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1954年5月出生于
长春市,中国共产党员。考古学家,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美洲考古学会终身外籍院士。
王巍上了一年中学后就初中毕业下乡插队。经过两年的插队生活后,因表现好,被抽调到长春市锅炉厂做钳工。1982年毕业于
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进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
房山区大石河西周城址和墓地的发掘。1987年起,到
日本奈良县立橿原考古研究所和茨城大学研修,学习日本
考古学。1995年1月,王巍获
九州大学文学(人文)博士学位。次年7月,他顺利获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中日两个博士学位的考古学家。1997年,王巍晋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起,王巍开始关注文明起源的研究。同年,王巍主持了陕
西周原西周宫殿基址的发掘。2006年7月到2017年1月,王巍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2017年3月起,他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主任。2023年,受聘担任
河南大学特聘教授。
王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夏商周考古、东亚地区古代文明起源研究、东亚地区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其曾先后获评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专家、《
中国新闻周刊》“年度学者”等荣誉,主持的考古发掘项目先后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
二等奖、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国家文物局
田野考古奖三等奖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4年5月,王巍出生于
长春市。王巍小学毕业时赶上“文化大革命”。1968年秋,王巍被就地分配上了中学,当时文化课非常少,尤其是数理化,并且教学水平较低。上初中后,学生们流行参加文艺宣传队,王巍跟着一位学长学拉
二胡,很快就可以独奏《
赛马》《
二泉映月》和《
光明行》等经典曲目。上了一年中学后,王巍便初中毕业下乡插队。
1970年2月至1972年1月,王巍在
农安县农村插队。经过两年的插队生活后,因表现好,1972年2月至1976年12月,王巍被抽调到
长春市锅炉厂做钳工,由于工作表现好,王巍学徒期满后不久就当选厂工会宣传干事,再到工会副主席、副厂长。1977年1月至1978年2月,王巍担任长春市绿园公社党委副书记。1974年,王巍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3月,王巍考入
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2年初大学毕业后进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
房山区琉璃河镇西周城址和墓地的发掘。
1987年到1990年,王巍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遣到
日本奈良县立橿原考古研究所和茨城大学研修,学习日本
考古学。1995年1月,王巍以在日本发表的专著——《从中国看邪马台国和倭政权》获
九州大学文学(人文)博士学位。
1995年4月至1996年3月,王巍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作访问学者,撰写第2个博士学位论文——《东亚地区古代铁器和冶铁术的传播与交流》。1996年7月,他顺利获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中日两个博士学位的考古学家。
工作经历
1992年,王巍晋升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1996年8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1996年到1998年,王巍主持河南偃师商城宫城内宫殿区的发掘,和同事们在商城中新发现了一座始建于商代初年的外城,原来发现的宫城恰好位于该外城的正中,从而将中国古代择中立宫和中轴线的制度上溯到商代早期。在宫城内宫殿区的发掘中,首次发现了商代早期的前后三进院落的宫殿建筑,并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商文化分界提供了界标,成为该工程最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该项发掘被评为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
二等奖,并入选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1997年,其晋升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98年6月起,他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主任。1999年,他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开始担任博士生导师。同年开始,他带队赴陕
西周原西周
首都,首次发现一组西周
聂氏宗祠建筑,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2000年起,王巍开始关注文明起源的研究。同年,王巍主持了陕西周原西周宫殿基址的发掘,首次发现一组东西对称的西周大型建筑,很可能是当时的宗庙,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新资料,该项目被评为国家文物局
田野考古奖三等奖。2001年,王巍被授予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2002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正式立项,王巍被任命为该项目首席专家。他带领全国顶尖的专家团队,围绕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500年间的
余杭区良渚、
襄汾县陶寺、
神木市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都邑性遗址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发掘,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区域的文明化进程、环境背景、生业形态、社会分化、相互交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模式与机制、道路与特点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2006年,王巍被授予美洲考古学会终身外籍院士。2006年7月到2017年1月,王巍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2011年,他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13年2月,王巍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是
中原地区近三千位人大代表中唯一的考古学家,也是继
夏鼐先生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产生的第二位成为人大代表的考古学家。2017年3月起,他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同年12月,王巍任
河南大学古代文明中心主任。2023年,受聘担任河南大学特聘教授。2024年8月29日,王巍受聘担任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个人生活
王巍出生于
长春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生,其母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老一辈大学生,学的是生物专业,毕业后分配到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虽然王巍的母亲没有专门学音乐,但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唱歌,王巍和两个妹妹跟着一起唱歌。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长大的王巍,在自然而然间认识了简谱,唱歌发音也都很准。之后王巍凭借自己的热爱,写下了《我是中国考古人》《仰韶之光》《百年心语》《一梦千年》《考古队员之歌》等歌曲,其中他作词的三首半,五首都是他作曲。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王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夏商周考古、东亚地区古代文明起源研究、东亚地区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
科研项目
主持的考古发掘项目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中文论文
日文论文
英文论文
出版著作
报纸发表
发表讲话
音乐作品
综艺节目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人才培养
2014年10月25日,王巍在接受《
南方文物》专访时,谈到了对年轻学者的建议:青年学者首先要热爱考古。中国考古是沃土,是朝阳学科,而且现在研究手段方法也跟国际接轨了。研究的成果有
中原地区特点,祖先的历史文化跟别的古代文明研究不一样。任何研究都是可以让现在的人了解祖先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这些研究能增加对祖先的了解,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都能得到加强。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年轻的考古人应该对阐释祖先的文化、再现祖先创造的辉煌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物评价
王巍教授是中国考古学界泰斗级的人物。(时任
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
陈冬华 评)
他(王巍)是荧屏上出镜率最高的考古学者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首席专家;他是中国考古的“百事通”,也是热忱的科普者;他走遍众多考古遗址,亲手挖掘中华文明的证据,也在书斋中著书立说,让“冷僻孤高”的考古与众生对话。(
中国新闻网 评)
参考资料
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4-09-05
学术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