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菌
一种细菌
革兰氏菌是一种致病性病原球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可以通过革兰氏染色法进行分类,其特性在于细菌的细胞壁结构不同,主要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
革兰氏染色法通过细菌细胞壁对染料的吸附能力不同,将细菌区分为紫色显示的革兰氏阳性菌和红色显示的革兰氏阴性菌。
简介
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病菌,如何将这些病菌加以鉴别、分类,并选择有效药物进行治疗这是很重要的问题。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病原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
常见种类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肠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苄青霉素敏感(结核分枝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但奈瑟氏菌中的流行性脑膜炎双球菌和奈瑟氏球菌对青霉素敏感),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所以首先区分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阴性菌,在选择抗生素方面意义重大。
染色原理
革兰氏染色的结果取决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甲基紫配位化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约20-80nm,有15-50层肽聚糖片层,含20-40%的磷壁酸。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厚约10nm,仅2-3层肽聚糖,另外还有脂多糖细菌外膜脂蛋白
革兰氏染色原理目前有三种观点:等电点学说、化学学说和渗透学说。
1.等电点学说,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在PH2-3,比阴性菌(PH4-5)低,加之碘为弱氧化剂,可降低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致使两类菌的等电点差异扩大,因此阳性菌和碱性染料的结合力比阴性菌更强。
2.化学学说,碘液在菌体内与甲基紫结合后又和菌体内核糖核酸柠檬酸镁蛋白质配位化合物结合,此结合物不易被丙酮乙醇脱掉,呈革兰氏染色阳性。因革兰氏阴性菌缺乏核糖核酸镁盐,故对碘与结晶紫结合物摄取少,且不牢固,易被丙酒精脱色而呈革兰氏染色阴性。
3.渗透学说,乙醇使阳性菌所含粘肽多糖脱水而致细胞壁间隙缩小,通透性降低,在菌体内保留了染料-碘复合物,呈紫色。阴性菌含粘肽少,细胞壁变化不大,通透性不受影响,菌体内的染料碘复合物较易透出,失去紫色,被复染成为红色。
感染分类
革兰氏阴性感染
革兰氏阳性感染包括以下这些:
革兰氏阳性感染
染色步骤
操作分初染、媒染、脱色和复染四步
参考资料
什么是革兰氏菌.39健康网手机版.2024-09-23
细菌概述.细菌概述.2024-09-23
微生物学实验室中的革兰染色和培养结果概述.微生物学实验室中的革兰染色和培养结果概述.2024-09-23
细菌概述.细菌概述.2024-09-23
目录
概述
简介
常见种类
染色原理
感染分类
革兰氏阴性感染
革兰氏阳性感染
染色步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