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井帖》是《
十七帖》丛帖中的第十四通尺牍,由
晋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所作。这幅
草书作品共有两行,共计二十个字。在这封信中,王羲之表达了对蜀地风俗文化和特产的兴趣,并期望
周抚能提供详细的介绍。
《盐井帖》最初并未收录于《右军书记》中,但后来被《
淳化阁帖》《
大观帖》《
宝晋斋法帖》等法帖所收录。
北宋时期,此帖已有墨迹本流传,因此也被《
宣和书谱》所记录。
《盐井帖》首行字形以竖长形为主,“井、火”二字行笔提中有按,按中有提,书写速度相比“彼、盐”二字慢,可以觉察到
王羲之书写盐井、火井二字时若有所思,或联想起《
蜀都赋》对蜀地的描述(《蜀都帖》亦有述及),或驰想那里山川诸奇。“井、火”二字布白停匀,笔意雍容,颇具《
集字圣教序》闲雅之感。
首行两个“井”字,同中见异。第一个“井”字的第一笔横勒写毕,向下左方向映带;而第二个“井字”则向上左方向盘旋。这个特点在三井本《盐井帖》反映得最为显著,朱释本略具,上野本则刻为一点。但在阁帖系统里,如《
淳化阁帖》《
大观帖》等,不同于十七帖系统,《盐井帖》上下两个“井”笔势均一致。
《盐井帖》的“彼盐”二字与《龙保帖》《
诸从帖》和《
严君平帖》等帖相似,首字笔势和字形均向右上倾侧,而第二字则向右下。“彼”字为左右结构,外实内虚;“盐”字本身为上下结构,在
草书中变为左右结构。
王羲之书写“盐”字时将其右偏旁倾侧角度增大,形成内紧外松的效果。“彼盐”二字分别施以方笔和圆转笔势,因此显得变化有致。
王羲之(321-379年,一作303-361年),字逸少,
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出生于琅琊临沂(今
临沂市)。他曾担任多个职务,包括
秘书郎、
宁远县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
会稽郡内史等,世人尊称为王右军。晚年后因与
扬州市刺史王述不和,辞官定居
绍兴市(今
绍兴)。王羲之出身于建康乌衣巷显赫的王家,是
王导之侄。他早年师从
卫铄学习书法,后来自我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王羲之的书法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视为“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