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丘头遗址
福建省平潭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壳丘头遗址位于中国福建省平潭县平原镇南垄村。距今约5590-7450年,是福建省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散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有上、中、下三层文化堆积,与东花丘遗址、龟山遗址组成壳丘头遗址群。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壳丘头文化遗址代表着闽台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对研究闽台史前文化关系以及南岛语族起源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进一步验证中原地区大陆和中国台湾省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2024年1月30日,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地理环境
地理概况
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东临台湾海峡;西接海坛海峡;南近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岛;北望白犬列岛,由海坛岛等126个岛屿和近千个岩礁组成,主岛海坛岛为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地势低平,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最高海拔432.72米;地貌类型主要有构造侵蚀剥蚀丘陵、侵蚀剥蚀台地、滨海滩积平原和侵蚀淤积海岸。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湿润温和,霜雪罕见,年平均气温19.4℃。
遗址环境
壳丘头遗址位于南垄村东北壳丘头处,坐西北朝东南,北依低矮的马后埔山,南面为古海湾滩涂,海拔仅5米,地势平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东临海湾不足百米,北为连绵低矮丘陵。遗址距今近65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岔坑文化”类型。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上、中、下三层文化堆积。该遗址上还留有两块刻有“壳丘头遗址”和“壳丘头遗址1988成为第一批平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发掘历史
历史沿革
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发现并进而认为南岛语族的祖先应该在东南亚和中原地区东南沿海一带。1958年,福建省全省文物普查时,于平潭县平原乡南垄村壳丘头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可惜当时的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并未进行详细的考古发掘。当地村民在遗址区挖取贝壳烧壳灰,用作粉刷建筑的材料,使得遗址被严重破坏。1964年调查时,东面台地已被X163 切断。1984年定名为“南垄新石器时代遗址”。1985年,福建博物院考古队(现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首次对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由林公务先生主持。1988年,遗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月,更名为“壳丘山遗址”。经考古学家安志敏考察后,正式定名为“壳丘头文化”。199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 年,福建博物院与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夏威夷毕士普博物馆合作对壳丘头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2017年11月,依托壳丘头遗址群,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合共建的“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正式挂牌。2018年4月,厦门大学在此设立了考古实习基地,并入驻开展考古发掘工作。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遗址公园。2021年10月,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2022年2月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壳丘头考古遗址博物馆开工。
考古发掘
文化堆积层
壳丘头遗址遭受破坏程度严重,剩余部份文化堆积多残缺不全,发掘面积约800平方米,对该遗址基本予以全面揭露,贝壳堆积层分上、中、下三层。
上层为灰褐色,灰坑底部藏有30多厘米厚的海生贝壳堆积,白花花地十分醒目;中层约40厘米厚,主要是蛤壳和褐色土混合,内含遗物甚少;下层有15厘米厚红褐色土层,内夹杂着许多贝壳和陶片,保存较完整。三个文化层之间未发现自然堆积层。
第二次发掘区分出两个新石器时代层,两个文化层之间也未发现自然堆积层。在田野考古发掘中,如果两个文化层之间未发现大面积的自然堆积层,一般认为这两个文化层之间的自然环境未发生突然、剧烈的变化。
出土文物
1985年秋,共清理贝壳坑二十一个,墓葬一座,以及一批石器、骨器、玉器、贝器、陶器等共计200多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片标本。壳丘头遗址是典型的贝丘遗址,主要文化层的堆积物80%以上为贝壳,居民采集食用的贝类有19种之多,其中绝大部分为丽文蛤。壳丘头遗址是目前福建省沿海发现的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也是台湾海峡西岸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工具
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与磨光石器并存,磨制不精,打制的为砍砸和刮削之器。磨制石器以小型梯形为主,还有穿孔石斧,穿孔的石刀和石杵、石臼等。陶器以夹砂陶为主,胎厚、质松易碎,制法原始。陶器较为完整的主要是纺轮和形态各异的支脚,器型主要有釜、罐、盘、碗、壶、豆等。可看出壳丘头人背山面海而居,主要靠讨海为生,农作物以薯、芋为主,狩猎以鹿、野猪等中小动物为主;还有“树皮布打棒”,说明当时人们已经用树皮制作衣服。
陶祖
丘头遗址出土的陶祖,顶部均呈蘑菇形或圆弧形,器身为圆柱形或圆锥形,有些器表还刻划有点线交叉等纹饰,底部则附喇叭形足弓。高11—14厘米,底径9厘米左右,其外形及中空通顶的内部结构,酷似男性阳具,这应是男性生殖器崇拜的信物。生殖崇拜是原始社会普遍流行的一种风习,是性崇拜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产物。
出土墓葬
壳丘头遗址揭露的墓葬已经残缺不全,编号为 85PKM1。该墓葬位于遗址东南侧,为竖穴土坑墓,上距地表142cm,墓平面观略呈长方形,长105cm、宽93cm,墓口距底深12cm,方向东南150°。人骨大多已经遭受破坏,可能是经过人为扰动的二次埋藏。经过初步鉴定,人骨属于3个未成年女性个体,其年龄不超过10 岁。可能与年少夭折或虐女婴习俗相关。与相似遗迹类比,新石器时代存在重男轻女和虐女婴的习俗,这种习俗在近代原始部落中依然普遍存在。新石器时代人群中确实存在食物占有和分配不均,或者是某种饮食问题上的差异,从而导致幼年女性早亡的结果。
研究结果
文化特征
遗址出土的石器以平面呈梯形的小型石锛为代表,有少量的穿孔石器。石锛刃部宽平、弧顶或平顶,有的经过打制成形,粗磨与精磨皆有。并发现大量利用动物长谷制作的骨匕、骨锥。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还有少量的施红衣陶。陶器表面呈色不一,总体上以灰、黑、灰黄、红、褐色陶为主,其中灰陶所占比重较大。胎一般呈灰黑色或灰色,呈片状节理,器表典型纹饰是压印贝齿纹、戳点纹、刻划平行条纹、镂孔等,也有组合纹饰,口沿唇面压印短斜线或花口则多见。陶器为手制,内壁有凹窝,表面有湿手抹光的痕迹,口沿经过慢轮修整,流行圜底器、圈足器、零星的平底器。釜、罐、豆、盘是典型器形,特别是釜,口径大、敞口或侈口、口沿外侧刻划平行条纹、内侧沿面内凹、唇面呈波浪形,颈部经过明显的按压加固,肩腹部压印贝齿纹。
生活形态
出土的生产工具中石锛普遍较小,小者长度仅有3.5厘米,很难作为单体农业工具使用,而是作为装柄的复合工具。陆生动物骨骼与骨镞、石球,表明狩猎在壳丘头原始居民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的海生贝类、鱼类骨骼的出土说明捕捞是当时一项更重要的食物来源。在获取贝壳后,利用骨锥、骨匕和凹石,通过撬取或砸击的方式获取贝壳中的肉质。获取食物后,使用支座支起硕大的陶釜烹煮。当时,陶器外表的纹饰虽然简单,但种类不少、颜色多样,体现了壳丘头先民原始的审美观念。骨针及纺轮的出土,可以推测当时的居民已经能纺线用以缝制衣物。墓葬及各种“祖”型支座,透露着早期的丧葬习俗与祖先崇拜信仰。
遗址共性
福建省“壳丘头文化”和台湾“大岔坑文化”,两处遗址都属于海岸文化范畴,它们皆背山面海,农作物以旱藕为主,狩猎目标以中、小动物为主。从两个文化的大量贝壳堆积反映出,先民主要靠捞鱼、捡贝的“讨海经济”为生。壳丘头文化中出土的陶器纹饰其中伴有大量绳纹装饰,说明先民对纤维植物的广泛种植和应用,是原始农业的象征。出土的工具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出现。大岔坑文化与其内涵相似,面貌也基本一致。这两处的文化都在距今六千多年前,证明闽台两地自然环境相似、经济形态相同,闽台先民创造的“壳丘头文化”和“大岔坑文化”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台湾海峡两岸的原始社会文化。另外位于闽侯县的“昙石山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中出土的很多文物种类、器型与“壳丘头遗址”出土的几乎完全相同,两者应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两地先民也应该具有或延续了共同的精神信仰。
海外迁徙
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的开始( 距今6500年~5500年)经济形态基本上以海洋捕捞为主,稻作农业基本不存在,航海术较发达。壳丘头文化遗址的时间点和南岛语族向海洋迁徙的时间点刚好吻合,壳丘头先民在地理和时间节点上最具备向海洋迁徙的条件。从出土器物的类型角度进行比较,壳丘头文化源自南下的河姆渡文化,壳丘头遗址与大坌坑遗址相似性非常大,它们可能都是南岛语族的祖先文化。“通过各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探掘,平潭县很可能是法属波利尼西亚南岛语族海上迁徙的第一块踏板。”南岛语族在福建省地区的起源、扩散和发展过程,是福建史前文化的主要内容,福建的史前史是南岛语族历史的一部分。
南岛语族
“南岛语族”是从语言学上划分的人类族群,即“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是指“现今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至太平洋群岛等海洋地带、民族语言亲缘和文化内涵相似的土著族群”,是目前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也是唯一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的一种语系。他们是一个海洋族群,有着共同的海洋文化,总人口约2.7亿。主要分布地区,西起马达加斯加,东到复活节岛,北起中国台湾岛夏威夷群岛,南抵新西兰的广阔海域内的岛屿上,东西跨度约为地球周长的一半。主要居住国家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等。
价值意义
历史与文化价值
壳丘头遗址及壳丘头文化的发现完善了闽江下游史前文化的年代序列,为研究福建省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史前土著文化提供了更多的材料。通过相似的史前遗址,说明此类遗存是其后形成的傣族族群的祖先型文化。这类文化遗存从大陆到海岛皆有分布,为研究承载此类文化的族群的迁徙与交流互动提供了考古学上的证据。  
保护与研究意义
通过在平潭县壳丘头文化遗址、龟山遗址、东花丘遗址等进行调研,可以推断出平潭或是波利尼西亚南岛语族海上迁徙的第一块踏板。发掘出的数处考古遗址,以及出土的文物,都显示了平潭和太平洋岛屿之间的联系。并且壳丘头文化遗址代表着闽台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对研究闽台史前文化关系以及南岛语族起源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进一步验证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壳丘头文化遗址的发掘还为研究新石器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先民的生产方式、经济形态以及社会进程提供了大量的实物材料,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东南地区的年代序列和文化谱系;对探讨新石器时期东南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海峡两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源流,以及对西太平洋地区南岛语族的来源和传播等研究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遗址影响
文化推广
2019年,“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高端研讨会”在平潭县召开,进一步提高了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和壳丘头遗址群在全国乃至国际的知名度。2021年,“中国-太平洋岛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论坛”在平潭举办。来自萨摩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等地的代表参访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围绕经贸合作、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研讨。
福建省文物局也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加大对南岛语族文化研究的建议》提案专门作了答复:将以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为依托,支持厦门大学福建博物院、平潭南岛语族研究院等机构,深度开展南岛语族多学科如考古学、语言学等研究;继续开展南岛语族相关遗址的考古发掘;组织专家现场指导平潭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壳丘头遗址与南垄传统村落发展相结合,助力当地打造壳丘头文物旅游品牌;继续支持平潭县发挥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的功能,指导和帮助平潭继续深度打造研究基地,开展进一步的展示和建设,助力海坛岛建设。
寻根之路
2010年初冬,几位南岛语族后人效仿先民,制作并驾乘独木舟,沿着先民当年迁徙至太平洋的路线,反向航行,花费116天,最终回到了“南岛语族最早发源地”福建省
这场“寻根之路”活动由法属波利尼西亚独木舟协会发起,有6名波利尼西亚人组成。他们驾驶一艘长15米,宽7米,重约1.5吨,且没有配备任何人工动力、导航设备甚至现代食品的仿古独木舟,按照古老的传统方法,借助星象、季风和洋流,从南太平洋上的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帕皮提出发,途经10余个国家和地区,历时近4个月,经过1.6万海里的艰难航行才最终到达中国福建。他们在平潭县拉开寻访祖先足迹的行程,并在壳丘头遗址立下寻访祖先的纪念石碑。
相关事件
2024年1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四川资阳市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湖北荆门市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新疆吐鲁番市西旁唐宋时期景教寺院遗址、内蒙古自治区辽上京遗址皇城南部建筑遗址共6个项目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参考资料
人文历史.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2022-11-15
壳丘头遗址群 向海迁徙的第一块踏板.东南网福建频道.2022-11-15
平潭-气象数据-中国天气网.中国天气网.2022-12-12
去平潭找寻南岛语族之根.福州史志网_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22-11-15
壳丘头、昙石山遗址与闽台史前文化.福州史志网_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22-11-15
1958年大事记.福州史志网.2022-11-15
起底人类史上一次神秘的迁徙之旅——走进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福州史志网_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22-11-15
区文旅集团三大项目参加全省集中开工活动.平潭旅游集团-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集团有限公司.2022-11-15
闽都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特色.福州史志网.2022-11-15
中国远古生殖崇拜的奇葩——陶祖.临夏州博物馆.2022-11-16
南岛语族的故事.-人类博物馆.2022-11-16
海风山骨——福建昙石山遗址与昙石山文化特展.福州史志网_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22-11-16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地理概况
遗址环境
发掘历史
历史沿革
考古发掘
文化堆积层
出土文物
工具
陶祖
出土墓葬
研究结果
文化特征
生活形态
遗址共性
海外迁徙
海洋经济
南岛语族
价值意义
历史与文化价值
保护与研究意义
遗址影响
文化推广
寻根之路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