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文学院
济南大学文学院
济南大学文学院下设中文、传播两个系,有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四个本科专业。有儒学和词学2个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点1个。山东省近代文学学会、山东省郭沫若研究会、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以及济南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挂靠文学院。
总体介绍
文学院现设有中文系、传播系,有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4个本科专业,涉及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
办学历史
济南大学文学院是济南大学建制最早的学院之一。
学术研究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文学院在学科方向整合、梯队构建、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以及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培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中国语言文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从2003年开始先后在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学科方向招生。中国古代文学连续被评为山东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是新上学科,具有后发优势,发展前景广阔。山东省近代文学学会、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山东省郭沫若研究会秘书处等多个省级学会与社团组织挂靠文学院。文学院还设有济南文化研究中心、词学与文学传播研究所、儒学研究中心、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中心、女性文化研究中心、基督教与文学研究中心、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媒介文化研究中心、山东地方戏曲研究中心、文化诗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老一辈学者袁梅教授《诗经》学研究、崔海正教授词学研究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为中国语言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袁梅教授师从余冠英先生,长年致力于《诗经》、《楚辞》等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至今已出版《诗经译注》、《楚辞译注》、《诗经异文汇考辨证》等著作多部。崔海正教授现任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先后出版《宋词研究述略》、《中国词学研究体系建构稿》、《北宋词研究史稿》、《宋词选》等词学专著8部,主编的《中国历代词研究史稿》(5分册)获山东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另有徐志刚教授的诗词研究、张传曾教授的语言文字研究等在学界亦有一定影响。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老一辈学者的影响下,薪火相传、发奋进取,坚持以继承、创新为指导,在不断推进省级重点学科古代文学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学科生长点,目前已在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近代文学与文化、性别文化与女性文学、文艺美学、宗教与文学、汉语词汇学等研究领域彰显出优势和特色。
1.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本学科方向注重对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进行跨学科的整合研究,初步形成了以先秦两汉诗学、出土上古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为主的研究特色。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4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5人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经历,学科方向带头人为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蔡先金教授。2006年以来,本研究方向共承担“出土上古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出土文献与上古文学研究”等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出版《孔子诗学研究》、《诸子之前泛诗现象研究》、《〈洪范〉诠释研究》、《两汉三家〈诗〉学史纲》等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余篇,2项成果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2.近代文学与文化。本方向注重对近代小说与文学期刊、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以及近代戏曲诗文的研究。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3人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经历,学科方向带头人为山东省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郭浩帆教授。2006年以来,本研究方向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项,出版《吴趼人小说研究》、《清代北京戏曲演出研究》、《红楼梦本真人文思想》、《中国近代唐宋诗之争研究》等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60馀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余篇,2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奖。近代小说传播研究方面处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3.性别文化与女性文学。本方向注重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性别研究,尤其是女性文学研究,目前在现当代女性文学、海外华人女性文学研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4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学科方向带头人为刘传霞教授。2006年以来,本研究方向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4项,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项,出版《女性?历史?叙事》、《被建构的女性》、《精神追寻与生存突围——论欧美华人纪实作品中的女性自我书写》等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80馀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余篇,4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奖。
4.文艺美学。本方向注重文化诗学、文艺传播和生态美学等方面的研究。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1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科方向带头人为刘艳芬教授。2006年以来,本研究方向共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5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项,出版《佛教与六朝诗学》、《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唐宋律诗流变研究》、《多维视野中的奥林匹克运动》、《徘徊于审美与审丑之间》、《审丑观照下的西方文学史》等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80馀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余篇。6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奖,专著《儒、释、道的生态观与艺术观》(第二位)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奖。
5.宗教与文学。本方向注重宗教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在基督教与文学、佛教与文学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科带头人为刘丽霞教授。2006年以来,本研究方向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项,出版《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历史存在》等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60馀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余篇,4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奖。
6.汉语词汇学。本方向坚持大词汇观,在汉语新词语、古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聚合词语以及汉语语法研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现有副教授2名,讲师4名,学科方向带头人为张小平副教授。2006年以来,本研究方向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山东省语委科研项目1项,出版《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缩略语》等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40馀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余篇,1项成果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文学院十分重视学术交流活动,先后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李学勤莫砺锋、陶文锋、刘泽华赵逵夫、周建忠、郭延礼马龙潜郑杰文孟祥才沈治钧黄霖袁进、王志民、张炯温儒敏加利福尼亚大学叶维廉教授、哈佛大学LindaSchlossberg教授等来我校举办学术报告。承办“2011年中国近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小说分会年会”“第三届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2012年年会”等学术会议4次,外派教师约有50人次到外地参加学术会议或从事其他学术交流活动。
师资介绍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老一辈学者袁梅、徐志刚、张传曾、崔海正等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做出了突出贡献。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教授13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4人,18人具有博士后学习背景。先后有6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师院校教师奖、2人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奖、1人获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1人获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人获齐鲁文化英才称号、1人获泉城文化之星称号。全国著名书法家黄斌,诗人路也(路冬梅)、晏榕(李佩仑)执教于文学院。
学生工作
文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学生工作氛围。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学生工作格局。学院培养出了一大批知识结构全面、基本功扎实、素质高、事业心强的优秀毕业生,在社会上享有很好的口碑。
师资力量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6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16人,硕士学位者23人,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以上,具有强劲的发展优势。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文学院重视提高教学质量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先后有6位教师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师院校教师奖,2位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奖,1位获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称号。
文学院强调提升本院的学术研究水平,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院资料室现有专业图书2万余册,杂志300余种,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共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152部,教材3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社科成果奖22项,教学优秀成果奖11项。先后承担省部级研究项目12项,目前在研各类项目8项。在词学、近代文学、齐鲁作家、中国社会思想史、文化史、济南市历史文化等研究领域,已开始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词学研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传播系机构
传播系发展历史
济南大学文学院传播系是文学院在学校正确决策和兄弟院系的鼎力支持、协助下,为适应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状况、整合学院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于2007年组建的教学系。传播系现有广告学本科专业,2007年首次招生。传播系虽然非常年轻,但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新闻传播人才缺乏的情况下极具发展潜力。传播系全体教师将借助各种有利条件,加快专业建设,提升我校在省内、国内同类专业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传播系专业建设
传播系现设有广告学本科专业,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至8年),毕业后授予文学学士
1、培养目标
广告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深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广告创意与策划、市场调查、信息咨询、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营销、企业公关策划等工作。
2、办学特色:
传播系的办学宗旨是重基础,宽口径,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现有广告学专业以学校教育与广告实践密切联系、增强广告的人文精神与创新性为原则,充分利用文学院丰富的人文资源,在传统的广告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的基础上,着力增强对学生的人文科学概论养的培养,以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将增强对学生外语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文案、管理和策划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既有扎实的广告设计功底,又能掌握广告行业运作管理的符合型人才。经过这些环节培养的广告人才,将不仅拥有比较强的广告制作能力、系统的广告学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将拥有广阔的知识视野、丰富的人文涵养和敏锐的市场意识,既懂创意策划又懂营销和媒介经营管理。这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适应面比较广,必将极大地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广告学专业学科建设定位。现有广告学专业的设置主要可以分做两类:一是作为普通文科专业设置,二是作为艺术类专业设置,由于二者生源条件的差异而决定学科定位的不同:前者侧重于管理人才的培养,后者侧重于广告实务的设计工作。我们的广告学招生是以普通文科为生源,归属于文学院,而不是归属于艺术学院的艺术类招生,因此,我们的广告学专业以普通文科专业为基点,兼顾艺术类专业知识,在加强其文学素养的同时,增加其艺术修养和初步的艺术技能。
3、师资队伍:
传播系下设广告学教研室和传播学教研室,共有专任教师7名,其中副教授1名,讲师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名,系主任为陈静副教授。
传播系社会声誉
1、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传播系现有广告学专业的教学培养活动是一项复杂工程,其工作相当繁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倾心尽力、规划设计,以期符合市场目标和教学要求,达到预期效果。在广告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运作能力。
从传播系的发展来看,我们的广告学专业刚刚起步,这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发展的机遇。我们的专业侧重培养广告创意与策划人才,这类人才是目前市场急需的人才。我们的培养目标在注重加强学生的创意思维和传播经营理念,开拓其视野和眼界的同时,也强调提升其实践能力。我们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建立良性的合作关系,尽力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2、学生就业情况与校友声誉
传播系为2007年建立的新教学系,现有广告学专业于2007年首次招生。鉴于目前广告传播人才的
发展前景
文学院全体教师将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现代意识,突出文史特色,进一步提高文学院在省内外的影响力。争取在近几年内再建成1个省级重点学科,增加1-2个本科专业,新上2-3个硕士点。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申办博士点。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总体介绍
办学历史
学术研究
师资介绍
学生工作
师资力量
传播系机构
发展前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