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科鼋属的一种动物
学名:Pelochelys cantorii),别名沙鳖、蓝团鱼、癞头鼋、银鱼,是鳖科鼋属的爬行纲。其历史悠久,是从龟类进化而来的鳖类代表之一,在生物地理、古地理、生物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保护鼋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稳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鼋在亚洲分布较为广泛,在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中国等地都有分布,曾在新加坡也有分布,但如今已灭绝。其喜欢栖息于水质澄清、流速较缓的江河或支流深潭中。主要以虾、螺、蚬[xiǎn]、水生昆虫以及动物尸体为食。
鼋是鳖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龟之一,体长一般为26~72厘米,大者可达120厘米左右,体重15~35千克,大者可达50千克。背甲褐黄色或褐黑色,背甲外还包有柔软的革质皮肤。头部较小,呈灰褐色,吻突短而宽圆,颈部粗短。头部不能完全缩入壳内,四肢则粗扁,无法缩入壳内。
在1988~2018年的这30年中,鼋的种群数量至少减少了80%,而这种下降趋势将持续下去。自1989年起,鼋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8年,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极危(CR)物种。
分类研究
鼋所在的鼋属最早只有2个独立的种,一种为广布于东南亚地区的褐鼋(Pelochelys signifera),另一种是产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部的花背鼋(Pelochelys bibroni)。1853年,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根据澳大利亚北部的标本命名了Trionyx bibroni,之后Trionyx bibroni被归入鼋属(Pelochelys),更名为Pelochelys bibroni。
1864年,英国动物学约翰·爱德华·格雷根据马六甲市地区所得标本最早命名Pelochelys cantorii,后来其被认为无效种或同物异名。再后来研究人员在新几内亚获得的鼋标本被发现不同于亚洲地区的个体,据此,该研究人员认为,理查德·欧文采自澳大利亚的标本应与他自己在与澳大利亚邻近的新几内亚采到的是同一种,所以理查德·欧文的命名有效,应称为新几内亚鼋,即Pelochelys bibroni。
而先前约翰·爱德华·格雷采自马来西亚马六甲的是广泛产于东南亚的鼋,所以其命名同样有效,依物种命名的优先率原则,鼋命名改回Pelochelys cantorii,所以现在有很多文献报道的Pelochelys bibroni,其实就是Pelochelys cantorii。
形态特征
鼋是鳖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之一,体长一般为26~72厘米,大者可达120厘米左右,体重15~35千克,大者可达50千克。背甲平滑,呈褐黄色或褐黑色,背甲外包有柔软的革质皮肤,四缘则长着宽厚柔软的肉裙。骨板与裙边界限分明,背甲骨板表面有形似虫蚀的凹纹。
头部较小,头背较宽、平,呈灰褐色,并有浅色不规则斑纹和疣状[yóu zhuàng]突起。眼小,位于额部背侧方,瞳孔呈椭圆形,颌黄白色。吻突短而宽圆,其长约为眼径的一半。鼻孔在吻突前端,每侧有一开孔,其中有中隔。两额自吻端至口角处,均有较宽大的唇褶。由于颈部粗短,头部不能完全缩入壳内。腹部呈黄白色,成体腹部有4块发达的胼胝[pián zhī]。肋骨8对,最后1对在背中线相切。上腹板小,被内腹板分隔开,腹面的舌腹板、下腹板和剑腹板发达。四肢棕色,并有发达的蹼,前肢外缘和蹼部均呈白色,蹼共有5趾但只有三趾带有爪。但四肢粗扁,不能缩入壳内。尾短,另外雌性的尾巴不露出裙边。
幼鼋背甲、头部、颈部以及四肢上有不规则的黑色和浅灰色的斑点,裙边边缘呈白色。稚幼鼋头颈部、背部上不规则分布着小黑斑,裙边边缘为浅黄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鼋在亚洲分布较为广泛,它们在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柬捕寨、老挝越南、印度、孟加拉国、中国等都有分布,曾在新加坡也有分布,但如今已灭绝。
鼋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包括安徽、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海南省等省区。
栖息环境
鼋喜栖息于水质澄清、流速较缓的江河或支流深潭中。这些场所一般河宽100~200米,平常河水流速低于1米每秒。深潭水底则均为卵石和沙砾混合底质,水质肥沃,是鱼虾等水生动物聚集的地方,便于捕食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鼋属于变温动物,对外界温度变化敏感。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为冬眠期,它们一般在深潭里进行蛰伏,并把身体掩埋在沙砾中,冬眠期间也不再进食。
觅食行为
鼋主要以虾、螺、蚬[xiǎn]、水生昆虫以及动物尸体为食。由于没有牙齿和舌头,它们没有咀嚼动作,依靠上下颌的咬合进而吞食食物。摄食大块的食物有时会配合两只前肢将食物撕裂,较小的食物则咬住后直接吞食。
防御行为
鼋喜爱潜沙,虽然在水中有一定的游泳速度,但是遇到危险,游不到多远就会潜入沙子中躲藏。
生长繁殖
生长
鼋在野生条件下的生长速度较快,一只250克的幼鼋,经一年体重可达1750克。鼋的最重个体可达50千克,体长可达1.2米。通常鼋体重达15千克时达到性成熟
人工养殖的幼鼋生长也较为迅速,人工养殖的幼鼋平均体重为(75.00±10.56)克,约11个月后个体平均体重为(510.30±82.77)克,性成熟时的体重则与野生鼋一致。(注:此段人工养殖的内容来源于实验)
繁殖
鼋的繁殖期为一年里最温暖的时节,通常为5~6月。它们会在晴天傍晚,相约游至水流湍急的浅滩进行交配。6~9月为产卵期,6月上旬到7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期。雌鼋会先在沙滩上找到一个干燥向阳的地方,然后在附近绕圈观察1~3天,确定无危险后,才会在雷雨后的黄昏或清晨挖洞产卵。产完卵后,雌鼋会用四肢扒细沙将巢穴全部封盖起来,并用扁平的腹甲在上面反复磨压。
雌鼋在一个产卵期中通常要产2次卵,且不会更改产卵地。每次产卵数为30~100不等。鼋卵乳白色,卵壳硬而韧,直径3~4厘米。孵化时间大约50天,鼋卵主要依靠沙层吸收太阳能和雨水保持窝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孵化,孵化时间一般为40~60天左右。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从历史上看,鼋在原生地较为常见。在1985年以往过去的几十年中,鼋分布广泛但数量并不丰富。在1988~2018年的这30年中,鼋的种群数量至少减少了80%,而这种下降趋势将持续下去。在不少国家,鼋被认定为已经灭绝。在2008~2018年10年中,孟加拉国开展了广泛的调查,但并未发现存活的鼋。在中国,2022年全国登记在册的野生鼋只有15只。
致危因素
1.人类的捕食:在过去,原生范围内的鼋被当地居民广泛食用,并频繁出现在市场中进行交易,也有不少非法分子偷猎巢穴。
2.栖息地的丧失:河流下游流域和河口地区受到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影响,筑巢地海滩也受到旅游开发的影响,鼋的栖息地逐渐退化和丧失。
保护举措
1.设立自然保护区,并加强对其的管理,保护鼋的栖息地。自从鼋被认定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以来(即1989年),中国相继成立了12个涉及到鼋的自然保护区,例如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瓯[ōu]江鼋自然保护区、广宁鼋自然保护区等,这对鼋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2.发展鼋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进行人工增殖放流。鼋的人工驯养繁殖已于2014年获得成功,每年能够人工增殖100多只幼鼋。
3.设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鼋的保护提供法律武器。1972年《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版)附表一的规定,鼋为该国的濒危物种,受到以上法规保护,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并需在联邦和省级当局许可下才可进行猎捕。在缅甸,鼋受到《缅甸渔业法》(1993年)的保护。在越南,《越南红色数据手册》将该物种列为濒危物种。
保护级别
1989年,鼋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15年,其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为极危(CR)。
2018年,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为极危(CR)。
2023年,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主要价值
鼋是一种古老的爬行纲,是从龟类进化而来的鳖类代表之一,其在生物地理格局形成过程、古地理、生物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保护鼋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稳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鼋是一种神力的象征,庙宇的石碑和帝王的墓碑,一律由石雕的鼋驮着。鼋在中国最早记录见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它也是商朝甲骨文记载的17种爬行动物之一。先秦的编年通史《竹书纪年》中便有“鼋为梁”的故事。
鼋在中国古代不但分布广泛,种群数量也十分丰富,在整个古代都有大量对其的记载。其中还有不少是关于食用鼋的内容,例如记载的苏州市名菜就有“白汁鼋羹”,江苏沛县还有“沛公狗肉”。鼋在中国古代还会被用作药材,宋朝苏颂的《本草图经》、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均将鼋作药物入药。
在《孙悟空之真假美猴王》中,唐三藏去西天取经路上,被通天河所阻挡,正在犯难时,一只大鼋浮水作舟,驮着唐僧师徒四人和白马过河。在中国南京还有一句“猪婆龙为殃,斑鳖顶缸”的谚语,意思就是甲做坏事,乙倒霉担祸,即有势力的惹祸,无势力的受过。
参考资料
Pelochelys cantorii.ITIS.2024-10-18
..2022-11-10
..2022-11-10
.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10-18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8-15
..2022-11-10
..2024-08-03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目录
概述
分类研究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觅食行为
防御行为
生长繁殖
生长
繁殖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举措
保护级别
主要价值
相关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