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静(1974~),法号:
释延武,
浙江省永嘉县昆阳乡东村人,
少林寺曹洞派三十四代武功传人,政协委员,少林十八罗汉之一,中国少林武术八段,是少林武术派系的代表人物。
个人履历
他自幼开始在少林习武,皈依在少林寺方丈
释永信大和尚门下,赐法号延武,是正宗少林寺曹洞派三十四代功夫传人,擅长少林传统功夫和散打,对气功养生、中医伤科、自然环境学颇有研究,在1989年全国散打擂台赛中获得52Kg级冠军, 1993年全国散打擂台赛中获得56 Kg冠军,2000年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获少林拳、
少林棍两项冠军,2006年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比赛中获拳术、棍术两项金奖。在少林
十八罗汉中唯一能散打和传统功夫聚一身的功夫罗汉。为发扬少林武术曾跑遍祖国大江南北,并出访欧美和新、马、泰,为“中华瑰宝”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07年他练习的{少林同臂拳}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协载入《中华武藏》历史大典之中。曾多次被登封市委市政府授予武术先进工作者,先后被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广为报道,刊登,1996年在少林功夫发源地——
登封市创办了少林寺南北武术院,为世界武术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少林功夫的平台。
对禅见解
“什么是禅?”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语来说明。
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所以,这个能解决生命问题,提高生命境界的禅学,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识份子和社会人士的重视。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禅合乎真善美的条件;虽然不容易谈,可是要知道什么是禅,那我们就不能不尽力弄清楚。我分成三个部分来叙述,这三部分是禅的历史、禅的内容与禅的修法。
禅不讲知识,因此,不受知识的障碍,并且视知识为最大的敌人。知识教人起分别心,在知识领域里,人们会因此迷失了自我,甚至为邪知邪见所掌握,形成危害众生的工具。所以,禅首先要求追寻自我,其过程和手段,往往不顺人情,不合知识,违反常理。
在禅师的心目中,花不一定是红的,柳不一定是绿的,他们从否定的层次去认识更深的境界;他们不用口舌之争,超越语言,因而有更丰富的人生境界。
傅大士善慧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
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是不合情理的描述语句,完全是在与迷妄的分别意识挑战,以破除一般人对知识的执着。扫除迷妄分别的世界,使人进入一个更真、更美、更善的心灵境界。禅语是不合逻辑的,但他有更高的境界;禅语是不合情理的,但它有更深的涵意。
六祖曾说:‘我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此是何物?’
神会接口答道:‘此是诸佛之本源,众生之佛性。’
何谓禅?禅就是自然而然,禅与大自然同在,禅并无隐藏任何东西。什么是道?“云在青天水在瓶”、“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用慧眼来看,大地万物皆是禅机,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前后的山水的内容不同了,悟道后的山水景物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取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这种禅心是何等的超然。
今天的人类,与自然站在对立的地位,人类破坏自然界的均衡,把自然生机摧残尽,日常生活的一切,靠人为的机械操纵,而渐渐走向僵化、机械化。这样生活下去,怎能感到和谐,怎能不*生空虚,而感到烦忧痛苦呢?“禅”就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禅,如天上的白云,任运逍遥,不滞不碍。
常念佛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德。以无所得故。菩提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
波罗蜜多故。得阿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除一切苦厄。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念大悲咒
南无。喝罗那。哆罗夜耶。南无。阿耶。婆卢帝。烁钵罗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罗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罗愣驮婆。南无。那罗谨。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罗摩罗。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闍耶帝。摩诃罚闍耶帝。陀罗陀罗。地唎尼。室佛罗耶。遮罗遮罗。摩麽。罚摩罗。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罗嘇。佛罗舍利。罚沙罚参。佛罗舍耶。呼呼嚧摩罗。呼嚧呼嚧醯利。娑罗娑罗。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罗谨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罗耶。娑婆诃。那罗谨墀。娑婆诃。摩罗那罗。娑婆诃。悉罗僧。阿穆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罗。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罗谨墀。皤伽罗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罗夜。娑婆诃。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罗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罗。跋陀耶。娑婆 诃。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一字一句都包含着正等正觉的真实工夫,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本咒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份,共有八十四句。其详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其得名的由来是:有一次佛陀告诉
阿难陀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罗尼。’ 观世音菩萨被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因由是:一次,观世音菩萨曾经在千光王静住如来住所时,静住如来特为他说了“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并且对他说:“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据经的记载:当时观世音菩萨听了此咒后,即由初地证至第八地——不动地。于是发出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发愿后,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的无边世界。至于本咒所以有种种异名,释尊曾经告诉
阿难陀说:这是起因于观音菩萨的宏愿。菩萨曾在世尊处发誓说:“设若诸人天诚心念我名者,亦应念本师阿弥陀如来名,然后诵此陀罗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诵五遍,则能除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即于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接引,并且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因此大悲咒,不但能除一切灾难以及诸恶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怖畏,所以我们应以十分虔敬的信心与清挣心去受持它,方能契合菩萨的大悲心,获得无上的利益。沉沦在三界五趣众生,果能经常持诵大悲咒,不但能治一切心病与身病,且能由此超脱生死轮回,愿众生齐诵本咒,同证佛果。
武术认识
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人类即已开始用棍棒等原始工具作武器同野兽进行斗争﹐一是为了自卫﹐一是为了猎取生活资料﹐后来人们为了互相争夺财富﹐进而制造了更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如《山海经?大荒北经》就有“
蚩尤作兵伐
黄帝”的记载。这样﹐人类通过战斗﹐不仅制造了兵器﹐而且逐渐积累了具有一定的攻防格斗意义的技能。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天竺国(今
印度)的
达摩创建了佛教,在以后的岁月里,印度的武术也传到了中国,形成少林一派,在中国武林占据了重要地位。
专栏采访
(商报记者 无筝)
1981年12月26日,年仅7岁的潘国静离开父母和众多兄长,走出老家永嘉
昆阳乡东村。他跟着在
登封市做生意的大哥一路辗转,最后终于到达坐落在河南登封市中岳嵩山的腹地——
少林寺,这个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从此,潘国静就在该寺度过了鲜为人知的童年。1987年皈依在嵩山少林寺方丈
释永信门下,赐法号延武,成为正宗少林寺曹洞派三十四代功夫传人。
提起
少林寺,不由得让人想起电影《少林寺》。这部今天看来仍可令人称绝的功夫片的诞生,在国内外掀起少林功夫热潮,但潘国静到少林寺绝对与电影《少林寺》的热播无关。
电影《少林寺》开拍正是1981年,可那个时期,不兴公映前“包装炒作”让老百姓们无限期待这一套。此片又上映于潘国静到少林寺之后的第二年——1982年。可见,潘国静并非因仰慕少林武功而入佛门习武,只是如他自己所说的,“大哥跟当时在世的
少林寺方丈行正有特殊交往,而我小时候调皮好动,又不好好读书,家里兄弟很多,境况也不好,所以就把我这个老幺送到少林寺去了。因为那个时候到少林寺学武艺的孩子是全部免费的”。
潘国静发现,少林寺里与他一起习武的孩子都比他大,他们大多为来自
河南省、
安徽省、
山东省等地及周边的贫穷孩子和孤儿。只有他一人来自遥远的南方永嘉。
“当年的少林寺一片破败,只有孤零零几个大殿。”潘国静回忆,那时因少林寺香火不旺,伙食条件很差,有些食物还是当地老百姓送来的,所有弟子都打通铺。早上5点必须起床,他们挑水、种地、打扫、看院、砍柴……什么都得做。此外便是练功10小时。潘国静解释,这10小时的练功时间,并非我们所想象的纯粹少林武功,其中包括禅学和医学等,“也包括所有人必须学会写毛笔字,所以到现在,我还习惯写点书法。这跟我儿时所受的特殊教育有关。还有师父们的阅读习惯也影响了我们。我喜欢文学,如《
中国通史》《中国处世经典》等书籍,我的许多思考靠文学支撑。因为自己读书太少,所以希望在文学作品中找到一些人生哲理,从文学中寻找共鸣,找到精神营养,从而引发和开阔自己的思路。所以,少林武术因禅武合一而博大精深,以禅入武,习武修禅,绝非自卫强身小技。练‘功夫’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品行素质和悟透人生真谛。”
像潘国静这样一个有着特殊童年经历的人,他所受的教育和他所悟出的一些经验,也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60多个孩子挤在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房间里睡觉,吃的是能照出人影的
稀饭。而练功一点也不能含糊,如果规定打沙袋500拳,师傅不说停你绝对不许停下来。即使连肉都打出来了,你也得继续下去。”这就是当年在
少林寺学武艺的孩子的状况。自身吃不了苦的,或是父母实在心疼的,都陆续离开了,可潘国静即便再苦再不愿意,也不可能跑回家来。“记忆中,我没有回过家。当时的交通不发达,从
登封市到
温州市的路途和路费都是我的父母不敢奢想的,而且他们也并不知道我到底过得怎么样。大哥也因为忙于生意,只是偶尔过来看望一下就走了。”
也许是断了回家的念头,潘国静一门心思放在学艺上,并逼着自己看懂经书。别看潘国静书读得少,但悟性高,又对新知识颇感兴趣。他虽然常常对着经文里的繁体字犯晕,但非要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啃读下来。因为看经书,潘国静认识了不少字,受到很多启发,也悟到了不少人生哲理。
《学习周刊》:想知道
少林寺的传统门风,你与从未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有什么区别吗?
潘国静:我在
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一呆就是四年,后来又陆续去进修。少林寺的十大戒律自不必多说,那里的生活和规矩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难以坚持的。譬如起床的钟声响了之后你5分钟不到就得蹲马步、挑水。有许多孩子因为受不了练功的那种苦而装病,因为实在太饿去伙房偷馒头吃,如果被发现了,也要受相应的处罚。
《学习周刊》:少林寺有没有赏识教育?你如何看待赏识教育?
潘国静:那时候师父们顶多给你一个赞赏的眼神。虽然这样的眼神非常难得,但是我们很受鼓舞,记忆犹新,至今难忘。赏识教育是当今许多人提倡的说法,但我个人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赏识教育可以对那些本身就非常乖巧、追求上进的孩子实行,绝不适合问题少年。其实,一个孩子应该要受一点委屈,吃一点苦。在严格的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有独立意识,这是我自身得出的经验。
《学习周刊》:都说禅其实不是知识,而是悟性,这些年你悟到些什么?或是看到哪些现象和世俗观念?
潘国静:悟到很多,也常常感慨。因为在少林寺的时候,师父们总是告诫我们要严于律己,要做善事,做人还要肚量大,但很多现象让我看在眼里烦在心。那天,我在公交车看到小偷掏走别人的钱包,我一把抓住了他,他迅速将钱包转交给一同作案的小偷后,反咬我诬陷好人。令人气愤的是,车上所有人都不敢吭声,就连那个被偷的人也不敢指认,结果我倒被小偷痛骂了一顿,眼看着那拨小偷下了车。
《学习周刊》:少林功夫讲究“内敛含蓄”,不事张扬,能谈谈你成名后如何看待名利,办学校是为了什么,是为名气还是财富,抑或其他?
潘国静:为了弘扬少林武术,1987年起,我受
少林寺指派,在当时的“少年武术训练中心”当教练。后来这个学校解散了,当时我的学生却非要跟我继续练,由于我多年在习武中有些疲惫感,想放弃传授功夫的念头,准备弃武从商,但由于学生的再三要求,我又开始了我的武学生涯。从此我没有再离开过这个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岗位,1996年创办了少林寺南北武术院。
少林武术讲究的是禅拳并列,不分轻重,两者都不能忽略。所以,我把做人道理放在我的教学的最重要的位置。
包括家乡在内的南方许多难管的孩子,很不情愿地被家长送到我这里学习。其实我知道,这些家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实在是管不下去了。而我采取的是:前三个月实行全封闭式,限制与外界交流,包括他们的父母在内。然后通过了解他们各自的家庭和个人情况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有所悟。并开展对学生的“三观”即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和理性自觉。我十分主张感恩教育。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冷漠、不知感恩,学生与家长之间又普遍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等现象,我们引导学生养成感恩心态,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对父母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对生活感恩。增强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化为孜孜以求、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同时让他们认真学好武艺。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这些看似难管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还是可以转变思想,成为身心健康的好孩子的。练“功夫”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品行素质。
《学习周刊》:有人说你对自然环境学颇有研究,能说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在吗?
潘国静:风水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主张“人之属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人类只有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才有利于把大地本身看成一个有灵性的机体,各部分之间彼此关联,互相协调。人类社会的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一朝一夕生产的。都有历史的沿袭性和继承性。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科学,如历史环境学、社会环境学、聚落环境学、住宅环境学、生态环境学、心理环境学、建筑环境学。聚落是人们的聚居之处,是最直接的区域环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正是中国先民憧憬的风水聚落。
自然认识
自然,在
道教教义中是指“道”的存在、运动、变化的一种特性或状态。道教以“道”名教,将“道”作为教义思想的核心。由“道”出发,从不同角度派生出了“朴”、“一”、“柔弱”、“
无为”、“不争”等观念,“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自然”所描述的就是“道”的不加任何强制、不依靠任何外在原因、自己发生、自己存在、自己演化、自己消灭的一种性质和状态。《
通玄真经》卷八《自然》篇,
唐朝默希子题注称:“自然,盖道之绝称,不知而然,亦非不然,万物皆然,不得不然,然而自然,非有能然,无所因寄,故曰自然也。”即自然是道的最重要的特性,道生万物都是不假外力自然而然的,而且是不得不然的。
“自然”这一概念,首见《
道德经》。“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四大,指道、天、地、人。道法自然,就是说,道是自然而然的。道士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称:“疑惑之人,不达经理,乃谓大道仿法自然。若有自然居于道之上,则是域中兼自然有五大也。”又称:“大道以虚无为体,自然为性。
道为妙用,散而言之,即一为三,合而言之,混三为一,通谓之虚无自然大道归一体耳。非是相生相法之理,互有先后优劣之殊也。非自然无以明道之性,非虚无无以明道之体,非通生无以明道之用。”这就是说,“道”不是由自然派生出来的。《
道德经》还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意思是事情成功,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如此。
杜光庭认为,道是无私的,“不亲其亲,不子其子,有生成遂长之功,不矜于下,不见物得其所,不知上化所为,以为自然而然也”。《南华真经·缮性》篇赞扬古时社会:“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至一,就是
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