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华(1953年7月-2020年3月25日),男,出生于
耒阳市,生前任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学教授、
主任医师。
2020年3月25日9时26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7岁。
人物生平
李康华,男,1953年7月出生于湖南耒阳,骨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后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重大课题组评审专家,全国骨科学会委员。1975年湖南医学院毕业留湘雅医院
骨科工作,1987年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
中南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骨科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
湖南省关节外科中心主任、湖南省骨科腔镜质控中心主任、湖南省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批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先后荣获第五届
中国医师奖,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国家中医药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先进个人。多次荣获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特别是2008年
5·12汶川地震表现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并得到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握手接见。
2020年3月25日9时26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7岁。
工作经历
1972年进入湖南医学院医疗系学习,毕业后留湘雅医院
骨科工作。
1993年至2001年担任骨科副主任和骨科研究室副主任。
2001年至2004年任骨科研究室主任。
2004年至2008年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骨科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
中南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
2008年至2012年担任外科教研室主任、骨科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中南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主攻骨关节与
脊柱疾病的诊治,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尤其是复杂的人工关节置换与翻修手术(治疗
腰椎骨质增生、
创伤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损、关节畸形、
股骨头坏死与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初次置换失用病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骨折、
颈椎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等。
多年来开展医疗新技术40余项,自行研制四肢
骨折内固定器械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主持建立了
湖南省第一个同种异体关节库与同种异体肌腱库,并开展了湖南省首例“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
是国内最早开展“腰椎间盘置换”的专家之一,并在中央电视台就此做了专题节目,首次在
亚洲开展同时置换三个腰椎间盘
假体的手术。还在国内较早开展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近5年来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17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和国家“863”课题,获
科技成果奖等奖励10项,拥有国家专利5项。培养博士研究生生36名、硕士研究生24名,联合培养博士后1名。
论文著作
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参编/译学术专著10部。
获得荣誉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共同授予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
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南大学“湘雅名医”。
获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国家中医药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先进个人。
社会任职
曾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华裔骨科学会关节外科分会理事、脊柱外科分会常务理事,
湖南省医学会、湖南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担任《
中华骨科杂志》等15家专业期刊常务编委、编委,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和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等多种学术职务。
人物事件
5·12汶川地震时主动请战,带病奔赴抗震救灾最前线。作为湖南抗震救灾一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在重灾区冒着强烈余震的风险,每天连续工作18个小时以上,为灾区伤员做了61台大型高难度骨科手术。每天工作间隙还要给自己注射
胰岛素,凭借顽强的毅力和高超的医术为救治患者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人物评价
李康华是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大外科主任、
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在湘雅医院,熟悉他的人都叫他“师傅”,在他们眼里,李康华是一个可敬又可爱的医者、师者、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