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二级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二级学院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立初时,共设有十三个系,其中与化学学科有关的系包括化学物理系、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地球化学稀有元素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以及公共基础课的化学教研室。199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化学物理系、应用化学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并组建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00年,学院成立了学院直属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据2018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4个系、4个本科专业。截至2015年12月,学院拥有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3二级学科硕士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共有教职工202人,学生2336人,其中本科生812人,硕士研究生724人,博士研究生558人,留学生38人,代培研究生206人。
历史沿革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立初时,共设有十三个系,其中与化学学科有关的系包括化学物理系、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地球化学稀有元素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以及公共基础课的化学教研室。
199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化学物理系、应用化学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并组建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建院过程中,将化学物理系的有机化学教研室和应用化学系的无机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教研室合并起来新设立成化学系;将化学物理系的感光化学教研室、计算化学教研室和普通化学教研室与应用化学系的辐射化学教研室、工化教研室合起来成为新的应用化学系;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高分子化学教研室和高分子物理教研室划出来,设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1981年,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0年,学院成立了学院直属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2001年,应用化学系被撤销,将辐射化学的师生并入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感光材料的师生并入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其余师生并入化学系。
2012年,杨学明院士和李亚栋院士受邀在学院创建院士工作室。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据2018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4个系、4个本科专业。
学科体系
截至2015年12月,学院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3二级学科硕士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根据ESI数据的统计分析,学院化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已进入国际前1%。
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化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环境工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可再生洁净能源、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能源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及材料加工工程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化学学科
师资队伍
截至2015年12月,学院共有教职工202人,其中教授91人,副教授42人。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5人,2个省级教学团队,2位省级教学名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刘有成朱清时钱逸泰吴奇谢毅
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徐铜文刘世勇俞汉青、龚流柱、俞书宏陈乾旺杨金龙、谢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海龙、梁高林、熊宇杰、田善喜、尤业字、黄伟新、洪春雁、邓兆祥、傅尧、胡水明罗开富、李微雪、侯中怀、徐铜文、罗毅、俞汉青、崔华、梁好均、刘世勇、俞书宏、龚流柱、陈初升、陈乾旺、王官武、杨金龙、张其锦、谢毅、吴奇
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胡进明、刘贤伟、马明明、蒋彬、顾振华、余彦、刘光明、陈昶乐、李文卫、王细胜、吴亮、吴宇恩、盛国平、朱彦武、穆杨、吴长征、张国庆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阳丽华、杜平武、顾振华、余彦、朱彦武、尤业字、邵利民、吴长征、盛国平、梁高林、李群祥、洪春雁、傅尧、田善喜、杨晴、徐瑞雪、侯中怀唐凯斌、夏长荣、徐铜文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刘波、季恒星江海龙、王细胜、熊宇杰武晓君罗开富、曾建雄、杨上峰陈艳霞黄汉民、徐鑫、刘扬中黄伟新邓兆祥田仕凯李微雪、刘世勇、俞书宏、李全新、张广照、刘世林、崔华、汪志勇、俞汉青陈春华陈旸王官武
人才培养
截至2015年12月,学院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7门安徽省精品课程、17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个安徽省特色专业;与中科院研究所联合创办了“师昌绪材料科技英才班”和“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
国家级精品课程:均聚物结构与性能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教育部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
安徽省精品课程:无机化学、高分子物理实验等
安徽省特色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教学成果
截至2015年12月,学院获得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2篇、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27篇,安徽省优秀博士论文15篇。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面提升高分子物理重点课程的教学质量(2005年)
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新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1996年)、等离子体化学课程的构建与教材建设(1996年)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12月,学院拥有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个院级科技应用平台;参与建立了3个协同创新中心;拥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团队3个(2003年、2011年、2015年)、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2005年、2007年、2011年和2012年);同时,学院依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等平台开展科学研究。
2012年杨学明院士和李亚栋院士受邀在学院创建院士工作室,分别建立化学物理高等研究中心和纳米催化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先进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生物质洁净能源重点实验室
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牵头的面向科学前沿的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的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大学牵头的面向区域发展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院级科技应用平台:能量转换材料应用研发中心、应用化工技术开发中心
科研成就
截至2015年12月,学院共承担和参与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教育部“211工程”、“985工程”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科研项目,每年科研经费逾8000万元;自2010年以来,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6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每年发表SCI论文500余篇,其中高区论文(I区和II区)占50%以上。
学术资源
《化学物理学报》于1988年创刊,2006年起由中文改为具有中文摘要的全英文《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出版,2002年起为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SCIE等出版物收录。
文化传统
文化活动
截至2017年10月,院学生会组织了科研经验交流会、新生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新生足球赛、PPT制作培训、学习生活经验交流会、迎新晚会、羽毛球赛、辩论赛、乒乓球赛、端午节活动、主题团日、“飞跃重洋”活动、文艺沙龙、春蕾科大游活动等文化活动。
截至2017年9月,院研究生会组织了素质拓展、化学学科外文图书荐购活动、合肥太古可口可乐企业参观、“微化杯”篮球赛、研究生中文学术年会、“解忧杂货箱”子活动等文化活动。
领导团队
历任领导
知名校友
佟振合:58级本科生,男,中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系。曾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所长,现任J.Phtochem.and Photobiol., J. Phtochem., J.Photoscience编委,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成员,理化技术研究所科技委员会主任。
宋湛谦:59级本科生,男,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系。现任中林集团科学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松脂化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魏复盛:59级本科生,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1989、1993年获国家环保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1996年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获奖环保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2003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吴奇:77级本科生,男,香港中文大学伟伦化学讲座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英国皇家化学会邀请会士。美国化学会期刊“Macromolecules”副主编,德国Macromolecular Journals执行顾问,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Polymer Chemistry”编委。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届郭沫若奖学金,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研究奖学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香港求实基金会求是青年学者奖,香港裘搓基金会高级研究奖,中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化学会王葆仁基础研究奖。
参考资料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7-09-2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学科体系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就
学术资源
文化传统
领导团队
历任领导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