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1900年2月—1997年12月6日),女,1900年2月出生于
上海市,原籍
海门区县(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她是中国第一代女企业家,中国第一家饭店集团公司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
13岁时因生活所迫,父母将其押给青楼做三年“清人”,沦为青楼卖唱女。后结识革命党人夏之时,并逃出妓院与其结婚。婚后两人共赴日本,在日本学习,1917年其从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到丈夫夏之时的老家——四川合江。此时夏之时就任四川督军,董竹君则成为了督军夫人。1919年,董竹君随夏之时从四川合江老家迁居成都。同年夏之时因派系斗争被解除军职,此后夏之时变得冷漠消极还吸食
罂粟,家中收入骤减。为了支撑家庭,董竹君开始自我创业,于四川创立了“富祥女子织袜厂”、“飞鹰”黄包车出租公司。后因种种矛盾,1929年她与夏之时分居,带孩子回到上海;5年后正式与
夏之时离婚。回到上海后她又办起了群益纱管厂、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这期间,董竹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人脉关系,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党的统战事业做了大量工作。解放后,董竹君连续七届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1951年中国第一个国宾馆——上海锦江饭店(由锦江茶室和锦江川菜馆合并而来)正式挂牌。1960年底,她从
上海市迁到北京;1967年秋,受文革影响,入狱5年,1979年3月29日得到平反。1997年的12月6日去世,享年97岁。
著有自传《
我的一个世纪》。她创办实业、创建锦江饭店是中国近代知名女企业家,她亦是中国较早的女权主义者、妇女活动家,对近代以来的妇女解放和争取权利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周恩来总理这样评价董竹君:“多年来,你为党在各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一个人革命不容易,一个女人革命就更不容易,一个女人要做成功一件事就更难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0年
破五节,董竹君出生在
上海市洋泾浜边上一间破旧矮小的平房中。她模样标志,被邻居称为“小西施”。她父亲董同庆是黄包车夫,母亲李氏是“粗做”娘姨。尽管父母勤劳节俭,拼命干活,仍不得温饱。董竹君的一对弟妹因
营养不良、无钱治病而夭折。在其6岁的时候,她到附近刘举人办的私塾念书。1909年,她父亲患了重病,最后发展成
伤寒,病情严重,母亲当卖了家里稍微值一点钱的东西,但其父病情并没有太大起色,最终董母只能靠借高利贷才治好了董父的病,但痊愈后的董父身体太过虚弱,几乎无法正常工作。1913年,迫于生计,董母将她送到堂子做卖唱不卖身的“清倌人”。
董竹君到堂子后开始了她的卖唱生涯。她在这里见到了夏之时,两人互诉衷肠,暗生情愫。当夏之时打算为她赎身时,她却果断拒绝,她认为自己是人,不是一件可以买卖的东西。1914年,董竹君逃出青楼,在
上海市日租界与夏之时举行了结婚仪式,后为躲避反动军阀追捕,她与夏之时到
日本留学。1917年,因夏之时父亲病危,董竹君回到夏之时的四川老家,该年爆发了护法战争,夏被委任为靖国招讨军总司令,董因此成了督军夫人。后因各种原因,她与夏之时的感情产生了裂痕,董竹君带着四个女儿去到
上海市。1929年与夏之时分居,1934年正式离婚。
初创实业
1918年夏之时的军队被时任川督的熊克武缴械,免除军职,闲赋在家,家里的收入骤减。董竹君想通过创业得到经济独立,摆脱女性在封建恶势力的束缚。1923年前后,董竹君在成都东胜街创办“富祥女子织袜厂”,招收家庭贫困女性,经常向她们宣传独立自强,男女平等的新思想,1926年前后,又在
成都市少城桂花巷一带创办“飞鹰黄包车公司”,直到1929年,因为四川时局混乱才被迫关闭这两家工厂。
1930年,董竹君在二叔的帮助下当卖了从
四川省带到
上海市的一根珍珠项链及其他东西,并邀请当时生在小康之家的友人们投资入股,共筹集了4000多元的合资,在上海闸北台家桥创办了群益纱管厂,工厂只有还算健全的工人班子和一个账房先生,董竹君几乎承担了全部的行政工作,还包括进货和推销产品,为了解决厂子的资金问题更是去到
菲律宾招股。在工厂生意刚有所起色时,1932年1月28日,爆发了
一二八淞沪抗战,工厂被炸弹几乎全部炸毁,经过多次努力,其间受到误解、被追捕、遭敲诈、坐监狱,但是纱管厂还是没有重新办起来。
创办锦江
1935年3月15日,董竹君在上海华格路(今宁海西路)成立了一家名为“锦江小餐”的
川菜馆。“锦江”之名的由来——成都东门外有座望江楼,是
唐朝薛涛薛涛栖身之所,江即锦江,董竹君和薛涛有着相似经历,于是董竹君就把“锦江”用做餐馆的名字。此外,“
锦江区”还象征着川菜的未来——如成都锦缎般,驰名中外。讲究色、形和装置美化的菜肴,经过改善的装潢格调标有锦江二字、印有店徽竹叶的器皿,及分为饭堂、雅座的饭馆布置,培训有素的饭馆工作人员,使得饭馆生意爆火。之后在青帮大亨杜月笙的帮助下,川菜馆得以扩建,正式更名为“锦江川菜馆”。后为方便共产党人和
左派人士的联络,1936年1月28日,董竹君又在上海华龙路(今雁荡路)开设了锦江茶室。
1946年内战爆发,
国民政府通过增发金圆券来弥补当时的财政赤字,董竹君认为金圆券的寿命不过几个月,金圆券一旦贬值,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为此,她大量借进金圆券,偷偷囤积存货,后金圆券果真贬值,靠着董竹君的计谋,锦江两店才避免了灭顶之灾。
新中国成立后,董竹君的锦江川菜馆与锦江茶室两店合一归公迁移至长乐路上的华公寓,取名“
锦江饭店”,董竹君出任第一任董事长;1951年6月9日,
锦江饭店挂牌成立,新中国第一个国宾馆诞生。
漂泊异国,艰辛回国
1937年
上海市“八·一三”轰炸后,
日本人和汉奸不断刁难甚至暗中刺杀董竹君。1940年,她被迫离开上海去了
马尼拉。后来
太平洋战争爆发,找不到回国的船只,她只好在马尼拉停留。1942年日军侵占马尼拉,董竹君母女靠着零星借贷过活,后做起了掮客(买进卖出的中间人)生意。1943年,
开罗会议战局越发严重,客生意冷淡。人们闭门不出,母女三人搬到了防空洞对面的吊楼上。1945年,董竹君买到一张
日本红十字会难民船的船票,船要开往台湾,随后转到
上海市。登船后,船并未向台湾驶去,而是停靠在
苏门答腊岛。停留一周后驶向日本九州。董竹君等人被送进了一家
日本旅馆,等候换船。当时战争激烈,船都拿去军用了。后在旅馆老太太的帮助下,才得以搭上去
朝鲜的船。到达朝鲜后,又搭上开往
东北地区的火车。从
沈阳市(现在的
沈阳市)到
天津市,到天津后换成到
南京市的车票,然而到达南京后,等了三天票都没有着落,董竹君只好拿出日本武官府的出口签证,才换来几张车票,终于于1945年2月1日回到
上海市家中。
参与革命
1927年,革命人士
宋时轮在
广州市被捕入狱,1929年4月出狱后与组织失去联系,董竹君知悉后慷慨解囊,帮助宋时轮度过难关。1928年,
四川省军阀枪杀14名爱国青年,酿成“二一六”惨案。董竹君受文兴哲母亲所托营救他,之后文兴哲经常与她谈论
共产主义,使她对共产党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是她第一次接触中国共产党,之后,逐渐走上了同情革命、趋向革命、支持革命、参与革命的道路。董竹君在1930年前,即与四川革命知识分子曹荻秋、陈同生等同志相识,他们运用她的特殊社会关系为掩护,从事党的工作。她出资创办美文印刷厂,印刷秘密书刊,掩护上海地下党交通站。并创办锦华贸易公司,在
台湾省设有分公司,为掩护共产党同志出入台湾提供方便。她还经常资助党的经费。对党的工作帮助较大。1936-1937年董竹君创办的“锦江两店”,是进步人士聚会、交流的场所,是地下党员、革命人士
左派文化界人可靠的联络、开会、接头地点。当时
夏衍同志、潘汉年同志等常来锦江“吃饭”,董竹君都给他们安排“特别间”,分配最可靠的招待员,饭菜的价格也给予优惠,有时甚至是签字了事。1937年4月,董竹君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为贫困、多病的革命文学作家
白薇募集捐款。她还捐赠大量资金抗日,与《
大公报》记者蒋逸霄等人共同创办进步杂志《
上海妇女》。1945年,董竹君按照
新四军指示,护送了一批青年到淮阴解放区。她还适时积极引导认同革命人士
国民政府监察委员
杨虎等人为革命工作。1945年,接受新四军政委饶漱石的指示,她买下马浪路377号的永业印刷所,为新四军进攻
上海市做宣传工作。1948年初,党组织刊物《
文萃》编辑部被敌人查封,逮捕了其主要负责人
孟秋江同志,董竹君和其领导的刘良律师设法营救。
通过董竹君、田淑君的关系,吴克坚登门拜访
杨虎。共产党交付的营救任务,杨虎认真落实,从女婿周力行联系到了
阎锦文,后成功营救张澜、罗隆基。
在这一时期内,凡属于抗日救国和对革命工作有益的事,不管出钱、出力、出人,她都尽力而为。
晚年经历
董竹君的子女都陆续去到北京工作,考虑到离开
上海市以后,对其所担任的职位并无太大妨碍且迁居北京和子女们还能在工作生活上相互照顾,遂于1960年底,她由上海迁往北京。到
北京站时,全国政协特派联络处赵公勤同志接她到
金鱼胡同和平宾馆住下。1966年爆发了
文化大革命,1967年10月23日董竹君因特务、汉奸等罪名受到迫害,被关押5年之久,她先是被关到
秦城监狱四个月,后又转到功德林监狱九个月,最后在“半步桥”监狱关了四年。1972年10月22日,董竹君被准许出狱回家养病。出狱后,她参加了1976年10月21日的庆祝粉碎“四人帮”大游行活动;1979年3月29日,她被正式平反。1981年赴美探亲。晚年她克服病痛折磨,历经8年完成回忆录《
我的一个世纪》。1997年接受东方时空的采访。自传完成不久,1997年12月6日,董竹君去世。
社会活动
1952年 担任上海市民主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
1957年 担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9年 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64年 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78年 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3年 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 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董竹君的提案约二百几十份。五届政协第三次大会上,她写了有关四化建设和人民生活问题的提案三十九件。当时得到会议组织的表扬在《
北京日报》有载,并在1991年11月曾获得全国政协委员会“优秀提案证书”奖。1992年被选中提案一份,案名:
卢沟桥头应建立
七七事变纪念碑。
人物评价
“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董竹君
“多年来,你为党在各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一个人革命不容易,一个女人革命就更不容易,一个女人要做成功一件事就更难了。”——周恩来
“董竹君在她出走以后,经过了多少崎岖险阻的路程,如今,她在个人的事业上获得了怎样的成功”。——蒋逸霄(《
大公报》记者)
“诚哉女丈夫”——郭沫若
“今有英雄起巾帼,“娜拉”行踪素所钦”。——郭沫若
主要作品
发表文章
书籍作品
相关作品
家庭成员
人物故居
成都东胜街道大院住宅
成都东胜街道大院住宅,为
夏之时买进后再改建布置,宅院坐北朝南,面临马路,全院大小房屋共约二十间,占地约三亩地。入眼是两扇吊着铜狮衔缓的黑漆大门,进门通道两侧各有小院一座。入正院,左侧是大轿厅传达室。入正院门则为一幢高楼,楼下是宴会大厅,楼西邻一池,中有六角亭。池北西侧进去,到达家人居住的院子。正房供有祖宗神,西侧为寝室,再西为书房,书房西侧为一间小卧室,东侧为孩子卧室。东侧最末端有一间会客间室后有日本式木桶浴室。正房前有假山怪石、兰草等。正房东侧最末一间为女客堂。正房对面是用精良楠木建成的书房。沿东至西十字通道进入镂空的白色长廊,廊前有草坪球场,球场北角是厨房和雇工住房,球场西北右角进去是菜园、花棚、马厩、猪圈等,后院的正门是在将军街上。
董氏寓居
董氏寓居位于今上海
愚园路1320号,是一栋
英国独立式乡村花园洋房,建于1925年。建筑面积为890平方米,为假四层楼的混合结构,红瓦四坡屋顶,西侧面、南侧面
开间设三角形山墙。底层立面水泥砌块,山墙侧采用卵石墙面。南立面底层为三开间拱全洞口,层间用牛腿装饰。二、三层通贯红砖柱,二层又设置敞廊,前平台置室外楼梯。室内装饰考究,柳安木门窗、洋松企业板打蜡地板,
柏木拼花护壁(1.4米高),水汀暖气,
大理石壁炉,大小卫生俱全。宅前一隅小庭院,可植树种花, 并凿池筑假山,形成花木扶疏,环境优雅的一栋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