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年10月30日—1972年11月1日)是
美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同时也是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担任过
美国艺术文学院成员,是英美现代派文学的关键人物,拥有诗人、翻译家、批评家和编辑的多重身份,一生经历丰富。庞德和
托马斯·艾略特同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他从
中国古代诗歌、日本俳句中生发出“诗歌
意象”的理论,为东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出生于
爱达荷州的海利镇,并曾在
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美国历史、古典文学和罗曼斯语言文学。后来,他转至哈密尔顿大学继续学习。庞德晚年转向
法西斯主义,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前往
意大利,并在当地组织了一个反美广播电台,支持
贝尼托·墨索里尼。他因叛国罪被捕,并通过好友的劝说,扮演精神病人成功躲过了叛国罪的审判,之后被关押在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伊丽莎白医院长达13年。后来,他被释放,重返意大利,并于1972年11月1日在
威尼斯去世。
庞德的
意象主义和后期象征主义思想对现代诗歌产生了影响。1913年,庞德就与弗林特合作,在《
诗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意象主义》的文章,并单独创作了《意象主义者的几个“不”》一文,正式提出了意象主义运动的诗学纲要,并将其公之于众。庞德所倡导的
意象主义诗歌运动,开创了英美现代诗歌的新纪元,其核心理念即为意象。庞德将
中原地区传统诗歌文化带进了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促进了
美国自由诗运动的繁荣发展。他在中国诗歌和日本俳句中发现了无限灵感,并提出了“诗意象”理论,为东西方诗歌文化的交流互鉴做出了贡献。庞德于1949年2月20日获得博林根诗歌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85年10月30日,庞德出生于美国
爱达荷州的海利镇,在当时只是美国的一个边陲小镇,居民约2000人,人烟稀少、盗贼猖、经济落后,对于东部移民而言是蛮荒之地。他父亲是一位政治家,母亲则是一位音乐家。庞德一家关系亲密和谐,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自然十分重视对他的培养,希望他能早成大器。因此庞德从小自信,自我感觉甚好。家里很小就对他开始了
学前教育,他家的一位邻居回忆说庞德的母亲在他5岁时就教他识字读书。进小学时他就比同龄孩子的知识面要广博许多,大家称他为“教授”。家人一方面鼓励庞德上进好学,为他的成长和进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亦尊重他的个人爱好,不束缚他的个性,让他自由成长。庞德与他父亲既是一对相敬互爱的父子,更是相互欣赏和鼓励的朋友。在父亲的眼里,小庞德简直是天才,父亲常对人说:“这孩子经常会给你许多惊奇。”
庞德的父亲荷默·庞德( Homer Pouncl,1858-1942 )是出生在
威斯康星州北部地区最早的一批
南非白人后代,庞德祖辈与父辈的西部开发经历是他后来的《诗章》话题。庞德的母亲一家是欧洲贵族世家。父亲荷默·庞德在弗兰斯家认识了母亲伊莎贝莉·威士顿(Isabel Weston,1860-1948),荷默对她一见钟情。1884年11月26日,荷默和伊莎贝莉结婚。庞德的外貌与诗人天分均得益于母亲家族的遗传。这对年轻夫妇新婚燕尔不久就乘车西行,最后来到环境恶劣的黑利,在这里生下庞德。庞德出生18个月之后,在1887年冬天全家搬到了他外叔公在纽约市
曼哈顿第47街东24号的旅馆;1888年,全家来到了
威斯康星州奇泊瓦福尔斯的祖父赛多斯的家;庞德约4岁左右,全家移居
费城,这里离
宾夕法尼亚大学不远,当时地处城市的边缘。1892年,庞德一家又换了新居,搬迁到费城金肯镇核桃街417号。
在亲戚中对庞德一家帮助最多和影响最大的是他外叔公埃兹托·布朗·威士顿和外叔婆弗兰斯·威士顿。他们俩膝下无儿,家道殷实,有自己的旅馆。他们住在
纽约时,小庞德经常到他们那里领略大城市的风光:看艺术表演、听人们谈论政治、吃精美食品、与人下棋。庞德将在纽约的记忆写成诗,题为《N.Y.》,收入诗集《面具》。
庞德在小学时转学较多,开始在几家私立小学,后来去了一家由他父亲荷默帮助建立的公立学校。9岁时,他转到了弗罗伦斯·里德帕斯小姐所在的学校;10岁时,庞德转到家附近的新建公立学校;从12岁到上大学前,庞德在
费城的
切尔滕纳姆军事学校读书,该校要求学生学习拉丁文、历史和数学等科目。拉丁文老师弗雷德里克·詹姆斯·杜里特尔对庞德影响很大,他培养了庞德对拉丁语的浓厚兴趣,庞德从此打下了扎实的拉丁语功底。1896年11月7日,十一岁的庞德在《金昆城时报》发表了第一首诗。1898年,庞德的母亲和外叔婆弗兰斯带他去
欧洲旅游,他们去了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西班牙等国的大城市。这次游历对年方12岁的庞德而言可谓大开眼界,它给庞德展示了超越
费城之外的新世界,这对他以后独自来欧洲闯天下作了铺垫。
1901年秋季,庞德还不到16岁,他被录取到
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了美国历史、古典文学和罗曼斯语言文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与
美国的
哈佛大学一样,是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庞德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前两年共选修了33门课,大多以优秀成绩通过,但也有三门课不及格(其中两门是数学,一门是历史)。由于有功课不及格,1903年6月庞德不得已转学到
纽约州的
汉密尔顿学院继续本科学习,汉密尔顿学院的院长为他安排大学三、四年级的课程,1905年6月29日他在该校获
学士。
1905年至1906年,庞德重返
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主要研究
西班牙戏剧、古法语、
普罗旺斯语、意大利语。在此期间他对马休尔、卡图鲁斯、塔西佗尤感兴趣。马休尔和
塔西佗的简洁、硬朗诗风对庞德以后的诗歌创作颇有影响。1906年夏天至秋天,庞德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奖学金到
马德里学习
西班牙语。回国后,庞德继续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庞德已修完17个
学分,但由于冯尼曼教授的“
文学批评”课没有及格,庞德没拿到博士学位。
巅峰时期
1907年即将步入三十岁的庞德决定拾起对诗歌的喜爱,不再将生活重心放在学业上。1907年8月在
印第安纳州的沃巴什学院罗曼语系找到教职。因此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转而一边任教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写作诗歌、钻研诗学。然而之后因为一些私德方面的丑闻,他的作品在美国频繁碰壁,于是他不得不放弃从小生活的家乡,带着文学创作的激情投向
欧洲世界。
1908年,庞德定居伦敦,随后成为伦敦文坛上的重要人物。庞德在伦敦生活的十几年是他一生中诗歌成就取得最多,也是他诗学领域发展最辉煌的时期。这一阶段他先后出版了多本诗集,并且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诗学概念:“
意象主义”和“漩涡主义”。在此期间,他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诗歌作品,并开始从事编辑工作。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灯火熄灭之时》(A Lume Spento)。次年庞德发表实验性的诗集《人物》,从此他成为了
欧洲文坛的重要人物。
大约在1915年,庞德开始着手创作长诗《诗章》。两年后的1917年,他撰写了由多篇单独的诗歌组成的长篇诗,被称为“三首诗章”(Three Cantos),并在《诗歌》杂志上发表。《诗章》共117章,这首长诗可以说几乎倾注了庞德一生的心血。从起笔的这年开始直至晚年,他不断在书写和完善这部作品。而《诗章》也的确是世界文学史上难得的鸿篇巨制,被后世评价为英美现代诗歌登峰造极的名著。《诗章》的创作历程随着庞德本人跌宕起伏的一生而分为几个阶段。其中被后世夸赞最多,也是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诗章》的第74-84章。这一部分写于庞德被关押在比萨监狱的时期,因此也被称为《
比萨诗章》。1915年,庞德还根据东方学者芬诺洛萨(Fenollosa)的遗稿,翻译了中国古诗诗集《中国》(Cathay)以及两部
日本戏剧集。这些作品对西方文学界对东方文化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监禁时期
1924年庞德移居
意大利。那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众多战败国不满现状,导致
法西斯主义势力在各地逐渐崛起,意大利也是如此。庞德在意大利生活期间表现出对法西斯主义的支持,并且在二战时期用激烈甚至是恶毒的言辞抨击
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他在罗马电台发表了数百次广播讲话,抨击美国的战争行动。在二战即将结束之时,庞德被意大利反法西斯游击队逮捕,并最终被美国以叛国罪为由囚禁于美国比萨监狱。庞德在比萨军训中心关了六个月,到1945年11月18日被押送到美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受审。
在监狱中他受到了痛苦的折磨,几乎崩溃。但被捕前匆忙携带的“一部汉英对照的儒家经典《
四书》和一本中文词典”拯救了他。他在监狱里把儒家经典当做精神支柱,反复研读并试着翻译,他也开始重新审视自我,最终也在这一时期完成了《诗章》的第74-84章。因此在《
比萨诗章》中我们随处可见
中原地区古典文学的身影。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审判官们于1946年2月13日认定庞德心智不健全,于是庞德被转移至华盛顿特区的圣伊丽莎白医院精神病疗养院,在那里接受了长达12年精神治疗。庞德前18个月住在这里罪犯待的精神病房,没有窗户,见不到阳光,来看望的人只能见他15分钟,且有卫士在场,因此所谓圣·伊丽莎白医院一点也不神圣,其实就是监狱。庞德在华盛顿的圣·伊丽莎白医院时期是他成果较多的阶段。他的英译本《
大学》与《
中庸》于1946年在劳克林主编的杂志上发表,他翻译的《
孟子》的四个章节发表在《新象》秋季期刊上,这段时间他还着手翻译《
诗经》。
晚年逝世
1958年4月18日法院宣布放弃对埃兹拉·庞德的指控,允许这位72岁的诗人返回
意大利。
欧内斯特·海明威觉得庞德出狱后经济上也许不宽裕,给了他一千元支票,庞德永远没有用此钱,把它嵌起来作为友谊的纪念。
1959年夏天庞德回到拉帕洛,在这里他突然患了重病,之后在一家诊所治愈,同一年里他又患病。随着身体状况急剧恶化,生性乐观自信的庞德仿佛变了一个人,他经常沉思赛言,不给朋友回信。他在三地之间辑转,即布伦堡女儿玛丽、拉帕洛妻子多萝西和
威尼斯老情人奥尔佳的住处。
1961年5月,庞德身体状况继续恶化,不太吃东西,玛丽立即写信给母亲奥尔佳,奥尔佳来后将庞德从死神那里拉了回来。庞德惠有
前列腺和泌尿系统重症,需要人护理。玛丽有两个孩子和布伦堡的许多事务,分不开身;多萝西身体日衰,自己也需要照顾,因此照顾庞德的事只能由奥尔佳负责。1962年春,她们三人都同意将庞德托付给奥尔佳,回到医疗条件较好的拉帕洛,多萝西回到伦敦。这样庞德余年与奥尔佳相伴,庞德在情场的恩恩怨怨总算了结了。
1961年7月2日
欧内斯特·海明威在
爱达荷州的家中自杀,当时庞德也病入膏肓,奥尔佳不想告诉庞德,但后来庞德从医护人员那里得知此事。1965年庞德发现的诗歌天才
托马斯·艾略特也先他而去,奥尔佳与庞德乘飞机赶到
英国参加了艾略特的追慎会。庞德的到来让许多人吃惊。此后庞德还写了一篇纪念艾略特的短文,该文生动深情,称艾略特是真正有
但丁·阿利吉耶里声音的诗人。随着老友相继离去,庞德变得更为悲观。
1972年10月30日,庞德感到不适,奥尔佳要送医院,但庞德不想去,后来病情加剧,奥尔佳找好友帮忙深夜送往医院,同时迅速通知玛丽从布伦堡赶来。因抢救无效,庞德于1972年11月1日清晨8点在奥尔佳的怀抱里去世。
庞德的夫人多萝西在伦敦已老态龙钟,无法前来参加追慎会,儿子奥马尔替母亲赶来送父亲最后一程。玛丽与奥尔佳考虑政治因素,限制追慎会的人数与规模,但许多艺术家与文人参加了追思会,许多报纸都报道了他去世的消息。饱经人世沧桑的庞德安息在他早年来
欧洲打拼的第一站——美丽水城
威尼斯。
托马斯·艾略特有诗云:“这是我的开始,这是我的结束。”这是对庞德人生的最好总结。
人物作品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西方诗坛上的巨星之一,是
意象主义诗歌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诗章》(Cantos)历来被视为英美现代派诗歌的不朽之作。庞德一生著述颇丰,他不仅出版了70多部诗集和专著,还发表过上百篇文章,庞德的主要作品列举如下。
以上作品的参考资料为:
创作特点
关注传统
庞德不仅关注西方诗歌传统,他的关注点还包括对世界诗歌传统、诗歌内在力量以及语言精确性,这使他开始探索以《
诗经》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庞德翻译了许多不同语言文化的经典作品,其中《华夏集》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庞德的许多诗歌实际上是通过对
中国古代诗歌进行重新构思而创作的,这表明他从多个角度汲取了中国古典诗歌和
儒家文化的灵感。从思想上来说,庞德的诗歌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体现了他对
儒家思想的吸收和理解。庞德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的不仅是形式结构的技巧,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启示,比如他从内容上也获得了丰富的灵感。庞德在他的著作《诗章》的第85章至结尾部分,多角度地赞扬了
孔子的仁义思想以及他对礼的重视。根据张子清的研究,庞德在《诗章》中引用了《
孟子》9次、《
中庸》4次、《
大学》2次、《
论语》1次,使用了共计93个汉字,这表明
儒家文化对庞德有深远的影响,借鉴了儒家文化的思想,使得他的诗歌更具集中、含蓄、凝练、感性的丰富性。
意象并置
中原地区古诗创作讲究因象生境、显隐相谐。意象是渗透了审美
主体思想与情感的物象。意象叠加形成深远、含蓄的意境之美。这种诗意灵动的具象思维是对抽象思维和
逻辑思维的补充。
意象和神韵是中国古诗的内核要素,庞德通过意象并置形成达意传神的效果。在《长干行》的译诗中,“竹马”(bamboo stilt)、“
梅果”(blue Plum)、“尘与灰”(dust)、“望夫台”(the lookout)、“双飞蝴蝶”(the paired butterflies)等意象的连续呈现,就传神刻画了诗中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以及对远离家乡经商丈夫的守候,这种真挚情感也道出了当时
英国士兵妻子们的心声。
庞德从
中原地区古体诗中吸取了英美诗歌欠缺的特质和技法,将
意象并置的造境功能充分运用到《华夏集》以及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为情感铺陈泛滥的维多利亚诗风注入了一股清流,让西方读者感受到中国古诗的曼妙。同时,也使我们更透彻地感悟中国传统诗学的鲜明特色。事实上,庞德意象派诗歌及其“日日新”精神又对中国
自由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学与文化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越发完善。
短语译诗
庞德翻译《华夏集》旨在为意象派诗歌创作提供新理念、新技巧,这种特殊的翻译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使他突破传统译法,进行创造性翻译。当时庞德虽然不通晓汉语,但通过多种途径学习
中原地区文化,了解中国古诗的特点,并借鉴运用到翻译实践中。他依据较为粗糙的费氏遗稿,以诗人的敏锐和灵感诠释中国
古体诗。尽管存在某些误读、误译之处,其译作却深入人心,获得意外成功,这种独特现象在世界翻译史上十分少见。
他在创作中明确提出“舍弃无益于表达意思的词语”的原则,以此使诗歌更为简洁明晰。传统翻译以“信”为基本原则,注重语言层面的对等。庞德在理解原诗精神的基础上传递思想内容,他的翻译重点是突出
意象,寻求与诗人的情感
共振。《胡关饶风沙》中的诗句“荒城空大漠”被译为“Desolated castle, the sky, the wild desert.” 其中,“空”是动词,意思是“使沙漠空旷”。庞德将其译成名词意象“sky”(天空),与“castle”(城堡)和“desert”(沙漠)这两个意象并置在一起,渲染了荒凉、萧瑟的氛围,勾勒出
统治阶级的穷兵武造成大漠中城堡荒芜的衰败景象,再现了原诗意境。
《华夏集》开启了
中原地区古体诗创造性翻译的先河,而且也是中国古诗在美国经典化的典型实例,有效推动了文化交流和传播。创造性翻译是译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种方法选择,它以合理想象和适度阐释为基础,与其他翻译方法互容共生。
主要思想
文学批评思想
庞德极其重视批评思想的本质。他认为,思想和观点的清晰生动与方法的明晰和思想本身的健康密不可分,过于冗长、抽象或修辞化的
表达方式不仅不利于诗歌,也不利于批评。庞德坚信艺术的真实性是其力量的根本所在。他明确表示,糟糕的艺术是不准确的艺术,这种艺术会导致虚假的结果。庞德将这一观点与科学家的职责进行比较,强调无论是有意还是疏忽造成的虚假汇报,都会根据其造成的后果判断其是否为罪犯或者劣质科学家,相应地进行惩罚或者鄙视。因此,庞德坚决反对虚假的艺术。在他看来,弄虚作假就像医生的失职一样要承担责任,这种医生对病人的疾病一无所知,也不会咨询专业人士,公然否认自己的无知,还会阻止病人去寻求专业意见,或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折磨病人。这表明庞德高度重视艺术的真诚和真实性。
政治经济思想
庞德很少单纯地谈论政治或者经济问题,他总是尝试着将各种不同的知识融入自己的
思想体系。在《诗章》中,庞德就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城邦史、
美国建国史、
古代史等都纳入了其自身的思想体系, 用以阐述他心目中完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形态。
庞德的
政治思想显得较为散乱,很难用准确的词汇来全面概括。但我们仍旧大致能够看出,庞德政治思想的核心在于寻找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政治制度,来有效地避免战争。在庞德看来,西方文明的堕落正源于社会和谐及秩序的丧失。庞德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也正是这两次残酷的战争让庞德对西方传统的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信心。庞德不仅全面审视了西方几百年来的传统政治制度,还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并从
中原地区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中找到了他所向往的"完美的”政治制度。
相比他的
政治思想,庞德的经济思想则脉络清晰了许多。无论是从庞德论述
经济学的作品还是从他的《诗章》中,都可以轻易地找到庞德对于经济问题的基本观点,即:货币是经济制度的根本,货币分配上的不公平、不公正会导致经济失衡,并进而导致政治失衡以及战争的爆发。庞德尤其仇视西方货币制度下的高利贷。对高利贷的无情抨击在庞德的作品中可谓是比比皆是。
意象主义
庞德提出了“意象主义”诗歌创作理论,在意象主义运动的前期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他提出的意象主义诗歌理论包含了三个关键原则,这些原则成为了
意象派诗歌创作的基础。第一个原则是直接表现明确、生动的意象,这要求诗人用尽可能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事物,直戳人心。第二个原则是取消修饰的“多余的”词语,意味着诗人应当摒弃那些不必要的、过度修饰的词汇,从而更好地聚焦于
意象本身。第三个原则是运用具有音乐性的短语来创造节奏。这样可以使文本更具韵律美感,读起来更加流畅自然,这要求诗人将诗句和节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创造出一种音乐般的韵律感。这些原则为现代主义诗人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协助诗人以生动、清晰、精准、含蓄和高度概括的
意象,将他们瞬间的思想和情感融入诗歌中,以生动形象地表达。
庞德强调意象不是一个单一的思想,将意象比喻为一个能量中心或者集束,如同一个漩涡般不断地吸收、释放、转移着意念。这个漩涡是由多个意念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着能量。在1915年的《关于意象主义》一文中,庞德进一步强调意象的本质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意念的能量漩涡或者集合。他认为意象既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是理智与情感瞬间交融的表现。这些基本概念和描述构成了庞德对
意象的理解。据他所说,诗歌应该是一种“
语言艺术”,而非一种“思想艺术”。他强调诗歌应该通过
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他认为意象是一种“普遍的语言”,可以跨越不同文化和语言的界限,成为人类交流的桥梁。
自我表达
庞德在他的创作初期以及文学评论中,聚焦于“人物面具”这一核心概念,这个概念在他的自我发掘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最初,庞德将“人物面具”定义为意象,并赋予了它双重功能:作为“客观事实”和“
意识形态”,以客观事实的方式将自我
他者化,从而呈现出自我。他受到了
威廉·叶芝的“大记忆”概念还有
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体”的启发,创新性地将这种
意象引入诗歌中。庞德认为,自我表达应该摆脱主观化。庞德的“人物面具”能够帮助诗人以客观、历史的方式呈现内心世界,同时保持某种距离感,具有独立性和真实性。庞德的女儿玛丽总结庞德的一生时表示,直到某个时候,他的个人感受仍然是
亨利·詹姆斯式的,感受属于别人,自己不能够谈论或表达感受。
庞德曾明确表示,他的诗集《人物面具》和后来的翻译作品最初是为了探索使用面具作为写作方式。一是将诗歌变为表达自我客观事实的手段,二是将诗歌变为表达自我意识的形式。具体而言,通过运用“人物面具”,诗人可以实现的是自我
他者化,在诗歌中以客观事实的方式呈现出来。庞德的“人物面具”不仅是诗人展现自我的一种手段,更是为了平衡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手段,为诗人表达内心世界提供了可能性。这一概念成为英美现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创新,并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启示。
人物贡献
翻译贡献
庞德翻译了许多中国古典诗歌和儒家经典成英文,他的译作对对翻译学发展产生了贡献。1915年庞德宣布了他依据西方学者芬诺洛萨的遗稿而译成的中国
古体诗英译本《中国》及两个日本戏剧集。庞德对拉丁诗人塞克斯塔斯·普罗珀修斯很为崇敬。在伦敦时,他意译了普罗珀修斯的12首挽诗,结集为《挽歌十二首》,诗集反映了庞德本人对当时
英国社会的不满情绪。他的《华夏集》被公认为
美国新诗运动中的不朽之作,而他的《
诗经》翻译则不仅体现了状物形象写作法,还展现了对汉语古诗音韵的极为敏锐的鉴赏力。庞德的翻译方式成功地将中国诗学的精华融入到英语现代诗歌的创作中,成为西方翻译理论多元化发展的开创者,同时也引发了一股在美国流行的翻译热潮。庞德的翻译作品《华夏集》和《诗经》对翻译理论和文化传播带来了独特的贡献,不仅在中西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推动了现代诗学和翻译学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现代诗歌理论贡献
庞德提出了“现代诗歌”的概念,强调运用简洁、富有意象的语言和客观直接的
表达方式,并将是否具备“现代”韵味作为诗歌好与坏的评价指标。虽然他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体系来解释这个观点,但是这个想法已经为英美诗歌现代化的方向指明了道路。1913年3月,《诗刊》上发表了两篇由庞德参与编著的纲领性文章,分别是《意象主义的几个‘不’》和《意象主义》。此外,他还写了一篇长篇论文《严肃的艺术家》来系统阐述意象主义的观点。这些独创的观点被认为是现代诗歌理论的重要贡献,成为了庞德革新诗歌技巧的基本论点。这些思想的提出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对后来的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的深远影响。
推动现代诗歌发展
庞德在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不仅是发动者,更是提携年轻诗人和促进刊物成长的推动者。他的功绩在于帮助青年诗人,促进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他的提携和帮助得到了学界的好评,
韦勒克认为:“庞德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可能是激励了年轻一代。”
托马斯·艾略特在《庞德文学论文选》的序言中也特别强调了庞德作为导师和诗歌革新运动的发动者的重要作用。他总是首先发现诗歌的新趋势,并将其教给别人,因此他的发现与他同时代的年轻人相关。他的兴趣不仅仅在于自己的文学和艺术成就,而是对整个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关注,从他的批评文章和通信中,我们可以学到他对文学事业的无限奉献。
荣誉奖项
1949年2月20日,
美国国会图书馆宣布将每年一度的博林根诗歌奖授予庞德的《
比萨诗章》。博林根诗歌奖是由博林根基金会赞助的,设立于1948年,每年评选一次,授予当年的
美国诗歌最高成就,即使当年出版的诗歌没有能获奖的,也不从往年诗歌中挑选。该奖项由国会图书馆任命的著名作家和诗人组成的评委会组织评定。此事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为庞德被控犯有叛国罪。但评奖委员会认为,如果只考虑诗歌以外的成份而不考虑诗歌本身的成就就会丧失授奖的意义。
人物评价
西川评价庞德:“在我的
书架上摆着两幅埃兹拉.庞德的照片,一幅摄于1958年,另一幅摄于1970年。在后一幅照片中,庞德坐在一张宽大的藤椅中,以坚定而深的目光平视前方。我每每注意到他那为艺术所雕刻的额头,纵横交错的皱纹使人震撼。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曾经说过,
莎士比亚是无法穷尽的;而其实,任何伟大的诗人、作家,都无法用一篇文章、一本书来把他说得一清二楚。埃兹拉.庞德无疑属于这样的诗人,他们以其毕生的精力建造诗歌的圣殿,而他们自身的创作只是这圣殿之中的长明灯。”
雷纳·韦勒克在《
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中,一方面给予了庞德足够的篇幅,一方面也指责他的一些诗学思想“浅显而且往往是含混或非常笼统”。庞德的诗学三原则“直接处理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事物”,“绝对不用任何无助于呈现的词”,以及“用乐句的内在节奏而不是
节拍器的机械节奏”,在
韦勒克看来都很有道理,意味着摒弃维多利亚时代诗人的修辞和规则韵律,不过现今看来,无非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艾略特 (T. S. Eliot) 对庞德的评价非常高,称他推动了二十世纪诗歌革命的进程,他的贡献比任何一个人都要突出。艾略特还曾在序言中写道,“庞德为我们的时代发明了中国诗歌。”他的著名长诗《
荒原》的副题就是:“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该诗曾得利于庞德的亲自修改。
安托瓦纳·贝尔曼对
美国诗人庞德的评价:“兼具诗人、批评家与译者的庞德才会同时思考诗歌史、批评史和翻译史。”
邵洵美在《现代美国诗坛概观》中指出庞德是超越时代的诗人,他不为国界所限止,甚至不为时间的限制,形成所谓的“
世界主义的诗”,正确地评价了庞德探索的成功。
斯坦因曾这样评价他:“一个村夫式的解释者,如果你恰好也是一个村夫,那他就太棒了;但如果你不是,那他也一无是处。” 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超越时代的诗”,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凯贾·萨里阿霍评价庞德:“庞德的语言非常新鲜并且令人惊讶,因为他实际上不会说日语,”她在一次采访中说,“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故事,描述自然元素和光,他还会使用像‘颜色气味’这样的词——这一切都与我的音乐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