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姜花(
姜花属 flavum Roxb.),是
姜科(Zingiberaceae)姜花属(Hedychium)多年生常绿直立
草本植物。其耐旱又耐瘠,适宜生长在潮湿、隐蔽的环境中。黄姜花在东南亚地区有种植,在
印度和
中原地区也有广泛栽培,在中国产于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云南省、
贵州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
黄姜花茎高1.5~2米。叶片长圆状
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渐狭,两面均无毛。
穗状花序长圆形,
苞片覆瓦状排列,长圆状卵形,每一苞片内有花3朵。花黄色。。
蒴果长椭圆形。花期8~9月,果期8~12月。
黄
姜花质地晶莹,白底黄斑,花形美丽,是良好的园林观赏植物,其
根状茎可用于食品调味,花可浸提姜花
浸膏,用于调合香精,根茎
芳香油有抑菌活性,花挥发油有
抗炎药作用。
研究历史
1783年
姜花属(Hedychium)由凯尼格(Koenig,
德国)等建立,属名来自于古希腊语,其意“芳香、雪白美丽”。
1904年,舒曼(Schumann)依据
苞片的排列方式将本属分为2
亚属,即苞片
覆瓦状排列的subgen. Hedychium与苞片卷筒状排列的subgen. Euosmianthus,2个亚属下没有分组,共有38种。
然而姜花属属下种的界定一直比较混乱,所以黄姜花及其近缘种在
分类学上有较长的研究历史。
1810年,英国罗克斯堡(Roxburgh)首次发表了黄姜花(H. flavum
威廉·罗克斯堡),并在《印度植物志》中描绘了黄姜花(H. flavum Roxb.)的标本图。
1892年,贝克(Baker,英国)认为黄姜花(H. flavum Roxb.)是H. coronarium J. König.的变种。
1961年,奈克(Naik,
印度)等由于认为
唇瓣中心的颜色存在一系列过渡类型,从而认同Baker的观点。
1998年,童绍全(
中原地区)把盘珠姜花归并到黄姜花。
2000年,吴邻(中国)等把峨嵋姜花和盘珠姜花都归并为峨嵋姜花(H. flavescens Carey.),把深裂黄姜花作为一个独立种。
2016年,吴徳邻等把盘珠姜花归并为黄姜花,并支持把深裂黄姜花归并为黄姜花的观点。
形态特征
根
呈3~9个
纺锤形根状茎相连,18~50厘米,直径3~5厘米,须根长12~17厘米。
茎
黄姜花茎高1.5~2米,直径2~4厘米。
叶
叶片长圆状
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45厘米,顶端渐尖,具尾尖,基部渐狭,两面均无毛,叶片无柄。
叶舌膜质,披针形,长2~5厘米。
花
穗状花序顶生,长圆形,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
苞片覆瓦状排列,长圆状卵形,长4~6厘米,顶端边缘具毛,每一苞片内有花3朵。小苞片
内卷呈筒状。花黄色,
花萼管外被粗长毛,顶端一侧开裂。
花冠管裂片线形,长约3厘米。侧生退化
雄蕊倒披针形,长3厘米。
唇瓣倒心形,长约4厘米,黄色,当中有一个
橙色的斑,顶端微凹,基部有短瓣柄。
花药弯曲,
柱头漏斗形,子房被长粗毛。
果实与种子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黄姜花在东南亚地区有分布,在
印度、中国也有广泛种植。
中国分布
生长习性
黄姜花适宜生长在潮湿、隐蔽的环境,生长海拔跨度为900~1200米,多生长于沟边、谷中、荒坡和林下阴湿处。其耐旱又耐瘠,喜光照,能耐
霜冻,生长最适温度为25~32
摄氏度,冬季温度低于-3摄氏度时,地上部分开始枯萎,但是地下
根状茎较为耐冻,翌年春季回暖后,根茎萌发,长出新植株;适宜生长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
壤土或沙质壤土。花期8~9月,果期8~12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黄姜花是种子繁殖,其花朵
雌雄同体,
花蕊纤细,
唇瓣硕大,以此来吸引为花朵提供服务的昆虫,从而传递花粉,结
蒴果,种子红色。
人工繁殖
块茎繁殖
在春季适宜的气候条件及常规园林养护措施下进行黄姜花的栽培。选择生长旺盛植株的地下根状茎,将其切开,以1~2个芽眼为一块种植于肥沃湿润的沙质土中。保持土壤湿度,适当施肥,于3~9月的生长季节即可萌发、生长。
组织培养
首先选取黄姜花地下
根状茎新萌发的嫩芽,于初始
培养基中诱导新芽萌发至1~2厘米时,转接至继代培养基,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培养。当
丛生芽大部分长至2~3厘米时,将丛生芽切成单株,转接到生根培养基进行生长。随后取出苗,清洗干净根部培养基,将其自然晾干后,配置
河砂与
表土的混合基质,将苗移栽进去使其继续生长。注意在试管苗移栽时,先将培养瓶移出培养室,于室温下放置2~3天,去掉瓶盖,再于室温下继续炼苗2~3天。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选择
土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
壤土或沙质土。整地时尽量深翻,并在种植土内施肥。
播种与移栽
黄姜花在2~8月都可以种植,以2~3月为最佳。在晴天下午定植,块茎经
恶霉灵、百菌灵消毒后,将块茎单行或双行种植于深沟高中,定植后淋定根水。
水肥管理
在生长季节需多浇水,常向叶面喷雾,但注意不要浇水过多使土壤过粘过湿。进入秋冬后,浇水量逐步减少,防止冻害。在黄姜花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施肥,每年应施肥3~4次,在初春、初秋和冬天前各1次,肥料以有机质肥料为主,秋冬可适当增加磷钾肥。若要制作切花,则需要在花蕾现色之前少施或停施
氮肥,适量使用
钾肥,可以增加花枝的耐折性及同化物的输送能力。
采收
如果作切花,等到
花序充分膨大,花苞外露的时候即可采收。早上9点前采收最好,傍晚采收也可以。花枝采收后应立即放入盛水的桶中。
病虫害防治
黄姜花的病害较少,虫害较为严重。
病害
黄姜花遇涝
根状茎腐烂,应及时拔除腐烂植株并烧毁,在遇涝植株周围撒
生石灰并用农用
硫酸链霉素进行灌根处理。遇到黄姜花受冻的情况,可以将黄叶剪去,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
虫害
大姜钻心虫美国白灯蛾蛀食苗致叶片枯黄,严重时会导致全株死亡,可以用广谱性杀虫剂毒杀。姜粪虫蛆可用
敌敌畏防治。
黑弄蝶会危害黄姜花的叶片,可用杀
硫酸喷杀。在高温干旱季节,会出现
螨形总目害虫的危害,可用退螨特喷施防治。由于衰老的假茎倒伏在地面上会为
姜弄蝶和森下袖弄蝶的老熟幼虫过冬提供藏身之所,因此最好剪除开过花的
花序和假茎。在冬季
姜黄花缓慢生长的阶段可以剪除地上的所有假茎和控制水分,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黄姜花的花提取的净油、
浸膏是高档调香原料,具有芳香健胃的功能。
根状茎可以被用于食品调味。
观赏价值
黄姜花质地晶莹,白底黄斑,花形美丽,是一种很好的园林观赏植物,将其切下后瓶插仍可持续开放5~6天,是良好的芳香型切花。
相关研究
黄姜花的花
芳香油在体内、外均具有显著的
抗炎药作用,并且在抗氧化、抗菌、除草、食品、
国产日化品牌等方面有显著效果,通过黄姜花挥发油得到的功能因子
衍生物活性更高。黄姜花根茎精油有抑菌活性,植物挥发油成分中含有较多的类、类和酚类化合物,有特征香气成分。
延伸文化
黄姜花是佛教“五树六花”之一,被作为赕佛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