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皇鸠(学名:Ducula badia)又名灰头皇鸠、灰头南鸠、栗背皇鸠,是
鸠鸽科皇鸠属鸟类。体长390~570毫米,体重380~666克。体色以棕红色为主,背、肩褐色染红,上体余部渐转为灰褐色,下体余部淡粉红灰色,雄鸟和
雌鸟的羽色相似。
山皇鸠主要分布于亚洲近
热带地区,包括
印度、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国家等;栖息于
亚热带和热带潮湿的山地、森林、常绿阔叶林中。山皇鸠常成3~5只小群活动,偶尔也见有数十只的大群。主要以植物果实为食,尤其喜欢吃
橄榄、
乌榄、
琼楠以及
无花果等果实。山皇鸠对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有积极作用,在科学研究上也有价值。
由于森林砍伐、
栖息地缩小,截至2016年,山皇鸠的
种群数量趋于下降。2016年10月1日,山皇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其定级为无危(LC)物种。2021年2月1日,山皇鸠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命名与分类
命名
山皇鸠拉丁学名中的“Ducula ”可译为
尼泊尔语中的“dukul”;在英文中意为“duke”,为公爵的含义。山皇鸠的尼泊尔语名为“Dukul”,是参考
印地语中“Dunkul”和“Doomkul”的结合词。而“badia ”近意为英文中的“badius ”,含义为栗褐色。
分类
在1993年之前,山皇鸠(Ducula badia) 和 其
印度亚种(D. cuprea)被统一归为山皇鸠指名亚种(D. badia)。
截止2023年,依据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ITIS),山皇鸠亚种分化为4种:山皇鸠指名亚种(Ducula badia badia)、山皇鸠印度亚种(Ducula badia cuprea)、山皇鸠云南亚种(Ducula badia griseicapilla)以及山皇鸠
喜马拉雅山脉亚种(Ducula badia insignis)。
形态特征
山皇鸠属于中型鸟类,体长390~570毫米,体重380~666克。
其嘴橙红色或暗橙红色,尖端暗褐色,基部具蜡膜。虹膜灰白色。前额、头顶和头侧浅灰色,眼周灰色。颏、喉白色,后颈淡紫红色,与头顶对照明显。背部中央及翼上覆羽褐色略带紫红;与腰至尾上覆羽的灰褐色相异。胸、腹淡
葡萄灰色沾淡黄,两胁呈较多灰色。肛周白色。
山皇鸠外侧飞羽黑色,内侧飞羽紫灰色。内侧初级飞羽的羽端成截平状;小翼羽、初级覆羽暗褐色。内侧次级飞羽同背;小覆羽和中覆羽紫红褐色或紫
栗色,带金属光泽;大覆羽灰褐色,具栗色羽缘。
山皇鸠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尾下覆羽皮黄色或淡棕白色。尾羽基段黑褐色,具有宽的灰褐色端斑,二段分界明显。脚橙红至淡紫橙红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山皇鸠分布于亚洲近
热带地区,包括
印度、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国家等。在中国分布于
西藏自治区、
云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等。
栖息环境
山皇鸠
栖息地海拔上限为2300米。主要栖息于
亚热带或热带潮湿的低地、山地森林、
红树林以及山麓和山地中,喜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常有较固定的栖息地,在印度西部也出现过
地平线以下高度。
生活习性
活动表现
山皇鸠在中国云南省和海南省地区为
留鸟。虽然山皇鸠通常是单独活动的,但在栖息时或是在山上或山下飞行时,该物种的群体数量多达20只。常成3~5只小群活动,偶尔也见有数十只的大群。难以被人类所观察,多活动在林中高大
乔木的树冠层,早晨和傍晚常高踞于森林中特别高大树木的枯枝上,并且飞翔时高度较高。飞行快而有力,两翅扇动频繁,发出呼呼作响的振翅声。特别是在大雨到来之前常成群低飞,十分活跃。山皇鸠叫声深沉,鸣叫时弯腰叩头。清晨在高枝上发出“呼~呜、呼~呜咕”的低沉鸣声。
觅食行为
山皇鸠通常以小群的形式在森林的上层觅食。主要以植物果实为食,尤其喜欢吃
橄榄、
乌榄、
琼楠以及
无花果等果实,即使比它头部大的果实也能全部吞下。觅食的飞行路线较为固定,中午就在取食场的
乔木上休息,
静伏不动。返回
栖息地时,只在大树上逗留,等
太阳下山后,才飞到较低和避风的树上过夜。
偶尔会去地上喝水,例如在
加里曼丹岛红树林中,多达200~300只的山皇鸠同时活动觅食。为了追求理想的摄食条件,山皇鸠中的某些群体可能会向更高或更低海拔迁移活动。
生长繁殖
山皇鸠的繁殖期大多为4~6月,在物种分布范围的北部,繁殖时间为3月~8月,而在
印度南部和东南亚,繁殖时间为1月~5月。
在繁殖展示期间,山皇鸠在鸣唱和向潜在配偶鞠躬时会大大鼓起
喉咙,然后从栖木垂直向上飞行,上升到空中6~8米后滑翔回来,翅膀和尾巴向两旁延伸展开。
巢筑于深山密林的
乔木上,偶尔有个体在道路旁筑巢,离地面约5~8米,巢穴较为脆弱。巢呈平盘状,主要用枯枝在树杈之间堆集而成。每年繁殖1~2窝,每窝产卵1~2枚。卵为白色,大小为(44~49)毫米×(32~36)毫米。由雄鸟和
雌鸟轮流孵卵,只有在高度压迫时才会离开巢穴。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山皇鸠
种群分布较广,全球种群数量尚未量化,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描述为普遍存在。截至2016年,山皇鸠的种群数量趋于下降。但下降速度不足以达到种群数量趋势标准下的弱势群体阈值(十年或三代下降\u003e30%)。
致危因素
人类的盗猎、滥捕行为直接影响了山皇鸠种群数量,而人类过度砍伐森林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山皇鸠的食物来源,破坏了其适宜生活环境,导致了山皇鸠
栖息地面积减小。
保护级别
2004年,山皇鸠被列入《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定级为不宜评估(NA)物种。
2015年5月,山皇鸠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定级为近危(NT)物种。
2016年10月1日,山皇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其定级为无危(LC)物种。
2021年2月1日,山皇鸠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在中国建有菜阳河、糯扎渡、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纳板河、铜壁关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价值
山皇鸠对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有积极作用,在科学研究上也有价值。
物种对比
山皇鸠与同属的鸟类
绿皇鸠(Ducula aenea)在体型和物种分布上较为相似,但体色存在差异,二者保护级别亦有所差别。如表所示:
参考资料
山皇鸠.《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3-04-20
物种评估与保护.protection.especies.2023-04-20