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和,男,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
中央音乐学院 西方音乐史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北京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委员、苏联音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俄友好协会理事。1946年在常州入国立音乐院幼年班,师从盛天洞主修
小提琴。1947年在南京首次登台小提琴独奏。1949年4月在上海获儿童音乐比赛会小提琴头等奖。1949年9月入北京人民文工团(
中国歌剧舞剧院前身)任独奏员和乐队队员。1950年5月在
天津市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先后师从储耀武、马思聪学习小提琴。
人物概述
1951年入选中国少年先锋队出国代表队任副队长兼队旗旗手,赴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参加国际
少先队夏令营活动。在国际夏令营当选营旗升旗手。
1953年考取留苏生,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学习。1954年赴苏联
莫斯科国立
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先后师从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主修
小提琴,师从谢尔盖·斯克列勃科夫主修音乐作品分析。1961年以优异成绩修毕理论-作曲系全部课程,通过国家考试和题为《论简单一部曲式》的论文答辩,被授予“音乐学家-理论家”资格。
1961年7月回国至今在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先后主讲“
曲式与作品分析”、“外国音乐名作”、“西方音乐通史”、“
苏联音乐史”、“苏联音乐名作赏析”、“音乐风格理论”等课程;担任西方音乐史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著作有《苏联音乐史》上卷(1917—1953)、《艺术研修——中外音乐美术欣赏》(外国音乐欣赏部分)、《心灵的回响——中外交响乐名曲赏析》、《外国音乐史简史》;论文有《旧制度灭亡的丧钟,新世纪诞生的凯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歌曲评介》、《俄罗斯英烈的心声——苏联歌剧〈这里黎明静悄悄〉评介》、《时代·生活·思想·创作——纪念柴科夫斯基逝世一百周年》、《〈伊多美涅奥〉——莫扎特歌剧创作原则的初步体现》、《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音乐杰作——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
圣彼得堡〉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剖析》等。为《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撰写关于西欧、
俄罗斯和苏联音乐的重要条目;为《世界知识大词典》撰写全部外国音乐条目;为《现代音乐欣赏词典》撰写
苏联作曲家及其作品条目。经常在报刊上发表
音乐评论文章,在电台、电视台播讲外国音乐欣赏,在大专院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从事外国音乐普及讲座。
1984年9月作为中国音乐舞蹈家代表团成员赴苏联考察访问;1995年8—9月自费赴俄罗斯考察访问;2000年6—7月应邀出席伦敦第三届国际
犹太音乐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2000年10—11月应邀出席格拉斯科纪念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逝世25周年研讨会并作自由发言。
简历被收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辑出版的《国际名人传记辞典》(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Biography)、《澳洲及远东名人录》(Who’s Who In Australia And The Far East)和《国际有成就的领先者》(International Leaders Achievenment)等辞书。
学术成果
一、曾开设课程:
曾教授“
曲式与作品分析”(1961—1965年)、“外国音乐名作”(1978—1979年)、“西方音乐通史”(1980—2000年)、“
苏联音乐史”(1987—1988年;1996—1997年)、“苏联音乐名作赏析”(1996—1997年)、“音乐风格理论”(1997年)、“
音乐学分析“(1996—2002年)等。
二、著作:
《苏联音乐史》上卷(1917-1953),1998年,
海峡文艺出版社。
《艺术研修--中外音乐美术欣赏》(外国音乐欣赏部分),1998年,
高教社。
《心灵的回响—中外交响音乐名曲赏析》,2001年,
广东人民出版社。
《
音乐名家名曲》(外国篇),任主编,殷遐、刘悦撰稿,2003年,中国广播大学出版社。
《
外国音乐简史》,2003年,中国广播大学出版社。三、教材:
《
曲式与作品分析》,1963年,
中央音乐学院,油印本。
《外国音乐名作选介》,1978—1979年,中央音乐学院,打印本。
《外国音乐欣赏》,1985—1986年,
中国函授音乐学院,铅印本。
《交响音乐赏析》,1998年,
北京大学,电脑打印稿。
《
西方音乐通史》(第七章:十九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第八章: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音乐),1999年,电脑打印稿。
《
音乐名家名曲》(外国篇),我主编,殷遐、刘悦撰稿,2002年,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
《
外国音乐简史》,2002年,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待出版)。
四、论文:
《论贝多芬〈埃格蒙特〉序曲》,作品分析论文,
莫斯科音乐学院,1959年,俄文打印稿。
《论简单一部曲式》,莫斯科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毕业论文,1961年,俄文打印稿,
中央音乐学院,中文油印本。
《谈谈奏鸣曲与奏鸣曲式》,载《人民音乐》1982年第5期。
《俄罗斯英烈的心声——评介苏联歌剧〈这里黎明静悄悄〉》,载《人民音乐》1985年第9期。
《旧制度灭亡的丧钟,新世纪诞生的凯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歌曲评介》,载《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伊多美涅奥〉——莫扎特歌剧创作原则的初步体现》,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4期。
《时代·生活·思想·创作——纪念柴科夫斯基逝世一百周年》,载《人民音乐》1994年第1、2期。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群众歌曲和交响曲》,载《音乐研究》1995年第2、3期。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清唱剧与康塔塔》,载《人民音乐》1995年第6期。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歌剧与舞剧》,载《人民音乐》1995年第7、8期。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室内乐》,载《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军乐》,载《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音乐杰作——肖斯塔颗维奇的第七〈列宁格勒〉响响曲》,载《人民音乐》第1999年第5期。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剖析》,载《音乐艺术》1999年第3 期。
五、译文: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 》(又名《卡捷琳娜 · 伊兹迈洛娃 》)脚本(与人合译),1982年5月,《国外音乐资料〉》第2期。
马捷尔:《阿萨菲耶夫的构想和整体分析》,《音乐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1期。
瑞托米尔斯基:《在通向历史真理的道路上》,《人民音乐》1989年第10、11期。
凯尔迪什:《音乐学》(
苏联《音乐百科全书》条目),
中央音乐学院,1992年,打印本。
六、辞条: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1989年4月出版)中约30个辞条,其中重要的有:“古希腊古罗马音乐”、“
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俄罗斯音乐”、 “苏联音乐”、“俄国革命歌曲”、“古典音乐”、“严肃音乐”、 “包罗丁”、“
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
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
《
世界知识大辞典》(1988年2月出版)中全部外国音乐辞目(228条)。
《
现代音乐欣赏辞典》(1997年7月出版)中10位
苏联作曲家生平及代表作品辞条。
七、广播电视稿:
广播稿:《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1978年 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1980年 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讲座:《普罗科菲耶夫及其代表作》(共12讲),1989年7至10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交响曲》,1990年 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1990年 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欧洲民族乐派》(共4讲),1996年 月,
北京音乐广播。
《俄罗斯民间音乐》,1997年 月,北京音乐台。
《俄罗斯古典音乐》,1997年 月,北京音乐台。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的交响乐》,1995年 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1995年 月,北京教育台。
电视讲座:《维瓦第及其协奏曲套曲〈四季〉》(共4讲),1998年 月,
中国中央电视台。
《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1998年 月,北京有线电视台。
《苏联的交响音乐》(系列电视片《感受交响音乐》),2002年11月,中央电视台
《世纪的墓碑——肖斯塔科维奇(上)》(系列电视片《感受交响音乐》),2002年11月,中央电视台。
《世纪的墓碑——肖斯塔科维奇(下)》(系列电视片《感受交响音乐》),2002年11月,中央电视台。
八、乐评:
先后在《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北京日报》、《
人民音乐》、《
音乐周报》、《文化报》、《艺术报》、《音乐生活报》等报刊发表评介中外音乐作品和音乐演出的文章数十篇。
九、编辑:
《中国歌曲集》(俄文版),担任主编,1959年,
莫斯科,[
苏联]音乐出版社。
《难忘的旋律》(
俄罗斯、苏联歌曲集中俄文对照本),担任主编,1999年,北京,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
十、审稿:
20集电视系列片《人和音乐》,担任艺术顾问,审校译文,1989年,
中国中央电视台。
电视系列片《交响音乐赏析》,担任艺术顾问,审订讲稿,1999年,
中国教育电视台。
十一、指导学生论文写作:
王 时 专题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交响曲》,1981年。
学士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真正的人〉》,1982年。
梁 纲 学士论文《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1983年。
刘红柱 学士论文《勃里顿的歌剧〈彼得·格雷姆斯〉》,1986年。
硕士论文《试论二十世纪西方歌剧发展的主要倾向》,1989年。
周荣生 学士论文《古斯塔夫·马勒音乐创作的宗教内涵》,1990年。
姚亚平 硕士论文《西方早期多声部音乐的建构——西方早期音乐若干问题的历史考察》,1991年。
李 瑾 硕士论文《试论穆索尔斯基歌剧〈包里斯·戈杜诺夫〉的悲剧性》,1996 年。
叶 灯 硕士论文《法国大歌剧初探》,1999年。
王文澜 硕士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曲及其风格演变》,1999年。
孙媛媛 硕士论文《马斯涅的歌剧〈维特〉——我的演唱体会》,1999年。
李秀军 学士论文《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三交响曲》,1988年。
硕士论文《马勒音乐创作的精神内涵》,1992年。
博士论文《从地狱到天堂——马勒的人生与音乐作品精神内涵的再审视》,2000年。
徐 德 硕士论文《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2000年。
殷 遐 学士论文《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1995年。
硕士论文《论巴托克在民族音乐学和民族风格创作上的贡献》,1998年。
博士论文《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歌剧〈莎罗美〉》,2001年。
姚启慧 学士论文《浅谈轻歌剧的由来及其艺术特征》,1997年。
硕士论文《论奥芬巴赫的轻歌剧创作》,2000年。
朱珍珍 学士论文《圣·桑斯的歌剧〈参孙与达利拉〉》,1997年。
硕士论文《论包罗丁的歌剧〈伊戈尔大公〉》,2000年。
刘 悦 学士论文《当代俄罗斯作曲家斯维里多夫的〈激情清唱剧〉》,1998年。
硕士论文《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作品中的犹太音素》,2001年。
吕 屹 硕士论文《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2001年。
王文俐 硕士论文《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钢琴伴奏研究》,2001 年。
裴建伟 硕士论文《诗与歌的结晶——谈舒曼并从钢琴伴奏角度观察〈诗人之恋〉》,200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