的发展。清
康熙(1662-1722年),社会较为安定,商贸、水运、服务诸业均获得显著发展。据粗略统计,汉江两岸泊船量常年达2.4万~2.5万艘次之多,呈现出“十里帆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繁华景象。汉口镇因此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名列天下四大名镇之一。清同治三年(1864年),汉阳郡守钟谦钧等筹集白银20余万两,在汉口镇袁公堤外(今中山大道)修筑汉口堡。在
长堤街与汉正街之间逐渐兴起铁器、铜器、等众多手工作坊,使境域内汉正街商贸市场进一步扩大。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湖广总督
张之洞为治理水患修建张公堤,经
刘歆生等人开发后汉口市区范围大为扩展。
衰落期
清
宣统三年(1911年)
辛亥革命爆发,同年清军
冯国璋部在汉口
纵火镇压革命军,汉正街市场大部分房屋都被烧毁。民国十六年(1927年)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
国共内战频发,导致该地区汉正街市场的经营大幅下滑。民国二十年(1931年)
武汉市遭受特大水灾,汉正街市场损失惨重。民国三十三年冬(1944年),
美国军队从
重庆市等地出动大批飞机轰炸汉口日军,“三镇市场”被炸成废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汉正街市场商户只有275户。
重建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武汉恢复经济建设初期,对汉正街一带私营商户实行扶持政策。1956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前,汉正街历经公私合营改造,结构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后,武汉市决定放开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个体户重新兴起。1979年11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在中国率先恢复,成为中国第一个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小商品市场,同时103位个体商户持证摆摊,拉开中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帷幕。从此以后,汉正街步入快速发展期,市场地域面积大幅度拓展,经营主体数量显著增加,经营能力增强,商品流通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充。。
20世纪80年代,汉正街获得了“天下第一街”的称号,汉正街模式成为了中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汉正街是汉口最古老的道路与商业街,也是中国
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风向标。中国内部曾一度流传着“对外开放看
深圳市,对内搞活看汉正街”的口号。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加拿大、
日本、
法国、美国等国家的记者相继来参观汉正街并发表关于汉正街的报道。20世纪九十年代,汉正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弊端日益凸显,汉正街面临着搬迁转型的挑战。经过“综合整治、拆迁征收、产业升级”,加上全面“禁货”,汉正街43个消防问题突出的市场被关闭。数千家加工厂、上万家商户转移搬迁到武汉黄陂、孝感汉川、
潜江市等地,剩下的商铺转变为外观新颖的时尚商店。
发展期
进入21世纪后,汉正街的小商品模式日渐式微,以义乌为代表的新兴小商品市场逐渐兴起。汉正街的发展明显滞后,很多街巷如同杂乱破旧的城中村,火灾频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汉正街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进程。现存历史建筑、遗迹也不多,旧街区范围一再缩小,历史底蕴无法彰显,很多老旧街巷还有待修复更新,内部设施依然落后,公共空间不足,影响制约着街区的整体环境,影响居民及商户的生产生活质量。同时许多商户仍运用传统买卖方式,市场供求信息滞后,越来越多的商品不再经过小商品市场而是通过互联网直接到达用户手中,虚拟批发平台的普及与应用严重影响了市场地位并占据市场份额,商品价格不再具备优势。
2011年,汉正街整体搬迁改造启动,具有消防隐患突出的市场被关闭,数千家工厂、上万家商户外迁。2012年,武汉以汉正街为核心,计划建成“汉江十景”。同时汉正街进行改造升级工程,计划全面建设汉正街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开发汉正街购物主题公园项目,建设世界上最高的跨江摩天轮“汉江之眼”等。截至2023年,工程仍在建设中。
2018年7月28日到29日,中国纺织服装流通大会暨汉正街服装服饰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截至2018年7月29日17时,现场观展约3万人次,线上观展约80万人次,签约金额68亿元。2019年,汉正街复兴总体设计方案发布,目标非常明确——创新商业模式、治理模式,由卖仿造、卖贴牌、卖制造,升级为卖设计、卖品牌、卖服务;从“买全国、卖全国”,迈向“买全球、卖全球”。2023年7月18日,第六届
中原地区汉正街服装服饰博览会暨2023龙腾国际时尚男装周在湖北武汉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万余家的服贸专业客商将汇集汉正街,交易额预计突破120亿元。
位置境域
汉正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商业街,西起
硚口区,东到集家嘴,全长三千多米。汉正街街区位于中国
湖北省武汉市的硚口区,长江汉水交汇处,东起
江汉区的三民路、集家嘴,西到硚口区的
武胜路,南临汉口沿河大道,北至中山大道,街由78条街巷构成,占地约为2.55平方千米。
方位布局
汉正街全长三千多米,沿街还有不少许多富有经营特色的老字号如叶开泰药店等。汉正街街区总体可以分为一带四区,“一带”是汉正街中山大道沿线商业商务带,“四区”分别是金融核心区、商贸综合区、传统风貌区和北部生活区。汉正街街区主要景点位于商贸综合区、商业带和传统风貌区,商贸综合区主要景点有品牌服饰批发广场、金正茂服装城、龙腾第一大道等。商业带主要有着武汉国际时尚中心以及保寿硚等景点。传统风貌区中有着淮盐巷等历史遗产以及谦祥益绸布店、苏恒泰油纸伞店、叶开泰药店等老字号店铺。
主要景点
商贸市场
品牌服饰批发广场
汉正街品牌服饰批发广场,于2007年8月开业,地处汉正街中心地带多福路,是一个拥有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和3000余商家的营业区。主要经营品牌童装、品牌男装以及品牌女装,是一个集服装批发、电子交易、商务会展、金融服务、餐饮休闲、文化观光为一体的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市场。
金正茂服装城
金正茂服装城位于汉正街中心,地处大夹街与宝庆街交界处,是一个汉派服装批发市场,于2011年竣工,总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项目营业面积超90000平方米,拥有700余个停车位,2000余家汉派服装品牌进驻。
龙腾第一大道
龙腾第一大道是一个时尚男装市场,位于长江主轴。整个龙腾第一大道有1500家商户,走进每个商铺首先能看到的都是一座茶室,茶几、木椅占据着小屋的中心位置,走进茶室的小门便能看到外套、T恤、羽绒服、长裤、
短裤等各式各样的男装。2018年,龙腾第一大道时尚男装的产能已占中国市场的40%,年销售额超400亿元。
武汉国际时尚中心
武汉国际时尚中心是集品牌展示、服装设计、批发零售及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商场,是汉正街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7万平方米。武汉国际时尚中心聚集了近千位直播卖货的网络主播,直播场景随处可见,市场直播产业规模已突破百亿元。
街巷古建
汉正街的街巷空间可以分为不同层次的街巷。一 般来说,主巷道较为宽阔,大约7到8米宽,是连接汉正街和码头的主要街巷,是主要的运输道路。次巷道较为狭窄,较为宽阔的有4到5米,成为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再次一级的街巷,宽约2米,基本上是居民门前户后的空间,成为居民娱乐的场所。另外还有一些街巷宽不到1米,只容一人侧身通过,这样的街巷往往被附近的居民利用,成为厨房或者储存的空间。
汉正街有诸多历史文物保护建筑。比如,长堤街(广货巷—全新街)路段上有市级文物“保寿桥”、“义勇消防联合会大楼”,大夹街(万安巷—利济路)、大夹街(多福路—友谊南路)路段上有优秀历史建筑“陈伯华故居”、“新安书院”。
保寿硚
保寿硚又名玉麟桥,始建于清康熙初年(1662年左右),位于长堤街保寿巷,是在玉带河上留下来的唯一古石桥。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保寿硚由山陕水烟号商人集资重修。重修后,保寿硚宽约一丈,长三丈,结构坚固。保寿硚硚面由条石筑成。
花岗石桥栏的一面刻有“道光十四年西秋月山陕水茄众号建修”的语句,另一面刻有“保寿硚”三个楷书大字。2019年,对保寿硚的重修工作启动了。经过三年的修护,保寿硚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并且以桥梁的形式连接着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的室内和室外。
淮盐巷
淮盐巷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巷子,位于汉正街中段北侧,
江汉桥以东,紧靠
武胜路,南起汉正街,北至汉中路,长约200米,宽约3米。清朝时期(1616-1912年),淮盐巷是古时贩卖淮盐的商人集中居住和交易的场所。淮盐巷道路两侧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雕花过街楼”,巷子旁还有排面宽阔、门柱高耸的的武圣庙。
著名商铺
汪玉霞食品店
汪玉霞食品店于清
乾隆四年(1739年)在汉正街灯笼巷口开业,是一家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牌名店。汪玉霞食品店初期以卖安徽茶叶为主。清末民初,汪玉霞食品店转以卖糕点食品为主,如
春节的酥糖、
京果,
端午节的
芝麻糕、
绿豆糕,
中秋节的
月饼,都受到城乡居民喜爱。特别是汪玉霞食品店的
龙凤饼,成为一般家庭婚娶聘礼、喜庆请客的必备之品。这些产品历经几代人,质量仍始终如一。直至现在,汪玉霞食品厂的酥糖、京果、绿豆糕,仍是武汉食品市场的首选产品之一。汪玉霞食品店的产品都有一套严格的配方和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产品甜、酥、香、脆,适合顾客口味。凡是产品推出,店东和掌作师傅必要先尝,经检验合格,方才批量应市。在经营管理上,汪玉霞食品店注重促销活动。比如,以副产品
碱酥饼薄利销售吸引顾客,带动其他高利产品占领市场。在服务质量上,讲求信誉,建立尊重顾客的良好店风。
谦祥益绸布店
谦祥益绸布店位于永宁巷旁,其商号是山东章丘县旧军镇商人孟传珠于清道光初年创办的山东“
八大祥”之一。谦祥益绸布店有一块九尺长、五尺金匾。金匾上镶嵌着“一言堂”三个大字,并且金匾两旁还用红纸标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标语。“一言堂”三个大字意为“不讨价还价、货真价实、一律平等”。1954年武汉解放后,谦祥益衡记绸布店与武汉市百货公司进行公私合营。1958年又正式由公私合营改为国营,定名为“国营
谦祥益商场”。
苏恒泰油纸伞店
苏恒泰油纸伞店创建于清
同治三年(1864年),位于汉正街中段的西关帝庙附近。苏恒泰油纸伞店品牌名有吉祥安康的寓意,既指其产品结实耐用,又指苏恒泰的油纸伞能护佑顾客通达四方。2013年12月,“苏恒泰”被
武汉市商务局认定为“武汉老字号”。2014年12月,“苏恒泰”获得了武汉市旅游局的“武汉礼物”的指定。2016年获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叶开泰药店
叶开泰药店创始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位于汉正街大夹街陶家巷口,以自制
参桂鹿茸丸、八宝光明散、虎骨追风酒等名药闻名,被称为中国四大中药店之一。叶开泰中药店出售的所有中成药或者配方饮片,都选用地道药材以提高治疗疾病的效果。在价格上,叶开泰药店一律实行明码实价,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相关活动
每年7-8月份,汉正街龙腾第一大道、金正茂·汉派服装总部、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品牌服饰批发广场等商贸市场都会举办
中原地区汉正街服装服饰博览会,展现时尚、文化和活力。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武汉汉正街会举行“二月二·龙抬头”“汉”服巡游活动。在这一天,舞龙、汉服舞蹈、汉正街原创设计品牌走秀轮番登台,同时还会有来自汉正街各市场的方阵进行巡演,并且各市场均设置各具特色的打卡点。这些活动展示了“大江大河大武汉、汉潮汉派汉正街”的区域特色。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11年,对汉正街进行整体开发改造。关闭50多家消防隐患突出的市场,进行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留改拆”并举,腾退出一批土地,有序推进汉正街的有机更新。
2012年,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汉正街中央服务区,建设集现代金融、高端商贸、高尚住宅及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滨水中央服务区。
2012年以来,汉正街瞄准服装设计短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的新型服装产业集聚区。
2019年,汉正街复兴总体设计方案颁布,通过产业升级改造与城市更新改造相结合、产业高端植入与低端压减相结合、商贸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培育与外部先进力量引入相结合的原则,推动汉正街加快全面复兴。
2019年,汉正街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智慧街区系统,通过智慧杆整合智慧监控实现无死角全覆盖、人流量探针实施统计区域内人流数量提前疏导,停车自动引导、公益信息发布、一键求助、微型气象站火灾预测系统等先进科技,实现整个区域内的全面智慧管理。
武汉市“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武汉文化和旅游局要求高标准改造建设汉口历史风貌区,对汉正街历史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并合理利用。
保护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汉正街采取拆除破危房屋、新建多层式住宅、住户上楼、摊贩入室的措施对一些街巷进行了改造更新。另外,汉正街新辟宽了数条道路,改善了供电、供水、市政环卫和消防等设施,以适应市场发展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需要。
1988年12月10日,保寿硚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从而进一步保护这一座汉口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桥。
相关文化
人物
郑举选6岁时因患“天花”双目致残,他没有一技之长,只能走上从商的道路。郑举先是在汉正街摆摊,后被扣上“走
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随后家再次被抄,被送进了监狱,自身右眼也彻底
失明。出狱后,1979年底,郑举选拿到了个体工商户执照,从此他开始大显身手。郑举选虽双目失明,但他生性豪爽,并且懂得如何把手里的货给盘活。他的生意从摊位变成门面,后来他又成了
硚口区一家贸易公司的董事长。随后连续多年,郑举选公司每年销售额都在500万元以上。20世纪八十年代,
郑举选成为武汉市首批万元户、百万富翁。
影视作品
1990年,武汉电视台根据小说《风流巨贾》进行改编,拍摄出8集电视连续剧《汉正街》,同时《还是汉正街》在中央电视台和
旧金山、
芝加哥等地陆续播映。
中国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节目播放专题片《汉正街》,《
经济半小时》连续播放专题新闻《天下第一街之“谜”》上、下集。
湖北电视台《中华之最》栏目播放专题片《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一一汉正街》等。
趣闻轶事
古汉正街中的接驾嘴因接驾嘉靖(明世宗)皇帝
朱厚熜得名,后传为集稼嘴,最终被简写为集家嘴。
汉正街泉隆巷取“
乾隆”谐音,是一条
清代老巷。相传,
爱新觉罗·弘历到汉口来,从这条巷子走到河边,上船过河到汉阳去了。
重要荣誉
2012年,武汉市汉正街都市工业区获批首批国家
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2017年,武汉汉正街获“十大创新市场”称号。
2018年7月28日,中国纺织服装流通大会暨2018中国·汉正街服装服饰博览会在汉正街举办。
2018年,汉正街市场被评为2018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活力市场”。
2020年,汉正街产业带入选“年度十大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