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镇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辖镇
高家镇位于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东部,幅员面积98.3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6041.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1.43%,辖区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牛角寨大佛景区,东毗成都市高新区丹景街道办,眉山天府新区贵平镇;南连文宫镇,西邻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直管区籍田街道办,北邻天府新区直管区永兴街道办;交通便利,主干道均为水泥路面,距成都市中心城区仅有40余公里,一小时车程,离国道213线仅有12公里,距成都—重庆高速公路简阳市入口)有40余公里;规划中的成都简三黄快速通道穿境而过,目前启动建设的省道S210向东连接空港新城。高家镇行政区域105.23平方千米,下辖14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3.8万。
2006年,高家镇党委政府主导,经提请县民政局和农业局批准,组建全县唯一一个生态行业机关——仁寿县高家生态农业协会。
历史沿革
唐天宝八年(749年),出现文字记载。
明朝、清代,属顺和管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称高家乡,属第二区管辖。
1949年,称高家乡,属第二区管辖。
1951年,高家乡拆分为高家、金河、中坝、歇马乡四乡,均属第二区管辖。
1955年10月,合并为高家乡、中坝乡,均属文公区管辖。
1958年10月,高家乡、中坝乡合并为保丰人民公社,属文公区联社管辖。
1961年,保丰人民公社拆分建立中坝、高家人民公社,均属文公区联社管辖。
1976年,高家人民公社部分土地,划入简阳市
1982年,原高家乡长江大队一、八队,和平大队一、二队,划回仁寿。
1985年,称高家乡、中坝乡,属文宫区管辖。
1997年,撤乡建高家镇。
2005年,撤销中坝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高家镇管辖。
2017年11月,眉山市提出“环天府新区经济带”,高家镇为其协同发展区。
2019年12月6日,撤销鳌陵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高家镇管辖。
2020年3月26日,增挂天府新区眉山片区高家镇办事处牌子。
2021年3月29日,眉山东部新城挂牌成高家镇为其重要区域。
地名由来
高家镇,明洪武七年(1374年),高贵甫入陵州顺和三甲报粮受垦,此后子嗣繁衍生息,人丁兴旺,迅速发展成为此地大族,故此因“慧贤皇贵妃”而得名“高家”。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9年12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陵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高家镇管辖,高家镇人民政府驻花园街108号。
2020年5月,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合并后社区为双河社区、鳌陵社区、花园社区;行政村为千丘村、鹰头村、金河村、罗汉村、中坝村、石青村、集中村。
区划详情
2020年5月,高家镇辖3个社区、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花园街10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高家镇地处仁寿县最北端,仁寿县、双流区简阳市交界处,距仁寿县城30千米,成都市市区45千米,总面积96.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高家镇属龙泉驿区山脉中段,于川西台陷龙泉褶皱车与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台拱、威远穹隆的接合部。政府驻地海拔460米;仁寿大佛海拔760米;高家镇最高峰玛瑙峰,海拔为998米。
气候
高家镇平均气温17.40℃,全年日照1200小时左右,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无霜期314天左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高家镇境内拥有三岔湖,佛光湖,宝峰水库,龙潭沟水库,玛瑙水库等,其中佛光湖蓄水量290.8立方米,水域面积450亩。
人口民族
2019年,高家镇人口35342人。
2021年9月,仁寿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公布,截至2020年高家镇常住人口19244人。
经济
综述
2019年,高家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96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164.5元,乡镇工业增加值600万元,乡镇第三产业增加值24969万元,特色主导产业增加值1627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额2066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439.4万元,财政收入4358万元。
第一产业
高家镇以山羊、跑山鸡、核桃、枇杷、桃子为主,“万亩核桃基地”已投入使用,年出栏山羊20000只以上。
交通
高速公路
成都—遵义高速公路成都市遵义市高速公路,公路编号:G4215经过成都、仁寿、自贡井盐泸州市赤水市习水县仁怀市、遵义,四川段已于2014年6月29日全线通车,仁寿段过境高家镇。
道路
梓州大道:仁寿段全长17.284千米,按一级公路标准双向6车道设计,路基宽48米,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共有桥梁12座,天桥7座,涵洞及通道32道,穿龙泉山脉隧道1处(4000米),互通立交1处。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高家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425人,专任教师102人;小学8所,在校生5360人,专任教师20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053人,专任教师6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7%,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5240人,专任教师251人。2011年,高家镇教育经费达1429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423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2%、1.8%,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683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89.6%,比2010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11年末,高家镇有科技人才6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8人,经营管理人才8人,技能人才15人,农村实用人才13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高家镇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演职人员115人,电影公司1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电影院1座,座位35个;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11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60平方米,藏书3000册;档案室3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文化行业从业人员556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2%,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2人。2011年末,高家镇有体育场地11处,100%的城市社区和34%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7%。2011年末,高家镇有广播喇叭120只,通响率100%。2011年末,高家镇丰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6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0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0.4%,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760小时。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高家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99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2张,固定资产总值156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48人。2011年,高家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5万人次,住院手术592台次,出院病人4000人次。2011年,高家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2万人,参合率95.1%。 
社会保障
2011年,高家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254户,人数1800人,支出450万元;城市医疗救助31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6518人次,共支出26万元;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37人次,支出5.7万元,比2010年增长3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91户,人数2096人,支出150万元,比2010年增长12.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95人,支出21万元,比2010年增长6.5%;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4人,支出18万元,比2010年增长2.8%;农村医疗救助3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518人次,共支出21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农村临时救济84人次,支出2.5万元,比2010年增长24%;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456万元,比2010年增长6.7%,基金支出合计1458万元,比2010年增长19.6%。2011年末,高家镇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000人,比2010年末增加200人,其中参保职工550人,分别比2010年末增加155人和132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2450人,比2010年末增加29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43482人,比2010年末增加1875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069人,比2010年末增加98人;参加城镇居民基医疗保险42263人,比2010年末增加440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150人,比2010年末增加43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高家镇因境内使用高姓的人特别多而得名。
文物古迹
牛角寨大佛(仁寿大佛)位于仁寿县城北35公里的文宫镇高家乡鹰头村牛角寨山上,龙泉山脉中段东侧,海拔760米。南北西群山连接,重峦叠嶂;东面平畴千里。近观鹰头水库,远眺简阳市三岔湖,水面银光闪闪,野鸟成群;寨上古柏苍郁,怪石嶙峋;寨东侧崖壁依山镌造弥勒佛胸像一尊,坐西向东,双手齐胸合十,高15.85米,宽11米,于公元707年建成,6年后始建乐山大佛。两尊造像均为弥勒佛,外貌清晰,面型丰满,嘴微闭,目微启,眉似弯月,慈眉善目,平视东方,神态安详,发成螺髻,线条流畅。由此可推测是仁寿大佛雕刻成功后再将工程图放大选址在乐山村造更大的佛像,6年时间作准备正好合适。再从现存大佛比较,四川地区10米以上的大佛就有18尊之多,且都形态各异,唯有仁寿大佛在工程布局、人物形态与乐山大佛如孪生兄弟极为相似,只是仁寿大佛小些而已。因此,文物专家一致认为它是乐山大佛的蓝本之一,属全国最大一尊胸佛,被誉为“中华第一胸佛”大佛周围还有摩崖造像2480尊,已编号建档101,1519尊。人物众多,相貌各异,或立或卧,或静或动。有的曲腿躬腰,俯首侧耳作恭听状;有的五体投地作跪拜状;有的系裙穿甲;有的曲臂挽带;舞伎翩翩起舞,乐伎吹打弹奏。造像除人物外还有器皿禽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雕刻精致,刀法圆润,线条流畅,造艺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我国石刻艺术的宝库之一。
参考资料
高家镇.百家号.2024-03-26
高家镇.百家号.2024-03-26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2024-03-2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交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科技事业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文物古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