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英
中国现当代作家
冯德英(1935年2月-2022年1月17日),出生于山东乳山市,中国共产党员,中国当代作家,曾任山东省作协主席、济南市政协副主席、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
冯德英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1949年1月,刚刚读了五年小学、年仅14岁的冯德英离开家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第三野战军通信学校无线电报务专业学习。1955年,冯德英开始创作自己的处女作长篇小说《苦菜花》。1958年,《苦菜花》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后获得好评,冯德英受到周总理的接见,荣获空军党委记一等功奖励。也正是《苦菜花》的成功出版,改变了冯德英的生活道路,同年,他调到北京,在空军政治部文化部从事专业创作,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写完了第二部长篇小说《迎春花》,并于1959年出版。1962年,冯德英出访苏联,在莫斯科广播电台与听众交流。1963年,冯德英写完《山菊花》上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经历了多年的批斗和劳动改造,创作也因此停滞下来。
1979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冯德英的第三部长篇作品《山菊花》上集;三年后,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下集。1980年,冯德英转业济南市,担任了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泉城》杂志主编。20世纪80年代初,冯德英着手创作长篇三部曲《大地与鲜花》,其中第一部《染血的土地》于1986年出版。1988年,他当选为山东省作协主席,并担任济南市政协副主席。1992年,长篇三部曲《大地与鲜花》的第二部《晴朗的天空》出版。1995年,冯德英移居青岛市,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岛市委员会副主席。1997年,冯德英的《冯德英中短篇作品选》出版。2005年10月,冯德英离休。2022年1月17日,冯德英因病医治无效在青岛逝世,享年86岁。
“三花”出版以来,已多次再版,发行逾千万册,并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苦菜花》中的《春潮》还被编入了小学语文教材。几十年来,“三花”被拍成电影、电视剧,改编成话剧评剧、吕剧等多种戏剧,至今仍深受欢迎。2007年12月,冯德英荣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2019年9月23日,冯德英长篇小说《苦菜花》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5年,冯德英出生于乳山市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区一个叫观上冯家的贫穷小山村里,他的家庭是一个革命之家,父亲及哥哥姐姐多人参加革命工作,母亲受丈夫、儿女的教育和影响,也是一位革命事业支持者,常常有许多革命军人和地方工作干部出入他家。冯德英从记事起便“常常躺在干部姐姐和八路军哥哥的怀里”听胜利消息和战斗故事,他亲眼目睹了父兄和出入他家的革命者们如何地为革命事业奔波劳碌,甚至流血牺牲,常常为昨天还教儿童团唱歌的哥哥姐姐们的牺牲而痛哭不止。
环境的耳濡目染使冯德英从小就受着革命思想的熏陶,6岁入村抗日小学读书,9岁当村儿童团团长,11岁任少年先锋队队长,他一边读书,一边带领孩子们查路条、站岗放哨。童年的这段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成为一位作家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参加解放军
1949年1月,刚刚读了五年小学、年仅14岁的冯德英离开家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第三野战军通信学校无线电报务专业学习。正是通信学校的这段学习生活,成为冯德英最终走上文学道路的契机。1950年春天,冯德英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二年,看到一本封皮已经被搓烂的《洋铁桶的故事》,他被书里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小说,也是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存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能用来写成一本书。这激起了他的对小说、对文学的爱好,开始大量阅读,并且开始练习写作。毕业后,他先在杭州市、南京、广州市、武汉的部队做过报务员、电台台长、无线电雷达指挥排排长。
创作“三花”
冯德英一面做好本职工作,一面开始尝试着把自身经历过和熟知的事情仿照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但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冯德英,越写越觉得表达不出想要表现的事件和人物的本来面貌,便因失望而辍笔。但他的创作激情却难以遏制。不论睡眠时间或工作之暇,一想起那些动人的人和事,心里就非常激动,有时甚至会情不自禁地流泪。1953年他开始写怀念自己母亲的纪实文学,四万多字,也就是长篇小说《苦菜花》的雏形。但真正开始创作小说《苦菜花》是1955年。那时候远在海南省的冯德英听到了家乡的一个悲剧,有个邻居的两个儿子在解放战争中牺牲,老人自杀身亡。冯德英反思,自己有幸在战争中生存下来,怀念歌颂自己的母亲,那些牺牲的战士,他们的母亲却没有人来书写和纪念。于是,冯德英决定不再局限书写自己的母亲,他要歌颂所有革命者的母亲,歌颂为革命无私奉献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
1955年秋,冯德英调到汉口工作,在中南空军教导连教授无线电课程。在军事工作之余,他断断续续地开始写作。第一遍稿件写了十七八万字,仍然还有很多生动的人和事遗漏了。冯德英感到不安,于是继续创作,第二遍稿写下来已是28万字了。1955年,年仅20岁的冯德英终于写出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书名《母亲》,寄给了总政文化部部长陈沂。不久后,冯德英收到来信,说稿子不错,他也被叫到北京修改小说稿。1956年冬天,冯德英前往北京修改小说,历时5个月,使小说字数增加了10万,总计达到38万字,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他进一步展开故事,细化情节。1957年5月,长篇小说《苦菜花》定稿。因为他的小说与马克西姆·高尔基的小说《母亲》重名,出版社编辑希望他改个书名,冯德英一下就想起了家乡的苦菜花,苦菜花的根虽然苦,开的花却是香的,它代表坚强的母亲和贫苦老百姓最合适。
1958年,冯德英的处女作长篇小说《苦菜花》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苦菜花》出版后,引起了文学界的注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他出席了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周总理的接见,荣获空军党委记一等功奖励。冯德英把第一笔稿费8000元全部捐给了军烈属。也正是《苦菜花》的成功出版,改变了冯德英的生活道路,同年,他调到北京,在空军政治部文化部从事专业创作,任创作员。在处女作出版激起的创作热情的推动下,为了向建国10周年献礼,他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写完了45万字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迎春花》,并于1959年出版。新华书店总店征订要100万册,但是纸张紧缺,只好先印40万册。后来,冯德英对《迎春花》做了局部修改,篇幅也减少了5万字,1962年再版。对于这部作品中所反映的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冯德英比对《苦菜花》中的生活还要熟悉,那时他已经是一个当了村儿童团团长、少先队长的少年,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了这段生活。书里描写的情节故事,有许多是他直接参加或亲眼目睹的,有许多人物形象是有人物原型的。
两年多的时间接连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冯德英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称赞和勉励,邓颖超同志代表全国妇女,为他的作品中塑造了那么多优秀的革命妇女形象而感谢他,他还出席了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40周年纪念大会。1962年,他出访苏联,在莫斯科广播电台与苏联听众谈话,许多人将他塑造的中国母亲形象与马克西姆·高尔基塑造的母亲形象进行了比较。
“三花”的第三部——《山菊花》的写作构想是在创作前两“花”时产生的,在他追溯、调查《苦菜花》《迎春花》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和革命足迹时,很自然地追溯到了20世纪30年代胶东党组织建立初期的人与事,特别是在接触了《苦菜花》中的八路军团长于得海这个人物的原型于得水,了解并搜集了于得水的家人、他周围的战友、群众的革命斗争生活后,他便决心写一部反映20世纪30年代初期胶东半岛党组织建立到抗日战争爆发这一阶段人民斗争生活的作品。《迎春花》一收笔,他立即着手《山菊花》的写作。到1963年年底,他已经完成了该书上卷的初稿和下卷的部分草稿,后因被抽调参加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女飞行员》的创作,《山菊花》的写作不得不暂时放下,没想到这一放就是10多年。
苦菜花》出版后即为八一厂看中,并且决定由冯德英执笔改编。要把一部长达40万字的小说,变为一部放映不足两小时的电影,改编难度非常大。而改编又受到当时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从前期准备到实际拍摄颇费周折,前后历经好几年。电影以一个生活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逐渐成长为勇敢坚强、不怕牺牲的革命母亲的过程为切入角度和主题表达。据此,原有小说所有人物关系及故事情节,在影片中都根据母亲形象的塑造和主题表现进行取舍变更。影片于1964年正式开拍,最后确任执导的是八一厂导演李昂。影片摄制完成后,入选文化部举办的“纪念伟大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电影展览”,于1965年8月在全国上映, 受到广泛好评。
文革时期,江青点名批评《迎春花》,将“三花”判定为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阶级斗争调和论、革命战争恐怖的和平主义、爱情至上以及有黄色毒素描写的三株大毒草,成为禁书。冯德英被戴上了文艺黑线的代表人物、修正主义者、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在“文革”期间受了很大灾难。1969年9月,冯德英被下放到贵阳空军“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直到1972年,冯德英从贵阳空军五七干校回到北京等待“复查”落实政策,他在机关堆放杂物的屋子里,发现了被抄走的《山菊花》上卷手稿,他庆幸万分,一旦获得解放,他立即着手创作和修改,终于使这部作品得以面世。1979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山菊花》上集;三年后,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下集。
回乡创作
冯德英是一个故乡情结很重的作家,整个青年时期他虽然一直在外地工作,却始终与故乡保持着密切联系。因为强烈的故乡情,促使着他于1980年转业济南市,重新回到故乡的土地上,这时他已经55岁。回山东省后,他担任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泉城》杂志主编,一面做培养作者的工作,一面深入生活,进行创作。20世纪80年代初,冯德英着手创作长篇三部曲《大地与鲜花》,其中第一部《染血的土地》于1986年出版。1988年,山东省作家协会从省文联中独立,他当选为山东省作协主席,并担任济南市政协副主席。在冯德英担任山东省作协主席期间,创办了《时代文学》和《泉城文艺》。1992年,长篇三部曲《大地与鲜花》的第二部《晴朗的天空》出版。
1995年,冯德英移居青岛市,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岛市委员会副主席。1997年,冯德英的《冯德英中短篇作品选》出版。2005年10月,冯德英离休。2010年5月,时任威海市委宣传部张剑部长约请冯德英创作一部反映胶东半岛人民抗日题材的电视文学剧本。短短一年多,由冯德英策划、庞旸女士执笔的电视文学剧本《雾锁寒冬》在2011年11月顺利付梓,剧本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发行。2022年1月17日,冯德英因病医治无效在青岛逝世,享年86岁。
社会任职
冯德英1949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进入解放军通信学校学习,毕业后历任华东军区三野通校学员、航训大队学员、空司三科见习报务员,第四预总司令部报务员、第六预总电台报务员,华东空军通讯处副排级,广空指挥所通信排副排级、通信营副排级、电线连台长,武空指挥所指挥连排长,空政文化部创作员、贵阳“五七”干校学员、文部创作员。
1980年,冯德英转业回山东省,历任山东省作协副主席、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泉城》文艺主编,济南市文联主席,济南市政协副主席,山东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时代文学》主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岛市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市文联名誉主席等职,还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届全委会名誉委员,中国文联委员,山东省文联第六、七、八届委员会名誉主席,济南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
个人生活
1935年12月,冯德英出生于山东乳山市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冯德英的父亲冯日荷是村里地下党指导员,大哥冯慕最早参军东北地区抗日,大姐冯德清思想进步,早早参加革命,194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过妇女干部。
冯德英的母亲曹文琳劳作辛苦异常,还要照顾几个年幼的子女,但积极支持家人参加革命工作,她参加了村里的妇女救国会,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家里便成了有名的革命“招待所”。而与此同时,冯德英年仅3岁的小妹却因缺乏营养,患病无钱医治,母亲无暇照顾,不幸夭折了。
1946年初,冯德英11岁的时候,积劳成疾的母亲不幸病逝。母亲虽不是一名共产党员,却忠实地履行了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虽然不是拿枪牺牲在战场上,但人们公认她的所作所为算得上真正的革命者。受母亲的影响,冯德英的二姐和他本人先后于1947年和1949年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冯德英笔下的母亲是许多革命母亲塑造的艺术形象。《苦菜花》中母亲的原型就是他的母亲,娟子原型是冯德英的大姐。
主要作品
小说
参考资料
剧本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故土情节
冯德英的5部长篇小说,都是以他家乡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区过去和现在的人民生活为描写对象,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胶东半岛建立党组织,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几十年血与火的革命斗争生活写起,一直写到60年代和平建设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
冯德英的小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故土和人民的热爱,他的故土情结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就作家的创作而言,他的小说里喜欢大面积描写家乡风土景色,甚至不惜用家乡方言来表达。《迎春花》开篇展现的是对三面环海的胶东半岛开春万物复苏的风光;《苦菜花》开篇用诗意的语言描写了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年四季美不胜收的风景。其次是就作品笔下的人物形象而言,冯德英在小说中也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爱,他笔下的农民可以为获取土地而勇敢地与地主做斗争,也可以在解放军的带领下拿到了地契而开心得老泪纵横,激动不已。
人民立场
虽然冯德英的创作没有脱离主流话语的范畴,但他却不象20世纪50、60年代的许多作家那样,或真诚自觉地跟随、或无可奈何地服从着政治权力话语的要求而写作,他始终坚持着自己认定的以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为人民立传,代人民立言”的写作立场,真实地描写着人民的牺牲与奉献、痛苦与欢乐、精神与操守。处女作《苦菜花》出版后,曾经有热心的读者给他写信,希望他能写出反映新中国的新生活的“甜菜花”“幸福花”,但是,他1959年献给读者的还是反映革命战争生活的《迎春花》。在严峻的现实生活面前,在现实与政治形势的要求这二者之间的尖锐冲突中,他感情的天平总是向那些曾经为中原地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仍在贫穷困苦和精神磨难中挣扎的人民倾斜。于是,他在写了歌颂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乡人民的“三花”之后,没有按照读者的希望写歌颂现实生活的“幸福花”和“甜菜花”,而是写出了反映生活在新中国蓝天下的家乡父老苦涩而又沉重的人生和命运的《染血的土地》和《晴朗的天空》。
冯德英故土情怀,人民立场,与他所接受的山东省文化意识的深厚影响是密切相关的,虽然他并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孔孟的学说,但齐鲁先贤“以民为本”“与民同乐”的民本意识,已经渗透在他的文化意识中,培养着他作为一位人民作家的文化情怀。他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人民立言,为人民立传,塑造人民群众的形象,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这是他坚守终生的创作原则和立场。
“三花”如作家所愿地成功描写了胶东半岛人民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展现和挖掘了在那些血与火的年代里,胶东人民的“人情与人性,人的高尚美德和伟大操守所闪射出的永久璀璨的火花”,从而较好地实现了作家“为人民立传”的动机。作为一个具有人民情怀的作家,冯德英既深深地关注着人民群众昨天所做出的贡献,更密切关注着他们今天的忧乐悲喜,既为人民的奉献和美德立传,又为人民的疾苦而呼吁。杜甫的忧民情怀和范仲淹的入世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冯德英,他的心紧贴着底层人民,对战后人民的遭遇尤其是人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密切关注。因此,在写了回顾往昔的“三花”之后,他在《大地与鲜花》的总标题下,又写出了《染血的土地》《晴朗的天空》这两部反映建国初、中期胶东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人民生活的作品。
女性形象
“三花”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者和普通革命群众形象,其中最感人、最有血肉的是众多的妇女形象。翻开“三花”的每一“花”,都描写了众多个性鲜活的妇女形象,母亲、娟子、花子、星梅、杏莉母亲、春玲、淑娴、桃子、三嫂、萃女等女性,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名字。在这些可敬可爱、将全身心奉献给革命事业的普通革命女性身上,冯德英发掘了山东省妇女深受传统文化滋养和革命文化教化的精神素质。
冯德英准确地把握和刻画了胶东半岛大地的女性性格,既深刻地刻画她们忍辱负重、深明大义、克己奉公的共性一面,也生动地刻画了她们鲜明个性的一面,冯德英在极力歌颂革命人民群众的克己奉献和牺牲精神时,尊重艺术真实性原则,较深刻地展示了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他们在奉献自身或亲人时刻骨铭心的内心矛盾。如《苦菜花》中关于母亲在敌人摧残她五岁的幼女时,不由自主地求告敌人放过她孩子的描写;女共产党员花子在舍弃丈夫,营救区委书记姜永泉时那刻骨的矛盾和痛苦心情的描写等等,正是对可贵的人性和人之常情的深刻展现,使冯德英作品具有真切感人的人性力量。
“寡妇胡同系列”是《冯德英中短篇作品选》的重头戏,七篇作品写了七位寡妇“过去”和“今天”的故事,她们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出身、经历和人生遭际,绝无重复雷同之处。她们有的出身经历不同寻常,如徐婆、洋枪队长;有的则出身经历极为平常,如九嫂、刘壮大妈、“丑子的女人”等,然而,在她们的看似平凡的“行状”中,却隐含着不同寻常的文化底蕴。
相关荣誉
作品荣誉
参考资料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影响
《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三花”出版以来,已多次再版,发行逾千万册,并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这三部小说均以冯德英的故乡乳山市为背景,集中反映了胶东半岛人民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情节起伏跌宕,语言清新流畅,性格描写细腻生动,具有抒情乡土的特征。《苦菜花》中的《春潮》还被编入了小学语文教材。几十年来,“三花”被拍成电影、电视剧,改编成话剧评剧、吕剧等多种戏剧,影响了几代人的心灵,至今仍深受欢迎。2019年9月23日,冯德英长篇小说《苦菜花》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人物评价
冯德英同志是我党长期培养的一位优秀领导干部。参加革命工作以来,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始终践行党的根本宗旨,顾全大局、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他早年参加革命,在部队认真钻研通讯技术,勤学苦练,扎实工作。他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用文学作品讴歌火热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创作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等小说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在山东省作协和济南市文联、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工作期间,他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文化战线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担任济南市政协副主席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岛市委员会副主席期间,他积极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济南市、青岛市统一战线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离休后,他始终坚持学习和文艺创作,积极参加各项力所能及的活动,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余热。2007年,省委、省政府授予他“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青岛日报评)
冯德英是一位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中国作家网评)
我觉得,在文革前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中,对爱情的描写最为成功、最少迂腐气的还是《苦菜花》。《苦菜花》在对残酷战争环境下的两性关系的描写卓有建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作家。冯德英确实把装模做样的纱幕戳出了一个窟窿。由于有了这些不同凡响的爱情描写,《苦菜花》才成为了反映抗日战争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两性描写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会成为衡量某一时期文学所达到的艺术水平的一个衡量标准。十七年中我们还有一部《苦菜花》,何况现在,何况将来。(莫言评价,据莫言《难忘那戴着口罩接吻的爱》摘录)
人物纪念
为纪念冯德英的文学成就,深入研究冯德英的创作特点,以冯德英本人命名的“冯德英文学馆“于2008年9月20日在乳山市正式揭牌,文学馆收藏、展出冯德英创作生涯中的相关资料,以及他各个版本的出版作品。在开馆仪式上,冯德英捐出20万元,在家乡15处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书屋。《苦菜花》和《迎春花》的手稿已经在“文革”中被抄走了,冯德英将所有能找到的手稿交给了文学馆。冯德英文学馆总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陈列和收藏冯德英文学创作生涯中的作品影像等资料2000多件,被授予“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威海市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等称号。冯德英文学馆已成为胶东半岛乳山市的文化名片。
2008年9月20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中国作家协会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山东省文联、威海市委等相关领导约400人出席了“冯德英文学馆“开馆仪式,并于下午参加了纪念冯德英从事文学创作50周年座谈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共同观看了《母爱圣地、幸福乳山》城市形象宣传片和《电影传奇·一个母亲的成长》专题片,一起回顾了冯德英的文学创作历程,围绕乳山文化建设进行了交流。在座谈会上,著名学者、时任青海省副省长吉狄马加,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原主任吴振录山东省文化厅原厅长于占德等人和冯德英分别做了发言。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参加解放军
创作“三花”
回乡创作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主要作品
小说
剧本
创作特点
故土情节
人民立场
女性形象
相关荣誉
作品荣誉
个人荣誉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人物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