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先佐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范先佐,1953年4月生于湖北水,汉族,中共党员。他在1992年6月毕业于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大学,获得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担任所长,并在教育科学学院担任副院长和院长。他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与教育财政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在1997年12月被原国家教委评为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中共中央组织部联系的专家。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回国后历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
1997年12月,被原国家教委评为首届人文社会科学香港跨世纪国际教育集团优秀人才。
2006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中共中央组织部联系的专家。
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019年11月21日下午14:00,范先佐教授受邀到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参加“关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若干思考”的讲座。
个人作品
社会活动
任职经历
主要社会兼职有: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教育与经济》杂志常务副主编、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教育经济学会副会长。另为中国地质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淮北煤炭师范院,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管理》等多家刊物的特约编委和审稿人。
获得荣誉
先后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其中《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经济学》先后获第三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优秀图书一等奖和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教育经济学新论》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先后获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二等奖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教育经济学新编》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精品教材;《论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的低效率与教育产权变革》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构建“以省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7年被原国家教委评为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界优秀人才。
科研成就
主要从事教育经济、教育财政、教育政策和农村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并完成《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供求的矛盾运动及其调节机制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建立湖北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研究》(湖北省教委)、《教育有效供给的形成与教育结构的调整》(教育部香港跨世纪国际教育集团优秀人才基金)、《教育产权变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我国教育经济学面临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生存教育研究》(湖北省教育厅)、女王陛下政府双边赠款项目、国家级研究课题《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义务教育体制研究》等10余项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以及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经济学新编》的编写;多次参与教育部有关《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财政体制研究》、《教育乱收费的类型及治理》、《致力于更加公平的教育》和《教育公平与教育体制改革》等重大课题及委托项目的研究。
主要论文
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教育政策评论》《中国教育发展评论》 《中国教育经济评论》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50篇,其中50余篇次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相关专辑、《中国教育科学》《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以及《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和美国的M.E.SHARPE出版社出版的《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等中英文权威报刊转载。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个人作品
社会活动
任职经历
获得荣誉
科研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