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冠皱盔犀鸟(Rhyticeros undulatus)是
犀鸟目花冠皱盔犀鸟属的一种大型鸟类,分布在中国云南、
西藏自治区及东南亚地区。2018年,花冠皱盔犀鸟的数量有下降趋势。其致危因素主要是森林破坏和狩猎,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易危(VU)物种,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23年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多个国家在其分布区域建立了保护区对其进行保护。
花冠皱盔犀鸟栖息于海拔400-1500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尤其在河流沿岸湿性常绿阔叶林中较易见,有时也进到村寨附近和果园中活动和觅食。它们主要以植物果实为食,也吃少量动物性食物。繁殖期为2-6月,营巢于树上,特别喜欢在巨树上营巢。筑巢后,雄鸟将巢穴封闭,仅留一缝隙,雌鸟在巢穴中产卵,孵化和育雏,雄鸟则承担起给雌鸟喂食的任务。
花冠皱盔犀鸟体长75-100厘米,雄鸟体重1.8-3.7
千克,雌鸟1.4-2.7千克。嘴粗大,上嘴基部有一长而扁平的盔突,其上有隆起的褶皱,形成皱盔。雄鸟羽冠
栗色,头、颈、尾白色,其余体羽黑色,喉囊黄色。雌鸟喉囊皮肤亮深蓝色,尾白色,其余体羽黑色。飞翔时显得较笨重,很远即能听见振翅声响。
分类
花冠皱盔犀鸟的学名在1811年由
英国动植物学家肖(Shaw)首次命名发表。不同学者曾就其应归为
花冠皱盔犀鸟属(Rhyticeros)还是皱盔犀鸟属(Aceros)产生了争议。1955年,
德国动物学家皮特(Peters)将其列为皱盔犀鸟属,1993年,
泰国生物学家珀斯瓦(Poonswad)和肯普(Kemp)编辑出版的《亚洲犀鸟保护手册》(Manual to the conservation of Asian Hornbills)中,也将该鸟列入皱盔犀鸟属。另一方面,美国鸟类学家雷普利(Ripley)等人将该鸟列为
花冠皱盔犀鸟属。随后,花冠皱盔犀鸟属成为了主流观点,在2014年出版的《HBW & BirdLife 绘图世界鸟类名录》中,花冠皱盔犀鸟被列为花冠皱盔犀鸟属。
在亚种分化方面,雷普利等人认为另一种
皱盔犀鸟——
拿岛皱盔犀鸟(Rhyticeros narcondami)并非独立物种,应该作为花冠皱盔犀鸟的一个亚种。1991年版的霍华德摩尔鸟类名录(Howand and Moore)认为拿岛皱盔犀鸟(Rhyticeros narcondami)是独立物种,而花冠皱盔犀鸟应分为2个亚种,第一种亚种称为“Rhyticeros undulatus ticehursti”,分布在印度
阿萨姆邦、
孟加拉国、缅甸、越南、中南半岛至马来半岛北部以及中国。第二种亚种即
指名亚种(Rhyticeros undulatus undulatus),分布于分布于马来半岛南部、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爪哇和
西加里曼丹等地。1960年,桑夫特(Sanft)还提出了另一个亚种“Rhyticeros undulatus aequabilis”。截止2023年,主流观点认为花冠皱盔犀鸟无亚种分化。
特征
花冠皱盔犀鸟为大型鸟类,体长75-100厘米,雄鸟体重1.8-3.7
千克,雌鸟1.4-2.7千克。雄鸟嘴峰20.2-21.9厘米,雌鸟17.8-19.8厘米。翅长45.8-50.5厘米,尾长30.0-33.0厘米。嘴粗大,黄色,嘴缘有细锯齿状缺刻,上嘴基部有一长形而扁平的盔突,其上有6道皱褶隆起,形成“皱盔”,嘴基两侧各具数道斜形雕纹。脚绿色或石板黑色。
花冠皱盔犀鸟雌雄羽色有差异。雄鸟前额
栗色,并沿头顶中央向后延伸至枕部以后变宽,羽冠亦为栗色,其余头、头侧、脸、前颈、颈侧和上胸白色,微沾皮黄色。虹膜橙红色至血红色,眼周裸露皮肤暗红至砖红色。喉囊皮肤亮黄色或橙黄色,其上有一宽的黑色横带,通常横带在中部断裂。后枕往后的整个后颈和体羽黑色,并富有金属绿色或紫蓝色光泽,尤以后颈、肩和上背较明显。尾纯白色。
雌鸟虹膜褐色或灰褐色。喉囊皮肤亮深蓝色,其上亦具一道黑色横带。尾白色,其余体羽黑色,亦具和雄鸟一样的金属绿色或紫蓝色光泽,其余同雄鸟。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花冠皱盔犀鸟分布在中国云南、
西藏自治区及东南亚地区。北至
不丹南部、
孟加拉国和印度东北部,东至
柬埔寨、
老挝和
越南,南经
马来西亚和
泰国至
印度尼西亚(
苏门答腊岛、
加里曼丹岛、爪哇、
巴厘岛和附近的几个岛屿)和
文莱。
栖息环境
花冠皱盔犀鸟栖息于海拔400-1500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尤其在河流沿岸湿性常绿阔叶林中较易见,有时也进到村寨附近和果园中活动和觅食。
习性
行为特点
花冠皱盔犀鸟常久坐不动,飞行时可飞得很远,飞过岛屿之间的开阔水域。飞翔时显得较笨重,很远即能听见振翅声响。
觅食行为
花冠皱盔犀鸟主要以植物果实为食,可进食30多个不同属的树木的果实,也吃少量动物性食物,通常占比不到饮食的5%,包括
鸟卵和
早成雏、
爬行纲、昆虫和其它无脊椎动物等。觅食时,它们会降落到地面收集掉落的果实或陆地猎物。花冠皱盔犀鸟进食时,将大块食物放在喙的顶端,迅速地把头向后仰,把食物整个吞了下去,这种进食方式能够进食一些较大的果实,减少与小型动物的食物竞争,也避免了植物种子受到损害,有利于植物种子排出体外后顺利发芽。花冠皱盔犀鸟还可以用它们喉部的喉囊储存水果,随后吐出种子,吃掉水果果肉。
社会行为
花冠皱盔犀鸟常成3-5只的小群活动。在繁殖季节,一对繁殖对的
栖息地范围约为10平方千米。在非繁殖季,它们会聚集在公共的晚间栖息地,在一定区域内可多达1000只。
交流行为
花冠皱盔犀鸟叫声单调、沙哑、像狗叫,有时也能发出低沉的双音节声音。叫声似“oek-uk-uk”,呼叫声有时较轻柔,有时可发出响亮的咆哮。发声的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音调更高,声音更大,可以从更远的距离听到。当鸣叫时,花冠皱盔犀鸟会通过急剧地向后和向上推头来展示其颜色鲜艳的喉囊,这种行为是个体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可能在传递关于食物位置的信息。
繁殖
求偶
在不同的分布区域,花冠皱盔犀鸟的繁殖期不同,在
印度为4-6月,在东南亚为1-3月,
加里曼丹岛和爪哇为6-8月,
泰国为1-6月。繁殖制度为单配制。发情时,花冠皱盔犀鸟用持续且强烈的鸣叫和显著的炫耀行为进行求偶,有些个体的面部和头部颜色明显变深。
营巢
配对后,花冠皱盔犀鸟营巢于树上,巢穴通常是一棵大型乔木的天然树洞,筑巢的树木种类多为
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的
纤细龙脑香(
龙脑香属 gracillis),
坡垒属(Hopea),
娑罗双属(Shorea),栎果香属(Neobalanocarpus)以及
桃金娘科(Myrtaceae)的水翁(Cleistocalyx nervosum),用于筑巢的树洞位置位于离地面6-45米处,同一棵树可以年复一年地使用。筑巢后,雌鸟用粪便将洞口封闭起来,将自己封在巢中,雄鸟也会参与巢穴封闭工作。封闭后的树洞扣仅留一缝隙,雌鸟在巢穴中产卵,孵化和育雏。
产卵孵化
雌鸟每窝产卵2-3枚,有时仅产1枚卵。卵为白色,有时沾染黄色,光滑无斑。卵的大小平均为6.20厘米×4.32厘米。孵化期29~40天。刚出生的
早成雏有着粉色的皮肤、裸露且眼闭。雏鸟对于触觉和听觉的刺激立即有所反应,并且很快拥有很好地吞咽反射。
育雏
育雏期,雄鸟承担起给雌鸟和雏鸟喂食的任务。一般而言,花冠皱盔犀鸟并不会对所有出壳雏鸟都进行育雏,而是只饲喂第1只雏鸟。雏鸟的后脚发育最快,使得雏鸟有能力在巢箱内移动。出壳几天后,雏鸟在肩膀以下的肌肤上长出1个气囊,并逐渐扩展到背部和胸部。羽毛在出壳后几天开始发育,羽管在出壳后15-20天开始出现,眼睛也在这段时间内睁开。
早成雏的乞食声音从最初弱小的叫声逐渐转变为巨大的“哭喊”声,接近它们时逐渐发出叫声予以回应。雏鸟发育到一定阶段,雌鸟和雏鸟会一起出巢离开巢穴,从筑巢到雏鸟出巢的时间为99-161天,平均126天。雏鸟出巢后,与
亲鸟可能会一起活动直至下一个繁殖季节,也有可能在离巢3个月后和亲鸟分离独立生活。
繁育
饲养条件
花冠皱盔犀鸟笼舍的笼网应为坚固的铁丝或钢丝网,网眼大小不会将鸟嘴卡住从而造成伤害,也能隔绝蛇、鼠等会对鸟造成危害的动物,还不会对观赏造成影响。笼舍的宽度至少要达到花冠皱盔犀鸟翼展的4倍,而高度则需要至少达到5米。地面应覆盖有树皮、木片等,使花冠皱盔犀鸟能够平稳地降落在地面上而不需要滑行。树叶、草地、石头偶尔也会作为垫料。
饲喂
花冠皱盔犀鸟的食物可以分为以水果食性和肉食性两大类,基本上日粮确定为以混合饲料制作的窝头、米饭、熟牛肉和
蛋黄制作的
饭团为主食,配搭含水量丰富的
浆果(番茄、香蕉、
火龙果、
葡萄等),不定期地添加
小鼠作为动物性蛋白的补充。窝头、水果均切成适合
犀鸟科吞咽的小块状,葡萄则整粒饲喂。米饭、切碎的牛肉沫、蛋黄充分搅拌混合,手捏成适合吞咽的小团条状。
丰容
饲养员可对花冠皱盔犀鸟笼舍进行丰容。栖架能使花冠皱盔犀鸟最大程度地利用笼舍内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空间,栖架的设置需要有不同的高度差,一个稳定的栖架是能够允许雄鸟在其上自由伸展翅膀,且在栖架上方有足够的空间,使雄鸟能够骑在雌鸟背上进行交配。喷雾、喷淋或提供其他的沐浴方式能使犀鸟好似处在湿润的
雨林之中。种植植物以绿化笼舍,增加环境的复杂性。花冠皱盔犀鸟喜爱破坏植物,应该满足其这方面的需要,展现其自然行为,不能为了阻止其破坏植物而使用大面积的人工设施。
繁殖
笼养的花冠皱盔犀鸟繁殖期为4-9月份。发情开始后,雌鸟会开始挑选并清理它的巢,雄鸟则紧紧地跟在一旁。人造繁殖巢穴的外观模拟生态环境树木,使用木板制作成圆形树状,外表树皮包裹,树立在树丛间。巢体内部做成不规则树洞,在中部开一椭圆形不规则开口,开口边缘做得粗糙不平。巢内底层铺黄泥、放置
热带树叶做铺垫。
犀鸟科封闭洞口期间提供枯草、枯叶、泥块、碎木屑、红泥土等方便犀鸟取用。
当雌鸟进入巢箱并持续待在里面后,雄鸟则承担起给雌鸟喂食的任务。每次产卵1-2枚。孵化期29-40天。一般而言,花冠皱盔犀鸟并不会对所有出壳
早成雏都进行育雏。当第2个雏鸟出壳后,可以将第一只雏鸟拿出来人工饲喂,否则
亲鸟很有可能只饲喂第1只雏鸟。两周后可以将人工饲喂和亲鸟饲喂的雏鸟进行交换,这样能有效地提高雏鸟的成活率。如果完全放任亲鸟育雏,则往往只有一只雏鸟成活。雄鸟一直给雌鸟和雏鸟喂食,直到雌鸟出巢为止。
保护
种群现状
2018年,花冠皱盔犀鸟的数量未知,有下降趋势,预计该物种在未来三代内将下降30-49%。在中国,
云南省的
盈江县是花冠皱盔犀鸟中国首次野外发现地,截至2023年8月,该地也是花冠皱盔犀鸟在中国唯一的野外繁殖地。在
印度,该物种只分布在东北部。
致危因素
花冠皱盔犀鸟的致危因素主要是森林破坏和狩猎。该鸟喜欢栖息在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避开人口稀少的地区,而在他地区,由于商业采伐和非法采伐、森林转为农业种植园和人口压力的增加,森林遭到了广泛的破坏,该鸟首选的低地森林
栖息地尤其受到森林砍伐的影响。在印度东北部,有人狩猎该鸟用于食用,药用,或利用其羽毛。
保护举措
花冠皱盔犀鸟被列为保护动物,有些国家在其分布区域建立了保护区对其进行保护,如
泰国的考艾国家公园、
马来西亚的乌鲁贝鲁姆和
姆鲁国家公园以及
巴厘岛的巴厘岛巴拉特国家公园等。
保护级别
2018年,花冠皱盔犀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易危(VU)物种。
2021年,花冠皱盔犀鸟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3年,花冠皱盔犀鸟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生态
在常绿森林中,花冠皱盔犀鸟能够通过进食种子并排泄到其它地方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它们进食的98%的水果种子能得到传播。
相关新闻
2023年8月26日,在有着“中国犀鸟谷”之称的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洪崩河片区,有生态摄影师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花冠皱盔犀鸟母子先后出巢的珍贵影像。这是中国首次在野外拍摄到花冠皱盔犀鸟宝宝出巢的影像。
参考资料
花冠皱盔犀鸟.catalogueoflife.20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