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与剑》(Ogniem i mieczem)是
波兰小说家
亨利克·显克维支于188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在广阔的画面上展现了波兰军队和哥萨克鞑联军的血与火的较量,并在硝烟弥漫、刀光剑影的残酷战斗中插入了斯克热杜斯基与海伦娜的爱情故事。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部历史小说的基本内容。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又派生出许多支线,每条支线都写得脉络分明、错落有致,而且与主线紧密相联,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
《火与剑》是波兰人所称的三部曲的第一卷,后续作品包括《大洪水》(Potop,1886年)和《草原上的火》(最初以
波兰语标题Pan Wołodyjowski出版,意为沃洛迪约夫斯基勋爵)。
内容简介
《火与剑》描写17世纪中期
波兰会议王国军队与哥萨克叛军的战争,着重在揭露
乌克兰贵族、查波罗日部队的一名书记官赫米尔尼茨基的叛国活动,表彰主战派雅里梅亲王的赫赫战绩与爱国行动,小说中穿插亲王的骑兵统领斯克谢图斯基与年轻美貌的公主海伦娜的爱情故事。
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大约在公元九世纪,在维斯瓦河和
第聂伯河之间,居住着古
斯拉夫人。由于北欧诺曼人的入侵,这个地区便建立了一个强大的
基辅罗斯国家,乌克兰全境都处在这个国家的疆域之内。波兰人属西斯拉夫人,于十世纪末建立国家。立陶宛也在十二世纪形成强大的势力,不断向罗斯地区扩张,其疆土除立陶宛本土外,还包括
白俄罗斯和
乌克兰。十三世纪中叶,东部和西部斯拉夫人都遭到蒙古军队的入侵。据史料记载,1232年蒙古的拔都曾率领二十万大军长驱直入,攻占了
莫斯科大公国、基辅罗斯,一直攻到
波兰的首都
克拉科夫,但在瓦尔斯塔特遭到波、德联军的阻击,损失惨重,蒙古军队不得不退回到
伏尔加河下流,并以萨莱为都城,建立了横跨欧亚的
钦察汗国。十四世纪中叶,立陶宛打败了钦察汗国,从蒙古鞑靼人手里解放了包括
基辅罗斯在内的整个
第聂伯河流域。波兰在这期间,也收复了沃仑、加利奇和
利沃夫等城市。1385年为了抗击
骑士团的侵略,
立陶宛大公国与波兰在克列沃签订协议,两国实行联合,立陶宛大公雅盖沃与波兰女王雅德维佳结婚,并加冕为波兰国王,立陶宛并入波兰,这样隶属于立陶宛的
白俄罗斯和
乌克兰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
英国的一部分。
莫斯科大公国却一直受到钦察汗国的统治,达二百五十年之久,直到1480年,
伊凡三世时期才结束
鞑靼人的统治,其时的钦察汗国也因内部矛盾,分裂成
克里米亚汗国、
喀山汗国、
阿斯特拉罕汗国、诺盖汗国、大帐汗国等汗国。而以克里木汗国势力最强,后来它又与
土耳其结成联盟,经常骚扰
波兰立陶宛联邦联合王国,特别是与其接壤的乌克兰地区。1547年
伊凡四世把莫斯科公国改为
俄罗斯帝国,并加冕为沙皇。在吞并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诺盖汗国之后,伊凡四世便于1563年率领俄军进攻立陶宛。面对
俄罗斯咄咄逼人的扩张侵略,
波兰和立陶宛于1569年签订《卢布林条约》,正式合并为一个国家——波兰共和国。波兰共和国便成了一个包括波兰、立陶宛、
白俄罗斯、
乌克兰和一小部分俄罗斯的多民族共和国。
波兰共和国成立后,大批波兰贵族涌向乌克兰,他们在那里圈田划地,建立劳役制的大庄园,迫使当地农民沦为农奴。茹凯夫斯基、波托斯基、扎莫伊斯基等家族便成了乌克兰地区的豪门望族,其占有的土地甚至超过西欧某些封建公国。而原有的乌克兰王公贵族,也仿效
波兰豪门,成了拥有大地产的封建领主,与波兰豪门享有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特权。乌克兰农民不堪豪门贵族的压迫,便纷纷采取逃亡的形式,逃到
第聂伯河下游谁也管不到的地方。他们以捕渔、狩猎和垦荒为生,被称为哥萨克。十六世纪末,他们在第聂伯河的著名险滩
扎波罗热市的托马科夫卡岛上安营扎寨,建立了哥萨克中心营地——谢契。为了防御
土耳其和克里木鞑靼人的侵犯,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军事组织——民团,并民主选举出自己的统领。由于哥萨克骁勇善战,
波兰国王巴托雷便把他们登记在册(只限一千人)、委以戍边任务,被称为“在册哥萨克”,波兰政府给予固定的薪饷,并对其上层哥萨克授予贵族称号。随着逃亡农奴的人数的增加,哥萨克队伍不断扩大,哥萨克要求增加在册人员的数目,波兰政府不仅不增加,反而因财政困难克扣他们的薪饷,并不断限制他们的自由,这常常引起哥萨克上层和群众的不满,武装暴动时有发生。这些暴动虽然被政府镇压下去了,但哥萨克势力并没有被削弱,反而越来越壮大、以至于威胁到
波兰的安危。1648年是波兰历史上不幸的一年。就在这一年的五月,爆发了由赫米尔尼茨基策动和领导的大规模的哥萨克暴动,暴动立即演变成有农奴、城市平民和其他阶层参加的声势浩大的遍布
乌克兰全境的战争。
时代背景
1870年的
普法战争和
巴黎公社的成立,标志着世界历史从“自由”
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时期过渡,在这以后到十九世纪末三十年的时间中,波兰各地区出现了新的情况。地主阶级和广大农民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并受到马克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俄国革命运动的推动下,使之在民族解放运动中越来越起着领导作用。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俄普奥三个占领国加强了对
波兰人民的统治和压迫,
俄罗斯化和普鲁士化的殖民政策甚至不准波兰母亲用本族语给自己的孩子唱摇篮曲。
亨利克·显克维支对异族的奴役压迫十分愤慨和激烈反对。他主张“以民族自豪感去反对今天的民族奴役”。他企图从祖国过去的光荣历史中寻求克服现实生活苦难和与外国侵略者作斗争的力量。于是他以十七世纪波兰历史事件为题材写成了著名的三部曲:《火与剑》、《洪流》和《伏洛窦耶夫斯基先生》。
作者简介
亨利克·显克维支(H.Sien kiewica,1846—1916),
波兰19世纪作家,1846年出身于波兰一个地主家庭,1872年开始文学创作,担任《新闻》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开始发表作品。主要著作有政论《旅美书简》《
你往何处去》《十字军骑士》《火与剑》《洪流》《伏洛窦耶夫斯基先生》等大量作品。1905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
人物介绍
赫米尔尼茨基
亨利克·显克维支笔下的赫米尔尼茨基与历史上的赫米尔尼茨基原型较为一致。他原是
扎波罗热市哥萨克部队的一位文书,因与波兰贵族有私仇,便策动哥萨克叛乱,其真实目的是为了实现他割据称王的野心。显克维支在刻画赫米尔尼茨基这个人物时,并没有将他简单化,而是从多方面去揭示他的性格。他凶狠残暴、杀人如麻,但他天生是个将才,善于审时度势、运筹帷幄,能一呼而百应,一起事便打了几个大胜仗,让许多身经百战的
波兰老将军都成了他的败将和俘虏。他报复心很强,对他的仇敌往往斩尽杀绝,不留活口。但他又很讲义气,斯克热杜斯基救过他的命,便对他格外开恩,几次落入他的手中都没有将其杀掉便是这种义气的证明。他专横跋扈,权欲熏心,总想称王称霸。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惜与外国勾结,让鞑靼军队蹂躏自己的同胞,更可恶的是他与
俄罗斯帝国签订密约,使
乌克兰成为沙俄的藩属,导致俄军大量入侵,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波俄战争,并让俄国夺走了
第聂伯河东岸的大片土地,也使波兰的元气大伤,而赫米尔尼茨基就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小说作者从维护国家主权的
爱国主义立场,对赫米尔尼茨基的叛卖行径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
雅内梅·维希辽维茨基
与赫米尔尼茨基不同,小说中的雅内梅·维希辽维茨基则是个被作者理想化了的人物,与历史上的原型大相径庭。他原是乌克兰的一个大领主、大军阀,在罗斯地区以残酷而闻名。他对农民的剥削和欺压,胜过在
乌克兰的
波兰贵族。作为军事长官,他倒是波兰军队中最坚决的主战派,但他不是常胜将军,也不是运筹帷幄的将才,不过兹巴拉日一战使他声威大震,成为十九世纪许多作家所歌颂的对象,称他为“铁公爵”。而
亨利克·显克维支在小说中更是把他誉为“英豪盖世,韬略雄才”。如同中国著名小说《
三国演义》那样,
刘备是罗贯中心目中的理想化人物,而《火与剑》中的维希辽维茨基也是显克维支的理想化人物。在他的笔下,维希辽维茨基成了一个既具政治远见,又深得民心的杰出统帅,他具有民众领袖的胸襟和军事统帅的素质。他对部下仁爱和蔼、关怀备至,对敌人残酷无情、格杀勿论。他既能从大局出发,忍辱负重,又能从小处着想,以身作则。他治军严格,赏罚分明,能与手下官兵同甘共苦。作战时,能知己知彼、百战不,他成了令波兰人信心倍增、令哥萨克闻风丧胆的军事天才,成了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仿佛国家安危、人民性命都系于他一身。总之,维希辽维茨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的化身,尽管他与真实历史人物有较大出入,但却刻画得栩栩如生,颇受读者的赞赏,但却引起评论界的争论不休。
斯克热杜斯基
斯克热杜斯基是
亨利克·显克维支最欣赏的一位
克利夫兰骑士队,赋予了他许多高尚的品德。他热爱祖国,对雅内梅公爵也忠心耿耿。他聪明机智、武功超群、勇敢善战,而且尽忠尽职、爱憎分明,他对部下温和爱护,对朋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总之,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波兰骑士的种种美德。
包洪
显克维支对包洪这个人物也没有丑化,只是把他刻画成瑕瑜互见的人物。据历史记载,包洪在十七世纪就是个著名的哥萨克,“他有着狮子的勇猛,蛇的狡猾,狐狸的奸诈,狂风的轻浮”,“自由、草原和战争是他的生命。”在
亨利克·显克维支的笔下,他生性粗暴,喜怒无常。他参与了叛乱,却反对赫米尔尼茨基投靠沙俄,表明他还有点民族气节。他英俊魁梧,作战勇敢,常常不顾性命。有时他非常残暴,有时有一种侠义精神,被哥萨克誉为侠客,在
民俗音乐和传说中广受赞扬。他又是个不死的
凤凰,多次被人杀得奄奄一息,以为他必死无疑了,可是他又活了过来,依然神气地出现在战场上。他对海伦娜的爱情是执着的、忠诚的,而且尊重她的感情,不以暴力相向,表现了他的骑士风度。
米哈乌·伏沃迪约夫斯基
米哈乌·伏沃迪约夫斯基是位身材
矮小症的骑士,却武艺超群,他的刀术在
波兰军队中堪称一绝,连身高力大的包洪都败在他的刀下。他对祖国忠诚不二,对朋友侠肝义胆,而且谦虚和善,从不居功自傲,更不喜炫耀自己。他机敏矫健而又富有童趣,但他也有苦恼:渴望爱情而难以得到。
龙金·波德
龙金·波德比平塔无论在外形还是性格上都与伏沃迪约夫斯基有所不同。龙金身材高大,臂力过人,而且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也不够机敏,但他敦厚、善良、慷慨,作战勇猛,常常令敌人闻风丧胆。他对祖国赤胆忠心,对朋友友爱坦诚,是位令人崇敬的骑士。
查格沃巴
查格沃巴是位贯穿三部曲全过程的人物,也是作者精心刻画的喜剧性人物。他出身贵族,在哥萨克暴动之前,他混迹于各地,是个好酒贪杯的老头。不过他阅历丰富,见多识广,三教九流都有交往。他的性格直到救走海伦娜之后才真正展示出来,他机智过人,
鬼点子很多,而且多才多艺,能弹会唱。他对朋友忠诚相待,很讲义气,每当朋友遇到危难时,他竟能不惜赴汤蹈火,百方营救。在他带领海伦娜逃亡到巴尔城的一路上,前有烧杀成性的匪徒,后有包洪的追兵,可谓困难重重,危机四伏,但他凭着过人的机智和化装的技术,总能化险为夷,渡过难关。在对敌作战时,他常常会懦弱得令人发笑,但一旦需要他参战,他又会表现得无比的英勇。每当他被敌人逼迫得无路可退,或者处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时,他又能急中生智,不仅能使自己绝处逢生,还能克敌制胜。查格沃巴还是个幽默风趣的人,而且能说会道,每当他说话时,总是滔滔不绝,绘声绘色,使听众听得入迷。他又是个爱吹牛的人,处处好表现自己,吹嘘自己,每当他讲述事件时,总爱真真假假,添油加醋,说得天花乱坠。他能把不体面的事情说成是他的英雄业绩,甚至贪别人之功为己功,把别人的功劳算在自己的账上,他俨然成了天下无敌的英雄,处处都有他立下的不朽的功劳。他若是赞美起一个人来,能用夸大的言辞,说得听众对他赞美的人肃然起敬。但当他讽刺人、挖苦人时,他的言辞又是那样的尖酸刻薄,使被挖苦的人难以忍受,不过他倒有一颗金子般的诚挚之心。他嗜酒如命,只要有酒,便会不分地点、场合、生人或朋友,总要喝得酩酊大醉不可。由于他在三部曲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和性格的风趣,查格沃巴便成了
波兰家喻户晓的人物。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主人公们
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首先表现在面对貌似强大、不可一世的叛军和侵略者,敢于挺身而出,进行无所畏惧的殊死战斗,这是这些英雄们为国捐躯、万死不辞的革命胆略的生动写照。他们目睹叛乱分子和侵略者铁蹄践踏着祖国的河山,深切感到祖国、民族处在危难之中,复仇念头震撼着他们的心灵,他们渴望着象“三百支矛刺,象三百个雷霆,杀向前去”。他们响亮地提出了“英雄的民族宁可战死,绝不该卑躬苟活”的战斗口号。在玛克赫诺夫卡激战中,在康斯坦可诺夫的大坝上,在暴雨如注的伊巴里杰保卫战中,这些英雄们出生入死,勇敢作战,杀得敌人人仰马翻,鲜血成河,终于一次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为祖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表现了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面对反侵略斗争的暂时困难和挫折,毫不气馁,具有无论在什么艰难困苦的时刻,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是他们
爱国主义献身精神的另一个表现。
斯克谢图斯基和海仑娜公主的爱情描写,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英雄们的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海仑娜公主可算是命运多。她的父亲瓦西里公爵蒙受冤案,最终昭雪,可是“苦难的报偿来之过晚了”。海仑娜对斯克谢图斯基始而一见钟情,尔后历经艰难,始终不渝,这是纯洁而崇高的爱情。由于卖国赎挑起了侵略战争,海仑娜为叛乱分子包洪所掳,然而她坚贞不屈,宁死不折,表现了对崇高爱情的无限忠诚。斯克谢图斯基爱海仑娜,同时也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正是这种爱的力量,鼓舞他去奋勇作战。当他听到误传的海仑娜公主的噩耗时,脸色煞白,甚至生了一场大病,然而他还是以全部的生命投入了伊巴里杰保卫战,为王军关键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他们的爱情生活中,“播下的是眼泪,收获的是幸福”,他们“经历了和祖国一样的苦难”,在胜利的时刻终于重新聚首,结成幸福的伉俪。
艺术特色
总体风格
《火与剑》运用了
现实主义和
浪漫主义相互融合的创作方法,借古论今。
小说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上。作者截取
波兰近代史上的悲壮的序幕,他用历史事实和艺术形象昭告于世,波兰国魂未泯,人民正在觉醒,波兰人民可以也必须为自己的民族独立而战。同时他又深深感到,造成这场两百多年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的,除了卖国贼的叛乱,还有
俄罗斯帝国的入侵。为了揭露这一铁案如山的血腥罪行,作者在小说中进行了侧面描写,在尾声中以无比沉痛的心情,意味深长地点出了这个历史的灾难。小说的思想内容实际上可分为这两个方面,前者写得酣畅淋漓,使人们为
波兰英雄和波兰民族的生死存亡而凝神屏息,后者曲笔含蓄,使人们结合着历史去作很深沉的思索。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序幕”,那样形象鲜明地、急地突现在你面前,使你悲痛,使你激动,而那紧接而来的历史情景,在你读完全书掩卷静思之中,尚能想得更多、更远、更深刻,因而更觉得这颗历史的苦果苦得简直令人难以忍受。这就是小说通过题材的选择和截取,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艺术力量。
纵观全书,大开大阖,变幻多姿,极尽波谲云绝之妙。最后七章生动地描绘了伊巴里杰保卫战的生死搏斗,使全书达到高潮,组成一部震憾人心、响彻行云的英雄乐章。小说中海仑娜公主的生死命运一直难以预料,它由一个个悬念组成,贯穿在小说的全过程中,仿佛是目迷神离,然又豁然开朗,好象是山穷水尽,而又柳暗花明,极尽铺陈渲染。这些悬念和战争场面的描写,交错进行,相辅相成,紧紧地揉合在一起,使小说的情节发展跌宕延绵,张驰有致,使读者随着委婉曲折、细致生动的描写,步入那个特殊时代的战争场景中去。不难发现,海仑娜公主为包洪所掳,而后由萨格罗巴带领化妆潜逃,日夜兼程,虎口余生的紧张情节,就是起了延宕故事情节,谐调小说结构的作用。它衔接了十五章至二十七章两场大战之间的空隙,使情节的发展犹如波峰浪谷,起伏回旋。几乎是这样,海仑娜公主在小说中每一次出现和消失,都和小说情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战争描写
《火与剑》是以战争为描写题材的,各种大小战争出现了几十次,但都各具特点。有的是规模宏大的两军对垒,有的是小规模的
伏击战、遭遇战,有的是单个的搏斗,但都写得异彩纷呈。在所有这些战争的描写中,以兹巴拉日保卫战最为激烈、最为壮观、最为感人。这里有大集团军的攻击,也有小股部队的冲杀;有单个
克利夫兰骑士队的拼搏,也有多个骑士的混战。这场保卫战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残酷、最壮烈,但也最充分表现了维希辽维茨基及其麾下官兵的英雄气概,特别是龙金·波德比平塔的突围牺牲,写得悲壮激昂,令人潸然泪下和肃然起敬。而斯克热杜斯基的水路突围,更是写得扣人心弦,不仅表现了这位英雄的大智大勇,不怕牺牲的精神,也让读者经历了一场担惊受怕、苦尽甘来的感受。
语言
小说在语言方面也富有特色。
亨利克·显克维支采用了
乌克兰的方言土语和十七世纪的
波兰语词,使小说既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又有强烈的时代氛围。作者还非常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查格沃巴的幽默风趣,小个子骑士的口头禅“这没有什么”都使这些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更加生动。整部小说的语言显得非常流畅、优美、朴实、明了而又简洁冼练,使读者读来不忍释卷。
不足之处
当然,《火与剑》也有其不足之处。显克维支在深刻揭露赫米尔尼茨基挑起哥萨克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和后果的时候,却没有用客观的观点去分析
乌克兰的社会问题,没有把赫米尔尼茨基勾结鞑靼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与参加叛乱的广大农民群众区分开来,对于造成众多农民和下层群众参加叛乱的起因——政治腐败、贵族专横、苛捐杂税繁多等现象也只作了轻描淡写的叙述,缺乏深刻的揭露,有些地方还对暴动群众的过火行动作了
自然主义的描写。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作品影响
《火与剑》自从1883年开始在
华沙的《言论报》和
克拉科夫的《时代报》上同时连载以来,便受到波兰读者的热烈欢迎和喜爱,一百多年来经久不衰。已经出版了五十多版,同时被译成数十种外国文字。还多次被搬上舞台和银幕。1998年《火与剑》被改编成电影。这部系列小说是表达
波兰爱国主义的工具,在波兰被分割并丧失独立的时期。尽管有些偏离,但书中的历史框架是真实的,虚构的故事融入了真实事件。许多角色都是历史人物,包括耶雷米·维什尼奥维茨基王子和波赫丹·赫梅尔尼茨基。辛凯维奇研究了波兰贵族或
斯坦尼斯瓦夫·科涅茨波尔斯基的回忆录和编年史,以了解17世纪波兰的生活细节。作者表示,这本书是为了在波兰失败的一月起义和分割波兰时期振奋波兰民族的心灵而写的。因此,它经常偏向史诗情节和英雄场景,而不是历史的准确性。尽管如此,辛凯维奇生动的语言使它成为关于那个特定地点和时代的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
作品评价
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对于这部小说的历史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在思想、艺术上的成就的评价,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特别是
苏联文艺界、史学界众口一辞持否定意见,这种意见一直延续到当代。苏联文艺评论家聂姆庆斯基认为,“小说缺乏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忘却了人民的苦难和希望”的
亨利克·显克维支,“把受尽波兰地主贵族磨难和奴役的
乌克兰人民在十七世纪为了争取自由和独立,发动了的英雄的
爱国主义起义”,“描写成了野蛮的农民的暴动”,从而“歪曲了天才的人民领袖波格丹·赫米尔尼茨基”。《
苏联大百科全书》甚至说这部小说“充满了反动的民族主义倾向”。显而易见,
苏联文艺界、史学界所坚持的观点涉及到大是大非的间题。
对于这一段历史现象,不同的历史学家从不同的阶级立场、观点出发,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只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站在被压迫、被欺凌的弱小国家民族的立场上研究分析间题,就能清楚地看到:这场战争的开始就是波兰人民对国贼反动叛乱和外国武装侵略的殊死决战,战则存,不战则亡,这是不难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