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英文:J-15,中文绰号:飞鲨“Fēishā”,英文:FlyingShark,
北约代号:侧卫D型,英文:Flanker-D)是由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
发动机重型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它可在
航空母舰上起降执行作战任务。
歼-15舰载战斗机具有
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载弹量多等特点,可根据不同作战任务携带现国产所有精确打击武器,具有全海域、全空域打击能力。歼-15在战斗机世代划分上属于
F-22战斗机改进型,即第四代半战斗机。
2009年8月31日,歼-15由
试飞员李国恩成功首飞,截至2024年8月31日已满15周年。
2005年4月26日,开始入役改装。至此,中国开启了中国航母的发展纪元。然而中国有了航母,但并没有
舰载机以供瓦良格号使用,于是中国发展一款配合瓦良格号使用的舰载机便提上日程。作为
苏-27战斗机系列战斗机使用方的中国,系出同门的
苏-33战斗机便成为其研制舰载机最合适的蓝本。中国从乌克兰购买了一艘
T-10K3号舰载机(该机是
俄罗斯苏-33舰载机的早期改良型号)的
原型机,通过分解研究,中国有望掌握制造舰载机的所有技术。于是参考从
乌克兰获得的苏-33战斗机原型机T-10K-3号机以国产
歼-11为基础,中国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很快就确定了歼-15的方案,并于2009年8月31日,由试飞员李国恩成功首飞。在这期间,他们攻克了机翼折叠系统制造装配技术、拦阻钩系统制造技术、加受油系统制造技术等一系列
舰载机特有的关键技术,建成了中国最大的
钛合金加工制造中心、一流的
复合材料制造中心等可与国际比肩的航空产品制造生产线,实现了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研制速度,创造了舰载机“当年生产、当年铅封、当年交付、当年形成战斗力”的历史纪录。
2012年10月12日,歼-15舰载机作为中国国产第一代舰载战斗机第一次公开曝光。2012年11月23日,歼-15降落在
辽宁号航空母舰甲板上,由飞行员戴明盟首降成功。歼-15舰载战斗机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并交付部队使用。与此前的歼-15不同,批量生产的歼-15采用标准的海军灰蓝色涂装,座舱后部涂装有海军
军旗,垂直
尾翼涂有一只“飞鲨”
标志,机头及垂直尾翼有正式编号。
歼-15在外形上与俄制
苏-33战斗机非常相似,但歼-15融合了
歼-11B的技术,其技术水平大致与
美国海军F/A-18E/F、
俄罗斯海军苏-33舰载机相当。歼15整体应用钛合金机身框架和
复合材料可以在同样空重的条件下具备更强的机体结构。在
歼-11的基础上新增
鸭翼、配装2台大功率
发动机;实现了机翼可以折叠,全新设计了增升装置、起落装置和拦阻钩等系统。歼-15具备
空中加油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挂载加油
吊舱,在飞行中为其它歼-15进行空中伙伴加油。
歼15继承了
苏-27战斗机/歼11的气动外形,但在主翼的前方多出了一对鸭翼,并且主翼和水平
尾翼可以向机身方向折叠收拢。这些特点是因为其需要在
航空母舰上起降。航空母舰的跑道仅有最长不到200米的距离,比陆地跑道要短很多。在这样短的距离上装载燃油和武器起飞,飞机需要有非常优秀的机动性。机身前部的
鸭翼能够为歼15在短距离跑道上起飞提供额外的升力。另外歼15机头的空速管、主翼和水平尾翼都可以折叠,前者向下折叠,后两者能够向机身中线的方向向上折叠。这样一来歼15停放时需要的面积就可以减小,一方面能够让航母停放更多战机,另一方面也方便调度人员将飞机托运出入机库。
歼15相比其他战机的另一个不同在于它的起落架结构经过特别加强。由于
航空母舰的跑道很短,
舰载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都要承受比陆基战斗机更大的冲击力量。与歼11系列战斗机前起落架的单轮相比,歼15安装双轮,并且起落架本体也比歼11更粗。歼15的前起落架上还安装了一组红黄绿三色助降灯。这是因为舰载机在降落到航空母舰之前需要在一条相对精准的飞行路线上对准航空母舰的甲板。这组灯就是让航母降落系统能够判断飞机是否在这条路径上,是否能安全降落。在降落时,歼15需要在100m左右的距离内从接近300km/h时速的飞行状态完全停下来,不借助飞机以外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歼15在飞机尾部安装了一条着舰钩,飞行员要操纵飞机使着舰钩挂住航母甲板上四条着舰
拦阻索中的一条,才能使飞机安全地停在甲板上。
歼-15属于海军型号,其武器系统和
歼-11B相似。歼-15具备使用
反舰导弹能力,机身右侧安装有一门30毫米
航空机炮,机身拥有12个武器外挂点,可以挂载现所有国产精确打击武器,如
霹雳-8/9近距
空空导弹、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远距空对空导弹、
鹰击91反舰导弹超音速远程反舰/
反辐射导弹、鹰击-8空对舰导弹、KD-88远程
空对地导弹的对海上目标版本、飞腾-2型反辐射
导弹以及“雷石”系列
制导炸弹等。
2009年8月31日,歼-15成功完成首飞。2012年11月23日,歼-15首次在航母辽宁舰上成功起降。2015年9月3日,歼-15飞过北京天安门接受检阅,这是中国阅兵史上第一次有
舰载机受阅梯队。2016年12月,歼-15随辽宁舰航母编队出东亚岛弧,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2017年1月2日,歼-15第一次伴随
辽宁号航空母舰抵达
南海海域。使其实现了在
黄海、
渤海、
东海、南海四大海域起降演练。2018年4月12日,歼-15舰载战斗机编队亮相南海
海上阅兵。同年9月,歼-15完成夜间起降,航母编队
体系作战能力初步形成。2019年3月,歼-15伙伴加油首次曝光。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歼-15舰载战斗机再次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2024年7月,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常态组织远海实战训练,引发多方关注。尤其是
日本方面,出动了舰机对山东舰航母编队的动态进行了严密的跟踪监视,称该航母抵达
菲律宾海,歼-15进行了240架次的战斗机起降。2024年11月12日,由1架歼-15D飞机与2架歼-15T飞机组成的海军歼-15系列舰载机编队,在
珠海金湾机场上空进行飞行展示。这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首次正式亮相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2012年11月23日,歼15舰载机首次完成在
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起降试验。11月25日,随舰一起返回的
罗阳(当时任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在刚刚下船两小时后,因积劳成疾,突发
心肌梗死、
心脏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殉职,享年51岁。
2016年4月27日12时59分,
张超(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
大学本科学历,海军
少校军衔,一级飞行员)在驾驶歼-15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挽救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歼-15D电子战机,是中国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制造的翼尖携带电子对抗吊舱的双座型战机。中国的观察人士称歼-15D为“中国版咆哮者”或“电战鲨”。2024年11月9日,歼-15D在
珠海市进行适应性训练时首次公开亮相。
歼-15S战机是以国产歼-15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双座舰载攻击机,可以携带鹰击-12以及CM-400AKG等射程近300公里或更远的高倍音速空对舰导弹,也可以携带装有GPS导引
小直径炸弹或反装甲
末端敏感弹药等精准打击武器的“天雷”防区外投射武器。
歼-15T是一款弹射型
舰载机,是中国海军基于歼15战机进一步研制的舰载战机升级版,以提升航电
航空武器系统和飞机平台性能为重点,进一步突出舰载特性和适海性。歼-15T采用了新型高科技材料,使得战机的轻盈程度和坚韧度都有所提高。2024年11月6日,歼-15T落地
珠海市,这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机首次出现在中国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