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灰鹦鹉
鹦鹉科非洲鹦鹉属下的一种大型鹦鹉
非洲灰鹦鹉(拉丁学名:Psittacus erithacus),又称“灰鹦鹉”或“刚果灰鹦鹉”,是原产于非洲中部地区的大型攀禽,属于鹦鹉科非洲鹦鹉属,平均寿命为50年。它身体上的羽毛呈灰色,眼睛周围有一片狭长的白色短毛,尾部则呈鲜红色,成年雌性尾羽镶有银边;体长约33~41厘米,体重约480~560克。
野生的非洲灰鹦鹉只分布于非洲,由于人类的肆意捕捉、贩卖以及栖息地遭到破坏,野生非洲灰鹦鹉数量急剧下降,并且已经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为易危(VU),于2016年升级为濒危(EN)。同时由于非洲灰鹦鹉是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中的物种,它在中国按照一级保护动物的标准管理。
非洲灰鹦鹉具有强大的语言天赋和学习能力,是为数不多真正能与人类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鹦鹉之一,这也使得它成为了科研界的热门研究对象。
形态特征
非洲灰鹦鹉是典型的大型鹦鹉,体长约33~41厘米,体重约480~560克。它在眼部周围有一块较短的白色毛发,而瞳孔呈银色,喙部为纯黑色。它的身体上覆盖着一层颜色深浅不一的灰色羽毛——头颈部分羽毛具有浅灰色的边缘,而腹部的羽毛具有深色边缘。其飞行羽为灰黑色,尾羽则呈鲜红色,成年雌性尾羽镶有银边。
雌雄非洲灰鹦鹉在青春期前具有极为相似的外观,难以区分。一旦到达青春期后,雄性非洲灰鹦鹉的尾巴将保持纯红色,而雌性的红色尾巴羽毛会出现银色镶边。雄性翅膀的下侧变黑,而雌性翅膀的下部保持浅色。此外,雄性的头部更纤细、更窄,而雌性的颈部往往更长,头部更大、更圆。
历史演化
非洲灰鹦鹉在1758年由瑞典生物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命名。弗雷泽(Frazer)在1844年将“提姆纳灰鹦鹉(Timneh African Grey,TAG)”作为非洲灰鹦鹉的亚种发表。提姆纳灰鹦鹉主要分布在从科特迪瓦几内亚比绍的非洲西部区域。在2007年,有研究者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二者早在240万年前就已经发生了基因层面的分化。在2013年,由于非洲灰鹦鹉与提姆纳灰鹦鹉基因序列以及分布地域的差异,部分学者已经将提姆纳灰鹦鹉提升为独立种。但是这种分类结论尚未被广泛接受,很多时候还是将提姆纳灰鹦鹉作为非洲灰鹦鹉的亚种对待。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非洲灰鹦鹉原产于非洲中部的雨林中,主要分布在包括安哥拉喀麦隆刚果科特迪瓦加纳肯尼亚乌干达等国家在内的广阔区域,尼日利亚东南部、加蓬中非的巨大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也为非洲灰鹦鹉的栖息提供了场所。
栖息环境
非洲灰鹦鹉主要栖息在中低海拔地区(海拔小于2200米)的森林边缘、沿岸林、红树林、树木繁茂的大草原、耕地中。此外,它们也喜欢栖息在河流中的岛屿上。非洲灰鹦鹉会在树洞里筑巢,有时会选择被啄木鸟科等鸟类抛弃的巢穴居住。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从昼夜节律来看,非洲灰鹦鹉白天会离开巢穴,飞行觅食,晚上则以较大的群体为单位在树冠中筑巢栖息。
而从季节节律来看,栖息在西非的非洲灰鹦鹉会随着旱季的到来而迁徙去往更加潮湿的环境。此外,非洲灰鹦鹉的交配繁殖还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它们的繁殖季节似乎与旱季相重合。
觅食行为
非洲灰鹦鹉主要以各类种子、浆果为食物,尤其喜爱棕榈果,有时也会吃花和树皮,以及昆虫和蜗牛,甚至还会咀嚼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它们的很多食物都带有比较坚硬的外壳,这正是其具有尖锐而有力的喙部导致的生态位的分化——它们可以用喙部凿开坚硬的外壳,从而获取到其他物种并不能获取到的食物,进而保证了自身在野外生存时的优势。这种对坚硬外壳的啄凿不仅是非洲灰鹦鹉保证喙部健康与强大的重要手段,更是其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过低的摄食难度会导致其体内的激素分泌紊乱,进而引发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社群行为
非洲灰鹦鹉是高度社会化的物种。白天,它们会以较小的群体为单位集体行动,飞行较远的距离来觅食。而晚上它们会以大约30只为一个大群体集体行动,成群结队地飞过天空,栖息在树梢上,在较高的树木上筑巢栖息。这样的群居生活可以让它们具有较强的抵御天敌攻击的能力,而较高的树木则可以让它们避开许多来自地面的威胁。
智力水平
非洲灰鹦鹉的认知和智力水平大约与五岁左右的人类相近,包括它们具有在鸟类中顶尖的语言能力。这使得它们不仅可以模仿并学习人类的语言,更能通过思维组织其习得的语言,真正意义上与人类使用语言交流——这在鹦鹉科中是十分罕见的。来自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生物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特定颜色的小球与“奖赏”建立联系后,非洲灰鹦鹉可以根据实验人员从不同罐中重复摸球的结果推断出每个罐中各色小球的比例,进而选择能获得更多奖赏的罐子。这一研究表明,非洲灰鹦鹉还具有一定的概率概念,它们能主动选择获得奖赏概率大的事件,而避开不利于自己的概率小的事件。这一结果已经十分接近先前对黑猩猩及人类婴儿的研究结论。
交流行为
非洲灰鹦鹉的交流行为也有一定的节律性——它们会在破晓离开巢穴之前,以及黄昏回到栖息地时通过啼叫进行交流。它们会发出不同的叫声,以表达交流、报警、求食等含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表达交流之意的叫声,因为它可以帮助鸟群紧密团结在一起。而警报音则是具有特定频率的叫声,可以很好地警告鸟群中的所有非洲灰鹦鹉。
其实,非洲灰鹦鹉的语言交流能力不止于此。它们其实对不同音调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有着一定的认知能力,而一只名叫Alex的非洲灰鹦鹉更是成功习得了部分人类的语言,并能理解上下文的概念。
生长繁殖
生长过程
非洲灰鹦鹉卵孵化期需30天左右,方可破壳而出。随后它们会在巢穴中继续接受父母的哺育和保护。幼鸟在12周时会离开巢穴。在18个月左右,它们会进入青春期,雄鸟与雌鸟逐渐出现第二性征,如上文提到的毛色发生变化,以及头部形状发生的细微变化。之后在它们约2~3岁时,它们会完全独立于父母而生活。并在3~5岁达到性成熟。
繁殖方式
非洲灰鹦鹉奉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终身结对。一个大群体中的每对鹦鹉都会筑有自己的巢穴。在交配后雌鸟会在巢穴中产下3~5颗卵,随后雌鸟留巢孵化产下的卵,雄鸟外出觅食并喂养雌鸟。
常见疾病
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症
非洲灰鹦鹉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D会引发较为明显的病症。缺乏维生素A的症状包括打喷嚏、流鼻涕、羽毛质量下降等。其治疗方法可以是在其饮食中增加维生素A的含量,或是直接注射能补充维生素A的药剂。而缺乏维生素D在自然条件下十分少见,通常是由于人工饲养环境过于阴暗而导致的病症。其症状为厌食,而缓解此症状只需要给它们充足的阳光即可。
癫痫
非洲灰鹦鹉缺钙会导致癫痫发作,这是它们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2到5岁的非洲灰鹦鹉中最为常见。其治疗方法通常是在非洲灰鹦鹉的饮食中补充钙和维生素D,并提供充足的日光。此外,兽医学也会给患有癫痫的非洲灰鹦鹉注射葡萄糖酸钙和地西泮。
鹦鹉热
这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鹦鹉呼吸道感染。鸟类感染该疾病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泻、直至呼吸困难。该病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可以传染给人类,引发人类的肺炎。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四环素类或土霉素类的抗菌药物。
羽毛损伤行为
这种疾病常见于人工饲养,包括作宠物或是被保护的非洲灰鹦鹉身上。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鸟儿所生活的环境过于压抑,导致其体内一种称为皮质酮的激素分泌紊乱,进而促使非洲灰鹦鹉做出用喙部拔下自己身上羽毛的行为。若要缓解这种问题,可以尽可能地模拟其在野外的生存环境,如为其提供足够大的活动范围和充足的日照条件。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非洲灰鹦鹉是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红色 List),保护级别为易危(VU),于2016年升级为濒危(EN),其野生种群在短时间内面临灭绝的机率很高。这一物种同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中所列的物种,在中国按照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进行管理和保护。
物种现状
据IUCN在2020年的估算,仍在野外生存的非洲灰鹦鹉有大约56~120万只。虽然尚不算稀少,但是其数量正随着人们的捕捉和交易而骤然下降。由于非洲灰鹦鹉是群居动物,非法捕猎者对其的捕捉相对容易。作为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热门动物”,数十万只非洲灰鹦鹉已经在运输途中死亡或被从非洲的森林中非法捕捉。
此外,伐木工人对非洲地区大片森林的破坏也正在导致非洲灰鹦鹉的栖息地急剧缩小,这使得其种群内对于栖息地的竞争不断增强,进而限制了野生非洲灰鹦鹉种群的数量——并且这一上限正在不断被降低。
保护措施
非洲灰鹦鹉作为濒危物种,许多针对该级别保护动物的保护措施,如严格的就地保护种群检测和保护、严格的贸易禁令等,也同样适用于它。另外,世界范围内许多慈善组织也已经发起针对非洲灰鹦鹉的保护行动。如一家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慈善机构已经开展了“援助孤独的非洲灰鹦鹉”(Lonely Grey Rescue)行动,为因为非法捕捉而受伤的非洲灰鹦鹉提供医疗服务与收养服务,并逐步将其放归自然。此外,例如中国沈阳森林动物园上海市动物园等政府设立的兼具动物保护职责的动物园也在收养因种种原因进入人类社会的非洲灰鹦鹉,并放归自然。
科研价值
非洲灰鹦鹉作为智力水平极高的鸟类,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不可小觑。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类似“概率推理”等“综合认知与判断”的能力是否是人类独有的。先前的实验已经将这一问题的结论扩大到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也具有此种能力,而基于非洲灰鹦鹉的实验又将这一结论继续拓展,对于科学家们的讨论,更对人类对于人脑这一复杂机构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历史演化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觅食行为
社群行为
智力水平
交流行为
生长繁殖
生长过程
繁殖方式
常见疾病
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症
癫痫
鹦鹉热
羽毛损伤行为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物种现状
保护措施
科研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