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绥龙是种
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的中国,在2001年发现于中国
崇左市扶绥
山圩镇那派盆地的那派组
地层。扶绥龙被叙述成一种基础
巨龙形类恐龙。种名是以中国古生物学家
赵喜进为名。
扶绥龙(属名:Fusuisaurus)意为“扶绥蜥蜴”,是种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的中国。扶绥龙的化石是破碎的颅后骨骸,是在2001年发现于中国广西的那派组(Napai Formation)地层,包含左肠骨、左耻骨、尾椎前部、大部分
肋骨、以及左股骨尾端。扶绥龙被叙述成一种基础巨龙形类恐龙。
模式种是赵氏扶绥龙(F. zhaoi),种名是以中国古生物学家赵喜进为名。赵氏扶绥龙(Fusuisaurus zhaoigen)是扶绥龙的模式种。虽然我国大部分的
巨龙形类恐龙都发现的北方,不过赵氏扶绥龙确是在在南方发现的。赵氏扶绥龙在我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的下白垩统那派组(Napai Formation)
地层,是莫进尤,王危页,黄志涛,黄鑫和
徐星在2006年命名的,属名扶绥龙(Fusuisaurus)的意思“扶绥的蜥蜴”,种名是纪念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
赵喜进。赵氏扶绥龙的化石包括左肠骨,左耻骨,三个前部尾椎,大部分的背肋和左股骨的远端。
虽然莫进尤等人认为赵氏扶绥龙很可能是早白垩世最大的
蜥脚类恐龙,而且赵氏扶绥龙的确很大,但是它恐怕已经无法成为早白垩世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了,因为赵氏扶绥龙还有一个很强大的竞争对手——
黄河巨龙属(Huanghetitan)。
扶绥龙的肠骨长达145厘米,超过
约巴龙属(Jobaria)的135厘米,
简棘龙(Haplocanthosaurus)的132厘米和布氏腕龙(Brachiosaurus (Giraffatitan) brancai or Giraffatitan brancai)的116厘米,所以莫进尤等人认为
赵姓扶绥龙很可能是早白垩世最大的
蜥脚类恐龙。扶绥龙和其他大型
蜥脚下目的区别是肠骨前突腹背侧强烈扩张,前突侧视呈半圆形,但前突的前缘与腹缘交界处明显呈锐角,腹缘明显凹入。莫进尤等人认为扶绥龙缺乏很多其他
巨龙形类的特点比如前部背肋无气腔结构和前部尾椎横突侧向扁平,所以属于一类很原始的巨龙形类,并提出巨龙形类可能起源于
亚洲(Mo et al.,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