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发展理论基础主要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吸纳之上, 并将这种思想积极地引进了体育运动中。它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与技击的精华, 体现着身体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融合, 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以掤、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基本十三势, 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是一种武术, 是一种养生方法, 也是一种修养术。
在太极拳流派中,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流派经过了数代人的继承和发展,成为太极拳流派的主流派别。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太极拳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
2022年12月17日,太极拳被列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发展历史
名称由来
太极拳名称的确定,最早见于十八世纪末
乾隆(1736~1795)山西人
王宗岳根据
周敦颐的《
太极图说》来阐述拳理时所作的《
太极拳释名》中,书中解释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最早确认太极拳与十三势的关系。
起源
太极拳起源问题争论由来已久,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有:太极拳始于张三丰、
陈王廷创造太极拳、太极
张三丰
关于“内家拳法起于宋之张三峰”之说,初见于
清代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 志铭》一文中。文中说:“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 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
中国人民大学徐兆仁先生所主编的《东方修道文库》丛书中《太极道诀》一书也提到“太极道的创始人为张三丰”,并明确指出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张三丰。书中指出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
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中所说的张三丰,是
北宋时期的武当派内家拳祖师,当今流传中外的太极拳即为其所创。而元、明之际的张三丰,却是一位著名的道士,很可能是他对北宋武术内家所创的太极拳进行了挖掘、整理、提炼、升华,将道的神髓赋予太极拳技,使太极拳成为人们走向大道的使者。亦即宋之
张三丰创造了太极拳,而明之张三丰则是太极拳的传承者。
陈王廷
唐豪在《太极拳研究》一书中探溯了太极拳的起源,认为“研究整理当时各家拳法,创造太极拳新学派的是明末的陈王廷”。陈王廷在他的遗词中出写道:“叹当年,披坚执锐,……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 ! 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陈王廷的《拳经总歌》阐述了太极推手的技法要略,没有提到“太极拳”的字样,说明此时的太极拳雏形可能为绵拳、十三拳势、长拳,而不叫太极拳。
陈卜
据陈氏十六世陈鑫公在《太极拳图说自序》中记载: “明洪武七年,始祖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
明朝初年,“理学”独盛,世人皆以
朱熹学说为依归。朱子以“太极”为理,以“太极”为天地万物运行的准则,认为宇宙的本源是太极,太极的动和静产生出阴阳,由阴阳而立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生成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元素,它们的互相推移转变,造就了气象万千的物质世界。
蓬勃发展
太极拳的主要流派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此之前,太极哲学思想已全面成熟,并在中国文化“下移”的过程中影响到更多地在下层民众中发展的武术;太极拳追求以“整”为基础,以“空”为境界,以“以柔克刚”为技术特征的“技击之道”, 太极拳初期的演进都以这种“技击之道”为核心,只是后来才发生了价值异化的流变。
太极拳在民国时期迎来的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发展,当时的太极拳因集中展现了“以巧斗力”的“技击之道”而得到世人青睐。
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因其套路的健身养生价值被充分开发而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健身运动,从而迎来了第二次大发展。
立足于太极拳独特的技击文化,提炼出科学化、文明化的技术体系,开辟青少年市场,是促使太极拳迎来第三次大发展的关键。
国际传播
民国时期
太极拳国际传播最早见载于20世纪20年代。根据
吉隆坡精武体育会前会长曹尧辉《精武怀旧录》一文记载:1929年卢炜昌及李佩弦前来吉隆坡
雪兰莪州精武会执教,太极拳开始在
马来西亚扎下良好根基。①卢炜昌是
精武门创建人之一,著有《少林宗法》和《少林拳术图论》,应是民国时期将少林功夫传入东南亚的重要人物。李佩弦也曾习练少林功夫,除此之外,还跟随吴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吴鉴泉学习太极拳。因此李佩弦也应该是少林功夫和太极拳传入东南亚的先驱。 李秀在《太极拳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发展——以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在马来西亚的发展研究为例》一文中还提及,继卢炜昌和李佩弦之后,“上海精武总会又派唐文伍、姚申侠二位老师来
雪兰莪州精武会任教太极拳。”②但是目前尚未查到有关唐文伍和姚申侠的资料。有多处文献提及“1936年,梁孝植前往
马来西亚槟城经商,并在当地的精武会传授杨式太极拳”。③这是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杨式太极拳传播到国外的记录。朱殿蓉在《太极拳在美国的发展现况》一文中提及:“根据文献记载,有位Choy Hok Peng(蔡鹤朋)先生,系
杨澄甫在
广州市的学生,1939年就被华埠侨胞邀请来美,在
旧金山、
洛杉矶、奥克兰、
纽约等地的中国城教授传统杨式太极拳,但当时的学习者仅限于华人同胞。”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初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太极拳大师得以更多地走出国门开展海外传播。杨式太极拳正是在这一特殊阶段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机遇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董英杰和
郑曼青。 董英杰随侍杨澄甫多年,1936年应邀赴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拳,创立董英杰太极拳健身院。1952年董英杰的弟子林伯炎受聘到
吉隆坡雪兰莪州精武会教授太极拳。1954年董英杰之子董虎玲到
泰国授拳,并成立董英杰太极拳健身院。1955年,董英杰应邀往泰国、新加坡、
马来西亚教拳。杨式太极拳开始在东南亚产生较大影响。 郑曼青一支在海外的太极拳传播也起始于东南亚。1956年郑曼青的徒弟
黄性贤在新加坡设立了黄氏太极学会。据黄氏太极网的资料显示,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地,先后创办了多家黄氏太极学会。如1959年在
古晋市;1961年在
诗巫(即泗务);1962年在民那丹;1963年在泗里奎;1966年在美里;1968年在
亚庇;1971年在
吉隆坡;1972年在巴生;1973年在
民都鲁;1975年在文德甲、丹南、保佛、怡保律;1976年在淡马鲁;1978年在
根地咬;1979年在劳勿;1980年在
关丹市,等等。据称,黄氏太极学会后来成为马来西亚政府承认、影响最大的太极拳团体。
同样是在这段时期,太极拳除了在东南亚产生了重要影响外,也逐步开始向欧美国家传播。索菲亚·戴尔莎(Sophia Delza)、蔡锦文(Choy Kam Man)、格尔达·戈德斯(Gerda Geddes)和爱德华·梅塞尔(Edward Maisel)都是较为典型的代表。据《永年太极拳志》记载,
董文科之子董虎玲“1965年,应邀到
美国,游历
旧金山、罗省、
纽约、
多伦多、夏威夷等地,收徒授拳。1966年正式移民美国夏威夷,设馆授徒。”同样是在1960年代,
郑曼青也来到美国,先后创办时中文化中心和太极拳研究社。罗邦师从郑曼青,也于1974年抵达美国,在旧金山创办环球太极拳社,长期教授太极拳,在美国影响较大。 “1959年10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以
松村谦三为团长、古井喜实等为团员的
日本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在日本代表团访问滞在期间,中国国家体育运动委会接到了派遣专家传授太极拳的指示,
李天骥等太极拳高手几次到日本代表团下榻的宾馆指导太极拳。”同样是1959年,受国家体委委托,
顾留馨赴
河内教
胡志明打太极拳。
改革开放以后
从1980年代开始,太极拳国际传播的局面迅速改观,大陆和民间开始取代港台和政府成为太极拳国际传播的主力军。 1981年3月17-20日,全日本太极拳协会成员在三浦英夫的带领下,先后访问了河北永年杨式太极拳发源地广府镇和
温县陈式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这次来访开启了太极拳国际传播的新局面,从此以后,陈家沟和广府镇都开始迎来海外太极拳爱好者。太极拳也开始全面、系统、规模化地向国外传播。除了海外太极拳爱好者频繁地到中国大陆学习太极拳之外,中国大陆的太极拳名家也开始通过民间团体的邀约和政府部门的组织而走出国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支重要力量。1983年7月,
陈正雷、
王西安应邀访问
日本,陈家沟拳师首次走出国门。1983年11月,
朱天才受国家体委派遣到新加坡传授陈式太极拳。1985年6月,温县太极拳代表团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团长马荣茂,成员陈小旺、陈正雷、陈桂珍。
现代普及与应用
普及性
2019年3月,中国武协专委会主任、中国武协原副主席
张山在一场活动中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当今全国从事太极拳练习的人口超过5000万,目前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太极拳运动。世界上习练太极拳的人数超过1.5亿人。
国内推广
新中国成立初期太极拳就以其养生价值与其文化特性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1956年2月,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司武术科组织多位太极拳专家,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以杨式太极拳为动作素材,从原套中汲取24个典型动作,删繁就简,编成易学、易练、易记的24式简化太极拳。该套路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在保留主要结构和技术内容的同时,删除了过去过多的重复动作,便于掌握和传播。简化24式太极拳的推出,是太极拳运动史上划时代的革新,使古老的太极拳赶上了时代的步伐,真正意义上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日后全民健身中开展最为广泛的群众性运动。1994年,国家体委提出“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太极拳在这两个计划中均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一方面太极拳竞技化发展的进程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参与太极拳练习的积极性被极大激发,民间团体自发组织的太极拳活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开始策划与实施太极拳群众性赛事,旨在为习练太极拳的群众提供切磋与交流的平台。2016年,“太极拳健康工程”被正式提出,原“太极拳公开赛”正式更名为“全国太极拳健康工程系列活动-太极拳公开赛”,标志着太极拳群众性赛事开始向全民健康服务方向转化,成为了助力全民健身实施的有力载体。太极拳健康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更好地实现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为实现太极拳由“技术教学”向“文化推广”和“健康服务”方向转型奠定了基础。
实战意义
从太极拳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太极拳经历了一个从戚氏长拳到陈氏拳法、再到杨氏太极拳及现代太极拳的发展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其原本就不高的实战性格逐步衰减,到杨氏太极拳时已经确立了养生为主的性格特征,其后更成为了我国人民锻炼身体的重要方法之一。太极拳柔和缓慢的动作风格与强调随机应变、自由多变的实战武术的要求已经渐行渐远;而练习太极拳时 强调动作与呼吸、意念三者统一的要求使太极拳更加具备导引术与调息法这一中国古代养生法的性格特征。这不仅是历史的流变结果也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正确选择的结果,其运动特征也决定了太极拳的主要性格特征只能是养生而非实战。
不同流派套路特点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的套路特点是以松柔为本,刚柔并济,注重缠丝劲。在拳架上陈式太极拳以大架为主,但同时也存在有小架(赵堡架)。在套路的劲力方面也相对较明显,刚柔并济,比如在发力时富于弹抖性,不是较为猛的发力,讲究慢蓄力,快发劲,这就是所谓的较为显著的缠丝劲。具有此类显著特点的动作有掩手肱捶、蹬一跟、当头炮等。现在的陈式太极拳是仅存的具有明显跳跃动作的流派,其他流派经过演变后已无跳跃动作。陈氏太极拳的动作有75种,是五大流派中最多的,有白蛇吐芯、三换掌、肘底捶等。在锻炼过程中,陈式太极拳相当注重内功,丹田运气,练内气,可以说是“气功”的一种,也是达到健身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身形动作上要求中正,对于意、气、形的统一要求较为严格。因为陈式太极拳的套路表演观赏性颇高,视觉上看起来更加美观,同时运动强度上来说也是五大流派中最大的,是当代多数年轻人选择练习的太极拳法。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的套路特点是舒展大方、沉静优雅、柔中带刚,整体风格偏为柔和。杨式太极拳的拳架也曾有小架,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为现在的以中架、大架为主。杨式太极拳发展至今,在套路动作上保留有发劲动作,但是现在大部分练习的杨式是仅有动作而无发劲,轻灵洒脱,圆满沉静。杨式太极拳的技击内容有44种,包括有单鞭、白鹤亮翅、如封似闭等,也是当代大学生太极拳的主修内容。杨式太极拳是来源于陈式但不同于陈式的,仅从风格上来说就有很大的差异。杨式太极拳的动作更为柔和,舒展大方,速度上均匀连贯,身形中正安稳,相对于陈式太极拳更加自然流畅。相比于陈式太极拳来说,杨式太极拳的运动强度小,适合任何年龄的人进行练习。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的套路特点是动作较为轻灵,斜中寓正。吴式太极拳的拳架介于陈式和杨式之间,为中架。吴式太极拳是由杨式小架太极拳演变而来,在动作上也没有了发劲动作。吴式太极拳的动作内容整体风格偏于灵活,动作连贯,环环相扣,细腻绵柔。吴式太极拳的技击动作有29种,有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搬拦捶、海底针等,拳式动作较为简单,适合入门级学者练习。吴式太极拳去掉了跳跃和重复的动作,所以看起来会更加轻柔圆活,仅适用于平时的健身锻炼,不宜用于其他用途。显而易见,其锻炼过程中的肢体动作多由肢体末端完成,形成环环相扣、节节贯穿的动作体系,所以相对以上两个流派吴式太极拳的运动强度更小,适合大多数人群练习。
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的突出特点是左右并用,架势相对较高,讲究平衡。武式太极拳是由陈式小架演变而来的,拳架方面定型为小架,同样演变至今已经没有了发劲动作和跳跃动作,动作的力度同样是和顺平稳的。武式太极拳拳法套路小巧紧凑,身法严密,防御性更强,运动上看起来更加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身形步法方面虚实分明,重心较高。武式太极拳的动作方式整体性较强,对每个动作都要求到位,互不干扰,力求身体带肩、肩催肘、肘催手,要带动整个身体来动作,而不是单纯的肢体运动。至现在,武式太极拳的技击内容有25种,包括有单鞭、提手上势、抱虎归山、青龙出水等。在整体节奏上来说分工更为明确,左右臂各管左右两边,互不干扰。运动强度属于中到小的程度,练习起来较为容易。
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的套路特点是向前和向后移动,拉伸圆并对运动敏感。孙式太极拳由武式演变而来,所以拳架上为小架,无发劲动作和跳跃动作,但是孙式太极拳的步伐相对来说较为灵活。孙式太极拳的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开合相生,进退跟随。在套路步法上来说十分灵活,左右相接,步步紧随,拳法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在练习时身体中正平稳,虚实分明。至今,孙式太极拳的技击动作同样为25种,包括有开合手、提手上势、云手、左右起脚等,均是连贯性较强的动作的典型代表。孙式太极拳的运动强度同样属于中小程度,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为简单,练习起来也较为容易。
文化作品衍生
电影
电视剧
积极影响
扩大太极拳传播
影视剧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 通过其故事、角色和主题以及精心编排的情节, 用流畅的叙事形式, 向人们传播价值观和文化。它比任何传统艺术形式都要更加直观, 更加直接地牵涉到观众感受和体验。当它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时, 无疑具有强大的力量。太极拳题材影视剧, 把太极拳搬上屏幕, 不遗余力地营造太极拳“阴阳变化, 天地合一”的环境, 极力表现太极拳的真实性, 虽然作品良莠不齐, 甚至部分内容与太极拳不符, 但无论如何, 这对太极拳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80年代武侠电影盛行, 无数年轻人受其影响走上习武之路。而太极拳题材影视剧也定然影响了一批人投身太极拳运动, 至少很多人通过影视剧知道了太极拳的存在, 认识了太极拳。
赋予太极拳不同内涵
太极拳题材影视剧对于太极拳的起源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太极拳祖师为张三丰, 在电影《太极张三丰》《笑太极》《太极拳》, 电视剧《少年张三丰》《太极张三丰》《武当1》《武当2》等影视剧中, 皆是张三丰创出了太极拳。而在电视剧《太极英雄》, 电影《太极2》等影视剧中, 则认为是
陈王廷创了太极。前面说过, 太极拳由陈王廷所创这一说法比较可信, 但张三丰与太极拳也有很深的渊源, 也可以说太极拳是由张三丰所传的道教文化中衍生出来的。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 出现了不同的流派, 有陈、杨、吴、武、孙, 五大流派。五式太极拳虽然基本拳理相同, 但每一式均有各自的特点, 各成体系。太极拳题材影视剧涉猎范围广泛, 通过影视剧表现出来的太极拳有各种不同的特点。同时, 太极拳题材影视剧可以体现出太极拳内功、外功、技击、武德修养以及精神内涵等特点, 让人们对太极拳有一个多元化的认识, 不再单纯的把太极拳看作是老人晨练的“舞蹈”, 或是把太极拳看成是神秘莫测的“神功”, 这无疑可以对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