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派是指标榜学晚唐诗的近代诗派。领袖人物为
樊增祥、
易顺鼎。他们着重学习晚唐诗人
李商隐、
温庭筠、
韩偓,从韩“香体”入手,好作艳体诗,追求对仗工巧,隶事精切,词采富艳,诗风典赡华靡,工整绵丽。
介绍
标榜学晚唐诗的近代诗派。樊增祥自称“性耽绮语”,“学诗自香奁体入”。学诗之初,“积诗千数百首,大半小仓(
袁枚)、瓯北(
赵翼)体,其余皆香奁体也”。又说“三十以前,颇嗜温、李,下逮西昆,即《
疑雨集》、《香草笺》,亦所不薄”(《樊山全集》续集第26卷)。易顺鼎诗以“近于温李者居多”,“以学
晚唐者为最佳”。近体诗“惟以裁对鲜新工整为主”,晚年“益纵情于舞歌场”,诗“多冶游之作”(陈衍《
石遗室诗话》)。属于这一派的主要诗人还有三多、
李希圣、
曹元忠等。
三多,字六桥,又署鹿樵、可园。
满族。曾官
绥远省、
沈阳市都统,
杭州市、库伦驻防大臣。为
樊增祥诗弟子,工于隶事,极似樊。所不同者,诗多边地莽苍之气,善以满蒙方言入诗。有《可园诗钞》。李希圣(1864~1905),字亦元。湖南湘乡人。光绪十八年(1892)
进士,官刑部
主事。诗大多为七律,专学
李商隐。有《雁影斋诗存》。曹元忠,字君直。江苏吴县人。光绪二十年(1894)
举人,曾官
内阁中书。诗亦专学李商隐,其工妙不下
李希圣诗,有《北游小草》。
相关阅读
代表人物
王维、
孟浩然、
卢纶、
李益 特点: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代表作:王维:《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过故人庄》
代表人物
高适、
岑参、卢纶、李益。特点: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代表作:高适:《别董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
李白。特点: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代表作: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现实诗派
代表人物
杜甫。特点: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代表作:《
三吏三别》、《三别》、《兵车行》。
这是
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此外还有
陈子昂、
沈佺期、
宋之问等。
唐朝建国初的诗歌仍沿着
南梁诗歌的
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开始转变了这种风气。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如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种激扬豪迈的格调,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诗中表现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笔从戎,到边疆建功立业的热望。宁可做个低级军官(百夫长),也不想作书生老死窗下。继“四杰”而起的是
陈子昂,他从理论上对南朝以来衰弱的诗风提出批评,认为这类诗专门玩弄华丽的辞藻,内容空虚,抛弃了《
诗经》重视思想性的传统。对此他耿耿于心,提倡学习“汉魏风骨”,恢复
建安时代的诗风。他的38首《
感遇十二首》诗实践了自己的主张,影响很大。他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苍凉辽阔,哀而不伤,被认为是怀古诗的绝唱。
韩愈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评价了他在
唐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沈期、
宋之问的贡献主要在诗歌格律方面。他们总结了“永明体”以来诗人们探索诗歌格律的成果,以自己的诗作,促进“近体诗”最后定型。
鉴赏唐诗,首先要对“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分别有个概要的了解,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就能更好地领略其妙处。
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这个概念和通常说的“古代诗歌”不同,是专用名词,专指
唐朝以前流行并在唐代继续流行的一种诗体,和唐代形成的近体诗相对存在。古体诗的特点是:每篇句数不限,每句字数不限,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押韵也可换韵,句与句间没有平仄对应和用词对仗的要求。一句话,古体诗格律上比较自由,同近体诗在格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不同。古体诗分两大类:五言古诗和
七言古诗(或简称五古和
七古)。此外还有句式长短不齐的古诗,一般归入七古。有的古体诗句数、字数和律诗相同,但用韵、平仄和对仗都不同于律诗的要求,所以仍是古诗。上文讲到的《
古诗十九首》及
陶渊明等人的诗都是古诗。
近体诗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近”和“今”都是就
唐朝而言的),讲求严格的格律。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近体诗分两大类:⑴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⑵绝句,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下面我们分别举例说明。如大家熟悉的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五言绝句,它必须是四句20字。其次它必须依照用韵要选一个韵部的字作韵脚①,这首诗的“流”、“楼”两字就属“十一尤”韵。再次,它用的字必须合乎规定的平仄格式,这样读起来才抑扬间错,和谐动听。这首诗的平仄格式是: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用·标出来的字可平可仄,其余的字不能变通。平——指的是古代汉语中的平声字;仄——指的是古代汉语中的上声、去声、入声字。按现代汉语说,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字属平;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字属仄。绝句诗上下句之间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这首绝句全首对仗,后两句“欲穷”对“更上”,“千里”对“一层”,“目”对“楼”。
我们举《登鹳雀楼》这首诗来说明近体诗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此外五言绝句还有三种平仄格式,共四种格式。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也都各有四种平仄格式。关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只举上例作些提示,不再详细介绍了。如果不想创作这类诗,只是鉴赏前人作品,那么关于格律的要求知道得粗略些,也是无妨的。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茫。
日暮孤帆泊何处? 天涯一望断人肠。
表达了送别友人远行时留恋怅惘的感情。全诗四句,28个字,押的是“七阳”韵,平仄按规则。因绝句允许不对仗,这首诗就没有对仗。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这是
除夕之夜晚远离家乡亲人独宿逆旅感慨自身遭际的诗。全诗八句,40个字,押“十一真”韵,平仄合规则。律诗的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如这首的颔联“一年”对“万里”,“将尽”对“未归”,“夜”对“人”;颈联“寥落”对“支离”,“悲”对“笑”,“前事”对“此身”。
寥落残魂倍黯然,霜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再荆门郢树烟。
这是柳宗元被贬到蛮荒的
柳州市,送别堂弟柳宗一去江陵时写的诗,情绪极度感伤悲愤。全诗八句,56个字,用的是“一先”韵,平仄合规则,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七言律诗第一句多用韵,也可不用韵,这首用韵。
律诗中还有一种“
长律”(延长),即把律诗延长至10句以上乃至百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所有出句与对句全要对仗。排律通常为五言。
唐朝诗歌的样式,在初唐时期已经齐备,到盛唐时期就出现了诗歌创作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