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傈僳族乡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下辖乡
黎明族乡是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唯一的傈僳族乡,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东与香格里拉市金江镇隔江相望,南与玉龙县石鼓镇、石头乡接壤,西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相连,北与玉龙县巨甸镇鲁甸乡毗邻。
截至2020年11月1日,黎明傈僳族乡常住人口为12950人。
地理环境
黎明傈僳族乡位于玉龙县西部,东与香格里拉县隔江相望,南接石鼓镇、石头乡,西与兰坪县接镶,北与巨甸镇、鲁甸乡毗邻。海拔在1800米~4513米之间。乡政府所在地中兴村离县城93千米。辖黎明、黎光、堆美、美乐、中兴、茨科、金庄等7个村委会,11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729.1平方公里。全乡耕地面积21265亩。辖区内居住着傈僳族、纳西、汉、白、彝、苗、普米等民族。全乡旅游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利资源丰富,是丽江市开辟旅游第二战场的主阵地和著名的烤烟乡。
黎明傈僳族乡位于云南省玉龙县西北部。东接石鼓镇、石头乡,西邻巨甸镇鲁甸乡,北与香格里拉市隔江相望,南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接壤。面积704.4平方千米,人口15553人(2017年)。有傈僳、纳西、彝、白、普米等民族。辖黎明、黎光、堆美、美乐、中兴、金庄、茨科7个行政村,118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中兴村,距县城93千米。
黎明傈僳族乡位于丽江县西北部,东邻仁和乡,南接兰坪县,西与鲁甸乡相连,北与金庄乡为界。乡政府所在地黎明村离县城120公里,海拔2180米。乡辖黎明、黎光、堆美、美乐4个村(居)委会,78个村民小组。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全乡常住人口15553人。
根据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黎明傈僳族乡常住人口为12950人。
历史沿革
(原金庄乡)1950年属丽江县第五区,1958年设中兴公社,1963年为第五区,1966年改金庄公社,1984年为金庄区。1988年设立金庄乡、黎明傈僳族乡。位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部。1997年,金庄乡面积181.2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金庄、中兴、士可3个行政村;黎明傈僳族乡面积547.9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黎明、黎光、美乐、堆美4个行政村。2002年2乡改属丽江纳西族自治县。2005年,撤销金庄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黎明傈僳族乡。2007年末,全乡人口3901户、15616人,其中农业人口14971人。2017年,常住人口15553人(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704.4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2007年代码
530721205:
文化
多年来,黎明傈僳族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落实“四法一纲要”,在巩固“两基”,落实“三全”的同时,一是继续加强学校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召开专题的教育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教育工作相关事宜;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吸纳喜达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国际集团亚太酒店等社会团体捐助物资折合人民币26.5万元,主要解决了黎光完小的办学条件;组织机关干部和黎明籍在外工作人员捐款4万余元,资助35名特困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四是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做好学校校舍改造工程。2007年全乡中考上线64人,高考上线35人。
黎明傈僳族乡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强乡”的目标,投资5万余元组织乡文化站等相关部门进行了民族民间文化调研,对民族民间文化进一步进行了挖掘和整理。全面完成卫星电视统计及转星工作,继续实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特色产业
烤烟产业是黎明傈僳族乡不可替代的龙头产业,始终狠抓烤烟生产各环节,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在国家“双控”政策的情况下,提出了“稳定面积,向科技要质量,以质量求效益,以效益求发展”的思路。经过全乡干部群众、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2007年全乡种植烤烟7980亩,完成收购烟叶23400担,实现产值1553万元。投资160万元,完成600座智能化烘焙房建设。
芸豆是黎明傈僳族乡山区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加大科技培训和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时,今年全乡种植芸豆13400亩,调运芸豆良种2吨,以促进品种改良;全年芸豆预计实现产值800多万元,山区人民增收有望。经济林果业是我乡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认真落实天然林保护的各项措施的同时,结合退耕还林,主要发展以花椒、核桃、板栗等为主的林果业。积极推进品种的改良,年内进行了核桃高枝换头8000余株,种植核桃和花椒87亩,从事核桃产品初加工的富余劳动力达2000多人。全年实现林果产值135.8万元。结合全乡实际,继续坚持山区养牛养羊,坝区养猪的原则,抓好防疫防病工作;抓好良种引进和繁育工作,投放种畜共82(头)只,1108头能繁母猪参加保险。全面提升了畜牧业的内在质量;全年实现畜牧产值621万元。
社会
基础设施
境内共有公路158千米,其中过境公路148千米,县乡公路118千米。通汽车村数43个。年内修宽、新建乡村公路51千米。全乡有住宅面积360675平方米,人均45平方米。年内新建房63户,建筑面积3588平方米。
有初级中学1所,5个班级,在校学生140名,年内初中毕业生22人,其中升入高中7人,中专8人,升学率68.18%。有乡中心小学1所,共54个班,639名学生,普及率63%,巩固率63%。有中学教职员20人,小学教职员84人,其中公办教师74人,民办教师4人,代课教师6人。
有乡文化站1个,工作人员2人。
有1个有线电视网络。
有乡卫生院1个,病床6张,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台,卫生技术人员5人,专(兼)职防疫员4人,保健员4人。全年门诊4844人次,住院21人次。有乡村医务室4个个体诊所所2个,乡村医生7人。
耕地面积及收入
全乡耕地面积15058亩,其中水田314亩,旱地14744亩。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耕地面积1.91亩。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807亩,总产量3739吨,平均亩产188.7千克,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475.8千克。在粮食作物中,玉米种植4724亩,总产量158.6万千克,单产335.7千克。小麦种植3897亩,总产量54.8万千克,单产140.6千克。豆类作物种植7757亩,总产量767000千克。薯类作物种植2287亩,总产量(折粮)726000千克,其他作物种植1381亩。
全年烤烟种植3037亩,生产烟叶358000千克,总产值202.4万元。白芸豆种植6288亩,总产量631000千克,总产值156万元。秋油菜种植161亩,总产量193000千克,总产值6.9万元。有蔬菜基地501亩,总产量449000千克。有果园30000亩,水果总产量1851000千克,总产值25.2万元。其中苹果园2000亩,总产量1482000千克,总产值20.7万元。梨园1200亩,总产量127000千克,总产值1.5万元。
在农作物种植中,农用化肥使用量318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2吨。
年末大牲畜存栏3964头,出栏278头,肉产量37吨。生猪存栏10529头,出栏6037头,肉产量453吨。山(绵)羊出栏1906只,肉产量67吨。家禽出栏7521只,肉产量19吨。禽蛋产量27吨。全年饲养奶牛20头,奶类产量3000千克
全乡有企业和个体经营户95个,从业人员115人。乡镇企业总收入17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89万元,利税总额19万元。
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03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74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96元。乡财政收入5.02万元,财政支出141万元。
年内新修、修复水沟3件,总投资6.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4.6万元,群众集资1.9万元。
全乡有4个村民委员会通电,农村用电量76万千瓦时。
乡内有贸易集市2个,每月的1、3、11、13、21、23日为街子天,年交易额180多万元。有供销合作社联合社3家,年销售量50万元。全乡商业贸易税收20067元,其中屠宰税1.1万元。
旅游
自然景观
黎明傈僳族乡境内分布着248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群,其相对高度、绝对高度以及壮观程度、色彩绚丽程度均居全国之首。2003年7月2日“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申报报告中称黎明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2004年1月19日中国国土资源部批复了“黎明——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黎明丹霞地貌色彩绚丽,有的赤红欲燃,有的五彩斑斓,有的造型独特,其山石“色若沃丹,燃若红霞”,经自然界的造化,风化侵蚀后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峰丛、悬崖、溶洞等景观。在绿树的簇拥之下更显出了丹山碧树的特点,这是大自然留下的杰作,对人们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有千龟山、万龟城、丹霞赤壁、南天门、太阴山、太阴谷、老君炼丹炉、同心柱、神鸟彩屏、一线天等等。其中千龟山、万龟城其龟裂的山体从规模、景观质量等方面在国内最具有代表性,堪称中国西南地区一绝。
黎明黎光
傈僳族是一个崇拜太阳的民族。黎明傈僳族乡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他们的祖先为了得到更多的阳光,便追赶太阳来到这里。他们的祖先发现这里每天日出三次,便认定这里是阳光最多的地方,一定是太阳的故乡,也是他们安居的乐土,于是便在这里定居下来。
黎明傈僳族乡这个地点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山谷中,四周高峰林立,拔地而起的红色砂岩峰丛把南方的天空割成锯齿状。每到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在南方的天空中离地面很近。所以早晨太阳升起后不久,在南方锯齿状群峰间的狭窄天空中行走不到一个时辰,又落到了另一座峰峦后;正当人们为这峡谷里白天短暂而惊叹不已时,第二座雄奇峰峦的西侧竟又射出万道霞光,太阳好像又升起了一次。如此循环往复,天上的太阳好像被黎明这个地点的美景深深吸引似的、流连忘返而不断来回穿行其间。太阳每过一个山尖,犹如重新升起一次。便出现了仿佛一天三次日出日落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黎明黎光”的奇景。
森林/旅游
境内有森林31 755公顷,森林覆盖率62.6%。年内封山育林261.9公顷,零星植树8850棵。年内退耕还林900亩,还草1000亩,植树91 009棵,投入劳力9900人次,共用资金309 910元。
境内旅游景点有“色若沃丹,燃若红霞”的丹霞地貌。珍稀动植物繁多,民族风情浓郁,主要有傈僳族的歌舞、射弩、爬刀山、攀岩、阔时节等。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人口民族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2007年代码
文化
特色产业
社会
基础设施
耕地面积及收入
旅游
自然景观
黎明黎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