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
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主任;
云南省第九、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云南省民族伦理学会会长,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杨国才,20世纪80年代起,由研究少数民族哲学、妇女的生活、生产起步,逐渐进入对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的生存与发展、道德规范、生育健康、教育、权益保护等问题的关注与研究。
长期致力于少数民族女性学的学科建设,是国内女性学、性别社会学和少数民族女性学的领军人物之一。创建“
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
1995年,出席’95世妇会NGO论坛,并作为“
云南省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论坛的主旨发言人,介绍了云南各少数民族女性的教育和发展状况,提出少数民族女性教育是金字塔式教育,基础教育底子大,高等教育越来越小的观点,并呼吁全社会关注少数民族女性的教育与发展。
1999年起,在云南民族大学
社会学硕士点开设女性学研究方向,开设女性学、性别社会学等多门研究生及本科生课程。2002年起作为性别社会学学科带头人参加社会学博士点的建设,
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于2013年获得批准,并开始招收性别社会学方向的博士生。在性别社会学和女性学教学与研究中,倡导社会科学与医学的结合,实现了高校、党校、妇联、社科院联动的局面。应邀在省内多家高校及妇联系统进行专题讲座。多年来,作为社会性别方面的专家,参与多项国际、国内项目的培训工作,多次对
缅甸、
越南等国家的医务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社会性别知识培训。
2001年牵头组织召开了“21世纪
云南省少数民族妇女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就女性学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社会性别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同年7月,任云南省人大代表访问团团长访问
英国、
奥地利等
欧洲六国。2005年出席“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会议”,介绍了云南各民族女性参政议政比例不断上升,各级领导班子都配备一名妇女干部的现状;2012年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呼吁关注少数民族的养老,特别是空巢独居老年女性的养老,使这一研究与世界接轨。
先后受
哈佛大学等大学邀请参加世界妇女问题学术研讨会,介绍少数民族女性的教育、健康、参政议政、环境保护等状况。
主要著作有《少数民族生活方式》、《智慧的曙光:宗教与哲学》、《白族哲学思想史论集》《情系苍山、魂泊洱海——白族女性》、《白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少数民族妇女的知识和文化》等,并参与组织编辑《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云南女性文化丛书》、《社会科学与生育健康丛书》、《多学科视野下的艾滋应对》、《少数民族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妇女发展》、《社会性别视野下少数民族妇女的健康与生态环境保护》、《
女性学著作概览》等。其中《白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一书入选《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
相关论文有《云南藏族女性的教育与发展》、《扶贫开发与云南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佤族女性气质与女性角色的建构》、《云南怒江僳族妇女与宗教》、《云南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本土化尝试》、《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学的建构与发展》、《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的内涵》、《西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化中的技艺知识》、《从服饰看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的多样与共生》、《边疆少数民族妇女流动特征的变迁》等近百篇。
主要研究领域为少数民族女性学、性别社会学和民族
伦理学。先后参与、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等重要研究课题和项目有:“女性
社会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妇女流动”、“
云南省少数民族妇女的道德规范问题研究”、“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以社区为基础的生育健康,传统文化与生育健康”、“云南高校女性与社会性别学的教学与学科建设”、“民间妇女手工艺口述史”、 “多学科视野下的
艾滋病应对”、“高校社会性别教育与少数民族社区社会性别意识提升”、“云南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