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器堂建于1905年,供奉
房玄龄,正是由清末殿前侍卫房殿魁公奉旨首建,并将堂号定为“国器堂”,取房玄龄公年青时被喻为“国器”典故。在中国除皇室和儒宗
孔子祀“庙”外,这个“家庙”也成了例外。“国器堂”用来祭唐三宰相房玄龄、房 琯、房 融,中为房玄龄像。
清代御前侍卫房殿魁为纪念
房姓历代祖宗和
唐朝贤相房玄龄、
房融、房馆
五代十国三宰相。呈请清光绪皇帝批准,于光绪二十六年至三十年(即公元1900年至1904年),在大埔银江龙市筹建
房氏家庙(国器堂)。该
聂氏宗祠乃是房氏一族海内外宗亲,唯一的寻根问祖,瞻仰纪念,联系亲谊和乡谊,建设银江,造福人民的祖根,亦是纪念中国历史上盛唐之重要文物。
清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甲午恩科武举钦点御前侍卫房殿魁,尊祖敬宗心切志坚,行笃为人楷模,不避任何艰难险阻,为首倡议并鼎力建造《房氏家庙》(国器堂),使族人念祖睦族得所,联系海内外宗亲、乡亲同心同德,合力建设家乡,房殿魁应是功大无与伦比。
按查各姓建宗祠者多,建家庙者少,多数人命“树德堂”、“崇报堂、”“衍庆堂”……等一般性堂名,独特名“国器堂”,改元前期
房玄龄为
唐朝开国元勋,文治武功都为唐朝出过大力,立过很多很大的汗马功劳,为唐朝武德
贞观两朝贤宰相,唐代继汉代发展对外丝绸瓷器贸易发展世界性经济交往,实力外杨,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中国人出国回家称转唐山,史因在此,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也是得以建家庙命特殊性堂名“国器堂”的主要历史。
房殿魁建家庙
聂氏宗祠,历史上有条件,时期仍非偶得,深明建家庙祖祠历史有条件,但封建专制社会建家庙必须钦准,房殿魁任职钦点御前侍卫(约当于今北京卫戍司令)职务关系,常在皇帝侍侧,年之将终,
皇帝问房殿魁为何不请假回家过
春节,房殿魁跪以对,臣祭祖场所尚无。清朝较明智的
光绪帝熟读史籍,深明历史上有
唐朝出大力立大功的
房玄龄贤宰相,有建家庙条件,立即饮准房殿魁回家建家庙,房殿魁下跪谢恩,高呼万岁。建家庙祖祠时妣就此获得,随后加命特殊性堂名:“国器堂”。除缘由有前期房玄龄贤宰相,还有
房融任
周武后时宰相。
房琯任
李亨时宰相,
五代十国三
丞相,房宽文武全材,武才用兵,兵妣莫测,为太明
朱棣将军辅佐
永乐得天下最大功臣。文才明朝是我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手工业作坊商品经济妣量生产的开端。摆脱自供自给自然经济囹,房宽是当时明朝皇帝得力助手之一。明朝三宝太人七次下西洋,扬威海外,发展海外经济贸易,房宽是当时明朝
郑和七下西洋谋士之一。故得以建家庙且待以命特殊性堂名“国器堂”。
规模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高啄檐牙,骑筒拱栓,雕刻精致镀真金,上下堂石柱计约二十条,造型独特各异,门斗石起大涧线,弧弯平直光洁无与伦比,神座雕刻穿凿镀真金,花枝招展,蝶舞鸟飞,栩栩如生,神主牌巧工精制,真金粉书写,字迹清秀“国器堂”匾高大厚,用料为最优质樟木,字大每只有二尺见方,当时由书法家书写,用真金粉,字体苍劲挺拔,历久色不变。“
房氏家庙”碑匾用
花岗石,凿刻沉体字,端庄正楷,镶于大门顶,历史文物常使行人驻足凝视。屋后屋弯曲平直井然有序,精选石精工砌,花台拱如
龟背竹,平铺生长如茵的绿草,化台后遍植
松柏,建城墙式围墙,总面积1500平方米以上,远观近看!人皆叹为观止。
银江地处
梅州市梅江区、梅州市
梅县区、
大埔县、
丰顺县边陲,毗邻四区县八乡镇,位于大埔县西部,居
韩江上游,距县城45余公里。东接本县
洲瑞镇之赤水,西邻梅州市梅县区
雁洋镇三乡之黄凹和梅州市梅江区
西阳镇白宫之嶂明,南连丰顺县之占头,沙田,北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三乡石楼、蛟子窟交界,东西长达43公里,南北相距37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葫芦形。境内山峦起伏,属
莲花山脉支系。本镇坪上的双髻山海拔1026米和
银窿顶海拔1357米,而后者是
梅州市梅县区海拔千米高山的最高峰。全镇总面积为209.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6公顷,居全县之首,是重点用材(杉)林基地。镇内源自
明山嶂的银溪干流,它聚天门、昆仑诸涧壑,水流崎险湍急,经50华里汇入
韩江。银江屡易其名,明属“恋洲都”称“约”,清改制为“堡”。民国称区、乡、曾分银内、银外、昆仑三个乡,后又合为
大埔县第五区(银江乡、昆仑乡)。建国后,初设银江区,后并大麻区设乡,土改时又为区,后改制为公社。1983年又为区,后撤区并乡,1993年晋名银江镇(即今名)。2007年统计:全镇13个行政村。有30余姓,5980户,人口2.5874万,其中农业人口2.4041万,非农人口1833人,劳动力9095人。银江是
梅县区人的林业区。向来盛产柴、炭、竹、木等,以
杉木王著称,素有“砍不尽的银江杉”之美誉。银江杉质特优,最宜作船桅、建材和家具。以往,银江“山山植密林”,村民“靠山吃山”。建国前,林权被封建祖尝、地富和私人所占有。建国后,山林随田地平分到户,政府号召农民在山上植树造林,对林木加强管理,林业生产有较大发展。林果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集约化、基地化发展。有不少地方,如马头山等处,“银江杉”不同程度地得到恢复。近年来,镇党委政府还积极发展集约型林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林业经济打下基础。紧紧围绕见效快、景观美、效益好、绿量高的要求,全力做好墟镇和省道S333线绿色长廊建设。加快推进森林围城工程的实施,努力提升山清水秀、绿荫环抱的新人文秀区。对28公里长的
省道S333线沿线600亩残次林进行间种、套种
槭树、香樟、
台湾相思和荷树,加快林分改造,提高生态功能等级。目前,全镇现有森林面积 27.2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249056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5%,绿化率达96%。
银江境内山地、丘陵、盆谷与沿溪坡地交错,土质松软,宜林、宜农、宜牧,地下资源宜于开采的有辉绿,岩储量大约500万吨。银江镇地方工业,建国前,仅有一些个体铁器、木器、酿酒、缝衣、做鞋等手工作坊。建国后,镇办工业也有了较大发展。至1995年,全镇共有4个层次企业573个,从业人员1712人。主要有:水电站5座,装机容量1980千瓦,年发电量426万千瓦时;辉绿岩、石板厂4间,生产线6条,年产石板材1.5万立方米;瓷厂30多间(包括老厂),年产瓷器100多万件。1995年全镇企业收入4328万元,创税收954.8万元。
此外瓷土、
碳酸钙、钨、煤等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农业向以种植水稻、
番薯为主。1960年以来,全乡山坡地广植
木薯,自此成为生产木薯之乡。建国前,由于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且水利设施差,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各种农作物产量较低。农民大部分“放起禾篮无米煮”。1949年,水稻平均亩产量仅200公斤,甘薯亩产约1000公斤。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进行了土改分田地,兴建山塘、水库、陂头、圳道等,不断改造山坑低产田、改良土壤、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等。特别是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了一批专业户、重点户,调整了农业结构,使农业生产迈上新的台阶。1995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1417公顷。粮食总产比1979年有较大增长。全镇办起了不少小庄园,种植以梅州蜜柚为主的水果等。据《广东山川矿》:载“
大埔县西七十里产鱼,不腥,以其水浣衣,不用粉浆,自然皓白。”民间流传的银江“煮鱼不用姜,洗衫不用浆”的谚语可被证实。银江鱼“鱼骨皆软”、“鲈鱼颇负盛名”;“石贴子”鱼味美,古时曾作朝廷贡品。旧《大埔县志》载:“
银江可通小舟20公里,……俗称此船曰矿船子,可知创设之始专为运载矿产也。”此船又叫丢梭船,它在险乱石丛中行驶,由于船工技术娴熟,有如飞燕穿石,轻快无比。古有骚人墨客曾做诗赞曰:“山山植蜜树,水水通轻舟,溪水白如银,有银安足忧!”是给银江一幅真实而生动的写照。它讲明了银溪的由来并勾画出它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