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旱獭
哺乳动物纲啮齿目的动物
喜马拉雅旱(学名:Marmota himalayana)别名哈拉、雪猪,属于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的一种大型地栖啮齿类哺乳动物,体呈棕黄褐色,并具散在黑色斑纹,体型粗壮而肥胖,尾短。喜马拉雅旱獭为穴居、群居动物,洞巢成家族型,是青藏高原特有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与中国接壤的尼泊尔等国的青藏高原边缘山地,为该区域内鼠疫的主要储存宿主,是青藏高原区域鼠疫预防的重点监控对象。
形态特征
外形
喜马拉雅旱獭体形粗壮,雄性个体身长在47—67厘米之间,雌性在45—52厘米之间;雄性个体的体重约6000克,雌性个体约5000克。喜马拉雅旱獭身躯肥胖,类似于圆条形。头部又短又宽,耳壳短而小,颈部短粗,尾巴短小而且末端略扁,长不超过后足的2倍。雌性个体生有乳头5对或6对。四肢短粗,前足长有4趾,后足长有5趾,趾端具爪,爪发达适于掘土。
毛色
自鼻端经两眉间到两耳前方之间有似三角形的黑色毛区,即“黑三角”,此黑三角愈近鼻端愈窄,色调愈黑。嘴四周为黄白色、淡棕黄色或橘黄色。眼眶黑色,面部两颊到耳外侧基部呈淡黄褐色或棕黄色。明显有别于“黑三角”。耳壳呈深棕黄色或深黄色。颈背和体背部同色,呈沙黄色。毛基黑褐色,中段草黄色或浅黄色,毛尖黑色。背部至臀部黑色毛尖多显著,常形成不规则的黑色细斑纹。体侧黑色,肛门女性外生殖器周围染栗色或深棕黄色。四肢和足上面呈淡棕黄色或沙黄色,下面与体腹面同色。足掌和爪黑色。尾背面毛色同背部,毛端约1/4为黑色或黑褐色;尾腹面近基部1/2为棕黄色或褐黄色,端部1/2为黑褐色。毛色随年岁、地区不同而变异。幼体毛色多较成体灰黄或暗,有少数白化个体。
骨骼
颅骨粗壮结实,略似三角形,眶上突发达,向下方微弯,眶间区凹陷较浅而平坦,颧骨后部明显扩张,鳞骨前下缘的眶后突甚小、不显现,矢状脊较低。枕骨大孔前缘呈半椭圆形。腭弓狭长,其后缘超过颌骨后缘。下颌骨的喙状突后缘近乎垂直,不显著向后弯曲,喙状突与关节突之间的切迹深而较窄。齿式为22枚,上门齿大,唇面无纵沟。
生活习性
活动
喜马拉雅旱獭营白昼活动。初春出蛰时,待日出,地面气温较高后,出洞先取暖,后寻食;午间也在洞外趴伏,日落前,即入洞。夏季天暖后,则晨曦和黄昏时期出洞较多。雨雪(春雪)时尚有活动的。冬季入洞冬眠,冬眠时洞口堵塞。活动范围常以巢域为中心,活动半径一般不超过500米,有较固定的路线。能直坐,如树桩,远眺瞭望,听觉发达,较难接近,发现异物时,作“咕比咕比”叫声,呼叫不已;当接近时,即钻入洞里。
食性
喜马拉雅旱獭主要以采食草本植物来维持基本的生存,对洞口附近的草较少取食。在自然界中,对于放到洞口的多类食品(包括青草)均不取食。喜食带有露珠的嫩草茎叶、嫩枝。偶尔也会捕捉一些昆虫与小型啮齿动物作为食物,有时也会到农作区附近偷食稞麦、燕麦、油菜、阳芋等作物的禾苗、茎叶。初春时候,青草尚未发芽,喜马拉雅旱獭也会挖食草根。
群居
喜马拉雅旱獭为群居动物,洞巢为家族型。每一个家族都是由一对异性亲獭与一二龄仔兽组成。有时数个家族聚居,曾在一洞中发现冬眠旱獭属24只。在夏季也有一洞一兽情况。它们共同居住于一个洞系之中,幼崽性成熟后离开。
洞穴
旱獭洞典型,分为临时洞和栖居洞,栖居洞又分为冬洞和夏洞两种类型。冬洞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有几个洞口,洞口前面有土丘。洞口又被分为外洞口与内洞口,外洞口的直径是40厘米左右,内洞口的直径在20厘米左右。洞道的形状类似于大半圆,由洞口开始慢慢向下倾斜,逐渐和地面平行。洞穴内垫着厚厚的干草。洞内温度比较稳定,窝巢内四季的温度均保持在0℃以上,但不超过10℃。喜马拉雅旱獭一般只会筑一个窝巢。冬洞与夏洞都可以作为繁殖与休息的场所。临时洞内部构造比较简单,只有室而无窝巢。洞道的长度不超过2米,大约有1—2个洞口,多分布在栖息洞和觅食场所周围,作躲避天敌之用,亦可作为夏季中午的歇凉地。凡是有旱獭属栖居的洞穴,洞口宽广结实,光滑油润,无草,出入践踏的足迹明显,有强烈的鼠臭味,入口处有新鲜的粪便,夏季有蝇出入;废弃洞陈旧而半塌陷,洞口生有禾本科杂草或被蛛丝所封;临时洞洞口较小,洞壁上的爪痕明显,出入处有足迹,有时亦有粪便。
冬眠
喜马拉雅旱獭有冬眠习性,自春未即开始积脂供越冬生理上的需要。出入蛰时间取决于当地的物候,一般从9月份开始入蛰,至10月中旬入蛰完毕,翌年4月至4月底开始出蛰。入、出蛰时间基本上取决于牧草枯黄与返青时间。
换毛
毛在出蛰后发灰,且针毛尖磨折较为显著。每年换毛一次。春末夏初开始换毛,毛先从背部开始换,后扩展到两侧和臀部,再及头部、尾部和四肢,至秋初入蛰前新毛全部长成。
生长繁殖
喜马拉雅旱獭一年繁殖一次,出蛰后不久即进入繁殖期,开始交配,交配期延续1月左右。妊娠率不高,妊娠獭常只占成年雌獭一半,妊娠率与年龄呈抛物线关系,4—6龄獭妊娠率最高。妊娠后可能产生死胎,平均每只妊獭出现1只死胎。年产1胎,妊娠期约为35天左右,每胎2—9个幼仔,以2—4只为最多。仔獭常于哺乳期死亡,因而仔獭数明显低于胚胎数。6月底即可见到幼仔出洞活动,十分活跃,取食频繁。幼体与母兽一直生活至第2年的7月才分居出去,独立生活。喜马拉雅旱獭3岁性成熟,但每年参与繁殖的雌性个体,仅仅只占达性成熟雌性个体总数的50~60%。
栖息环境
喜马拉雅旱獭是青藏高原草甸草原上广泛栖息的动物,栖息于1500—4500m的高山草原,它们的数量不因草甸草原上不同的植被群落而发生显著的变化,主要受地形的影响。山麓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是喜马拉雅旱獭数量集聚的高密度地区,阶地、山坡上和河谷沟壁为中等,其他地区均为少数或没有。在平地上,它的分布多呈弥漫型,即在大面积上比较平均;在山坡、谷地和丘陵地带,往往沿着等高线呈带状分布,也有在小片生活条件优越的地块密集的情况。
分布范围
喜马拉雅旱獭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青海高原、西藏高原、甘肃祁连山地、甘南藏族自治州、新疆、滇西北,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盟。中国以外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南坡的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和印度北部。
主要价值
经济
喜马拉雅旱獭毛皮品质好,皮板坚实柔韧,富有弹性,针毛平齐、绒毛丰厚,适宜做衣帽;尾毛和针毛刚性好,是制作高级画笔的上等原料;旱獭属肉质细嫩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油的味道近似猪油,既可食用,也可制成高级润滑油。
药用
喜马拉雅旱獭肉、油、骨均可作药用:
1.旱獭肉: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脚膝肿痛、痔瘘;
2.旱獭油:治风湿痹痛,脚生痒疮、痒疹体癣小儿深部脓疱疮久烂;
3.旱獭骨:取四肢骨,晾干备用,除风湿,治筋骨疼痛及四肢麻木。
危害
旱獭最大的危害是传染疫病,它们是鼠疫病原体的自然宿主,其体外寄生昆虫是鼠疫的传播者,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草原旱獭在密度不高时,对草场危害并不大,只有数量较多时才能造成危害,与牲畜争草,每只旱獭活动期(即非冬眠期)总共可食牧草25kg;它们的挖掘活动破坏草场,洞口附近挖出的土,形成较大的土丘,由于挖洞较深,常把碎沙石块翻出地表覆盖草场。
防害措施
防治时间
猎脯期:为了猎取合乎要求的皮革毛,应于出蛰至5月下旬或8月中旬至于入蛰期间进行。
消灭期:整个旱獭属活动期都可进行,但熏蒸法只不过适用于夏季气温较高的时期。
防治原则
旱獭利害兼顾,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措施。旱獭的皮毛和油脂价值很高。故多采用消灭与利用相结合的办法。它不吃人工投放的各种毒饵,故不能用毒饵法消灭。原则上旱獭分布区内所有的均应加以消灭。但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多困难。因此,首先应当注意草原旱獭最喜欢栖居的地段是山麓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高密度地区,而这里也是冬春牧场需要特别加以保护的地区,采取不断消灭的办法以便继续消灭新迁居进的个体,然后再根据人力和物力扩展到其它地段进行消灭。
防治方法
捕杀:使用最多的有大型弓形夹和多股细铁丝制成的圈套。弓形夹较笨重,较贵,但捕获率高。一般在密度高的未开发地区,用圈套较好;而在密度低的地区,或在反复灭獭后,用弓形夹较好。旱獭属对洞口环境的改变甚为敏感,使用工具捕杀时须注意伪装。
枪杀:用小口径步枪和各种猎枪射击。
熏杀:可用氯化苦溴甲烷磷化铝磷化钙氰化钙及牛粪烟剂熏杀。由于洞道长而复杂,容积大,熏蒸剂的用量也大,如氯化苦每洞50~100克、化钙每洞50克。主要用于处理疫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外形
毛色
骨骼
生活习性
活动
食性
群居
洞穴
冬眠
换毛
生长繁殖
栖息环境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经济
药用
危害
防害措施
防治时间
防治原则
防治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