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志
始于明代的志书
《诸城市志》始于明代。明万历《诸城县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共诸城县委于1960年组织编写《诸城县志》,历时7月成稿,凡60万字,并油印行世。新编《诸城市志》始修于1982年3月,共征集资料1500多万字,1991年10月定稿,1992年10月出版。本志上限始于1840年,部分需溯源的事物适当上溯;下限至198 7年。中设建置、地理环境、人口、农业、工业、交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税务、金融、经济综合管理、政党社会团体、政权、军事、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俗、人物等24编。
简介
诸城修志始于明代。明万历《诸城县志》 ,王之臣修,陈烨,万历三十一年(1603) 刻本12卷,该县志目前只缺逸2、3卷。清康熙《诸城县志》,卞颖修,王劝纂,康熙十二年(1673) 刻本12卷6册。清乾隆重修《诸城县志》,宫让等修,李文藻等纂,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共46卷。清道光续修《诸城县志》,刘光斗等修,朱学海纂,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23卷。清光绪续修《诸城县志》,刘嘉树修,苑?池、邱浚恪总纂,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22卷。清光绪《诸城县乡土志》,陈观圻主编,王熙昭纂写,光绪三十三年(1907)铜印版本,全志分上、下卷,14章。民国《诸城县乡土志》,王炜辰主编,民国9年(1920) 石印出版,二册。以上志书皆存。
诸城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诸城,原名东武,西汉初年置县。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诸城,取汉故诸县城为名。1987年7月撤县建市,属潍坊市。全市辖13镇、22乡,1340个行政村,总人口990970人,有汉族满族回族藏族壮族瑶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等9个民族。全市总面积2182.7平方千米。南高北低,北部丘陵、平原、洼地交错,南部多低山、丘陵。在诸多河流中,潍河是潍坊市境内第一大河,流经诸城市的长度78千米。市境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半湿润气候。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番薯、黄烟、棉花、花生、蔬菜、大豆、果品等。矿产主要有石英石、重晶石、莹石、膨润土正长石明矾石沸石、云母等,已探明沸石岩矿D级储量1243万吨,明矾石D级储量50万吨。 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4184.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只有222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45万元。 1987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为15182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2241万元、农业总产值49582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4186万元;出口商品收购总值20134.5万元。诸城农业基础雄厚,是全国粮食、主料烟、瘦肉型猪生产基地。80年代以来,诸城市注重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重点培育、发展了粮油、肉鸡、烟草、食品、蔬菜、果品、春蚕、棉花、万寿菊、食用菌、矿产品、淡水养殖等12大主导产业,主要农产品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诸城工业门类较全,布局合理,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纺织、建材、电力、食品等八大工业体系。全市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三资”企业从无到有,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三资”企业已发展到202家,出口商品达14大类、100多个品种。诸城交通便利,是山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通信能力得到了迅猛发展。教育事业日新月异,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597所。1986年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市。
新编《诸城市志》在中共诸城地方组织章专设“中共诸城市(县)委重大决策”一节;在军事编专设“兵事”一章,对诸城人民为争取解放所付出的代价,全部量化,并辅以生动的革命事迹,成为教育青少年爱国爱家乡的生动教材。诸城是五方上帝之一虞舜出生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境内有古文化遗址270处,古墓葬183座,市博物馆馆藏文物1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9件。诸城出土的鸭嘴恐龙化石为当今世界之最。人文渊薮,名士奋兴,从原始社会的虞舜,到现代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的缔造者和最早的领导者王尽美,代代名人辈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诸城有2166名革命先烈牺牲,为此《诸城市志》突出了人物编的记述。
荣誉
新编《诸城市志》1994年被评为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目录
概述
简介
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