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
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创作雕塑
《大卫》是号称“文艺复兴后三杰”之一的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于1501-1504年间创作的作品。大卫雕像原石来自阿尔卑斯山卡拉拉采石场,高约3.96 米,加上基座总高约5.5米,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佛罗伦萨还有它的两座复制品,分别位于领主广场的韦奇奥宫主入口和米开朗基罗广场
《大卫》以犹大王大卫为原型,继承了利西波斯式的运动员雕像的紧张感和希腊化雕塑所具有的心理内涵和情绪表现。雕塑以右腿为重心,左腿稍稍叉开,呈不对称式站立,左手握投石器,右手下垂,头向左肩微微回转。手臂与腿关节被明显夸大。劲气内敛、自如稳定的姿态,反衬了从紧皱的双眉和圆睁的怒目中透露出的意志与激情。这是大卫同敌人歌利亚决战前的瞬间,在充满尖锐矛盾冲突的对峙中凝聚了来踪去迹。
《大卫》具有适合巨大比例尺的简化几何形状,其不对称性展现了人物的有机生命,体现男性力量之美。它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作品,表达出文艺复兴时期对完美人性的追求,强调自由权力与个性解放,进一步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15世纪的佛罗伦萨将《大卫》视作共和国形象代理,拥有政治象征意义,它有着极高的国际知名度,是为全球所熟知的佛罗伦萨标志。
创作背景
题材原型
《大卫》是根据《旧约圣经》中的一则神话故事改编而成的。他是圣经中的一位人物,在公元前1010年至970年期间担任以色列的国王。在他的统治下,以色列成功推翻了异族非利士人的统治,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以色列的扫罗王时期,以色列人与邻近地区的非利士人发生冲突,大卫的兄弟们为扫罗王而战。年幼的大卫会来回营地,给他的兄弟们带来食物和补给。有一位名叫歌利亚的非利士武士引人注目,他身高八尺,头戴钢盔,身穿甲,拥有无穷的力量,战场上所向披靡,以色列人在他的进攻下蒙受了巨大的伤亡。歌利亚向以色列持续挑衅了40多天,要以色列派出一人与其交战。没有人会面对这个战士,直到大卫到达前线看见歌利亚正冲向以色列人,大卫燃起了怒火,决定挺身而出,保护以色列人的尊严。
扫罗王看到大卫意志坚决,遂将自己的铠甲给了他。然而,大卫拒绝了盔甲,依然以牧童的身份出战。他带领着众人走上战场,高声责骂歌利亚,等到歌利亚被骂的头昏脑胀时,大卫运用投石器将一块石头甩向他,将其打昏。大卫随即迎上前,拔出利刃砍下了利歌亚的头颅,从而挽救了以色列的危机。从那时起,年轻的大卫成为了全国闻名的英雄。米开朗基罗选择描绘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而没有沿用前人描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的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
创作环境
公元1000年之后,为了推动改革并发起十字军东征,教会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随着这些改革的进行,欧洲整体经济开始复苏,意大利成为欧洲城市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中佛罗伦萨依靠优越地理位置,成为欧洲银行业的中心,也是高档毛呢的生产中心。这时候的佛罗伦萨贸易主要满足欧洲封建贵族的需要,贵族间相互械斗,严重干扰城市社会秩序。在这种贸易环境下,13世纪佛罗伦萨出现“行会”,它是在市民反抗贵族统治的斗争中形成的,以同行业为基础,争取自身权利的团体。最早出现的是富有的或有地位的大行会,如呢绒制造商行会、钱币兑换商(早期银行家)行会等。1408年,为了和大教堂对面委托洗礼堂青铜门计划的羊毛贸易及商人行会竞争,以及彰显城市的荣光,羊毛业行会决定为大教堂后殿外的扶垛安置12尊旧约先知雕像。该行会当年就敲定了两件雕塑的委托,分别为多纳泰罗(Donatello)的大理石像《大卫》(David)和南尼·安东尼奥·迪·班科(Nanni Antonio di Banco)的大理石像《以赛亚》(Isaiah)。
米开朗基罗从小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他的母亲早逝和父亲脾气暴躁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和伤害,使他对人生充满了怀疑。他的家人不赞同他的爱好绘画,甚至因为偷偷学习画画而遭受父亲的殴打,但这并没有动摇他热爱绘画的决心,他坚守自己的选择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正是由于他童年的经历,使得他创作的雕塑人物都充满着非凡的气质,结实而有力,他试图通过雕塑来寻求一丝安慰。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完全的写实,同时也融入了想象的元素,这种独特的风格最终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雕塑的巅峰代表。
创作过程
《大卫》的雕刻历经三位雕塑家才得以完成。雕塑家阿戈斯蒂诺·迪·杜乔(Agostino di Duccio)早年曾因偷窃圣母领报教堂的银制圣骨盒而被逐出佛罗伦萨,1463年,经多纳泰罗提议,监理会将阿戈斯蒂诺从博洛尼亚召回,请他续接雕像计划。阿戈斯蒂诺很快就根据多纳泰罗设计的模子完成了一件“赫拉克勒斯式”的软陶泥但以理(Daniel)像。这座雕塑在1464年被安置到扶垛上,监理会对其很满意,于是让阿戈斯蒂诺继续创作下一尊大型雕像——大卫像,要求使用大理石制作,并且雕像可以使用四块石头拼合而成。
《大卫》的雕刻工程就从1464年开始了。阿戈斯蒂诺亲自到阿尔卑斯山脉的卡拉拉采石场挑选石料,1466年12月,他从那里运回一块高约5.4米的巨型大理石。但在大理石运抵大教堂的前两天,多纳泰罗去世了,他的离世让大教堂监理会对雕塑计划能否如愿实施产生怀疑。再加上开采和运输大理石严重超支,在大理石运抵操作现场几天后,阿戈斯蒂诺的合同就被终止了。一直到十年之后的1479年年底,监理会再次重启计划,委托当时著名的肖像雕塑家安东尼奥·罗塞利诺(Antonio Rossellino)用阿戈斯蒂诺的巨石完成“大卫像”。但不知何故,雕塑家直到两年后因瘟疫病故,一直未曾动手,巨型大理石就被闲置在监理会的院子里。而当米开朗基罗得到它时,大卫双腿分开处,肩部的缺口等部分已经完成。
1501年,监理会决定再找一位艺术家完成这件作品。26岁的米开朗基罗得到委托,继续雕刻大卫像。大理石需要在未老化时进行雕刻,而这块废弃了25年的石头经过风化,变得难以操作,这对米开朗基罗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1501年9月,米开朗基罗用凿子测试了大理石的硬度、厚度,随后开始雕刻工作。根据米开朗基罗的传记作者阿斯卡尼奥·孔迪维(Ascanio Condivi)所说,米开朗基罗在雕像工作上非常注重保密,他制作了一个手持投石器的青年大卫的蜡模,还在现场搭建了一个小木棚将大理石围起来。经过两年雕刻,雕像接近完工,在1503年施洗约翰纪念日(6月23日)前,大教堂监理会开会决定将米开朗基罗的工作间开放一周让公众参观,就在这个时候,负责大教堂工程事务的羊毛业行会改变主意,想要另觅他处安置雕像,而米开朗基罗也不甘心将作品安置在远离观者的扶垛上,他不想自己的作品成为教堂的“氧化镁”,而是希望它有一个“独立”的位置。
1504年1月25日,在澳门市政厅的共同介入下,羊毛业行会成立了一个由艺术家和工匠组成的特别委员会,专门讨论雕像的选址问题。与会者30余人,其中包括许多艺术家,比如列奥纳多·达·芬奇和圣桑罗·波提切利等。他们以领主广场,市政厅领主宫的入口处,大教堂附近为主要的选择地点,最终决定放置在靠近领主宫入口的地方,取代多纳泰罗雕刻的朱迪丝和赫罗福尼斯青铜雕像。1504年5月14日,《大卫》的安装开始了,40个人花费四天时间将雕像从米开朗基罗的工作室移到领主宫入口,两者距离不到一英里,然后又花了3周才将雕像安在底座上。6月8日,雕像正式以全貌向公众开放。
历史发展
原作后世发展
损坏
1504年,《大卫》移至领主广场时,遭到美第奇家族支持者用石头攻击。1512年,雕像被闪电击中了底部。1527年4月26日,在美第奇家族第三次被逐出佛罗伦萨期间发生了骚乱,一些共和党人被围困在韦基奥宫,他们从窗户向外扔石块和家俱以抵御攻击,这对大卫像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包括大卫像的左臂碎成三截。米开朗基罗的仰慕者乔治·瓦萨里和弗朗切斯科·萨尔维亚蒂收集了雕像碎块并藏匿起来。科西莫一世大公的归来后,大卫像得以修复,但损坏的痕迹依然可见。1843年,在大卫左腿上发现了一些小裂纹,修复者使用大剂量盐酸雕像进行清洗,造成了大理石表面的保护性碱式碳酸铜被去除,让大理石直接暴露在空气中。1991年,画家皮耶罗·卡纳塔用藏在外套里的锤子损坏了雕像的左脚脚趾,他被警方描述为精神错乱。
修复
在1991年人为破坏左脚脚趾后,为避免未来再次遭到人为损坏,雕像被放置在一个装甲玻璃结构中。2003年,阿格尼斯·帕伦奇(Agnese Parronchi)成为《大卫》修复的负责人,根据她的研究结论,想要通过刷子、橡皮擦和棉签等对雕像进行干燥且非侵入性的干预。但是托斯卡纳地区艺术资产主管安东尼奥·保卢奇和学院美术馆的馆长弗兰卡·法莱蒂(Franca Falletti)并不赞同,他们的想法是将蒸馏水压缩到雕像内,保持十五到二十分钟,通过湿干预进行修复。最终《大卫》采用湿干预方式,于2004年完成修复,再次向公众展示。
复制
目前佛罗伦萨有两座《大卫》复制品,1873年,为了《大卫》雕塑免受天气影响且避免不必要的损坏,《大卫》从领主广场被搬到了佛罗伦萨大学美术馆。在1910年,雕像被1:1 复制,复制品又被重新放回到领主广场的韦奇奥宫主入口。另一座复制品位于阿诺河(the Arno, Fiume Arno)对面山顶的米开朗基罗广场(Piazzale Michelangelo)中央。
2006年,意大利赠送给中国宁波一尊青铜《大卫》复制像,被放置于在宁波大剧院门口。这是佛罗伦萨首次向外赠送大卫雕像1比1复制品,它凝结着宁波市与佛罗伦萨的深厚情谊,成为了宁波开放包容、文化自信的象征。
2018年12月14日,四川美术学院定制的米开朗基罗《大卫》原模青铜复制品从意大利运输而来,完成吊装。复制品是由意大利从事传统雕塑修复的百年家族企业用原作原模翻制而成的,使用的原作模具始于1910年翻制《大卫》雕像复制品时用到的模具,已有108年历史。这是全球第四座、中国唯一一座《大卫》原作原模翻制而成的雕塑,雕像高5.5米,重1200公斤。学校还将对其基座进行大理石装饰,实现与米开朗基罗广场中央的《大卫》雕像几乎相同的效果。
现状
目前《大卫》被存放在佛罗伦萨大学美术馆的“主厅”,公开展览。2014年,《大卫》脚部分已变得越发“脆弱”,面临倒塌的危险。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和佛罗伦萨大学的专家们表示,数百年来,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拜访雕像,游客的脚步声与塑像附近交通产生的隆隆声响都对大卫塑像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米开朗基罗雕刻《大卫》时所用的劣质大理石也是造成其面临倒塌危险的原因之一。
模型历史传承
米开朗基罗在雕刻《大卫》石雕之前,特别制作了一份模型,收藏起来。由于米开朗基罗终身未婚且没有子嗣,1564年他去世后,这个模型传给了他的学生保管。许多年后,这个模型又落到了佛罗伦萨公爵美帝奇的手中。这位收藏家非常崇拜米开朗基罗的雕刻艺术和作品,收到《大卫》模型后,他将其藏匿在家中一个秘密的地方。1690年佛罗伦萨遭受一场大火的袭击,公爵的住所遭受重创。大火之后,这个模型的下落就无人知晓了。直到1987年3月5日,弗吉尼亚大学欧洲文艺复兴研究学者弗里德里克·哈特宣布,早在1986年他就已经在日内瓦找到了失踪已久的《大卫》模型。最开始,他发现这个模型与《大卫》原作非常相似,模型人物的背部还有一根吊带,头部和四肢也有残缺。因此,他利用九个月的时间收集证据,终于在1987年的纽约学术研讨会上,向学者们展示了证据和大量照片。
雕塑设计
该雕像所展现出的是一个青年力壮的赤裸男性形象,他的身姿健美,神情坚定,肌肉丰满,充满生机,似乎能感受到人物血管中的跳动,更突出了大卫英雄般的威严形象。与此同时,米开朗基罗在刻画大卫形象时,没有选择描绘大卫取得胜利后踩踏歌利亚头颅的情景,而是选择呈现他战斗开始之前的庄严神态,扭头凝视着敌人,全身肌肉紧绷,蓄势待发,仿佛随时准备出征。这件雕像对年轻英雄身体的表现成为了运动前奏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观者感到能量即将迸发,这些部分既不简单的表现肌肉组织,也没有将其理想化为几个较大的体块,而是通过他们的运动活动极大地增加了整个作品的情绪和姿态的紧张程度。每一根突出的血管和绷紧的肌肉都增添了这座雕塑的心理能量。
外貌美
大卫具有英俊的外貌,他双眉紧锁。 鼻梁挺秀,双眼充满神采。头发浓密而卷翘,整体上五官精致且充满凝重之美。是完全符合西方审美的标准美男子。
形体美
米开朗基罗为了突出表现男性人体的美,将大卫塑造成青年斗士形象。他头部微转向左删,左臂弯曲。左手抓举投石带,右手自然伸展下垂。左腿向侧前方迈出与左臂呼应, 全身重心右移,尤其是腰部的动势没有明显的扭曲等处理。他拥有健美的体格,强有力的肌肉和匀称的比例,体态非常之生动舒展。
结构美
《大卫》的优美感主要在于作者对雕塑结构美的把握。米开朗基罗注重人体解剖与透视关系的处理,充分把握了人体内在结构与外在形态,精准地刻画出人物外在、神态和肢体动态。
大卫以一种不对称的姿势站立,是由于全身重量都靠一条腿上支撑,其肩部、腰部和臀部的对角线创造了一个 S 形。他的姿势不是按照一个静态的固定视点设计的,而是要求观者从雕像右侧开始顺时针变换位置。这样在右侧就可以看到上半身,在卷发的框定下,凝视远方、锐利的目光,蹙着的眉头,坚挺的鼻梁,紧闭的嘴唇,塑造出一副刚毅的面孔。在这一心理动力的驱动下,配合下面强壮的左臂和有力地握着投石器的左手,让蓄势待发变得极具现场感。
将雕像深度解剖,大卫的面部表情主要是通过眼轮匝肌与眉骨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它下垂的右手可以辨别出腕骨、指骨,以及手指和手腕关节。米开朗基罗运用肌肉和筋腱对骨架与关节的准确填充,使得大卫的身体,无论是头发、肌肉、手臂,还是骨骼的凹凸等都能够衔接自然,充分展现身体结构之美。
艺术鉴赏
主题内涵
《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中,英雄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充满力量、 坚毅果断和具有信心的英雄形象。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更多地显示了性格方面的特征,这不是拉斐尔圣母身上的那种人性特征,而是为正义而斗争的必胜信念即将迸发的巨大热情的性格特征。雕像作为一种静态的再现艺术,它反映生活、再现生活、寄寓理想,是艺术家抒发自我情感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卫》就是米开朗基罗真实性格的写照,代表了米开朗基罗身上的正义精神,以及对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
美学象征
《大卫》除了其外在的审美意涵以外,集中体现的崇高之美与悲剧性气质也是其能抗拒岁月之久远,在艺术史中熠生辉的原因。
崇高之美
在西方,“崇高”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古罗马时期学者朗基努斯的著作《论崇高》。他解释为“崇高可以说是灵魂的伟大气魄的形象”,从而把审美者“提升到接近神的伟大精神的水平”。崇高之美包含了阳刚之美、刚健之美等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主体的巨大内在精神力量。崇高的美学特征具体表现为自然界的以量的巨大和力的强大显示出人的感官难以掌握的无限大的特征,从而使人产生惊奇、赞叹和敬畏的崇高感。社会生活的先进阶级、正义事业的不可战胜的威力和本性的显现。具有十分明确的伦理道德本质”。《大卫》崇高的英雄气质就是在与强大敌人的斗争中,为捍卫城市和保护民众而展现出来的非凡的智慧、超人的胆识、高尚的情操等巨大的本质的精神力量。
悲剧之美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道路不像列奥纳多·达·芬奇一样“充满科学与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上倾注于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大卫》是米开朗基罗为故乡佛罗伦萨而创作,大卫的形象来源于其心目中拯救民族摆脱苦难的英雄形象,是一种宏伟壮丽形式下的悲剧性,是雕刻家内心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现实反映与理想象征的高度和谐统一。米开朗基罗并未像其他雕塑家或画家一样着重表现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骄傲之情,反而选择了临战之前的瞬间状态。这是一种以孤独少年对抗恐怖巨人、以弱小对强大的极富悲剧性矛盾冲突的特定瞬间,从而赋予其形象一种宏伟壮丽的悲剧性气质。大卫的五官神情、身体动态等共同组成并体现出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之美,这种独特厚重的内在精神和英雄土义的悲剧性气质,使《大卫》成为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英雄形象的完美象征。
表现手法
米开朗基罗在人体解剖学方面有着精湛的研究,他巧妙地运用艺术处理手法,对《大卫》的人体比例关系进行了调整。通过主观上将头部及躯干的比例扩大,他使雕像符合了人类视觉规律,从下往上欣赏大卫时,视角也会被引至正确的观感比例。柏拉图曾经说过:“如果艺术家以真实的比例来塑造雕像,雕像的上半部就会因为比下半部离观看者远一些而看上去相对变小。因此,我们在创造艺术形象时总是放弃真实的比例,只以那种给人以美感的比例进行。”
变化与统一相结合
《大卫》将人体的力量、健康和美丽三个要素综合在一起。在匀称的体形下,肌肉随着动态变化而呈现出丰富的变化,但不管怎样变化,其形态表现都必须以人体自身的统一结构为基础。这也包括了变化与统一法则的形式美。米开朗基罗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表现人的个性和情感。他将少年大卫塑造成坚毅阳刚的青年形象,提升了内在力度,使理想化与个性化相结合。这也说明了艺术家对变化与统一法则的运用非常恰到好处。
曲线与节奏相结合
《大卫》之所以在躯体表现上富有节奏感,是因为艺术家对人体内在骨骼、关节、肌囊、筋腱等部位进行了准确的刻画。这样的处理使得雕像的躯体表面各部分起伏的曲线变化非常有致,体现出英雄内心激烈冲突的形象。
对称与均衡相结合
《大卫》雕像不同于正面直立的人体,它既打破了严格对称的古板,又保持了视觉的均衡,给人以沉着平稳的印象。通过利用非对称式的均衡,艺术家使形态具有灵活且富于变化的平衡美感。这种表现手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也被广泛运用。《大卫》以不同形式美组合而成的和谐美,体现了形式美的最高法则。
细节分析
《大卫》雕像的两只眼睛并不一样,存在缺陷,但因为雕像过高,几个世纪以来少有人关注到。然而,斯坦福大学的20世纪数字米开朗基罗项目中渲染了这座雕像的完整图像,显示大卫的左眼凝视着前方,而右眼则聚焦在某个远处。
大卫完全裸体,在他的左肩上挂着他唯一的武器投石器,而他的右手里藏着一块石头。并且他的头转了四分之三,眉头紧皱,鼻孔张开,紧绷的脖子、紧绷的肌肉组织和清晰的脉动静脉,这些细节表明大卫处于紧张状态,对战斗带有期待。
与左手相比,大卫右手皮肤上的静脉更加清晰,并且与颈部连接处的比例更大。这是米开朗基罗的有意设计,因为从下往上看雕塑时,通常选择以头部和垂落的右手为主要视觉点,视觉效果占主导地位,同时这也表现出大卫赢得一场战斗需要的专注和狡猾,右手象征暗自行动。
同时右手还向人传递出紧张感,粗壮的右臂笔直下垂,但饱满的肌肉“阻止”了它的松弛感,尤其略微回收的手腕形成一种向上的心理动力,让手“停顿”在右大腿外侧的中间位置,错落的手指握着投石器的另一端,其张力的态势与左手正相呼应,形成一个力量“传递”的链条——是观看的心理动力学意义上的“传递”。
价值与影响
《大卫》作为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作品,进一步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并为人们展示了男性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对于自由权和创造潜力的强调。它不仅仅是借鉴了古希腊人体美的观念,更是对宗教虚伪的否定,对个体权利的确立。
在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的启发下,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创作出了雕塑作品《人性的觉醒》,意大利雕塑家和建筑家乔凡尼·贝尼尼也创作了雕塑作品《大卫》。这些作品的产生不仅对于艺术史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后世的艺术家和观众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相关展览
1504年9月8日,《大卫》首次在佛罗伦萨领主广场上展出。1873年将雕像移至佛罗伦萨大学美术馆,直到1910年广场上重新放置了《大卫》的复制品。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是意大利首座当代艺术收藏馆,收录了大量的名人雕塑、石膏塑像以及教堂、学院的绘画等作品。学院美术馆展出的是《大卫》真迹,作为镇馆之宝被展览于美术馆的“主厅”。“主厅”内还展出着众多十六世纪佛罗伦萨艺术家们的油画作品。每天都有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大卫》雕像。
鸟巢·米开朗基罗国际艺术展
2017年7月15日-10月10日,在北京鸟巢举办了国家体育场米开朗基罗国际艺术展,主要展出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作品。展览引进展品共计105件,系统展示了米开朗基罗在素描、雕塑、建筑、诗作和湿壁画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其中的展品《大卫》,高近6米,是由已故意大利翻模制作权威大师Andrea Chiesi教授按照《大卫》雕像1:1全力打造的复制品,是世界上现存的3件《大卫》像原件复制品之一,也是Andrea Chiesi教授留存世间的最后一件翻模作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前院长、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丁方先生从艺术价值方面强调这次展览的意义,“在鸟巢这样后现代的建筑中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这样的大师,让人从中产生无限联想,这对目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米开朗基罗:非凡的设计师和艺术家
2017年12月13日,米开朗基罗:非凡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展览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of Art)举办,一直持续到2018年2月12日。展览展出从美国欧洲各地的公共和私人藏品中精选的133幅米开朗基罗画作、3件大理石雕塑等作品,展示了米开朗基罗作为雕塑家、画家、建筑艺术家的非凡艺术成就。其中包括1519年米开朗基罗写给管家彼得洛·厄尔巴诺的一封亲笔信,信中提到雕塑的石材,往往来自位于托斯卡纳最北端的卡拉拉采石场,(《大卫》的石材就是来自于该采石场),体现当时石料开采的不易,伟大艺术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无数人付出的艰辛。
其他大卫艺术形象
多纳泰罗《大卫》
多纳泰罗是15世纪意大利著名的雕塑家。他统共创造过两尊大卫雕像,而其于1432年为美第奇家族创造的青铜雕像作品《大卫》是是古罗马之后已知的第一件圆雕裸体,多纳泰罗运用了对立式构图的原则,创作了一位有血有肉的少年大卫的形象:一头卷发,头上戴着用桂树枝装饰的牧童毡帽,左手叉腰,手中握着一块石头,右手握着一柄从敌人处缴获的龙泉宝剑,脚踩着巨人哥利亚的头颅。这件雕塑,作为中世纪之后第一个独立的,真人大小的裸体,无疑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与之后的米开朗基罗等人的大卫相比,这座雕像雌雄莫辨的的身体与大卫近乎温柔的神情使得其与巨人歌利亚战斗的主题黯然失色。正如乔尔乔·瓦萨里所言,多纳泰罗似乎并不是参考于各种形式的雕塑模犁,而是对鲜活的身体的表现, 是在继承古典主义雕塑艺术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青铜《大卫》 就是多纳太罗进入艺术的成熟期的一件重要的代表作。对于人的理想化表达与对人物崇高精神的赞美在这尊雕像上得以重现。这种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发现和认识,正是文艺复兴的根本精神。
韦罗基奥《大卫》
15世纪晚期时,韦罗基奥也塑造了一个大卫形象,这是自古代以来的第一座纪念性铜像,与多纳泰罗明显不同的是,韦罗基奥的大卫形象并没有向古典模型借鉴的倾向,而是完全的世俗化一一动作和表情都追求运动,并且体现了复杂的现实主义审美,服饰具有明显的哥特式风格、年轻、性格外向、穿着豪华的贴身外套并镀金装饰,展示了安德烈·委罗基奥作为金匠的经历——青铜铸造的雕像,其表面异常光滑,其细节部分通过用凿子雕刻冷却的金属来实现。正如16世纪时米开朗基罗所塑造的大卫形象一样”,我们在多纳泰罗所塑造的大卫中可以感受到的是简单优美的审美情趣,不受拘束的放松的动态以及对情感的淡化、对理想化的表达。正如瓦萨里所言:“在这件作品上人们己能清楚地看到盛期文艺复兴对美的感受力。”
贝尼尼《大卫》
意大利艺术家吉安·洛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创造了巴洛克风格的雕塑,被称为“能让大理石说话”的雕塑家,他的雕塑以擅长在静态中表现出戏剧性情节而著称。1623年,在贝尼尼20岁的时候,受到主要资助人鲍格主教的委托,雕刻了一尊《大卫》的大理石雕像。与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相比,更多的表现了战斗前大卫静态完美的体魄以及庄严肃穆永恒的美,给人一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庄重感不同,乔凡尼·贝尼尼的这尊雕像表现了大卫准备用弹弓投掷的一瞬间的动态和强烈的动感和无形的张力。其扭曲的躯干和紧皱的双眉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积淀下的巴洛克艺术特点。乔凡尼·贝尼尼把大卫战斗的姿态刻画的生动连贯,透露着力与美的协调,线条细腻柔和,神态生动。米开朗基罗表现了大卫的英雄本质,而贝尼尼抓住了大卫的英雄气质的瞬间。
作品评价
“《大卫》整个形态超凡脱俗,肢体与躯干的线条完美链接,其中腿部的线条轮廓尤为精美。从来没有一个雕像的姿态如此完美。它超越了任何古代或者现代作品,那些珍藏在罗马的珍宝都无法与之媲美。”——意大利画家乔尔乔·瓦萨里
“对于年轻的米开朗基罗而言,《大卫》的经验是一个分水岭,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件巨型裸像,因而是第一件对自然人性的力量与尊严完全的视觉确认。它也是第一次尝试将这种力量与尊严同意大利社会的宗教及政治本质合而为一。”——美国雕塑大师弗雷德里克·哈特
作品争议
《大卫》自诞生以来就频频引发争议,在16世纪,天主教认为裸体是“淫邪”的,当时包括《大卫》在内的若干裸体艺术作品中的生殖器部位均被盖上金属制作的无花果叶片。2023年3月,佛罗里达州塔拉哈西古典学校在艺术课上给六年级学生介绍文艺复兴经典美术名作,展示了男性和女性的裸体形象,其中就包括《大卫》,因此被家长投诉课程涉及“色情”范畴。受此影响,该校校长霍普·卡拉斯基拉被迫辞职
参考资料
David.Britannica.2023-11-02
Michelangelo.Britannica.2023-11-02
大卫收藏信息.中央美术学院.2023-04-17
David.Britannica.2023-12-04
David, by Michelangelo.michelangelo.2023-11-04
Masterpiece Story: David by Michelangelo.dailyart magazine.2023-11-04
The Story Behind Michelangelo’s David.italy magazine.2023-11-04
宁波纪念大卫雕像落成15周年.中国宁波网.2023-12-03
Gian Lorenzo Bernini.Britannica.2023-11-04
..2023-11-04
传记.frederickhart.com.2023-12-04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题材原型
创作环境
创作过程
历史发展
原作后世发展
损坏
修复
复制
现状
模型历史传承
雕塑设计
外貌美
形体美
结构美
艺术鉴赏
主题内涵
美学象征
崇高之美
悲剧之美
表现手法
变化与统一相结合
曲线与节奏相结合
对称与均衡相结合
细节分析
价值与影响
相关展览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
鸟巢·米开朗基罗国际艺术展
米开朗基罗:非凡的设计师和艺术家
其他大卫艺术形象
多纳泰罗《大卫》
韦罗基奥《大卫》
贝尼尼《大卫》
作品评价
作品争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